1、文学类文本阅读(一)(中国小说)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刻碑名手聂鑫森范玉成是古城的刻碑名手,已是古稀之年了。他长得高大魁梧,两只手掌伸开来,小蒲扇一样;指骨节很突出,只要轻轻一握,便咔吧吧一阵脆响,让人觉得那手非常有力气。范玉成十四岁起拜师学艺,一生中刻过多少碑?连他自己都记不清了。他从刻石社退休十多年了,可一直没闲着。儿子还在刻石社,一接下什么重要工程,总得请老爷子把把关。他也乐意,范家手艺代代传承,绝不能让世人说闲话。儿子范致远也到知天命之年了。他对父亲说:“邻市的望江楼重修一新,有块重修望江楼记碑要刻哩。 ”范玉成显得特别高兴。他记得四十多年前,也就是 1966 年春节过后
2、,他与一些同行应邀到望江楼公园刻一条诗碑长廊。一直刻到冬天,眼看就要完工了。有天傍晚,突然来了很多戴红袖章的学生和工人,把望江楼的门窗卸了,楼梯拆了,把里面的文物烧了,一座清乾隆时的楼阁刹那间被当做“四旧”毁掉了。他只能远远地看着,泪水纵横。第二天,那些刻好的诗碑,也被一一砸碎,并把他们这些刻碑人驱赶回了老家。他后来听说,在望江楼原址,竖起一座巨大的工农兵“造反有理”群雕像。再后来,雕塑拆了,改建成了一个大花坛。现在又在原址重建了望江楼。他渴望旧地重游,那楼可还是往日模样?儿子说:“现在天太热,您暂时别去。等我在那里阅好了稿,选好了石,上墨 、 过朱 、 打样后,准备刻碑了,您再来,一边指点我
3、,一边看看风景,好吗?”范玉成答应了。日子一天天过去。范玉成在心里计算着:儿子该阅稿了,那文章是谁撰写的呢?又是哪个书法家书写的墨本呢?选什么石头,汉白玉石还是大理石?选好石,先要用砂石打磨平整,再用细刀砖磨光,直至腻滑方可。接下来儿子该“上墨”了:用磨浓研匀的上等墨汁刷在石上;墨汁干后,再用烙铁烫上白蜡,薄薄地在墨上覆盖一层。下一道工序是“过朱”:把透明拷版纸覆在墨本上,双钩临描,然后再用银朱做红线双钩。待做完这些,就该“打样”了:把“过朱”的双钩拷版纸,平铺在上过蜡的碑石上,用木榔头垫着羊毛毡,敲击钩本字样,让双钩红线清晰地印下去。范玉成赶到邻市找到儿子,儿子正好完成了“打样” 。“爹,我
4、正准备打电话哩。 ”“爹知道你的功夫,该用多少时间,我心里有数。 ”儿子笑了:“知子莫若父啊。 ”范玉成开始阅稿,文章是本市华市长撰写的,情文并茂;墨本是请北京一位老书法家书写的,那老书法家写好寄来后因心肌梗塞竟鹤归道山了。字真好,行书,有兰亭序帖的味道。再看文章,范玉成头上冒出了一层热汗,文中说望江楼毁于 1967 年春,这就失实了,分明是 1966 年冬!听说市长还年轻,又不是本地人,恐怕没细细考察,就作了结论。范玉成说:“这碑暂不能下刀,一定要改过来。 ”儿子急了:“爹,我们只管刻就是了,这不是我们的错。再说,人家市长会改吗?再说书写的人都死了,谁能把墨稿改正过来,而且风格丝毫不差呢?”
5、“若市长不肯改,这个活儿我们退了!碑者,史也,是留给后人看的,不能以讹传讹。 ”儿子不做声了。顿了一阵,儿子说:“爹,您还没去望江楼吧,我陪您去。 ”范玉成一甩手,说:“不去!”第二天一早,范玉成让儿子把公园负责人找来,当面说明了情况。陈主任听后说:“我就去找市长,谢谢范老的提醒。 ”中午快吃饭时,陈主任兴冲冲地回来了,说:“华市长让我转达对您的敬意,而且交代一定要改!”范玉成呵呵地笑了。“文章好改,只是这墨本上的字怎么改写过来呢?”陈主任问。“你放心。这位老书法家的字,我熟悉,要改的字,我可以补写得和他分毫不差。 ”一个月后,重修望江楼记碑刻好了,看过的人都啧啧称赞。父子俩走之前,登上了望江
6、楼,看古色古香的横梁直柱、飞檐翘角,抚红漆栏杆、雕花门窗,品匾额、楹联的内容和书法,确实可称之为杰构。他们登到顶楼,骋目远望:湘江如带,白帆点点;远山似簇,村镇笼烟。范玉成对儿子说:“刻碑的人,责任重大,历史是不能作假的。否则,我不敢登上这望江楼,我怕前人责怪,后人唾骂!”(选自21 世纪中国最佳小小说,略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小说开篇对范玉成的肖像描写,尤其突出他的手指。这符合人物的身份特点,也暗示这双手雕琢了无数碑刻。B.工农兵“造反有理”,将一座古建筑当做“四旧”刹那间毁掉,作者如此写是为了批判那些无知愚昧的学生和工人。C.“字真好,行书,有兰亭序
7、帖的味道”这句话正面表明了那位老书法家和范玉成书法艺术有魅力、非同寻常。D.望江楼重建后,范玉成渴望登上这座楼,但儿子打算陪他去时,他却拒绝了。这是因为他儿子惹他生气了。E.本篇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刻碑名手的形象,范玉成不但刻碑技艺精湛,而且还有拥有崇高的艺术情操。解析:C 分析不准确,应该是从侧面赞美了范玉成的书法造诣。B 分析错误,作者这样写是为了交代望江楼被毁掉的历史,从而突出范玉成的历史责任感。D表述不正确。不是儿子惹他生气,是他不能还历史真相,无心情去登临望江楼。答案:答 E 给 3 分,答 A 给 2 分,答 C 给 1 分;答 B、D 不给分。2.小说中范玉成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8、请简要概括。答: 答案:刻碑名手,技艺精湛;坚持原则,尊重历史。3.分析文中两处画线语句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答: 答案:都运用了神态描写,前者表现范玉成看到文物被毁内心的痛苦,后者表现范玉成争取到了碑刻还历史真相后的欢喜。一“哭”一“笑”突出表现了范玉成做事坚持原则、尊重历史的性情。4.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最后一段画蛇添足,有人却认为此结尾画龙点睛,你怎么看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答: 答案:观点一:我认为是画龙点睛。理由:该结尾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范玉成对儿子说的一番话,突出了他尊重历史、对历史负责的性格特点。使小说主题更加鲜明。小说结尾点明了小说的主旨:刻碑人责任重大,对历史不能
9、作假。使情节结构更加完整。情节从“范家手艺代代传承,绝不能让世人说闲话”始,到“我怕前人责怪,后人唾骂”止。情节结构严谨,更好地表现了人物和主题。观点二:我认为是画蛇添足。理由:使人物形象有些格式化。前文已多次突出表现范玉成对碑刻艺术负责的态度,结尾再强调,有些赘余之感。使主题显得过于直白,没有韵味。如果去掉这一段,以望江楼景色描写结尾,反而能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引起人们深思的艺术效果。从情节上来看,范玉成对碑刻失实坚持更改的做法在故事中交代得很清楚了,结构已经完整;添上这一段反给人画蛇添足之感。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8 题。乡长禁码韩少功乡政府召开村组干部大会,宣布禁止“买码”一种类似
10、六合彩的私彩。贺乡长此次禁码当然是吃了豹子胆,冒天下之大不韪,几成人民公敌。他话还没说完,台下便抗议纷起。有人站起来大叫:“禁码?笑话,我已经亏了 2000 元,你们赔给我?我不去赢回来,拿什么买化肥?”另一个跟着站起来:“你们早不禁迟不禁,等我亏了三四千就禁,安的是什么心?这就是你们执政为民啊?你们给群众造成了损害,就要负责到底。 ”还有更多的人在拍桌子:“贺麻子,你不能做缺德的事。我们又没有拿你的钱买码,你狗咬烂布巾啊?贺麻子,我们从没亏待过你,要茶有茶,要饭有饭,你今天要下这样的毒手?贺麻子,贺麻子”会场已经无法控制,台上的人也束手无策。但贺乡长耳尖,突然怒气冲冲地一拍桌子:“哪个骂娘?
11、”下面安静了,大家面面相觑,好像刚才是有人骂娘,好像也没有人骂,但没有人说得清楚。“嗯?哪个骂娘?”乡长迅速掌握了话题优势,脸色一沉,“禁码是为了你们好。你们禁不禁,看着办,关我卵事。但骂娘做什么?我娘妨碍了你们的事码?我娘什么时候得罪过你们?她今年 65 岁了,脚痛了十几年,在家里从不出门。喂一头猪,养几只鸡,一餐吃不下二两米,连皮鞋都没穿过,连火车也没坐过,连城里的动物园也没有看过。哪一样得罪了你们?”众人都觉得无话可说,站着的人都坐了下去。乡长说到愤怒处,又猛拍一下桌子:“我娘离这里一百多里,清清白白一世人,上对得起天,下对得起地,凭什么被你们骂?她到长沙去治病,欠了几万元的账不说,病还
12、没治好。医院说,顶多也就是两三年的寿。你们还嫌她命不苦?她是吃过你们八溪峒一碗饭,还是烧过你们八溪峒一根柴,还是喝过你们八溪峒的一口水?你们自己就没有娘?你们的娘也是茅厕板子,可以屎一脚尿一脚随便踩吗?好笑。我贺麻子前后在五个乡镇当干部,没碰到这种事。动不动就骂娘。好啊,骂,骂啊,跳起来骂”这一番话,证据充分,逻辑严密,高风亮节,大义凛然,震得全场鸦雀无声,引来无数同情的目光。接下来的事情当然就好办了。大概人们觉得乡长他娘确实无辜,确实委屈,确实可怜,不该无缘无故地挨骂,那么,天地良心,将心比心,禁码当然也就贺麻子不满足于禁码,继续保持着孝子的雄壮声威,斜横着眼,勾缩着鼻子,怒气冲冲,气呼呼,
13、把笔记本重重地拍来甩去,一鼓作气乘胜追击,从禁码说到封山育林,再说到计划生育和宅基地收费,把所有可能引起争议的话题统统扫荡。他现在不用担心台下的反对了。他的娘已经使大家心服口服,不给他鼓掌是不可能的,看到他最后横来一眼,大家鼓掌更为热烈。散会的时候,大家纷纷把“贺麻子”改称“贺乡长”:“唉,贺乡长也没讲错,这个码是不禁不行的啊” “贺乡长说的好,再不禁,过年钱都没有了。 ”“今天中午好歹吃了顿肉饭,总不能白吃吧?”还有的人拍着胸口,好像自己早就是贺乡长的铁哥们儿,早就同乡政府心连心了:“你以为买码是脑白金啊?我早说过,到头来都是钾铵磷(剧毒农药),不闹出几条人命,不会收场的。哼。 ”人们一路上
14、七嘴八舌,对禁码令基本上表示拥护。我没想到会开成了这样,对贺麻子佩服得五体投地。可以肯定,一个没在农民堆里几十年混出点道道的人,断不可能有他那样的非凡手段,能在今天这个闹哄哄的会上乱中取胜。(选自今晚报)5.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小说开篇描绘宣布禁码时的村民众生相,是为了展现农民素质低下,从而批判农民的无知与愚昧,不可理喻。B.贺乡长冒天下之大不韪来禁码,遭到了村民的强烈反对。文中众人对禁码的反应足见完成这项工作的难度之大。C.会场上,贺乡长拿母亲来说事,得到了众人的同情,这表明贺乡长是一个孝子,不允许别人践踏母亲的尊严。D.村民将“贺麻子”改称为“贺乡长”,是因为
15、有的屈于贺乡长的声威震慑,有的已经成了贺乡长的铁哥们儿。E.这篇农村题材的文章,塑造了一个具有农村基层工作经验的乡长形象,他采取非凡手段,达到了禁码目的。解析:C 理解不全面,在反映贺乡长是孝子的同时,也表现贺乡长是一个有谋略的领导干部。A 分析有误。不是为了批判农民,而是交代当时会场的乱象,从而突出主人公。D 分析有误。这个称呼的改变,是反映村民已接受了贺乡长的观点,禁码令得到了众人的拥护。答案:答 E 给 3 分,答 B 给 2 分,答 C 给 1 分;答 A、D 不给分。6.小说中三次写到 “拍桌子”,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答: 答案:“还有更多的人在拍桌子”第一次写众村民“拍桌子”
16、,交代乡长禁码遭到大家反对,渲染了会场闹哄哄,无法控制的局面;“突然怒气冲冲地一拍桌子”第一次写乡长“拍桌子”,表现贺乡长抓住了转移矛盾的契机,突出他的机智;“又猛拍一下桌子”,第二次乡长“拍桌子”,是乘胜追击,占据道德优势来化解难题。7.贺乡长不讲政策讲母亲,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答: 答案:表现贺乡长巧妙地利用中国农民的孝道来化解难题;通过介绍母亲,侧面烘托贺乡长是个孝心、正直、清廉的乡村干部;突出了贺乡长作为农村基层工作者具有的工作经验与智慧。8.如何禁码在我们看来这个没办法解决的难题,贺乡长却能在闹哄哄的会上乱中取胜。他靠的是什么?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答: 答案:示例:他靠的是“母
17、亲的力量” 。贺乡长用了一个农村价值观里比天大的理由你不能骂我娘,占据道德优势,以伦理纲常来治乡。他靠的是农村基层最实际的日常工作经验。在农村现代化进程中,他了解农村及农民心理,以此来解决难题。他靠的是机敏与智慧。他表面上讲歪理,实际上歪中有正,抓住话语主动权,讲小理来解决大难题。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912 题。大漠里的旗帜刘建超她来看他,是为了离开他。他不知道,兴奋紧张搓着一双皲裂粗壮的手,这么远,天啊,你怎么来了?她看着他,看着相恋 10 年,那个曾经帅气充满诗意的小哥,如今粗犷得像工地上的装卸工,她还是没有忍住泪水,晶莹的泪珠在白嫩的脸颊冰冷地滑落。她下了火车乘汽车,走了三天三夜,
18、又搭乘过往的大货车颠簸了一天,才在一望无际的荒漠中看到了他居住的那个小屋。西部边陲的一个养路站,只有一个人的养路站,养护着近百公里的国道。她和他在大学相识,他们都是学校野草诗社的,酸不拉叽的诗常常让他们自己骄傲得忘乎所以。他俩相恋了,就因为都喜欢泰戈尔的诗,生如夏花,死如秋叶,还在乎拥有什么?在校园的雁鸣湖边,他轻轻地吻了她,说过不了几年,我将成为中国诗坛的一面旗帜。浪漫似乎只在校园里才蓬勃畸形疯狂地蔓延。当毕业走上社会,才知道校园的美好都被现实的无情的铁锤砸得粉碎。为了寻找工作,他和她早把诗意冲进了马桶。他的父亲是养路工,在西北。父亲生病期间,他去了父亲生活的城市照顾父亲,父亲去世后,他竟然
19、接过了父亲手中的工具成为了一名养路工。大漠荒烟,千里戈壁,他给她写信,描绘着他眼前的风景,天空虽不曾留下痕迹,但我已飞过。我真的感受到泰戈尔这句话的含意了。她感受不到那些诗意,没有他在身边的日子寂寞无聊。家里人给她介绍男朋友,她都拒绝了。可是,她也不确定自己究竟能等到个什么样的结果。一年一年的春花秋月,把他们推向了大龄的边缘。经不住妈妈的哭闹哀求,她妥协了,去见了妈妈公司领导的儿子,小伙子很精干,谈吐也很睿智。她就模棱两可地处着,心中还是牵挂着远方的他。她要了断同他的情缘,这样下去对谁都不公平。她给他带了大包的物品。他笑着说,我这啥都不缺,啥都不缺。她环顾四周,煤气炉,木板床,米面油,咸菜。他
20、笑了,似乎恢复了校园里的碎片,玩笑说,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些我都具备了,就等着天降大任了。晚饭,稀饭,馒头,她带来的熟制品。他居然端出了一盘鲜绿的青菜。在这一抹黄的沙丘,见到鲜绿的青菜,她都舍不得动筷子。你一个人不寂寞吗?她说。不寂寞,白天养路,晚上看书,看你的信。我能背下来泰戈尔诗集,也能背下来你写的每一封信。夜晚,她躺在床上,他躺在地上。荒漠的风狼一样嚎。我明天就走吧,看看你,我也就放心了。她说。嗯,谢谢你来看我。好好生活吧。他说。她伸出手,他也伸手,细嫩的手被粗糙的手握住。她哭了,翻下床卧在他怀里哭了。第二天风和日丽,天蓝如洗。她搭上了
21、一辆过路的货车。司机是个很健谈的小伙子,踩上油门也打开了话匣子。小伙子说,这个养路站就像是他们跑长途车的司机的驿站,加油加水,填饱肚子。养路站就他一个人,他还学会了修车补胎。几千公里的路段,就他养护的这段路最好。在一个大拐弯处,司机停下车,提着一只袋子下了车。她伸头望去,路基的远处是一个低洼带,竟然有一片十几平方米的小菜地。菜地里的绿色格外养眼。怕菜苗被飞鸟或小动物侵害,菜地的四周插满了树干,树干上挂着五颜六色的布条,像是挂满了万国旗。司机把袋子里的土倒在菜地边,回到车上说,经常走这里的司机都知道给这块菜地带点土。这地方风沙大,就这一块是个避风的港湾。他每天都要骑车几十里来这里种菜浇水。来场大
22、风暴,菜地就没了,风暴过去后,他重新再开。我们司机每次经过这里都要鸣笛致意,我们把它称为大漠里的旗帜。那些布条上都写着一些字,有人说是诗,我也不懂。反正我记得其中一个上面写着,生如夏花。她的眼泪夺眶而出,她的名字就叫夏花。她回到家,眼前总是飘舞着大漠里那五颜六色的旗帜。她又准备动身去看他,她带了一挎包土。她要告诉他,大漠里的旗帜下不该少了家乡的泥土。(选自小小说选刊2014 年第 3 期)9.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这是一篇意蕴丰富的小说,情节相对简单,叙事略带波澜,在平淡的叙述中包含着作者对主人公由衷的礼赞之情。B.没有“他”的陪伴,“她”感觉到寂寞;而“他”一个人
23、生活在荒漠,并没有寂寞之感,对比中突出他们之间的隔阂。C.文中两次引用泰戈尔的诗,是为了表现夏花与养路工都喜欢泰戈尔的诗,用诗歌来表达他们彼此心中的情感。D.小说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细节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夏花对养路工难以割舍的情感,就是通过一些细节展现出来的。E.小说运用了大量笔墨直接描写了养路站生活环境的恶劣,风沙大,生活单调,这样写更能突出养路工的可贵品质。解析:C 分析不全面。除了这些以外,还能丰富文章的内涵。B 分析有误。这并不能说明他们之间的隔阂。E 分析有误,没用大量笔墨直接描写,主要是侧面描写。答案:答 A 给 3 分,答 D 给 2 分,答 C 给 1 分;答 B、E 不给分。1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答: 答案:她为了断情缘去荒漠看他,他的荒漠生活令她感动,大漠里的旗帜使她震撼,她改变初衷支持他的工作。11.文中的养路工“他”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概括。答: 答案:恪尽职守,执着坚忍;乐观淡泊,甘于奉献;憧憬美好爱情,能诗意栖居。12.有人认为,小说是歌颂夏花与养路工之间纯真的爱情的;也有人认为,它歌颂了西部边陲养路工人的优秀品质,是一曲奉献者之歌。你赞同哪种观点?并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由。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