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金庸讳莫如深的感情故事.pdf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704897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573.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庸讳莫如深的感情故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金庸讳莫如深的感情故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金庸讳莫如深的感情故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2写尽人间痴男怨女、 江湖情仇的金庸大侠,对自己的爱情婚姻却一直讳莫如深。他的婚姻曾两次破裂,他心爱的儿子在美国自杀, 这一切他都得一一承受。西湖之恋无疾而夭以擅长写武侠小说著称的香港作家金庸,多年来对自己的感情生活始终讳莫如深,尤其对第一任妻子杜冶芬的情况更是守口如瓶。谁知道他们的感情故事带着那个特殊时代的传奇色彩。1947 年的杭州, 24 岁的金庸(本名查良镛)在浙江官办报纸 东南日报当实习编辑,主持“咪咪博士”栏目。金庸以娱乐性较强的生活问答调动读者的兴趣,因此赢得许多读者的喜爱。一日,金庸接到一个小读者杜冶秋的来信,金庸回信说 : “阁下所言甚是, 想来一定是个非常有趣的孩子,颇想

2、能得见一面, 亲谈一番 。” 杜冶秋回信 :“天天有空, 欢迎光临 。” 原来杜家乃上海著名中医世家,因为杜夫人喜欢清静, 用8 根金条在杭州买了所庭院大宅,假日里与女儿、儿子住在杭州。金庸在一个星期天下午登门拜访杜冶秋,邂逅了其妹、时年 17岁的杜家小姐杜冶芬。杜冶芬是典型的苏杭美女,身材颀长面容姣好,喜爱古代诗词。金庸出身海宁望族,虽然家世已经衰败,但是男方是翩翩才子, 女方是江南佳丽。两个年轻人立刻彼此倾心。没过几天, 金庸再度登门,送去一叠戏票,盛情邀请杜家一起观赏郭沫若编剧的 孔雀胆 。 从此, 金庸成了杜家常客,与情窦初开的杜小姐暗地里坠入爱河。青年时代的金庸一直怀抱着做一名外交官

3、的理想,然而时局动荡, 在仕途上有所发展谈何容易。1948 年, 金庸应聘于大公报 担任国际电讯编辑。金庸被公派南下香港前夕,他匆忙赶到杭州,正式向杜家提亲。 1949 年的早春, 两人的婚礼在上海举办, 由杜父好友、上海洛民医院董院长一手操办, 证婚人是大公报香港馆经理费彝民。 婚后不久, 杜冶芬也去了香港,新婚的甜蜜退去后,金庸立刻投入到繁忙的报馆工作,常值夜班没时间陪伴妻子。杜冶芬一个人在家寂寞无聊,加上因为不会粤语无法找工作, 生活过得不愉快。 1951 年,金庸为了实现外交家的理想放弃了记者工作到北京寻找机会,但由于种种原因而失望地回到香港。 夫妻二人的志趣渐行渐远,最后杜冶芬回杭州

4、娘家, 1953 年两人办理了离婚手续。 事后,杜冶秋回忆说 :“有些报纸说查、 杜分离是因为查欲求职外交官遭妻子反对, 迫不得已才分手的,实际上是无稽之谈 。” 他认为他们 “后来离婚的主要原因,恐怕还是爱尚且存在不足 。”一段单恋影响终身1957 年, 金庸突然放弃了报业的工作,加盟香港长城电影制片公司当编剧。 原来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完全是为了接近这家电影公司的当家花旦夏梦去的。夏梦原名杨檬, 喜唱京剧, 是一名出色的花旦,因容貌清丽,体态线条优美,艳光熠熠照人, 17 岁就进入长城影片公司当了演员。由于文化素质高, 人聪颖灵慧,扮相又极俏丽,所以在银幕上极有光彩。她现代戏、古装戏、戏曲、

5、电影皆能胜任,很快成为一线影星。当时 33 岁的金庸,由于能够长期与 24 岁的夏梦在一起工作, 时时都能与之见面或交谈,佳人的一颦一笑都使他狂喜不已, 心潮澎湃。深陷情网的他神魂颠倒,痴迷日增而忘乎所以。金庸讳莫如深的 Feeling情感情感天空金庸和第一位妻子的结婚照 金庸和第一位妻子在香港 金庸和第二位妻子23金庸还开玩笑说 : “当年唐伯虎爱上了一个豪门的丫环秋香, 为了接近她, 不惜卖身为奴入豪门,我金庸与之相比还差得远呢!”但使金庸极其苦恼的是 :他虽满腔痴情, 可是夏梦早已名花有主。早在 1954 年她 21 岁时, 就与年轻商人林葆诚结婚了。林葆诚虽是从商, 却对艺术有着浓厚的

6、兴趣。他是个电影迷,一天,他跟朋友去长城影片公司看夏梦拍姊妹曲 , 恰巧该片缺一个临时演员, 他就毛遂自荐客串演出,从此与夏梦相识相爱而结婚。 夏梦忠于夫君,对来自四面八方的爱慕追求者, 一律加以拒绝。但金庸此时对夏梦已是极难“慧剑断情丝” 了, 而夏梦也不可能再接受金庸的爱, 但是采取 了一种非常友好的态度对待他。 1959年,金庸带着情感的失意和无奈离开了长城影片公司, 去创办明报 。 就在金庸创办 明报 不久,夏梦曾有过一次长时间的国外旅游。他就在明报上系列报道夏梦的游踪行迹,开辟专栏夏梦游记 , 一连十多天登载夏梦写的旅游散文和小说。金庸对夏梦的“藕断丝连”还表现在他创作的武侠小说中,

7、 神雕侠侣中冰清玉洁的小龙女、 射雕英雄传 里冰雪聪明的黄蓉、 天龙八部中貌若天仙的王语嫣处处都可以觅到她的倩影 。1976 年, 夏梦告别了 26 年的银幕生涯,移民去了加拿大。在梦中情人远去异国之际,金庸情心依依, 破例把这一件本是很平常的事,一连几天在报纸的头版头条位置上, 用了很大篇幅作了详细报道。 金庸苦恋多年,终未修成正果,但毕竟给他留下了一个终生怀念的梦。刚烈的第二任妻子1956 年5 月1 日, 金庸再次走进了婚姻 殿堂 , 第二任太太朱枚外表典雅而秀丽。她毕业于香港大学,有很高的英语水平,而且意志坚强,是一个敢打敢拼、风风火火的事业型知识女性。1959 年, 夫妇合作创办了

8、明报 , 金庸任主编,朱枚是唯一的女记者,工作紧张而又艰苦。开始时, 明报 销量不尽如人意, 甚至面临倒闭的危险。那时,因为经常熬夜,工作时需要提神,没有多余闲钱的两个人就买一杯咖啡, 两人一起喝。日子虽然很艰苦,金庸却常常感到自己很幸福,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知心的爱人。当时朱枚除了照顾 4 个孩子, 几乎每天从家中送饭给金庸。 到 1970 年,金庸已经写完 14 部长、 短篇武侠小说, 他的武侠小说在香港风靡一时 。 明报王国颇具规模的成功之时, 他们的婚姻却出现了裂痕。金庸个性外柔内刚, 不会轻易改变,而朱枚也是个要强的人。 他们的好友香港作家林燕妮曾经回忆: “朱枚也属性刚之人。 明报周

9、刊总编辑雷炜坡结婚时,在郊外举行婚礼, 朱枚到场祝贺。 金庸问,要不要我送你回家?朱枚只回以淡淡一句 : 不用了 。” 这两人在困难的日子里,尚能形成一种积极进取的合力,即使偶有龃龉,也会很快消解, 而一旦 度 过难关,外在的压力小了,两人之间的矛盾便再也无法掩盖了。人到中年,两人痛苦地发现共同语言越来越少,早年的亲昵友爱演变为如今的冷漠与戒备。于是, 婚姻的裂痕越来越大,金庸不愿这段经历了许多考验的婚姻结束,他想尽办法补救,然而生活并未按他的主观意愿继续。 一场流言把这对夫妻推到了崩溃的边缘 : 据说,当时 明报的社址设在北角英皇道, 金庸在报馆做得累了,就经常去附近的一家餐厅饮杯咖啡,提一

10、提神, 松弛一下筋骨。一日,金庸又去这家餐厅喝咖啡, 突然有位年轻貌美的女侍应趋前, 问他是不是金庸,他说是, 就闲聊了几句。 结账时,金庸额外给这位女侍应 10 元小费,这位女侍应受宠若惊, 但女侍应立即截住金庸, 要将 10 元钱还给他。女侍应说,金庸是文人,靠写稿为生, 赚钱是相当辛苦的, 所以, 那 10 元小费她一定不会要。 金庸听罢满心欢喜, 想不到这位女侍应年纪轻轻, 却说出这番话来。之后两人就擦出火花。不久, 金庸人生中最痛苦的事情发生了 : 长子查传侠自杀!这一变故成为他和朱枚关系破裂的导火索。 查传侠在父亲的影响下, 11岁时就开始发表文章,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读书。因为朱枚

11、经常大发脾气,动辄和丈夫吵闹。从小目睹了父母的不和后,查传侠觉得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里很悲哀, 对人生充满了种种悲观的想法。 1976感情故事 葛霞( 下转第 46 页)情感天空夏梦46年 10 月,年仅 19 岁的他因为一点小挫折而自杀了。 金庸与朱枚都觉得应为孩子的死负责, 两人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 已无从化解。金庸与朱玫离婚,没有得到好朋友们的谅解。 朱枚在孤独和贫困中度过余生, 1998 年 11 月8日病死在香港湾仔律敦治医院,年仅 63 岁。 金庸曾经脸带愧色地说过 : 我对不起朱枚, 我作为丈夫并不成功, 我心里感觉对不起她!暮年爱人隐身幕后金庸现任的妻子林乐怡, 容貌清丽脱俗

12、,比金庸年轻 27 岁,她是否就是当年那个女侍应, 也无法查证。 曾有记者问他最后一段浪漫在什么时候,当时 75 岁的金庸难受似地说: “那时我已年纪不小了, 好似吸毒, 你明知那是不好的, 但抗拒不了引诱, 又吸了 。” 再婚后, 金庸曾送小娇妻到澳洲留学。 辞去明报 集团董事长后, 金庸始终保持着低调的生活准则。 金庸由林乐怡伴着到处旅游和讲学, 2002 年5 月,金庸和林乐怡到河南访问, 其间一日, 二人神不知鬼不觉地来到一家小餐馆,庆祝结婚纪念日,别开生面、温馨快乐。有人问金庸如何经营 “忘年之交” 的婚姻,他笑着说 :“虽然例子不多, 但还是可以的,最重要的是互相尊重。 平时她什么

13、都很迁就我,到她发脾气时, 我便忍住不回嘴。跟她的关系不算特别成功,又不算很失败,和普通夫妻一样 。”文坛上辉煌得意的金庸, 感情丰富却也遭遇难言的痛苦。他曾无奈嗟叹 : “我对爱情的看法从年轻到现在都没什么改变,最理想的是一见中情并缔结连理,然后一直爱下去,可惜只能是理想。现实生活需要婚姻制度,可惜那总让爱情走样,不过是人为的勉强结合,一种妥协 。”( 上接第 23 页)金庸在内地参加活动。一代电影大师、著名导演谢晋于 10 月 18 日在他的家乡浙江上虞驾鹤西去, 使许多热爱他和他的电影的人痛惜不已。斯人已逝, 但谢晋和他的电影将深深地留在几代人的记忆中。作为父亲的谢晋此生也很不容易。 生前共育有三儿一女, 今年 8月大儿子谢衍去世。 另外两个儿子有智力残障, 其中一个于 20 多年前病逝, 只剩下一个小儿子在身边,谢晋对他尤为疼爱, 曾多次提到把家乡的一所老房子和上海一套房子给小儿子做生活保障。谢晋夫妇与小儿子 ( 中 ) 合影芙蓉镇永远的谢晋牧马人女篮 5 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