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固体矿产资源/储量计算方法,2,提纲,一、与资源/储量计算有关的基本概念 二、资源/储量分类及编码 三、勘查类型、工程间距的确定 四、矿体圈定原则 五、资源/储量计(估)算 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3,一、与资源/储量有关的基本概念 1、固体矿产资源:在地壳内或地表由地质作用形成具有经济意义的固体自然富集物,根据其产出形式、数量和质量可以预期最终开采是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按照地质可靠程度,可分为查明矿产资源和潜在矿产资源。,4,2、查明矿产资源:是指经勘查工作已发现的固体矿产资源的总和。依据其地质可靠程度和可行性评价所获得的不同结果可分为:储量、基础储量和资源量。 3、潜在矿产资源:是
2、指根据地质依据和物化探异常预测而未经查证的那部分固体矿产资源。 4、矿产勘查工作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四个阶段(国际:踏勘、普查、一般勘探、详细勘探)。 (1)预查:依据区域地质和(或)物化探异常研究结果、初步野外观测、极少量工程验证结果、与地质特征相似的已知矿床类比、预测,提出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地区。有足够依据时可估算出预测的资源量(334),属潜在矿产资源。,(2)普查:是对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地区、物化探异常区,采用露头检查、地质填图、数量有限的取样工程及物化探方法,大致查明普查区内地质、构造概况;大致掌握矿体(层)的形态、产状、质量特征;大致了解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矿产的加工选
3、冶性能已经进行了类比研究。最终应提出是否有进一步详查的价值,或圈出详查区范围。该阶段只需提交的333资源量。,5,(3)详查:是对普查圈出的详查区通过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及各种勘查方法和手段,比普查阶段密的系统取样,基本查明地质、构造、主要矿体形态、产状、大小和矿石量质量,基本确定矿体的连续性,基本查明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对矿石的加工选冶性能进行类比或实验室流程试验研究,做出是否具有工业价值的评价。必要时,圈出勘探范围,并可供预可行性研究、矿山总体规划和矿山项目建议书使用。对直接提供开发利用的矿区,其加工选冶性能实验程度,应达到可供矿山建设设计的要求。该阶段提交的332资源量必须在30%以上。,6,
4、7,(4)勘探:是对已知具有工业价值的矿床或经详查圈出的勘探区,通过加密各种采样工程,其间距足以肯定矿体(层)的连续性,详细查明矿床地质特征,确定矿体的形态、产状、大小、空间位置和矿石质量特征,详细查明矿体开采技术条件,对矿产的加工选冶性能进行实验室流程试验或实验室扩大连续试验,必要时应进行办工业试验,为可行性研究或矿山建设设计提供依据。 该阶段提交的331资源量或121b、122b基础储量必须在30%以上。,8,5、地质可靠程度:是指反反映了矿产勘查阶段工作成果的不同精度。可分为:探明的(1)、控制的(2)、推断的(3)、预测的(4) (1)预测的:是指对具有矿化潜力较大地区经过预查得出的结
5、果。在有足够的数据并能与地质特征相似的已知矿床类比时,才能估算出预测的资源量。 (2)推断的:是指对普查区按照普查的精度大致查明矿产的地质特征以及矿体(矿点)的展布特征、品位、质量,也包括那些由地质可靠程度较高的基础储量或资源外推的部分。由于信息有限,不确定因素多,矿体(点)的连续性是推断的,矿产资源数量的估算所依据的数据有限,可信度较低。,(3)控制的:是指对矿区的一定范围依照详查的精度基本查明了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矿石质量、品位及开采技术条件,矿体的连续性基本确定,矿产资源数量所依据的数据较多,可信度较高。 (4)探明的:是指在矿区的勘探范围依照勘探的精度详细查明了
6、矿床的地质特征、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矿石质量、品位及开采技术条件,矿体的连续性已经确定,矿产资源量估算所依据的数据详尽,可信度高。,10,6、可行性评价分为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1)概略研究:是指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概略评价。所采用的矿石品位、矿体厚度、埋藏深度等指标通常是我国矿山几十年来的经验数据,采矿成本是根据同类矿山生产估计的。其目的是为了由此确定投资机会。由于概略研究一般缺乏准确参数和评价所必需的详细资料,所估算的资源量只是内蕴经济意义。,11,(2)预可行性研究:是指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初步评价。其结果可以为该矿床是否进行勘探或可行性研究提供决策依据。进行这类研究,
7、通常应有详细或勘探后采用参考工业指标求得的矿产资源/储量数,实验室规模的加工选冶试验资料,以及通过价目表或类似矿山开采对比所获数据估算的成本。预可行性研究内容与可行性研究相同,但详细程度次之。当投资者为选择拟建项目而进行预可行性研究时,应选择适合当时市场价格的指标及各项参数,且论证会项目尽可能齐全。,12,(3)可行性研究:是指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详细评价,其结果可以详细评价拟建项目的技术经济可靠性,可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所采用的成本数据精确度高,通常依据勘探所获得储量数及相应的加工选冶性能试验结果,其成本和设备报价所需各项参数是当时的市场价格,并充分考虑了地质、工程、环境、法律和政府的经济政
8、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强的时效性。,13,7、经济意义:对地质可靠程度不同的查明矿产资源,经过不同阶段的可行性评价,按照评价当时经济上的合理性可以划分为经济的(1)、边际经济的(2M)、次边际经济的(2S)、内蕴经济的(3)。 (1)经济的:其数量和质量是依据符合市场价格确定的生产指标计算的。在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当时的市场条件下开采,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环境等其他条件允许,即每年开采矿产品的平均价值能足以满足投资回报的要求。,14,(2)边际经济的:在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当时,其开采是不经济的,但接近于盈亏边界,只有在将来由于技术、经济、环境等条件的改善或政府给予其他扶持的调
9、价下可变成经济的。 (3)次边际经济的:在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当时,开采是不经济的或技术上不可行,需大幅度提高矿产品价格或技术进步,使成本降低后方能变为经济的。 (4)内蕴经济的:仅通过概略研究做了相应的投资机会评价,未做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需大幅度提高矿产品价格或技术进步,是成本降低后方能变为经济的。,8、储量:是指基础储量中的可采部分。在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或编制年度采掘计划当时,经过了对经济、开采、选冶、环境、法律、市场、社会和政府等诸因素的研究及相应修改,结果表明在当时是经济可采或已经开采的部分。用扣除了设计、采矿损失的可实际开采数量表述,依据地质可靠程度和可行性评价阶段
10、不同,又可分为可采储量和预可采储量。,16,9、基础储量:是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它能满足现行采矿和生产所需的指标要求(包括品位、质量、厚度、开采技术条件等),是经详查、勘探所获控制的、探明的并通过可行性研究、预可行性研究认为属于经济的、边际经济的部分,用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数量表述。,10、资源量:是指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和潜在矿产资源。包括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证实为次边际经济的矿产资源以及经过勘查而未进行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的内蕴经济的矿产资 源;以及经过预查后预测的矿产资源。,17,18,二、资源/储量分类及编码 1、分类依据:矿产资源经过矿产勘查所获得的不同地质可靠程度和经相
11、应的可行性评价所获不同的经济意义,是其分类的主要依据。 2、分类:分为储量(三种)、基础储量(六种)、资源量(七种)三大类十六种类型。可用三维形式和矩阵形式表示(EFG)。,19,经济 轴 E,地质轴G,可行性轴 F,(EFG),20,(EFG),3、编码:采用(EFG)三维编码,E、F、G分别代表经济轴、可行性轴、地质轴; (1)编码第1位数代表经济意义:1代表经济的,2M代表边际经济的,2S代表次边际经济的,3代表内蕴经济的。 (2)编码第二位数表示可行性评价阶段:1代表可行性研究,2代表预可行性研究,3代表概略研究; (3)编码第三位数表示地质可靠程度:1代表探明的,2代表控制的,3代表
12、推断的,4代表预测的;注:变成可采储量的那部分基础储量,在其编码后加字母“b”以示区别于可采储量(如111b、121b、122b),22,3、类型及编码: 依据地质可靠程度和经济意义可进一步将储量、基础储量、资源量分为16种类型(见上表)。 (1)储量:有3种类型。 可采储量(111):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的可采部分。(可行性研究) 预可采储量(121):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的可采部分。(预可行性研究) 预可采储量(122):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的可采部分。(预可行性研究),23,(2)基础储量:有6种类型。 探明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11b); 探明的(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21b); 控制
13、的(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22b); 探明的(可研)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11); 探明的(预可研)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21); 控制的(预可研)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22)。,(3)资源量:有7种类型。 探明的(可研)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11); 探明的(预可研)次边际经济资源量( 2S21); 控制的次边际经济资源量( 2S22); 探明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1); 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 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 预测的资源量(334)。,25,三、勘查类型、工程间距的确定 (一)勘查类型的确定和划分 1、目的:确定和划分勘查类型是为了正确选择勘查方法和手段,合理
14、确定勘查工程间距,对矿体有效的控制和圈定,是资源量计算的基础性工作。,26,2、确定勘查类型的主要因素:矿体的规模、形态变化程度、厚度稳定程度(用厚度变化系数衡量)、矿体受构造和脉岩影响程度、主要有用组分分布均匀程度(用品位变化系数衡量)等五大因素。 3、勘查类型的划分: (1)第勘查类型(简单型): (2)第勘查类型(中等型): (3)第勘查类型(复杂型),27,(二)工程间距的确定 1、定义: 工程间距是指相邻勘查工程控制矿体的实际距离 。 2、工程间距的确定原则:根据反映矿床地质条件复杂程度的勘查类型来确定。 (1)首先要看矿体的整体规模,并结合其主要因素确定工程间距,即使是分段勘查,也
15、要从整体规模入手; (2)不同地质可靠程度、不同勘查类型的勘查工程间距,视实际情况而定,不限于加密或放稀一倍; (3)当矿体沿走向和倾向的变化不一致时,工程间距要适应其变化; (4)矿体出露地表时,地表工程间距应比深部工程间距适当加密。,以庞家河金矿接替资源勘查为例:由于号矿体规模大(东西长3km)、形态变化小(层状、似层状)、厚度稳定、矿体受构造和脉岩影响小、主要有用组分金分布较均匀等因素,确定号矿体勘查类型为类型。根据此类型布置各项工程,勘查基本(详查阶段、控制的资源量332)工程间距为坑探60m(走向)80m(段高),钻探为120m(走向)120m(倾向)。据此,推断的333资源量工程间
16、距放稀一倍,即工程间距为坑探120m(走向)160m(段高),钻探为240m(走向)240m(倾向)。,四、矿体圈定原则 1、单工程矿体圈定 (1)在单工程中,根据样品分析结果,凡品位大于或等于边界品位的样品,均圈入矿体。 (2)对于夹在矿体内的样品品位小于边界品位,而累计厚度小于夹石剔除厚度的样品则圈入矿体。 (3)单工程中矿体代表厚度小于最小可采厚度,而品位大于块段最低工业品位时,可使用米克/吨值参加圈定矿体。,2、矿体外推原则 (1)见矿工程和相邻矿化工程(小于边界品位而大于其一半),都按相邻工程间距的四分之一平推。 (2)当矿体边界采用米克吨值圈入矿体的工程,一律不外推。 (3)当边缘
17、工程等于或小于勘查网度时,按实际间距外推;大于基本网度按基本网度外推。 (4)坑道见矿工程:无限外推坑道垂直高度及走向间距的(走向120段高160m)1/4即40m;有限外推坑道垂直高度及走向间距的(段高160m)1/2即80m,为333资源量。 (5)钻孔见矿工程,无限外推钻孔倾斜长度及走向上的(走向240倾向240m)1/4,即外推60m;有限外推见矿工程间距达到基本勘探基本网度(240m240m)为333资源量。 (6)地表槽探见矿工程无限外推走向240 m的1/4,即外推60m;有限外推槽探和其它工程见矿间距满足基本间距(240m)圈为同一矿体,为333资源量。 上述外推矿体边界即是资
18、源储量估算的边界。,地表取样平面图,坑道取样平面图,勘探线剖面图,3、夹石及无矿天窗圈定原则 (1)在单工程中矿体内连续几个样品品位小于边界品位而累计厚度大于夹石剔除厚度时,按夹石剔除。 (2)矿体内无矿天窗圈定:若矿体内出现无矿工程时,按见矿工程与无矿工程1/2作无矿天窗剔除。 (3)对沿脉坑道连续几个工程(样线)矿体平均品位小于边界品位时,若上下坑道对应时,长度大于15米时,作为无矿段剔除,若上下坑道不对应时,长度大于30米时,按无矿段剔除。,4、矿体边界连接原则 (1)平面图(或剖面图)上矿体边界的连接 在单工程圈矿时,相邻见矿工程之间一律用直线连接。 矿体外推时,一律采用平推。 单工程
19、中,两条矿体复合时,按一条矿体连接。 (2)纵投影图上矿体边界的连接将平面图、剖面图上矿体边界点的位置投影到纵投影图上,用直线连接起来,则构成矿体边界线。(不同类型的资源/储量采用不同的线)。 注:在矿体内出现无矿工程或矿化工程时,按无矿天窗圈定原则将见矿工程矿体外推点相连,圈出矿体内剔除无矿天窗的范围。,36,(一)资源量计算工业指标 工业指标的确定:工业指标是评价矿床的工业价值、圈定矿体、计(估)算矿产资源/储量的标准和依据;工业指标因矿床地质特征不同而有较大的区别;预查、普查阶段资源量估算工业指标可参照谋矿种相关规范中的一般标准确定;详查、勘探地质报告所采用的工业指标则应则在其勘查工作中
20、,单独编制矿床的工业指标论证方案,通过多个方案(三至五个)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也可结合预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进行)确定;推荐矿体形态较完整、资源利用状况较好、技术经济效益最佳、建设投资偿还快的指标方案,由投资方组织会审确定后执行。,五、资源/储量计(估)算,37,(二)工业指标的主要内容 1、边界品位; 2、块段(或单工程)最低工业品位; 3、矿区(床)最低工业品位; 4、最小可采厚度(真厚度) 5、米克/吨值(针对贵金属); 6、夹石剔除厚度(真厚度) 7、无矿段剔除长度; 8、露天开采需确定剥采比(t/t或m3/m3),庞家河金矿床工业指标如下: 边界品位 110-6; 块段最低工业品位3
21、10-6; 矿床最低工业品位510-6; 最小可采厚度0.8米; 当矿体厚度小于0.8米而品位3克/吨,可使用米克/吨值参加圈定矿体; 夹石剔除厚度2米; 无矿段剔除长度:上下坑道对应时15米,上下坑道不对应时30米。,(三)矿产资源/储量计算的一般原则 1、参与计算的各种类型勘探工程质量必须符合有关规范、规程的要求; 2、根据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按矿体、资源/储量类别、矿石类型按块段分别计算各矿体及权矿区(床)的矿石量、平均品位和金属量; 3、对共生矿产的估算与主矿产要求相同。对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伴生有益组分,在主要有用元素圈定的范围内,按基础矿块单元内的组合分析结果,估算该组分的金属量
22、。 4、资源/储量估算单位。以金矿为例,矿石量为吨(t),金属量为千克(kg),品位(10-6)。,40,(四)矿产资源/储量计(估)算 1、方法的选择选择原则:固体矿产资源/储量计(估)算应根据矿种及用途、矿床地质特征、矿体规模和形态、勘查工程布置情况、勘查阶段等因素选择。 主要方法:断面法、地质块段法、算术平均法、最佳结构曲线断面积分法(SD法)等。注:提倡和鼓励运用新技术和新方法(例如新研制的软件等)进行资源/储量计(估)算,但应是经过有关部门认定或是工业部门经过应用,实践证明是可行的。,41,2、块段划分 当矿体总体倾角大于等于45时,采用垂直纵切投影图; 当矿体总体倾角小于等于45时
23、,采用水平投影图; 在利用传统资源/储量计(估)算方法(如断面法、地质块段法、算术平均法等)时,单个块段原则上以两个剖面线间上、下两个工程控制的范围划分,避免因块段过大而造成计(估)算结果的随机性大。,42,(五)矿产资源/储量计(估)算参数1、面积测定 (1)传统方法:几何图形法、求积仪法、坐标计算法等。面积测定时不得少于两次,取满足规定误差中要求的两次测量数值的平均值为所计(估)算块段的面积。 (2)由于新研制软件(mapgis、CAD等)在地质矿产勘查领域的广泛应用,而且为大多数人和权威部门认可,因此,近多年来采用新软件在图上直接读取,即快速,又准确。 (3)采用图件的比例尺视矿种和矿体
24、规模而定。金矿一般采用图件比例尺为11000.,43,2、平均品位的计算(1)单工程平均品位的计算: 单工程矿体(样线)平均品位计算公式: 式中:C单工程矿体(样线)平均品位;Ci样品品位;mi样长;n样品数。 (2)块段平均品位的计算: 块段矿体平均品位计算公式: 式中: C 块段矿体平均品位;Ci单工程矿体(样线)平均品位;mi单工程(样线)矿体投影水平厚度;n单工程数。 注:单工程矿体平均品位用样品长度与品位加权求得;块段矿体平均品位用单工程厚度与品位加权求得。,44,2、平均厚度的计算(1)槽探及坑探工程单工程矿体(样线)厚度计算公式: 代表厚度(真厚度)计算公式: 水平厚度: 式中:
25、Mi代表厚度;M2水平厚度;Li样长;矿体倾角;工程倾角;工程方向与矿体倾向夹角; 凡工程中样线倾向和矿体倾向相反时,前式用“+”号,反之用“”号。,45,(2)钻孔取样单工程矿体(样线)厚度计算公式:代表厚度(真厚度)计算公式:水平厚度计算公式:式中:m代表厚度; m/水平厚度; Li样长; 样线和水平面夹角;样线方位与矿体倾向线夹角;矿体倾角; n样品数。 凡工程中样线倾向方向与矿体倾斜方向相反时,1式前后两项间为“”,反之用“”。注:单工程矿体水平厚度为圈入矿体各样长之和的投影水平厚度。,3、矿石体重(体积质量)的测定(1)矿石体重必须进行实际测定,且应分矿石类型或品级采集测试样品; (
26、2)致密块状矿石应采集小体重样,且每种矿石类型不得少于30块。如矿石裂隙发育,还应采集二至三个大体重样; (3)松散矿石应采集大体重样,且不得少于三至四个; (4)对于湿度较大的矿石,应测定湿度,当湿度大于3%时,体重值应进行湿度校正。,4、矿石量的计算 (1)块段矿石量计算公式: Q=Sd式中:Q块段矿石量;S块段面积;d矿石平均体重; 块段矿体投影水平厚度。(2)矿床(体)矿石量计算公式: 式中:Q矿床(体)矿石量;Qi块段矿石量;矿床(体)中块段数。,5、金属量的计算 (1)块段金属量计算公式: P=Q 式中:P-块段金属量;Q-块段矿石量; 块段矿体平均品位 (2)矿床(体)金属量计算
27、公式: 式中:P矿床(体)金属量;Pi块段金属量;n矿床(体)中块段数。 注:对勘查工作所获得的矿产资源/储量进行分类,并按此分类编制资源/储量分类结果表,用来说明最终所获得的矿产资源/储量数量。资源/储量分类表应在说明矿石量、金属量、平均品位的同时,反映出矿产资源/储量的地质可靠程度和经济意义,并准确标明出编码。,6、矿床(体)平均品位、平均厚度计算方法(1)矿床(体)平均品位用矿床(体)总金属量除以总矿石量求得; (2)矿床(体)平均厚度用矿床(体)总体积除以总面积求得。,50,号矿体资源/储量估算总表,51,ZK28-1,ZK10-2,新增332资源量成果,52,ZK28-1,ZK10-
28、2,新增333资源量成果,庞家河金矿1/2千地形地质图,53,54,小 峪 河,庞家河金矿-1号矿体垂直纵投影图 12000,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一)三维图件相关内容的一致性1、三维图件指: (1)平面图:1/10001/2000地形地质图;1/5001/1000地表取样平面图;1/500坑道中段取样平面图。 (2)勘探线剖面图(3)垂直纵投影图,(二)三维图件相关内容的一致性1、单工程位置(X、Y、Z坐标)的一致性;2、单工程编号的一致性;3、单工程厚度、品位的一致性;4、单工程图例的一致性(c/m)。,56,(三)矿体推断的合理性矿体的推断不完全是在纵投影图上进行。 1、平面图上(地表取样平面图、坑道中段取样平面图)矿体的推断沿矿体走向推,将外推点投影到纵投影图上。 2、勘探线剖面图上矿体的推断沿矿体倾向推,将外推点投影到纵投影图上。 3、纵投影图上矿体的推断。 (1)坑道见矿工程沿垂向上、下推。 (2)钻孔见矿工程沿水平方向外推(单工程时可向两个方向推)。,57,(四)相关参数确定的精细度和严谨性(五)各种图件的规范性图名、比例尺 、图例 、各种表格、着色 、地层代号 、产状 、构造、蚀变带、矿化带、矿体等,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