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史论、史评、史考.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693843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57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史论、史评、史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史论、史评、史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史论、史评、史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史论、史评、史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史论、史评、史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史论 史考 史评,一定义 二史论的产生和发展 1史论 2史评 3史考 三历代史论要籍与要目,定义,史论:对历史事件与人物的评论 史评:对史著和史家评议 史考:对史籍所载史实进行的考订辨析 三者关系密切,统称为史评或史论,一史论,1形式中寓含史论,与, 2随文而设的史论.魏征 3以史为鉴,论古讽今 4援史立说,子书采用较多 5专题史论., 6专著史论,中的春秋笔法,1以五代文化典制无关”治法”,只写,二篇. 2以辞害义,”两相攻曰攻,以大加小曰伐,加有罪曰讨,天子自往曰征,”用兵无胜负,攻城无得失,不书.”,寓论断于叙事,记大将军卫青,”以和柔自媚于上,天下未有称焉.” 叙李广死后,”一军皆哭”

2、,”百姓皆垂涕.”,专著史论, , ,二史评,1先秦两汉孔子评董狐笔,评价笔法.班固评 2魏晋南北朝 3唐朝 4明清,三史考,1史家著史时,对史料的鉴别与考证 2注史形式的史考 3史考专著 4杂考掌故的史考专著.,史考专著,1魏晋, 2宋元明, 3清.,(三)考據考據,又稱考證,是在廣泛搜集資料的基礎上,證明各種史料中記載史事的真僞,辨明史實是非,以求得歷史事實之真的一種方法。史實考證最早的专著,是三國譙周的古史考。宋代以後,出現不少考據名家名著。司馬光撰通鑒,另有通鑒考異三十卷。清代顧炎武的日知錄,王鳴盛的十七史商榷,錢大昕的二十二史考異,趙翼的廿二史劄記,都是其中的佼佼者。近代考据大家是王

3、國維、陳垣等。,進行史實考證,從證據的形式來說,有事證、物證和理證三類。事證,就是用歷史事實作證據,來判斷史事的正誤。事證又以資料來源分爲本證和旁證兩種。本證,是指從原書中搜尋材料考证。旁證,是指從其他書籍文獻中搜集資料,作爲證據。物證,是指用實物材料作爲證據,進行考訂。理證,是根據常識或邏輯推理,予以證明。,前人的考據方法:一、資料排列法。在考證事物制度的歷史演變時,將歷代有關此事的材料都找出來,予以排比分析,就可以排除誤說,弄清事實。二、事實反證法。在判斷某一史實正誤時,如果能找出與此說法相反的確鑿證據,就可以推翻錯誤的說法。三、時間推算法。在考證年時月日記載差誤時,可以通過時間的推算,得

4、出正確結論。四、數字追蹤法。對有疑問的資料数据,追溯其本源或進行細緻統計,以判斷其正誤。,五、引述究本法。史書中的許多說法,都有所本,遇到疑難問題,如果能找到此說法的原始根據,往往能弄清事實真相。 六、歧說擇優法。對同一史事,有多種不同的說法,可以分析各種說法的可靠程度,從中確定最爲可信的說法。七、常識判斷法。資料的說法,如果與常識相抵觸,那麽,雖然缺乏直接證據,也可以憑常識作定奪。 八、邏輯推理法。有的資料中,所述史事明顯有誤,卻又沒有證據可以直接否定它,這時可以通過一些閒接材料,或不用證據,據理推測其正誤。,九、方位確定法。地理考證,重要的是確定該地的大體地理方位,然後再在此小範圍內搜尋,

5、即可得其實際位置。十、考而不斷法。有的分歧說法,或明顯有誤,但憑現有材料又難以定其是非或建立新說,不妨經過一定的考證,兩存其說,不作結論,留待以後解決。比較重要的歷史考證,要綜合運用各種方法,才能完成。,简介,一作者 二内容,二十卷,内外篇 1批判传统儒家史学著作 2历史学方法论述1)体例2)编纂方法 3叙述我国史学发展概要1)六家,二体2)史官设置3)史才三长 4缺点 5版本,【題解】,本篇選自劉知幾史通卷一,據清人浦起龍史通通釋,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劉知幾(661721),字子玄,唐彭城(今江蘇徐州)人。二十歲中進士後,劉知幾一直擔任低級官職,至四十二歲始擔任史官撰修國史。因與監

6、修權貴治史意見不合,劉知幾認爲“任其職而吾道不行”,於是憤而“私撰史通以見其志”。 史通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比較完整而又自成體系的史學理論著作。全書由內篇十卷、外篇十卷構成。內篇論述史書的源流、體例和編撰方法,外篇則論述歷代史官建置和史書優劣得失。,史通 二体,一 和二家的产生 二 二家的优劣1编年.2 纪传 三 班固荀悦创立二体,和圣柳下惠,:“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论语微子),史通.六家,六家是史通的第一篇,篇名爲劉知幾所自擬。六家在詳細探討尚書、春秋、左傳、國語、史記和漢書等六種史體特點、優劣的基礎上,指出“所可祖述者,唯左氏及漢書二家。”特別難能可貴的是

7、,劉知幾將孔子親手編定的尚書和春秋二經看作是史,充分顯示了他的勇氣和見識。,刘知记的局限,刘知记对典籍分类不同于,有六家 ,杂述(偏记 小录 逸事 琐言 家史 别传 杂记 地理书 都邑簿) 没有涉及典制体,则有职官,仪注,刑法,簿录四分类. 清人浦起龙认为二体为”百代之质”,六家”纲维百代群史”,瞿林东认为此分类法没有在目录学上留下影响,典制体没有涉及,记事本末未曾预料.,自古帝王編述文籍,外篇言之備矣。古往今來,質文遞變,諸史之作,不恒厥體。榷而爲論,其流有六:一曰尚書家,二曰春秋家,三曰左傳家,四曰國語家,五曰史記家,六曰漢書家。今略陳其義,列之於後。尚書家者,其先出於太古。易曰:“河出圖

8、,洛出書,聖人則之。”故知書之所起遠矣。至孔子觀書於周室,得虞、夏、商、周四代之典,乃刪其善者,定爲尚書百篇。 孔安國曰:“以其上古之書,謂之尚書。” 左为日本东京博物馆所藏唐代墨写纸本尚书卷六,左傳家者,先出於左丘。孔子 既著春秋,而丘明受經作傳。蓋傳者,轉也,轉受經旨, 以授後人。或曰傳者,傳也,所 以傳示來世。案孔安國注尚書,亦謂之傳;斯則傳者,亦訓釋之義乎!觀左傳之釋經也,言見經文而事詳傳內,或傳無而經有,或經闕而傳存。其言簡而要,其事詳而博,信聖人之羽翮,而述者之冠冕也。逮孔子云沒,經傳不作,於時文籍,唯有戰國策及太史公書而已。至晉著作郎魯國樂資,乃追采二史,撰爲春秋後傳。其書始以周

9、貞王,續前傳魯哀公後,至王赧入秦;又以秦文王之繼周,終於二世之滅,合成三十卷。當漢代史書,以遷、固爲主,而紀傳互出,,表志相重,於文爲煩,頗難周覽。至孝獻帝,始命荀悅撮其書爲編年體,依左傳著漢紀三十篇。自是每代國史,皆有斯作,起自後漢,至於高齊,如張璠、孫盛、干寶、徐賈、裴子野、吳均、何之元、王劭等,其所著書,或謂之“春秋”,或謂之“紀”,或謂之“略”,或謂之“典”,或謂之“志”,雖名各異,大抵皆依左傳以爲的準焉。,漢書家者,其先出於班固。馬遷撰史記,終於“今上”,自太初已下,闕而不錄。班彪因之,演成後記,以續前編。至子固,乃斷自高祖,盡於王莽,爲十二紀、十志、八表、七十列傳,勒成一史,目爲漢書。昔虞、夏之典,商、周之誥,孔氏所撰,皆謂之“書”。夫以“書”爲名,亦稽古之偉稱。尋其創造,皆準子長,但不爲“世家”,改“書”曰“志”而已。自東漢以後,作者相仍,皆襲其名號,無所變革。唯東觀曰記,三國曰志,然稱謂雖別,而體制 皆同。歷觀自古,史之所載也, 尚書記周事,終秦穆;春 秋述魯文,止哀公,紀年 不逮於魏亡,史記唯論於漢 始。如漢書者,究西都之首 末,窮劉氏之廢興,包舉一代, 撰成一書,言皆精練,事甚該密。 故學者尋討,易爲其功。自爾迄 今,無改斯道。,刘向:辑略(总论) 六义略 诸子略 诗赋略 兵书略 术数略 方伎略 班固以之为基础进行删改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