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08-从众、依从和服从.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686454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2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8-从众、依从和服从.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08-从众、依从和服从.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08-从众、依从和服从.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08-从众、依从和服从.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08-从众、依从和服从.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从众、依从和服从,2,第一节 从众,从众 是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而导致的态度或行为的变化。,3,一、从众的经典研究,1、谢里夫的游动错觉实验研究 每一个人都会产生游动错觉,但要估计游动的距离是困难的。 实验结果是: 单独判断游动的距离时,其差别很大, 当几个人在一起判断时,其差别量就很小。,4,5,2、阿希的实验 当志愿参加实验的大学生被试来到实验室的时候,看到6名与自己一样参加实验的被试已经在等着了。 实际上这6个人是阿希的实验助手(也叫同谋),他们的判断是阿希事先设计好的。 当被试和这6个人围着桌子坐下以后,阿希拿出了一张卡片放在黑板架上,这张卡片的左边有一条线段(标准线段),右

2、边有三条线段,旁边分别标有A、B、C, 阿希告诉被试他们的任务就是简单地报出A、B、C中哪条线段和标准线段一样长。,6,阿希的垂线比照实验,标准线,ABC判断线,7,实验结果: (1)1/3或1/4的被试保持了独立; (2)约15%的被试从众3/4次; (3)被试平均从众1/3。 随访结果: (1)知觉的歪曲,即的确看错了; (2)判断的歪曲,怀疑自己可能错了,随大流更可靠; (3)行为的歪曲,知道自己错了,但顺从了大家。,8,二、从众的类型,根据外显行为是否认众,及行为与内在的自我判断是否一致,可以将从众行为分为以下三类。 1、真从众 这种从众不仅在外显行为上与群体保持一致,内心的看法也认同

3、于群体。,9,2、权宜从众 个人虽然在行为上保持了与群体的一致,但内心却怀疑群体的选择是错误的,只是迫于群体的压力,暂时在行为上保持与群体的一致。 3、不从众 表里不一致的假不从众:是内心倾向虽与群体一致,但由于某种特殊需要,行动上不能表现出与群体的一致。 真不从众。是内心观点与群体不一致,行动上也不从众。,10,三、从众的原因,(一)行为参照 在情境不确定的时候,其他人的行为最具有参照价值。 (二)对偏离的恐惧 研究证明,任何群体都有维持群体一致性的显著倾向和执行机制。,11,四、影响从众的因素,1、群体因素 (1)群体规模 一般来说,群体规模越大,从众的人数就越多,反之亦然, 但二者不是直

4、线关系,假被试超过4人时从众者人数下降。群体规模与从众数量的关系,12,(2)群体凝聚力 在一般情况下,群体的凝聚力越大,从众的压力越大,人们的从众行为越可能发生。 (3)群体意见的一致性 无论群体的规模如何,只要群体出现了不一致,即使持不同意见的人没有任何权威,都会使从众的比率大大下降。 阿希的实验中当有一个反叛者时,被试的从众行为减少了75%。,13,2.情景因素 (1)信息的模糊性 随着问题的模糊性增加,人们会由于自身的判断失去明确的参照而倾向于从众。 (2)权威人士的影响 地位高、有权威、有学识、有声望的人比普通人有更大的影响力。,14,(3)行为的公开性 如果意见是当众表达的,人们则

5、不仅会强烈地意识到自己已经选择了某种态度,还有一个在公众面前是否有独立性,是否有坚持自己意见的自我形象问题。这种意识会使人们选择不从众的倾向更为强烈。,15,3、个人因素: 自我: 内在自我意识强的人做事情往往按照自己的方式,不太会去从众; 公众自我意识强的人往往以他人的要求与期望作为自己的行为标准,所以从众的可能性更大。 个体保持自身独特性的需求: 许多研究证明,有时候人们不从众是为了保持自身独特的自我同一性。 个人的控制愿望: 对自己行为的控制愿望也会影响到人们对从众行为的反应。,16, 个体的社会地位 在一个群体中,社会地位越低的人从众的可能性越大; 预先的承诺 对组织或他人的承诺越大,

6、从众的可能性越高。 智力 一般来说,智力越高从众的可能性越小; 性别 心理学家考勒曼等人1958年的研究表明,问题难度与从众率的相关系数男性为0.58,女性高达0.89。,17,第二节 依从,依从 是指在他人的直接请求下按照他人要求做的倾向,18,1、建立愉快的依从气氛的三个因素: 积极的情绪: 情绪好的时候人们顺从的可能性更大。 原因之一是因为心情好的人们更愿意也更可能参与各种各样的行为。 原因之二是因为好的心情会激发愉快的想法和记忆,而这些想法和记忆使得人们喜欢提要求的人 预先的讨好和奉承对增加依从十分有效。,19, 互惠性: 互惠规范强调一个人必须对他人给予自己的恩惠予以回报, 这种规范

7、使得双方在社会交换中的公平性得以保持,但同时也变成了影响他人的一种手段。 合理原因: 我们对他人的依从也需要合理的原因,当他人能给自己的请求一个合理解释的时候,我们依从的可能性也越大。,20,2、增加顺从的技巧: “脚在门槛内技巧” : 这是一种分两步实施的顺从技巧, 第一步先向他人提出一个小的要求, 等他人满足该要求之后,再向其提出一个较大的要求, 此时对方满足较大要求的可能性也增加。 这与个体自我知觉的改变有关。 因为,接受小的要求改变了个体对自己的态度,这种改变减少了个体对以后类似行为的拒抗。,21, “门前技巧”: 这种方法是先向他人提出一个很大的要求, 在对方拒绝之后,紧跟着提出一个

8、小的要求, 这时候小要求被满足的可能性增加。 “门前技巧”必须满足三个前提: 首先,最初的要求必须很大,从而当人们拒绝该要求时不会对自己产生消极的推论; 其次,两个要求之间的时间间隔不能过长,过长的话义务感就会消失。 第三,较小的请求必须由同样的人提出,如果换了他人,该效应不出现。,22, “折扣技巧” : 这种方法的第一步是先提出一个很大的要求,在对方回应之前赶紧打些折扣或给对方其它的好处。 与门前技巧相比,在这种技巧中不给对方拒绝初始大要求的机会。 “滚雪球” : 既在最初的要求被他人接受之后,又告诉他人由于自己的要求被低估,接着提出了新的较高的要求或价码。,23, 过度理由效应 如果人们

9、一种行为本来有充分的内在理由,则人们对于行为与其理由的认知是协调的。 但此时如果以具有更大吸引力的刺激,给人们的行为额外增加另外的“过度”理由,那么人们对于自己行为的解释,会转向这些更有吸引力的外部理由,而减少或放弃用原有的内在理由。 此时人们的行为就从原来的内部控制转向了外部控制,如果外在理由不复存在,则人们的行为就失去了理由,从而倾向于终止这种行为。这就是过度理由效应。 过度理由效应的发现,使人们找到另一种分步诱导人们依从的迂回式方法。,24,第三节 服从,服从 即按照他人命令行动的行为。,25,一、米尔格莱姆的权威一服从实验,1、研究的被试 这一研究的40名被试,都是用登广告的办法招募来

10、的自愿者。,26,权威一服从实验的步骤: 将被试两两配对进行实验。每对被试中只有一名为真被试,另一名为实验助手。 两名被试被领进实验室之后,研究者告诉按试: 我们的实验是关于学习的研究,考察两个问题, 一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有什么影响, 一是电击惩罚对学生的学习有什么作用。,27,他们两人中选择一人当教师,一人做学生,抽签决定。 实际上真被试所抽的两个签中都写有“教师”,从而最终当教师的都是真被试, 而“学生”则总由实验助手担任,被试不知道这种特意的安排。 研究者告诉被试, 教师的任务,是教学生学习语词配对,并检查其学习效果。 方式是教师读出刺激词,学生从四个词中选择一个与其匹配。 如果错了,教

11、师就给予电击惩罚,而且电压不断加大。,28,实验开始时,实验者将两名被试带进实验室旁边的另一个房间,让真被试看到“学生”被用带子固定到椅子上,并在其手腕上绑上电极。 然后实验者告诉被试,如果他学习上出现错误,就会受到你这个教师的电击。 学生的手旁边有一个键盘,上有四个电键。 实验时,学生通过按电键进行回答,教师操作电击的机器,有相应的指示灯,可以知道学生的反应是否正确。,29,安排好学生后,实验者带被试回到另一间屋子,坐在一台有30个电键的电击控制器前面。 每个电键上都注明了电压的伏特数,并有各自显示相应电压正在工作的指示灯。 此外,每个电键都有编号,并按15伏的幅度递增,直至450v。 同时

12、,设备上按每四个编号一组,标明了电击的严重程度, 从“轻微电击”(编号14,电压1560V)一直到“危险:严重电击”(编号2528,电压240375v),最后的两个电键标明了“”。,30,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的差距 原先预测,在上述学习一电击实验情境中,极少被试会服从实验者对学生施加240伏以上的“强电击。 ”他请精神病专家,大学生和一般的白领阶层成人共110人来预测结果, 三个群体预测的平均电压为1.35伏,没有一个人预测会超过300伏。 110人中的40名精神病专家预计,在米尔格莱姆的实验情境中,被试对学习者施以最强的450伏电击的可能性,只有0.1%。,31,研究的实际结果,与人们的预测大

13、相径庭。 虽然,实验在电压加强到300伏时,特别设定了受电击挣扎,蹬踢墙壁的声音, 但在40名被试中,只有5人到300伏拒绝再行提高电压。 有4名到315伏时开始不服从实验者的指示。 在330伏停下的有两人, 345,360,375伏停下的各一人。 总共有14名被试,最终都拒绝实验者命令,继续增加电压。占总数的35。 但是,更多的被试一直服从实验者的指示,将实验一直进行到最后电压加至最高的450伏。这类被试的人数达26人,占总数的65。 图124为实验的详细结果。,32,33,二、服从原因,1、合法权力 合法权力指社会赋予了卷入社会角色关系的一方更多的影响力,从而使另一方认为自己有服从的义务。

14、 2、责任转移 在米尔格莱姆的另一个实验中,实验者不是直接给被试指示,而是通过电话系统来控制实验情境。 结果表明, 由于实验者不与被试直接在一起,他们的行为自我责任意识明显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22的被试一直服从到最高电压。,34,3、归因 在归因上,没有别人在场,更容易使人们将行为责任归于自己本人,从而拒绝服从而给别人实施伤害性电击的人数显著增加。相关的研究表明,服从权威和责任转移是人们非常稳固的心理机制。 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已从社会中很好地学会了这些,并将它们当作适应社会的手段在日常生活中使用。,35,三、影响服从的因素,1、命令发出者因素 权威性。向被试介绍主试的身份不同,服从的百

15、分比不同; 是否监督。在监狱实验中,监狱长在场时服从行为多,否则则少。,36,2、命令执行者情况 道德水平 所发命令的内容与执行者的道德价值取向和道德水平是否符合。 人格特征 个人自尊心量表得分同服从之间有中度的相关,服从命令者有权威主义倾向; 文化背景对服从的影响 由于自我取向的发展,现代社会青年的服从性低于传统社会青年 集体主义文化强调服从,个人主义文化强调独立。,37,3、情境因素 他人的支持 他人的支持,会直接导致人们对权威的藐视和反抗。 公开和私下的场景,38,(二)行为后果的反馈,米尔格莱姆研究的另一个变式,是用不同方式来提供行为后果的反馈。 反馈按充分和直接程度划分,有四种不同情

16、况: 1、间接反馈 在间接反馈情况下,充当教师的被试与充当学生的实验助手不在一间屋子里,因而看不到被电击者的痛苦状态,也听不到声音,只是在电压加到300伏之后,有撞墙壁的声音(录音)。,39,2、声音反馈 这种反馈是让被试听到受害者的喊叫,抱怨、愤慨和挣扎。 对应于不同的电压水平,声音的痛苦程度也不同。,40,3身体接近 受害者与被试相隔仅约40厘米。 因此,被试不仅能听到受害者的各种声音反馈,而且可以看到受害者的种种痛苦表现。 4身体接触 这种情况是由被试将受害音的手压放在电击台上,实施电击。 受害者的声音的痛苦表现与身体接近情况相同。,41,图125 是各种情况下被测服从实验者,将电压一直加至最大的比例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