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课件:第2部分 第1章 文言文阅读.ppt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568308 上传时间:2018-04-11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2.3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课件:第2部分 第1章 文言文阅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课件:第2部分 第1章 文言文阅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课件:第2部分 第1章 文言文阅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课件:第2部分 第1章 文言文阅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课件:第2部分 第1章 文言文阅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文言文阅读,第 一 章,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其”字的用法小故事狐谓狼曰:“羊肉其(语气副词,表推测,大概)鲜乎!君其(表假设,如果)有意,叼其(代词,其中的)一啖之,得饱其(代词,自己的)口福。”狼曰:“其(语气副词,表反问)如猛犬何?”狐问于犬曰:“羊数詈君,其(代词,它的)言不堪入耳,君乃无所怒,其无闻邪?其(是还是)畏主人邪?及其(代词,它们)戏逐,愿为一雪耻,君其(副词,表商量语气)许之。”犬笑曰:“欲加之罪,其(表反问语气,难道)无辞乎?”护羊愈谨,狐与狼愤然而去。,真题体验 考情分析,一、(2013新课标全国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

2、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解析:选C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采用代入法与排除法解答,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即可。C.昧:违背。,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揆深受朝廷器重的一组是(3分)()献书阙下,诏中书试文章自此颇承恩遇,遂蒙大用遂制罢羽林之请后累年,揆量移歙州刺史奏为试秘书监,江淮养疾入拜国子祭酒、礼部尚书ABCD,解析:选A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筛选整合题要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回答。首先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在原文找到所给的六个句子,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分析六个句子中不符合人物品质的句子,运用排除法就可以得出答案了。把六句话代入到原文后我们发现的主语是皇帝,的主语

3、是元载,由此可以排除B、C、D三个选项,从而得出答案A。另外,说的是李揆被赦免。,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揆自幼好学,入仕后美名上闻。他出身显贵人家,聪明敏捷,好学上进,开元末年步入仕途。他主张考查进士务必选拔有真实才能的人,受到广泛好评。B李揆有远见卓识,上疏得到认可。当时京城治安混乱,盗贼杀人,李辅国请求选羽林军以备巡视。李揆引西汉旧事说明,如羽林警夜则难以应付突然之变。,C李揆汲汲于名利,深受人们非议。他在相位时,论及大事头头是道,却热衷追名逐利。他嫉妒吕地位超过自己,密令捏造吕的过失,最后反而自食其果。D李揆与元载交恶,仕途遭遇坎坷。他自恃门望高

4、贵,鄙薄元载出身寒微,元怀恨在心。元登相位后,对他报复,致使他全家衣食无着,在各州漂泊十多年。 解析:选C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这类题一般以“选非”的形式考查,常见的设误角度有:曲解词义、夸大其词、以偏概全、张冠李戴、颠倒事实、因果混淆、时序错位(时间顺序颠倒)、无中生有、添枝加叶等。C项中“密令捏造吕的过失”的原因是“惧其重入”,而不是怕其超过自己。,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其兄自有时名,滞于冗官,竟不引进。(2)其牧守稍薄,则又移居,故其迁徙者,盖十余州焉。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力求字字落

5、实,做到“信、达、雅”。同时要掌握“留”(专有名词等)、“删”(不译的虚词)、“补”(省略成分)、“换”(古词换今词)、“调”(词序)、“选”(词义)、“固”(结构)、“意”(意译)等翻译方法。,答案:(1)(5分)他的哥哥当时本有声望,却停留在闲散官吏位置上,李揆竟然不加推荐。(译出大意给2分;“时名”“滞”“引进”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2)(5分)当地州郡长官稍有轻慢,就又迁居,所以他搬迁的地方,大约有十多个州。(译出大意给2分;“薄”“迁徙”“盖”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参考译文】李揆字端卿,是陇西成纪人,而定居在郑州,世代是名门望族。年少时聪明好学,善于作文章。开元末年,中

6、进士,上书朝廷,皇上下诏让他到中书省考试文章,升任右拾遗。乾元初年,兼任礼部侍郎。李揆曾因主管部门录取人士时,大多不考查实际能力,只是在考试时严厉加以防范,搜索士子们携带的书册,大大违背求贤的本意。他在审阅进士的文章时说:“大国选士,只求得才,经书典籍在此,请随便检寻。”因此几个月之内,美名传到皇帝那里,从此很受皇帝的恩宠礼遇,于是受重用。当时京城盗贼很多,有人在交通要道上杀人将尸体扔入沟中,当时李辅国正专横跋扈,上书奏请选派五百羽林骑士作为巡逻之用。,李揆上奏章说:“从前西汉用南北军相互统领,所以周勃派南军进入北军,终于安定了刘氏天下。皇朝设置了南北衙,文武区分,来相互监视。如今用羽林军代替

7、金吾兵警卫巡夜,突然发生不同寻常的变故,将怎么制止?”于是下旨否定了李辅国选用羽林军的请求。李揆任丞相,决断政事直言进谏,虽然广博明辨,但是生性热衷于追求名利,深受舆论的谴责。加上他的哥哥当时本有声望,却停留在闲散官吏的位置上,李揆竟然不加推荐。,元载深怀怨恨。等到元载登上相位,趁着李揆应当去别处任职的机会,于是奏请皇帝任命他为试秘书监,到江淮去养病。因为没有俸禄,家境再次贫乏,妻儿百口,靠乞讨为生。李揆漂泊各州,共达十五六年,当地州郡长官稍有轻慢,就又迁居,所以他搬迁的地方,大约有十多个州。元载因罪被诛后,任命李揆为睦州刺史,召入朝中升任国子祭酒、礼部尚书,被卢杞憎恨。德宗在山南,命令李揆充

8、任入蕃会盟的使者,加授左仆射。到达凤州,因病去世,当时是兴元元年四月,他七十四岁。,二、(2013新课标全国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奸人大怨,夜持弓矢伺其门,或作谤书射入东长安门内。为兵部十三年,尽心戎务,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数条上便宜。国家事当言者,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尝以太子年及四龄,当早谕教,请择醇谨老成知书史者,保抱扶持,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山东久旱,浙江及南畿水灾,文升请命所司振恤,练士卒以备不虞。帝皆深纳之。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吏部尚书屠滽罢,倪岳代滽,岳卒,以文升代。南京、凤阳大风雨坏屋拔木,文升请帝减膳撤乐,修德省愆

9、,御经筵,绝游宴,停不急务,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已,又上吏部职掌十事。帝悉褒纳。正德时,朝政已移于中官,文升老,连疏求去,许之。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五年卒,年八十五。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卒后逾年,大盗至钧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节选自明史马文升传),解析:选A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A项“登”应是“应试得中”的意思。,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马文升劝谏皇上修身爱民内容的一组是(3分)()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文升请命所司振恤减膳撤

10、乐,修德省愆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ABCD解析:选B本题考查的是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是说马文升善于直言劝谏;是马文升教育太子的情况;是马文升赈恤旱灾和水灾的情况。,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马文升仕途顺利,政绩卓著。他被委任御史以后,历任多项职务。功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处理受灾民众的善后问题;二是击败扰乱社会秩序的贼寇。B马文升为人正直,处事严明。他敢于直言劝谏,奏事进言均得到采纳;又能够严格考察部属,曾罢免贪婪懦弱者三十余人,奸人怨恨,对他大肆威胁和污蔑。,C马文升尽心军事,关注民生。他任兵部尚书十多年,对屯田、边备等职责勇于进言。在代吏部尚书时

11、,南京等地遭遇风雨灾害,他又请求皇上救助灾地百姓。D马文升文武全才,声名远扬。朝廷大事往往等他决断,又有显赫边功,外国皆闻其名。为人重气节,品行端正,以至于大盗各处骚扰,也不去钧州他的家乡。解析:选D本题考查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D项“以至于大盗各处骚扰,也不去钧州他的家乡”错误,原文为去了钧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2)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文中句子注意标准(信、达、雅)和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1)句重

12、点把握关键字“耆硕”(年高德劭)、“推心”(诚心诚意)、“望”(望其项背);(2)句重点把握关键词“未尝”(从不)、“时事”(当时的政事)、“颦蹙”(皱眉)。,答案:(1)在朝廷官员中最是年高德劭,皇上也诚心诚意任用他,诸位大臣没有人敢望其项背。(5分)(2)在家闲居,无事从不到州城去。说到当时政事,总是皱着眉头不回答。(5分),【参考译文】马文升,字负图,相貌奇伟很有气力。景泰二年,应试得中进士,授御史一职。历次到山西、湖广巡视,刚直不阿名声很大。成化初年,被召任为南京大理卿。在满四之乱中,按功升为左副都御史。赈济巩昌、临洮的饥寒百姓,安抚流亡人口,政绩十分显著。当时,马文升在黑水口击败贼寇

13、,又在汤羊岭打败他们,刻石记功而返。升任右都御使,总管监督漕运。淮州、徐州、和州发生饥荒,马文升从江南调去十万石粮食、盐价银五万两救济。孝宗即位,授马文升左都御史一职。弘治元年向皇上进言十五件事,经过讨论后全都付诸实行。,孝宗亲自耕种农田,教坊进献杂戏。马文升严肃地说:“新任天子应当知道农事的艰难,演戏是为了什么?”孝宗立即赶走教坊人员。第二年,担任兵部尚书,监督团营还和以前一样。当时天下太平已久,兵政荒废松弛,西北部落少数民族时时伺机入侵塞下。马文升严格考核各位将校,罢黜三十多个贪婪懦弱的军官,奸人对他十分怨恨,夜间持弓箭在其门旁等候,有的写谤书射入东长安门内。马文升在兵部任职十三年,尽心军

14、务,他多次向上指出关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等有利的建议。只要是对国家有利的,即使并非他本职,也言无不尽。曾经因为太子年龄到了四岁,应当及早晓谕教诲,并请求选择淳朴谨慎德高望重通晓经书、历史的人,来教育扶持太子,一切言谈举止都细心地用正确的规范来引导他。,山东久旱,浙江及南方边远之地发生水灾,马文升奏请皇帝命令有关部门进行赈济抚恤,训练士卒以备不测。皇帝都深切地采纳了。在朝廷官员中最是年高德劭,皇上也诚心诚意任用他,诸位大臣没有人敢望其项背。吏部尚书屠滽被罢免后,倪岳接替官职,倪岳死后,马文升接任。南京、凤阳遭受暴风雨致使房屋毁坏,树木拔根而起,马文升请求皇帝减少宴饮撤去乐师,修身养德反省过失

15、,在御前开设讲经论史的讲席,谢绝游玩和宴饮,停办非急务之事,停止额外的织造,赈济灾民,捕捉盗贼。不久,又奏陈吏部主管十件事。皇帝全部表示赞赏并采纳。正德年间,朝政大权已被宦官把持,马文升年迈,连续多次上书请求辞官,得到允许。,在家闲居,无事从不到州城去。说到当时政事,总是皱着眉头不回答。正德五年去世,终年八十五岁。马文升有文武之才,擅长应付事变。朝中重大争议之事往往等待他来决断。镇守边境有功绩,外国也都听说过他的名气。他特别重视气节,品性端方,行为正直方正。死后多年,有大盗到钧州,因为马文升的家在那里,就放弃离开了。,三、(2012新课标全国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解析

16、:选D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阙:空缺。,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萧燧恪尽职守的一组是(3分)()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论“官当择人,不当为人择官”有所依凭,无善状,燧皆奏罢之若恃小康,萌骄心,非臣所知官镪不满三千,燧俭以足用为请诸朝,发太仓米振之ABCD解析:选C是说萧燧品性正直,当时他并未担任主考官,不存在“恪尽职守”;是说萧燧从政廉洁;是说萧燧体恤百姓。均非“恪尽职守”。故选C。,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萧燧天分很高,为官不畏权贵。他自幼能文,进士及第

17、后进入仕途;其时秦桧当权,与其亲党密告萧,要他主持秋试录用其子秦熺,遭到萧的拒绝。B萧燧刚直敢言,所奏切中时弊。皇上向他征询意见,他乘便讽劝皇上亲近君子疏远小人,亲信有功可赏赐财物却不可赋予权力,得到皇上赞许采纳。,C萧燧政绩卓著,受到皇上嘉勉。严州面积狭小财物匮乏,他勤俭理政,以盈余填补拖欠,各地都感到宽松;皇上升迁萧燧的职位,调他去治理婺州。D萧燧回到朝廷,仍关注各地大事。淳熙年间,江浙两年水涝干旱,他奏请下诏诸司协助解决,又奏言广西百姓深受身丁钱之害,建议大多得以施行。 解析:选A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首先要审清题意要求,选不正确的一项,其中三项正确。把每一选项和文中相应的

18、事件对应,针对选项划定区域,小心比对,看是否搞混做事情况。如秦桧当权,他的亲党密告萧,而不是秦桧与其亲党密告萧。,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今贤否杂糅,风俗浇浮,兵未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2)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治坐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要注意实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的翻译;还要注意一些虚词,一些虚词也有意义;一些特殊句式的翻译也要到位。,答案:(1)如今有德才和无德才的人混杂一道,风俗浇薄虚浮,兵力未强,财力未富,应当卧薪尝胆以求国内安定太平。(2)萧燧说:“东部西部不属同路,按说不该给粮

19、食,但哪能忍心对原管辖地区不管不问呢?”,参考译文:萧燧字照邻,临江军人。萧燧生来异常聪慧,自幼能写文章。绍兴十八年,萧燧高中进士,被授予平江府观察推官。当时秦桧当权,(指使)他的亲党密告萧燧,要他一定于漕台主持秋试,萧燧诘问原因,那人说:“丞相有一儿子参加考试,想把此事交付给你。”萧燧愤怒地说:“我刚进入仕途,怎敢欺骗我的良心呢!”秦桧因此对他怀恨在心,不久萧燧奉命前往秀州(主考),到达后发现考官超额,就地更换了一个考官前去漕台考场,(秦桧的儿子)秦熺终究还是考中且名列前茅。孝宗初年,萧燧被授予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奉召轮流陈述政见、对策时,萧燧论述“应当根据官职选择人,不应当根据人选择官职”。

20、,皇上很高兴,写了用人论赐给大臣。淳熙二年,萧燧升任起居郎。此前,察官空缺,朝廷议论多属意萧燧,因为他未曾担任县职,最终授予左司谏。当时宦官甘昪的门客胡与可、都承旨王抃的族叔王秬都出使在外,依仗权势,没有善行,萧燧都上奏罢免了他们。当时又讨论提拔选用官员,皇上向他征询意见,萧燧答道:“如今有德才和无德才的人混杂一道,风俗浇薄虚浮,兵力未强,财力未充裕,应当卧薪尝胆以求国内安定太平。如果凭此小安,萌生骄心,(那结果)就不是我能预知的了。”皇上说:“你说的是忠言啊。”他乘机劝谏皇上正定法度,容纳直言,亲近君子,疏远小人;亲信有功劳可赏赐财物,却不可赋予权力。,皇上都赞许并采纳了。萧燧出任严州知州。

21、严州面积狭小,财物匮乏,他刚到任时,官钱不满三千,他勤俭理政来满足开支。两年之间,他就用盈余填补了拖欠,各县都感到宽裕。当时皇上正吝惜官职和功名,没有功劳就不给予官职和功名,下诏说萧燧治理严州有功,授敷文阁待制,调知婺州。严州父老拦住道路(不想让萧燧离任)。萧燧几乎不能前行,送他出严州地界的有几千人。婺州和严州紧邻,百姓熟知法条教令,萧燧不需劳苦而婺州安定太平。当年大旱,浙西常平司请萧燧从婺州调粮到严州,萧燧说:“东部西部不属同路,按说不该给粮食,但哪能忍心对原管辖地区不管不问呢?”替他们向朝廷请示,打开太仓的米赈济他们。,淳熙八年,萧燧被召回朝廷,进言说:“江浙两年水涝干旱,希望皇上下诏征求意见,仍让各官署宽限郡县的赋税,不要只是督促百姓交税。”淳熙十年,他进言说广西各郡百姓深受身丁钱之害。他建议的事大多得以施行。庆典时赐恩于民,丁钱减半,也是从萧燧进谏后开始的。绍熙四年,萧燧去世,享年七十七岁。,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