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章 矫正社会工作,矫正社会工作概念,矫正社会工作:将社会工作引入司法矫正中,是专业人员或志愿人士在社会工作价值观指引下,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巧,为犯罪者或有犯罪倾向的违法人(如吸毒),在审判、监禁、社区矫正、刑释或强制戒毒期间,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纠正、信息咨询、就业培训、生活照顾以及社会环境改善等方面服务,使其消除违法犯罪心理结构,修正行为模式,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社会福利服务活动。,矫正社会工作的特点,福利性 特殊性 系统性 专业性,针对罪犯:1.监管; 2.矫正;3.服务 针对社会环境1.营造有利于更新改造的家庭和社区环境;2.促进刑罚制度人性化、科学化进步。,矫
2、正社会工作的功能,基本生存条件的保障需要 教育、就业权益的保障需要 正常家庭生活的需要 再社会化的服务需要,矫正对象的需要,矫正对象的特点,人格特征:冲动好斗 心理特征:自卑消沉 社会特征:与社会严重脱节 生活特征:困难重重,16. 矫正社会工作者小林针对有些矫正对象因长期服刑不适应出狱后的生活这一问题,为其开办了以“生活适应”为主题的小组。在小组过程中,小林模拟西餐厅的情境,让服务对象分别扮演“主厨”、“侍应生”与“顾客”,尝试体验不同角色的感受和需求,以提升服务对象的人际交往能力。小林的上述做法回应了服务对象( )的需要。 A:再社会化 B:正常家庭生活 C:基本生存保障 D:就业权益保障
3、,社区矫正:与在监狱执行的“监狱矫正”相对,将符合条件的罪犯(管制、缓刑、假释、剥夺政治权利和暂予监外执行)置于社区内,由专门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工作服务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定、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司法判决前的社会工作 监禁场所中的社会工作 社区矫正中的社会工作 刑满释放后的社会工作 针对涉毒人员的社会工作介入,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司法判决前的社会工作 (已被拘押或保释,尚未被判定有罪),针对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工作介入,针对犯罪嫌疑人亲友的社会工作介入,1、犯罪嫌疑人调查报告的性质和作用 2、犯罪嫌疑人调查报告的撰写 (1)犯罪
4、事实的记录 (2)前科 (3)本人的生活史,1、家庭关系协调及家庭成员心理、情绪辅导 2、社区资源连接以应对生活困难 3、为失去依靠的家庭成员提供生活照料,例、通过与服务对象及其家属和周围社区的接触了解,写出一份有关服务对象背景的调查报告,提交法院作参考,这是矫正社会工作者在服务对( )的主要工作职责。A司法判决前 B监禁场所中 C杜区矫正中 D.服刑期满后 例、小强数月前因与人发生冲突,造成对方重伤致残而被拘押和起诉,成为社会工作者大刚的服务对象。在小强案件的审理过程中,作为社会工作者的职责之一,大刚应向法庭提交犯罪嫌疑人的( )。A.法庭审判方案 B.个案会谈记录 C.背景调查报告 D.犯
5、罪事实记录,监禁场所中的社会工作,协助服刑人员适应监禁场所生活,为在监服刑人员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帮助在监服刑人员加强与社会的联系,1、帮助熟悉监狱环境 2、协助戒除不健康生活习惯 3、协助解决生活困难 4、预防犯罪观念和行为的交叉感染,1、公民教育 2、心理、情绪辅导 3、职业技能训练 4、人际交往意识与能力提升,1、帮助了解外面社会的变化 2、帮助加强与家庭的联系 3、帮助构建支持性社会网络,社区矫正中的社会工作,缓刑、假释、监外执行人员的观护,院舍训练的组织 管理,社会服务计划的 执行,督促被观护者在观护期做到: 1、保持良好品行 2、服从检察官和观护人命令 3、接受观护人辅导 4、及时向
6、观护人汇报工作、生活和居住状况,不经批准不得离开居住地,院舍类型: 1、中途家庭 2、寄养家庭 3、教养院 4、感化院,通过判定罪犯在社区中的社会福利机构从事规定时间的无偿劳动或服务,以此来赎罪悔过的刑罚措施,为社区服刑人员提供社会服务,促进就业;接受教育;基本生活救助;社会保险。,刑满释放后的社会工作,提供住宿场所 提供就业、就学辅导 提供生活辅导和医疗保健转介服务 提供物质援助,1、为戒毒人员提供戒毒治疗及康复服务2、为社会大众提供预防性禁毒教育及宣传工作,针对涉毒人员的社会工作介入,例、社区矫正对象徐某因故意伤害罪被判缓刑3年。他从小生长在离异家庭,奶奶将他一手抚养长大,百般宠爱,徐某逐
7、渐成了一个事事以自我为中心,行为偏执、冲动、任性的“小霸王”。矫正初期,无论社会工作者怎样努力,徐某总是沉默不语,消极抵触。但社会工作者并没有放弃,从生活琐事开始,真心实意地关心徐某,渐渐地,徐某开始对工作者产生了信任。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坚持了( )的社会工作价值理念。A.接纳 B.保密 C.个别化 D.非评判,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1、个案 2、小组,社区矫正中的社会工作直接方法,(一)个案:最常用。 需注意: 1、重视和善于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 (被动、不配合,抗拒;社工须主动,平等、关怀,体现专业价值观) 2、有重点、分步骤地制定矫正工作计划 (当前最迫切最紧要的问题优先考
8、虑;矫正对象参与、支持、配合) 3、着眼于服务对象潜能的发掘和自己解决问题,切忌包办代替。 4、妥善处理为案主保密的原则和维护社会安全的关系。(P167例子),例、小林今年21岁,职校汽车修配专业毕业,父母离异后,跟奶奶一起生活,他很重义气,结交了一些社会上的朋友,平时常出入娱乐场所,曾有吸食毒品的不良记录。今年年初,小林因犯抢劫罪被判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社会工作者多次与小林面谈辅导,逐渐建立了良好的专业关系,经过反复讨论和协商,社会工作者与小林共同制定了个案管理服务计划,在社会工作者的监督、管理和帮教下,小林的生活方式有了较大改变,还和朋友一起开办了一间汽车修理铺。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主要
9、是通过( )的方法,较好地提供了个案服务。A.有重点,分步骤地制定矫正工作计划 B.协调多部门、多机构提供整合性服务 C.发掘矫正对象的潜能和参与问题解决D.发展特殊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16. 社区戒毒人员小王得知自己因吸毒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后,沮丧绝望,精神几近崩溃,把自己锁在家中,不愿见人。家人请社会工作者小林对小王进行个案辅导。此时,小林需要重点开展的服务是协助小王( )。 A:处理负面情绪 B:增强抵制毒品诱惑的能力 C: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D: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社区矫正中的社会工作直接方法,(二)小组工作方法的运用1、针对服务对象带有共性的问题和困惑设计小组活动的主题。,(1)健康自我
10、观、重塑自信; (2)科学安排时间(汇报、工作、公益劳动) (3)交新朋友、走自新路; (4)家庭成员互动沟通; (5)创业立志 (6)社会责任感和成就感辅导。“我为社区添砖瓦”,2、要从服务对象的特点出发选择小组工作实施模式。 (选择治疗为主的模式,关注运用小组改变人的功能丧失与行为偏差,协助个人社会功能的恢复与行为矫治) 3、小组活动的时间安排与矫正工作的制度要求相结合。 (利用汇报或社区公益劳动时间开展辅导,不增加时间) 4、善于从矫正对象中发现和培育小组工作的领导 (善于发现和培育小组成员中的积极因素,让其在小组过程中发挥正面影响。),(二)小组工作方法的运用,社区矫正中的社会工作间接
11、方法,社区工作方法,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研究,1、进行综合治理,以改善矫正对象的生活环境 2、开展社区教育,培育社区居民接纳、尊重矫正对象的意识和习惯 3、挖掘社区志愿力量,共同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宏观:把社区矫正的政策法规变成社区矫正的服务活动 微观:加强对社区矫正服务机构内部管理,以提高社区矫正实施效果,社区矫正的理论依据、适用范围、责任主体、工作队伍、工作制度、项目实施、绩效评估、经费保障,例、小曹是地处城乡结合部街道的一名社区矫正工作者,他负责帮教的社区矫正对象中,大多是青少年。小曹了解到,当地社区人口混杂,黄、赌、毒现象严重,社会风气低下,是造成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需要运用多种方法
12、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在小曹开展的工作中,属于间接社会工作方法的有( )。 A.组织以“抵制诱惑,增强抗逆力”为主题的小组活动 B以矫正对象为个案进行犯罪社会成因及对策的研究 C倡导政府进行综合治理,改善社区环境 D针对重点对象,运用家庭结构理论和方法进行帮教 E挖掘社区志愿力量,共同参与社区矫正工作,例、根据社区矫正对象考核奖惩暂行办法,社区社会工作站在学习和研究基础上为矫正对象开展了“当新人、做好事,多加分”的宣传服务活动,同时还要求社会工作者在服务开展过程中注意收集活动反馈信息,总结经验。以促进社区矫正制度的不断完善。上述工作采用的是( )方法。A.社区社会工作 B.社会工作行政 C.社区综合治理 D.社会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