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特殊教育概述第一节:特殊教育的基本概念一、特殊儿童1. 特殊教育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涉及教育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范畴。2. 特殊儿童:广义的理解:指与正常儿童在各方面有显著差异的各类儿童,这些差异表现在智力、感官能力、情绪和行为发展、身体或言语等方面。狭义的理解,专指残疾儿童,即身心发展上有各种缺陷的儿童。3. 残疾儿童:残疾儿童是指身心发展上有各种缺陷的儿童,又称“缺陷儿童”或“障碍儿童” 。包括智力残疾、听力残疾、视力残疾、肢体残疾、言语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等类型。4. 1978 年沃纳克报告 首次提出 “特殊教育需要儿童”这个术语,5.1981 年英国将有学习困难的学
2、生统称为“特殊教育需要儿童” ;二、分类1.特殊教育的分类,2006 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调查标准将残疾人分为一下七类: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其中,每类残疾按其程度轻重分为 1-4 级。三、个别差异:个别差异包括个体间差异和个体内差异。1.个体间差异:是指不同个体之间智力、能力、个性、兴趣等心理特性方面的差异。2.个体内差异是指同一个体内部在能力发展上的不平衡。个体间差异是人的多样化,个体内差异是人的个性化。多样化和个性化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挑战。3.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每个学生达到全面而个性化的发展。三、特殊教育1.特殊教育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
3、使用一般的或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旨在达到一般或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2.特殊教育的对象就是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3.国家教育部所规定的特殊教育对象主要包括三类残疾儿童:智力残疾、听力残疾以及视力残疾,条件允许的省市将特殊教育对象的范围进行了适度的扩展。4.我国台湾地区在特殊教育法 (2001)中规定,特殊教育对象包括身心障碍和资赋优异两类人群,其中身心障碍包括智能障碍、视觉障碍、听觉障碍、言语障碍、肢体障碍、身体病弱、严重情绪障碍、学习障碍、多重障碍、自闭症、发展迟缓以及其他显著障碍等 12 类。5.美国 IDEA 规定的特殊教育服务对象
4、为学习障碍、言语语言障碍、智力障碍、情绪障碍、多重障碍、听力障碍、肢体障碍、其他健康障碍、视力障碍、自闭症、聋盲、创伤性脑损伤、以及发展迟缓等 13 类。6.教育内容:替代性课程,调整原有的内容,补充必要的内容。7.教育方法:调整教学目标,调整教学方式,调整教学过程,调整教学时间、调整评价方法;8.教育场所:普通学校普通班级、普通学校普通班级+额外的教学服务、资源教室、普通学校特殊性、特殊学校、寄宿制学校、在家或住院。9.从事特殊教育和相关服务的人员:特殊教育教师、教师助理、心理学家、听力学家、咨询师、诊断和评估人员、职业治疗师、物理治疗师、康复咨询师、学校社会工作者、言语病理学家。第三节:我
5、国特殊教育体系与发展趋势一、 特殊教育体系1.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级及高等以上的教育;2.学前教育的安置方式:(1)普通幼儿教育机构;(2 )残疾儿童福利院机构;(3)残疾儿童康复机构;(4 )普通小学的学前班和特殊教育学校的学前班;3.义务教育的安置形式:(1)特殊教育学校;(2 )特殊教育班;(3)随班就读;4.职业教育的安置形式:第五章:智力障碍儿童一、智力障碍的概念1.智力障碍:是指智力低于一般人水平,并伴随有适应行为的障碍。2.智力障碍包括在智力发育期间(18 岁之前) ,由于各种有害因素导致的精神发育不全或智力迟缓;或者智 3.力发育成熟之后,由于各种有害因素导致的智力
6、损害或智力明显衰退。4.智力鉴定和分类:(1 )智力:智力是各种基本能力的综合,即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综合,其核心成分是抽象思维能力。(2 )智力测验:斯坦福 比奈智力量表;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韦克斯勒学前儿童智力量表;考夫曼儿童智力量表;(3 )智力商数:智力商数即是智商(IQ ) ,是个人接受智力测验所得到的标准分数;二、智力障碍的分类世界卫生组织将智力障碍分为六类:1. 轻度智力障碍(50 69;智龄在 912 岁之间)2. 中度智力障碍(35 49;智龄在 69 岁之间)3. 中度智力障碍(20 34) ;智龄在 36 岁之间)4. 极重度智力障碍(20 以下;智龄小于
7、 3 岁)5. 其他智力障碍6. 非特异性的智力障碍三、智力障碍的出现率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智力障碍出现率为 1%3%,占总数人口的比例为 0.42%。四、智力障碍产生的原因(一)出生前的致病因素:1.遗传(染色体异常,先天性代谢异常;其他遗传因素)2.先天获得性异常(胎儿期感染、药物毒性损伤、放射线和化学毒物的损害;吸烟与嗜酒)(二)出生时的致病因素1.早产和低体重2.新生儿窒息3.产伤(三)出生后的致病因素1.高烧、抽搐2.神经系统疾病3.全身麻醉与脑外伤等4.中毒5.营养不良6.社会心理因素(家庭的社会状况,母亲孕期心理状况;家庭环境;社会心理因素)(四)智力障碍的预防1.原级预防2.次级
8、预防3.第三级预防五、智力障碍儿童的特征(一)认知特征1.感知(1 )感觉特征:智力障碍儿童的绝对感受较低;(2 )知觉特征:智力障碍儿童知觉速度缓慢;2.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智力儿童的注意的发展普遍较低,难以完成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的转变。3.记忆:;记忆是人脑对有关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认知加工过程。智力障碍儿童的识记速度缓慢,信息保持效果差,容易遗忘,再现和再认困难,短时记忆较差。受伤程度越高,其记忆的缺陷也就越严重。4.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性的间接和概括的反应。智力障碍儿童的思维直观具体,缺乏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的能力;智力障碍儿童思维刻板,缺乏目的性和灵活性。(二)社会适应特征1.日常生活自理;2.社会交往;第二节: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一、 学习环境(一) 融合的普通班级(二) 资源教室(三) 特殊班(四) 特殊教育学校(五) 在家教育(送教上门)二、课程(一)随班就读(二)特殊教育学校1.一般课程(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劳动技能、唱游与律动、绘画与手工、运动与保健)2.选择性课程(信息技术、康复训练、第二语言、艺术休闲)三、教学策略(一)支架教学法(二)真实情景教学(三)任务分析法(总任务分解成分任务)四、技术提高智力障碍儿童的学习兴趣、弥补智力障碍儿童认知能力的不足;第六章:听觉障碍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