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民族特征及中国的民族识别,本章主要内容,一、民族及民族的特征二、民族共同体的性质三、中国的民族识别,3,第一节 民族及其特征(要素),一、民族概念的历史表述,(一)西方民族概念 的历史表述,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 最早出现了“民族”一词的使用,希罗多德在历史(200多处) “民族、人、种族”民族与地域、语言、 性格、风俗、宗教有关,意大利学者马齐认为民族应该是 土地、起源、习惯、语言的统一,布伦奇里民族应有八个“质” 的观点,吉登斯“拥有明确的领土上的集体,此集体 隶属于统一的行政机构”,5,布伦奇里是(Bluntcchli, Johann Kaspar)19世纪末一位著名的德裔瑞士籍政治
2、学家在其普通国家法一书中,给“民族下的定义:“民族者,民俗沿革所生之结果也。民族最要之特质有八。其始也同居于一地(非同居不能同族也,后此则或同一民族而分居各地或异地而杂处一地此言朔耳)。其始也是同一血统(久之则吸纳他族互相同化,则不同血统而同一民族者有之)。同其肢体形状。同其语言。同其文字。同其宗教。同其风俗。同其生计。有此八者,则不识不知之间,自与他族日相隔阂,造成一特别之团体,固有之性质,以传其诸子孙,是之谓民族。布伦奇里的民族定义最大的特点和学术价值就在于其能够把民族的产生和发展看作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来看待,强调了民族形成的历史渊源,对民族过程进行了历史的观察和动态的把握,6
3、,8个“质”,其始也同居一地 其始也同其血统同其肢体形状同其语言同其文字同其宗教同其风俗同其生计,7,(二)中国民族概念的表述,1、“民族”一词不见于古汉语,系日本传入说,将“民族”一词列入“现代汉语的中日欧外来词”分类范畴,即日语在翻译英文词语时使用汉字组成的词语加以表述,属于“来自现代日语的外来词”。先后出现了“民族”一词始见于1899、1883、1882年以前的论证。韩锦春、李毅夫编写的汉文“民族”一词考源资料,梳理了古籍文献中与民族相关的词语,如“族”、“族类”、“族种”、“氏族”、“国族”、“邦族”、“宗族”、“部族”、“种族”等;列举了中国近代书刊文献使用“民族”一词的情况,提出“
4、民族”一词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未曾出现。总之,近代以前“民”、“族”是分开使用的等判断对“民族”一词从日本传入之说,是以古汉语中没有“民族”一词为前提,以其出现于19世纪末期或20世纪初年的中文文献为依据,做出的缺乏依据的判断或猜测。,8,“九族”、“宗族”、“家族”、“父族”、“母族”、“舅族”、“姻族”、“亲族”;区别社会地位的“皇族”、“帝族”、“王族”、“公族”、“贵族”、“豪族”、“强族”、“世族”、“国族”、“权族”、“望族”、“庶族”、“贱族”;区分华夷和姓氏的“氏族”、“部族”、“种族”、“异族”;归类动物的“水族”、“龙族”、“毛族”、“鸡族”、“鳞族”、“虫鱼族”;还有“衣冠族
5、”、“方雅族”、“轩冕族”、“高阳族”、“钟鼎族”,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族类”之词俯拾皆是,但“民族”一词的确少见。,2、“民族”一词是中国古代文献固有的名词,中国古代“族”的概念及其“族类”观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 的一种分类体系,即所谓“君子以类族辨物”,对自然万物加以 “族类”区分。,(1)族、族类=民族,9,“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楚虽大,非我族也。左传,族、族类=民族,鉴于中国古代“族类”观十分发达,“别生分类”具体繁多,至有“类聚百族、群分万形”之说,加之“族类”等级森严,这或许就是造成相对抽象笼统的“民族”一词较少使用的原因。,10,(2)中国古文献中的“民族”一词,南朝时期最早用了
6、民族一词:“今诸华士女,民族弗革,而露首 偏踞,滥用夷礼,云于翦落之徒,全是胡人,国有旧风,法不可变。”,上述引文,出自南朝宋齐时期道士顾欢的夷夏论。此论系针对当时“佛道二家,立教既异,学者互相非毁”而作,引发了佛道之间空前激烈的大辩论。顾欢以华夷之别的观念解释佛道之异,认为道教为中华正教,佛教为西夷异法,前者劝善、后者破恶,是教化不同对象之术,故猛烈抨击南朝汉人改信佛教,“露首偏踞,滥用夷礼”的现象。“民族弗革”,系指国人的族属未变,而所谓族属即华、夷之分。顾欢卒于南朝齐永明年间(483-493),“民族”一词出自这一时期或之前,是目前所见最早的使用例证。,11,“夫心术者,尊三皇、成五帝;
7、贤人得之,以伯四海、王九州; 智人得之,以守封疆、挫敌;愚人得之,以倾宗社、灭民族。 故君子得之固穷,小人得之倾命。是以,兵家之所秘而不可妄 传,否则殃及九族。”,此论出自唐代李荃所著兵书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太白阴经),成书于唐乾元二年(759)。其中“倾宗社、灭民族”可以理解为国家、政权层面的亡国灭族,也包含了中国传统家族范畴的宗社、九族。,“上自太古,粤有民族。颛若混命,愚如视肉。”,这段引文出自晚唐诗人、思想家皮日休(约834-883)所撰的忧赋。皮氏曾入朝为官,后因参加黄巢起义故正史无传。忧赋是有感于“见南蛮不宾天下,征发民力将敝”而作。这里所说的“民族”系指南蛮之民,其族属意义显而易见
8、.,12,“陛下曾念中原之民族、故国之宫闱乎?”,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和州进士何送英上书宋高宗,历陈“天下封疆为金人所攘者十分之九,而陛下所守者东南一隅耳”的形势,痛诉。丧失京都洛邑乃失去“诸夏之根本”、“天地之中华”的悲情。所谓“中原之民族”,系指陷于金朝统治下的汉族民众。,“金人既得楚州,始许治运河并闸水,悉以江浙掳掠舟船自洪泽口入 淮至清河口。是时,国奉卿以楚州既陷,居于赵琼寨中与琼谋劫其舟 船,乃以二百余人夜掩不备劫之,有被虏贵官二十余家,各称其民族。,被劫舟船所载,系金人俘虏的宋朝官家人等。“各称其民族”指自报家门的姓氏、门第和身份,即宗族之属.,13,“民族虽散居,然多者
9、千烟、少者百室、又少者不 下数十户。”作者郑之侨(1707-1784),乾隆二年(1737) 进士,为官尤重劝课农桑,上引为其论说“重保甲” 事宜所述。“民族”一词泛指黎民百姓,从这些记载中不难看出,“民族”作为一个名词确属中国古代汉语中的词语。其使用虽然不普遍且未收入类书辞典,但自魏晋以降的1300余年间(493-1851)见诸历史文献的实证不乏其例。如前所述,鉴于中国古代“族类”观十分发达,“别生分类”具体繁多,至有“类聚百族、群分万形”之说,加之“族类”等级森严,这或许就是造成相对抽象笼统的“民族”一词较少使用的原因。,14,中国古代文献中的“民族”一词,就其含义而言, 既指宗族之属,又
10、指华夷之别。宗族之属包括了 泛指的民众,也包括了相对于“皇族”的“贵族”、 “世族”、“巨族”之类。华夷之别,则包含了区别 “五方之民”(蛮、夷、戎、狄、华夏)的意义。 如果说上引例证中顾欢的“民族弗革”,何送英 的“中原之民族”是泛指汉人,那么“粤有民族”则 确指南蛮,这种应用实例表明,“民族”一词 在用于华夷之别时属于并无歧视意味的抽象指称。 至于“皇族”与“民族”的对应关系,则又揭示了 “类族辨物”的阶级关系,即居于统治权力中 心地位的家族、宗族为“皇族”,其他身份和民 间百姓为“民族”。,15,(3)受到日译西书影响的中国现代民族(nation)观念,王韬最早赋予了“民族”近代的意义
11、1882年王韬在洋务在用其所长一文中使用民族一词: “夫我中国乃天下至大国也,幅员辽阔,民族殷繁,物产富饶, 苟能一旦奋发自雄,天下莫当于领顽。”,16,梁启超对“民族”概念的认识与使用,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流亡日本,其间受到诸多思想理论的影响, 如福泽谕吉的“文明论”,中村正直的“古今东西道德一致说”,中江兆民 翻译的卢梭社会契约论及其对自由民权的阐释,高田早苗、浮田 和民译介、阐发的帝国主义理论,加藤弘之宣扬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和 强权思想,加藤弘之、平田东助等人翻译的伯伦知理国家论等。1899年,梁启超在东籍月旦中多处使用“民族”一词,如“东方 民族”、“支那民族”等,随后又在多篇文论里对
12、其系统阐说。1902年, 在给“民族主义”下定义时,他初步意识到“民族”应同言语、同宗教、 同习俗。,17,1903年,他将伯伦知理的相关理论介绍进来,明白“民 族最要之特质有八个方面他强调“有此八者,则不识不知 之间,自与他族日相阂隔,造成一特别之团体,固有之性质, 以传诸其子孙,是之谓民族。”虽然,梁启超认可伯伦知理 的民族之八大特质,但对“地域”、“血统”有其独到见解。 他认为,随着民族间的交往与融合,“地域”与“血统”会发 生变化,“同地域”只是民族最初形成时的特征,以后“或 同一民族而分居各地,或异族而杂处一地”,“血统”也如此, “久之则吸纳他族互相同化,则不同血统而同一民族者有之
13、”。 在此,虽然梁启超没有明确指出“地域”、“血统”不能作为 区别民族的重要要素。,1922年梁启超科学地指出,血缘、语言、信仰,只能是民族成 立的有力条件,而不是区分民族的重要标准。他认为,区分民 族的根本标准应是民族意识。“血缘、语言、信仰,皆为民族 成立之有力条件,然断不能以此三者之分野,迳指为民族之分 野 ,在对“民族”构成要素清楚认识的基础上,梁启超还将“民 族”与“种族”,“民族”与“国民”区分开来。,18,汪精卫对“民族”概念的认识与使用,1905年,汪精卫在民族的国民:“民族云者,人种学上之用语也,其定义甚繁,今举所信者,曰:民族者同气类之继续的人类团体也。兹析其义于左:(一)
14、同气类之人类团体也。 兹所云气类,其条件有六:一同血系(此最要件,然因移住婚姻,略减其例),二同语言文字,三同住所(自然之地域),四同习惯,五同宗教(近世宗教信仰自由,略减其例),六同精神体质。此六奢皆民族之要素也。(二)继续的人类团体也。民族之结合,必非偶然,其历史上有相沿之共通关系,因而成不可破之共同团体,故能为永久的结合。偶然之聚散,非民族也。”,19,19-20世纪之交,中国救亡图存的国家主义、民族主义、国民主义思潮伴随着“自强保种”的种族观念交相泛起,在天下与国家、部民与国民、民族与种族、华夏与蛮夷等观念的冲突中引发了维新派与革命派之间的“种族”之争。这一争论虽然渗透了“物竞天择,适
15、者生存”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影响,但是“民”(volk)与“民族”(nation)的不同塑造,又在“种族革命”与“政治革命”关系的论战中形成了不同的理念。以梁启超新民论为代表的“国民主义”思想,是对伯伦知理“国民”(volk)观念的理解,宣扬“合汉合满合蒙合回合苗合藏,组成一个大民族”的“大民族主义”;而以汪精卫民族的国民为代表的“民族主义”思想,在强调“血系”是民族的充分条件基础上,将中国多民族的民族-国家建构定位于“必以我民族居主人之位而吸收之”的基础之上,将“种族革命”视为推翻清朝统治的“政治革命”不可缺少的内容,即“改变满汉权力结构既是政治革命,亦是种族革命”。梁启超对“国民”的理解和“
16、大民族”的观念,虽然包含了他在日本受到的“民族帝国主义”思想影响,但是就其对“民族”(nation)意义的理解而言即相当于今天所说的中华民族。而汪精卫的“民族主义”观念则是以“皇汉民族”为中心形成的“种族的民族主义”。,20,孙中山对“民族”概念的“五种力”说,1904年,他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一文中说:“西方人中有一种普遍的误会,误以为中国人本性上是闭关自守的民族,不愿意与外界的人有所往来”,又说:“我们必须普遍地向文明世界的人民,特别是向美国的人民呼吁,“”因为你们是墓督教的民族”。这是我们看到的孙中山的文章中出现“民族”一词的第一篇。在这以后,孙中山才越来越多地使用这个词。第二年(1905
17、年),他第一次提出了他的“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21,1924年1月27日,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国立高等师范学校关于民族主义演讲中,谈到民族的形成时是这样说的:“我们研究许多不同的人种,所以能结合成种种相同民族的道理,自然不能不归功于血统、生活、语言、宗教和风俗习惯这五种力。这一概括直至1937年中华书局出版辞海,仍作为对民族注释的依据,也是对民族概念的一个确定。,和布伦奇里、斯大林以及诸多的中外学者不同的是,孙中山先生的民族定义的表述,并不刻意去归纳民族有哪些构成要素和本质特征,而更多地去探讨异源同流的民族过程中的动因与机制。这显然是和他竭力提倡的民族主义是为了“四万万人
18、成为一个坚固的民族”,“用民族精神来救国”以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目标分不开。,22,(1)论述帝国主义侵略性及中国被瓜分危机的文章常使用“民族”一词。(2)表示民族自尊心和阐发独立自主必要性的章中,常用“民族”一词。(3)研究中国民族史和吐会发展史。(4)述民族概念,阐释民族主义。(5)主张民族自治,探寻强国之计的文章里使用“民族”一词。,二十世纪开始后的几年间,“民族”一词刚刚普遍使用, 、其应用范围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综上,民族”一词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与推广使用,是与我国国内社会的变动、革命的发展及国际的影响分不开的。中国的社会在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年是处
19、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一方面,代表满族统治阶级利益的清政府对内实行残酷的民族压迫,对外屈膝投降背叛民族利益,而帝国主义的人侵又使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所以无论是反帝或反封建都要高擎民族的旗帜;另一方面,在世界史上,一卜九世纪还是资产阶级民族运动的代,在亚洲,日本也发生了明治维新,民族主义思潮随东、西方文化传人,它势必给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中国以很大的影响。,23,(三)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定义,1、马恩有关民族概念的阐述,马克思在评价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民族感”,在摩尔根摘要:“语言、地域是民族的必备条件”。恩格斯:“全世界没有一条国家分界线是与民族的自然分界线即语言的分界线相吻合”,“民族形成
20、之中,人们对血统方面的记忆越来越淡薄,余下来的仅仅是共同的历史和共同的语言”法兰克时代,24,2、列宁的有关民族定义的表述,列宁认为: “一个民族没有一定的地域是不可想象的。“民族这个概念要以一定的条件为前提.一个民族应该有他的改天的语言。崩德在党内的地位),25,3、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的民族概念 卡伦纳尔和奥托鲍威尔:为论证“民族文化自治”而提出所谓“纸上”民族观.(民族问题和社会民主党(The Question of Nationalitiesand Social Democracy),民族是人主观意识和性格的产物,把民族看成“相对的性格共同体”“与土地无关的文化共同体”。这样就把民族性格
21、、民族文化同民族的生活条件、周围环境等物质基础和具体历史条件割裂开来。,26,机会主义的“民族文化自治”纲领,认为民族是人为“组成”的,与地域无关,不主张民族自决权和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而只是主张文化上的自治。这种理论对十九世纪末第二国际所主张的民族自决权原则造成危害。,27,4、斯大林的民族定义,“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这个定义包含三次意思: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民族有四大特征;民族是稳定的人们共同体。),28,斯大林民族定义的四个特征,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29,斯大林的民
22、族定义他从列宁那里得到启示和委托,根据马恩列有关地域、语言、心理特点、经济条件等民族特征的论述,批判性的吸取了资产阶级学者民族定义的合理内核所提出来的。总体上讲是科学的,是其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贡献。但是,斯大林是针对西方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民族提出这个定义的,而且他还反复强调:“只有一切特征具备时才算是一个民族”,“这些特征只要缺少一个,民族就不成其为民族。”因此,对于基本上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中国各民族来说,也有不符合其实际情况的方面。,30,5、中国共产党民族定义,经过长期的思索和实践,2005年5月,中国共产党在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政策的阐述中提出了“6+1”理论,即:民族是
23、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说来,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31,(二)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六个基本特征,民 族,地域渊源(地缘) 族体渊源(族源),成员对族整体认同 成员之间认同,1、构成民族的六个特征,32,共同历史渊源,33,共同的生产方式,共同的生产方式 是同一民族的人们在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和自身发展进程的影响下形成的独特的经济活动模式。是民族的其他特征形成的基本条件,是把人们联系在一起的经济纽带。,34,共同语言,共同语言是一个民族的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彼此交流思想感
24、情、交往联系所共同使用的交际工具。在民族形成的初期,往往是一个民族操一种语言。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各民族之间的分化和融合,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出现不同的民族操同一种语言或同一民族操两三种不同语言的现象。,35,共同文化,民族的共同文化是同一民族的成员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自己特点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它特指民族的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侗族大歌场景,36,民族共同文化是民族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民族文化是把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联系在一起的精神纽带。 一个民族存在和发展的关键在于其文化环境的保留,文化的独立性是民族独立性的保障。
25、,37,共同风俗习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风尚、习俗、禁忌,是在普遍流行的价值观念支配下,在生产生活领域的实践活动中长期传承的行为心理和行为方式。具体表现在衣、食、住、行、婚姻、丧葬、节庆、娱乐、礼仪等方面,是长期历史发展的结果,是显露于外的民族特征之一。,土家族吊角楼,38,共同风俗习惯是形成民族的重要因素和维系民族的重要纽带。 民族风俗习惯与各民族的社会生活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以巨大的、无形的力量对各民族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产生这深刻的影响。,那达慕上的 摔跤手,39,共同心理认同,一个民族的人们对自己民族自觉的归属感,包括民族成员对民族整体的认同心理和
26、民族成员之间的认同心理。,40,席慕蓉的全名是穆伦席连勃,意即大江河,“慕蓉”是“穆伦”的谐译。1943年公历10月15日生于重庆城郊金刚坡,祖籍内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1949年迁至香港,幼年在香港度过,后随家飘落台湾,1964年到比利时布鲁塞尔,41,民族认同的 两个层面,对自己民族自觉的归属感,对中华民族的整体认同,渥巴锡率领土尔扈特回归祖国,42,民族诸要素关系,六大要素前三者为第一层次即物质文化要素,后三者为第二层次为精神文化要素。 前三者是后三者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二后三者是前者的反映。 后三者不仅是区别不同民族的重要标志,而且是诸要素中做活跃、最有生命力的持久因素。,43,第二节
27、 民族共同体的性质,44,一、民族与其他人们共同体,1、民族与氏族(部落) 2、民族与种族 3、民族与国家 4、民族与阶级,45,民族与氏族部落 (1)联系方式不同 地缘关系、文化为纽带血缘关系为纽带 (2)发展阶段不同:氏族是民族的前身,民族是有氏族发展而来的。 (3)职能特性不同:氏族是一种有社会职能的制度,46,民族与种族划分标志不同民族是从人的社会属性来划分的,标志是民族成员所共同具有的地域、语言、文化、经济生活及心理素质;种族是从人们的自然属性来划分,标志是人们共同具有的肤色、毛发、面容、体格等生理特征。 范畴不一样民族是历史范畴,属于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种族是生物学的范畴,是自然科
28、学研究的对象。由于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过程中,二者同样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和限制,至今尚未有一个严格意义 上的单一民族是有不同种族的人们所构成,现实往往同一民族是同一种族,因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同种族压迫、歧视交织在一起。,47,民族与国家 民族与国家同属于历史范畴,在形成中往往相互作用。 国家作为政治实体,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施行阶级专政的工具。有军队、检查、法庭、监狱、政权和官僚集团所组成。作为社会实体,是有国土、国民和国家政权所组成。 民族是以语言文化为主要特征的人们共同体。一个民族可以建立一个或多个国家,多个民族亦可以共处于一个国家。,48,民族与阶级阶级
29、是按照人们对生产资料占有的不同,在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的地位不同而形成的人们集团。阶级是从经济的角度,根据人们在生产、流通、交换、分配过程中的地位来划分,宗教虽然不能成为构成民族要素的基本因素,但对于世界上绝大多数民族来讲,其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甚至对其中一些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这种影响又是巨大的。研究民族和宗教的关系,无论是对民族还是对宗教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第一章 民族的一般特征,二、民族与宗教,民族与宗教是两种不同的 社会现象,民族与宗教有各自产生发展的 规律,影响着民族诸要素的形成,宗教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宗教影响着民族的发展,宗教对民族诸要素的影响,动植物崇拜共同地域 祖先崇拜
30、共同族源 宗教仪式共同经济生活 宗教语言共同语言 宗教禁忌伦理道德,宗教文化是民族文化的 重要内容,回族女性传统服饰,在拉萨大昭寺,你会真正感受到信仰的震撼,每天,成千上万的藏胞提着酥油壶,口里诵着经,虔诚的为每一尊像前的灯添加酥油. 在寺外环寺的八角街,每天成千上万的藏胞手摇转经轮, 从早到晚不停的绕着寺庙转经.在寺前的墙壁边,无数的藏胞备着食物和水,连续匍地大礼而拜,据说一生要拜十万次.藏胞来自印度,尼泊尔,青海等地。,宗教影响着民族的发展,积极作用:增强民族凝聚力;宗教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一些宗教教义对民族发展有促进作用。消极作用:宗教信仰的极端化往往会导致该民族一些成员的狭隘性和
31、盲目的排外性。以宗教信仰作为标志用来处理社会多方面的关系,对这些民族的发展也不利的,甚至还会导致教派之间和民族之间的冲突。,第三节 中国的民族识别 56个民族的来历,56,本节主要内容,一、中国各民族族称和分布的历史演变 二、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识别 三、民族识别工作的成就和意义 四、有关民族识问题的探讨,一、中国各民族族称和分布的历史演变,新中国建立之前,人们对民族概念的认识不同,民族观的差异性,对于民族族属意识往往各自偏执一说,缺乏科学的调查研究和正确的理论依据,很难做出科学的论断,因而导致过去民族支系复杂,族称众多,族属混淆不清。,(一)历史上各民族族称的演变及分布地域,1、先秦时期(石器
32、时代、夏商周、春秋战国) 2、秦汉魏晋南北朝 3、隋唐五代十国宋辽金西夏 4、元明清(各少数稳定人们共同体的形成),60,(二)历代统治者对少数民族和族别问题的态度和政策,61,1、民族观:“夷夏观”“内诸夏而外夷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华夷之辨”、“内诸夏而外夷狄”、“先华夏后夷狄”的界限区分民族。历朝统治者对于少数民族的称呼多用蛮夷戎狄,在史书中少数民族名称大都用虫兽鸟及反犬旁。 2、民族政策:军事镇压与招抚相结合的政策。和亲、都护制、羁縻制、土司制度、盟旗制度、伯克制度、政教合一等等。,3、古代中国的民族识别,62,我国史书上的记载,对不同民族的认识最先是笼统的。夏、商、周、春秋
33、战国的上古时期,有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之说。 稍后,人们对民族有了略为进一步的认识,夷有毗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等九夷之分,后来演化为四夷,指的是我国四周的少数民族了。蛮也育乌蛮、白蛮、乌浒蛮、东谢蛮、样柯蛮、西赵蛮、武陵蛮、五溪蛮、板循蛮、西原蛮、五水蛮、荆蛮之别。戎也分为北戎、犬戎、骊戎、戎蛮、已氏之戎、允姓之戎、伊洛之戎七种。狄又有白狄、赤狄、长狄三支系。后来有人概活为九夷八狄,七戎六蛮。唐宋及其以后,,63,唐宋及其以后,由于经济更为发展,交通为更趋方便,各族人民之间为接触、交往进一步频繁、密切,民族名称也日趋增多。南宋范成大撰桂海虞衡志就说:“僚在右江溪
34、洞之外旧传其类有飞失、凿齿、鼻饮、自衫、花面、赤挥之属二十一种。今在江西南一带甚多,殆百余种也”。由此推知,全国的民族是相当庞杂的。,64,宋朝以后,封建统治者根据向封建王朝供赋役、与汉族接近的疏远以及经济文化的高低。又把少数民族分为生、熟两种。如生蛮、熟蛮,生僚、熟僚,生苗、熟苗,生瑶厂熟瑶,、生黎、熟黎,生傈僳、熟傈僳,生回、熟回。 南越笔记卷七则说:“黎母山高大而金,中有五指七指之峰。生黎兽居其中,熟黎环之。熟黎能汉语,常入州县贸易,暮则鸣角结队而归。生黎素不至诚,人希得见”。,65,(1)以生产特点取名,区别不同的民族,畲族,畲是指在坡地种植庄稼,烧草木作肥料。畲族人是刀耕火种的民族故
35、,得名。栖林人(即古鄂伦春族为一部分)因以游猎为生,栖居森林而得名。过山瑶,(瑶族的一支)这山耕种一二年,土地肥力耗尽,又迁居另一山,故此得名。,66,(2)以居住地取名,区别不同的民族,黎族,“俗呼山岭为黎,居其间者,号日黎人”(宋会要卷1566 蕃夷)。 布鲁特(即柯尔克孜族),准噶尔语“布鲁特”是高山居民的意思。 索伦(即鄂温克族),满语是“请来的人”的意思,他们是满族首领请到辉河一带居住的。,67,(3)以自称取名,区别不同的族,吐蕃(即藏族),藏族自称“博”,蕃即博的不同音译。 侬人,自称布侬,布是人的意思,(今壮族的一部分)。 僮人,自称布壮,布是人的意思(今壮族的一部分)。,68
36、,(4)以生活习俗取名,区别不同的民族,黑齿蛮、金齿蛮、银齿蛮、绣脚蛮、绣面蛮,黑齿蛮以漆漆其齿,金齿蛮以金镂片裹其齿,银齿以银,有事出见人则以此为饰,寝食财去之。绣脚蛮则于躁上排下,周匝刻其肤为文滚,衣以排布,以青色为饰。绣面蛮初生后出月,以针刺面,上以青黛涂之,如绣状”。(蛮书卷4)。,69,(5)以某种特征取名,区别不同的民族,瑶族,隋书地理志说:“长沙郡又杂有夷蜓,名曰莫徭。自云其先祖有功,常免徭役,故以得名”。 古代铁勒族因使用高大车轮的车子,人们又称他们为高车人,他们是维吾尔族的先民。,70,1、民国时期的民族观及民族政策:清末民初,中国的民族观发生了很大变化,由汉族主义到五族共和
37、,到大中华民族,再到中华民族一元理论,经历了小民族观到中民族观,再到大民族观的演变过程;由民族歧视和不平等变为民族平等。这些思想和理念的变化深刻影响了国民政府的边疆民族政策,形成了以民族平等,扶植边疆民族自治能力,发展边疆经济、文化事业为主要内容的边疆民族政策。,(三)近代中国的民族观和民族识别,71,“合汉、满、蒙、回、藏为一家,相与和衷共济”,“五大民族,均归平等”。,(1)孙中山的“五族共和”,72,(2)蒋介石“国族”大小宗支论,“国族同源论”:把汉族称为“国族”少数民族称为“宗族”,是汉族的“大小宗支”,各宗族之间的差别仅仅是“由于宗教和地理环境的差异”,认为,中华民族因其宗支而其人
38、口亦逐渐繁殖,“四海之内各地的宗族,若非同源于一个始祖,即是相结合以累世的婚姻.”,73,2、民国时期的民族识别的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人民为摆脱帝国主义的统治,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民族解放运动,世界范围内的民族主义运动风起云涌国内的民族主义思想成为潮流,引起民国政府对国内少数民族的重视并开展了一些少数民族调查。 对西南边疆少数民族进行调查是民国政府加强政治统治的需要,74,是民国政府巩固国防的需要。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引起民国政府关注边疆问题。(清末以来的边疆危机) 20世纪20、30年代,人类学在中国有了发展,一批在国外留学的学者纷纷回国,他们带回的人类学理论和
39、研究方法,为民国时期的西南边疆少数民族调查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指导。 抗日战争的发生是民国政府开展西南边疆少数民族调查的“催化剂”。,75,3、民国时期的民族识别实践民国政府分别在1930年、1934年1938年和1940年对西南边疆少数民族进行过4次大规模的官方调查。,76,4、民国时期民族识别的评价,民国政府在统治大陆38年短短的时间内,先后对西南少数民族组织过如此多的调查,反映了民国政府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对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的重视。 民国时期的西南少数民族调查,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应用西方调查方法开展的民族调查。(数据可靠 每一次的调查都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民国时期的西南少数民族调查没有按语
40、言系统进行分类,导致民族名称繁杂,种类很多。 由于每次调查都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故在全面性和客观性方面有欠缺。如对少数民族的经济状况调查。深入。,77,调查资料保留了当时民族的最原始状态,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 调查的内容全面、丰富。调查内容包括民族种类、名称、分布地区情况、人口数目、生活习俗(衣食住行、民族性格、婚姻丧葬习俗、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教育开化情况等,内容十分丰富。虽然每次调查由于目的不同,调查内容各有侧重,但通过对上述多次调查资料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民国时期西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的全貌,这对于我们研究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发展历史有重要作用。,二、新中国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识别,(
41、一)民族识别的原因 (二)民族识别前中国族别情况(三)民族识别的依据(四)民族识别的类型(五)民族识别的进程,79,是了解我国民族和民族问题实际情况的需要,(一)我国民族识别的原因(时代提出的历史性任务),是贯彻执行民族政策、实现民族平等的需要,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民族发展繁荣的需要,民族识别的进行是中国各民族的自觉要求,80,为认真落实党的民族平等、团结政策,体现民族平等,在各级权力机关里,在各级人大会理,都要落实少数民族代表的名额,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建立民族自治地方,帮助发展民族经济,开办民族院校,发展民族文化等,必须搞清楚中国有哪些民族,不确定,影响他们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也会
42、妨碍这些民族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充分发挥其积极性。,81,2、民族分布大杂居、小聚居,(二)中国民族识别前的族别情况,3、历史悠久,源远流长,1、民族众多,族称复杂,4、各民族社会发展不平衡,82,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族称有他的延续性,但这些不同名称的族体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也会发生不断分化和融合现象,因而,有的民族名称消失了,有的民族形成了新的族体,出现了新的民族名称。有时古代的一个族称,可以包括今天的几个民族共同体;有古代的一个族称,仅指今天某个民族或某个民族的一部分。,1、民族众多,族称复杂,83,(1)某些民族的族称是沿袭氏族、部落等人们共同体的名称而来的
43、。如,蒙古族。,建国初期中国各民族的族称情况,(2)有些族称是同一民族的不同自称或他称。如,傣族:傣仂(版纳)、傣绷(孟连)、傣纳(德宏)、傣雅(新平、红河、元江、金沙江。,(3)某些民族的族称是一个民族内部的不同分支的名称。如,壮族:布土、布侬、布壮、布傣、布沙、布偏等;彝族(云南多个支系),84,(4)有族称是以生活习俗取名的。如,苗族:黑苗、红苗、白苗。,(5)有些族称是因居住区的地理名称而得名的。如,东乡族(因居住在河州的东面。保安族(因其原住青海省同仁县保安、下庄、等村庄而得名。独龙族、怒族。,(6)某些民族的族称与民族来源密切相关。如,德昂族(布龙)、布朗、佤(布牢、布伦),85,
44、(7)有些族称与经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如,鄂伦春、过山瑶、羌族(从羊从人),(8)有些族称是汉语的不同译音。例如,吐蕃、仡佬(古老贵州的定居者),(10)同一个民族共同体,在不同时期、不同人群使用了不同的名称。如,白族(白子、僰人、七姓名。,(9)有些族称虽然相近或用字相同,但具体指的不是同一个民族共同体。例如,土族和土家族。,86,不同的经济结构和社会形态,原始公社制残余 奴隶制 封建农(牧)奴制 地主经济初步发展的地区 地主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87,不同政治制度和社会组织,地主封建制度的保甲制度 世袭封建王公统治的盟旗制度 政教合一的僧侣贵族专政制度 父系血缘为纽带的家支制度 山官制度、合
45、亩制度、瑶老制度、土司制度、宗教法庭、门宦制度,88,(三)民族识别的依据,(1)民族特征: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特征 的学说。同时要从民族集团 的现状出发,注意分析其 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情况, 做到历史与现状相结合,(2)民族意愿:指一个民族对于自己究 竟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是 否为单一民族以及怎样称呼 自己的名称的主观意识与共 同愿望。实际上也就是民族 的自我意识。,(3)民族源流:,(4)实行相近和就近认同,89,2、民族支系的认定和归并、小聚居,(四)中国民族识别的类型况,3、属于汉族族属的识别,1、在民族特征的调查研究基础上,着 重追溯民族历史渊源为识别族属的依据,6、虽经识别,但族属仍
46、难确认,4、关于民族名称的确定和更改,5、关于民族成分的恢复与更改,90,(五)我国民族识别的进程,第一阶段,从新中国建 立到1954年,是民族识 别的发端阶段。在这一 阶段,经过识别和归并, 从400多个民族名称中, 初步确认了38个少数民 族的族称。 第二阶段,从1954年到 1964年,是民族识别的 高潮阶段。新确认了15个 少数民族,至此,少数 民族总数达到了53个。,第三阶段,从1965年到 1978年,是民族识别受 到干扰的阶段。只确认 西藏的珞巴族为单一民 族。 第四阶段,从1978年到 1990年,是民族识别的恢 复阶段。确认基诺族为单 一的少数民族外,主要是 恢复、更改一部分
47、少数民 族的民族成分。,91,四、遗留的和正在出现的问题,民族识别虽早已基本结束,但遗留的问题尚待解决,随着社会发展一些新的问题又正在出现。这些问题的解决既是维护当事群体权益和心理认同的需要,也是由民族识别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民族政策完善的需要,理当引起重视。,92,2、关于“共同心理素质”这个特征的理解问题,(一)中国民族识别过程中曾经出现过的问题,3、以语言问题作为识别民族的唯一依据,1、关于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5、关于更改民族成分的问题,4、关于过分强调以族源为识别依据的问题,93,(二)遗留的问题,1、因各种原因应识别而未得到识别的问题。如云南的“毕苏人”、“八甲人”,四川阿坝、雅安的“格
48、鲁人”等。1982年、1990年和2000年的全国人口统计数据中,未识别民族的人口分别799,705人,752,347人和734,438人。虽然逐次减少,但幅度不大。有人将国内未识别的群体归纳为23个,其实不准确。目前来看,真正有多少应得到而未得到识别的群体,并未进行有效统计。但可以明确的是,这些群体一般人数很少,居地偏僻,容易被忽视。,94,2、已经经过识别,但结论与当事群体的意愿不一致的问题。如分布于贵州省毕节等地的“穿青人”,经识别认定为是汉族的一部分,但他们不承认这一结论,自认为是一少数民族。分布于贵州省黔东南地区的“亻革家人”被识别为苗族,他们同样不认同这一结论,而周边的苗族也不承认
49、他们是苗族。同在贵州省的“蔡家人”也属这样的问题。他们分布在毕节和六盘水地区,不同意原有的识别结论,但目前归属哪个民族尚无统一意见。,95,3、虽经识别,但因识别意见不一致而被搁置起来的问题。如分布在川、甘交界的平武、南坪、文县等地的“白马人”。新中国建立之初被定为藏族, 20世纪60年代之后他们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不同意藏族的结论。其后有关部门组织调查和研讨,未能达成一致意见,氐族说、羌族说、藏族说等各执一词,各有所据。又如分散在西藏东南部的“僜人”,经过调查,已确定不是汉人,也不是藏人,但他们属于珞巴族的一支,还是单一民族,未取得一致意见。同在西藏,与尼泊尔跨界而居的“夏尔巴人”经过识别也难以确定其族属,有人认为是藏族的一个支系,也有人认为与藏族同源,但在长期发展中已形成了单一民族。,96,(三)正在出现的问题,1、在以往的识别中基本得到解决或没有问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又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这主要表现于当初被识别为汉族的一部分,后来又提出修改民族成份,将其认定为少数民族的群体。他们的理由或是因发现了一些不同于原来结论的“证据”,或是出于享受政策优惠的考虑。可以预料,类似这样的问题还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