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节语言表达综合运用,第1讲 古诗类、对联类运用,【考题精解】先看内容照应,这首诗是夏日西斋书事,诗人以细致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幽静清美的夏日图画,体现了诗人此时宁静淡远的心境和情趣。那么“小院地偏”正是一种“心远地自偏”的意境,这种人迹罕至的偏僻小院更符合当时诗人的心境,且与下句“满庭鸟迹印苍苔”相照应。再看平仄押韵,这是一首七言绝句,第三句末字不押韵且为仄声,即可排除C、D两项;,【考题精解】从平仄来讲,二、三句中平仄相连,三、四句平仄相对,且主要看二、四、六三个字,第二句为“影、沉、势”,即仄、平、仄,那么所填这句所对应的三个字亦应为仄、平、仄,那么,A项是仄、平、平,B项是仄、平、仄,C
2、项是仄、平、仄,D项是仄、平、仄,即排除A项;解答本题首先需要通读全诗,理解诗意,诗意理解准确的话,可以直接选出答案。,答案:B,【考题精解】首先根据古代格律诗在押韵、对仗等方面的特征将这四句诗分成两组(即两联),两句对仗工整,放在一组,句为一组,句为一组。然后确定每组中两句的顺序,根据格律诗“仄起平收”的特征确定在前,在前。最后根据诗歌通常先写景后抒情的特点确定两句在前。,答案:A,【考题精解】A.“花落”与全诗所写时令和诗意不符;B.所写内容一般应在白天,而全诗所写是深夜梦回时;C.“秋”字与第一句重复。,答案:D,【考题精解】本题主要应从每一联的内容入手进行分析。B项适用于艺术节;C项适
3、用于学校门联;D项适用于书店。,答案:A,【考题精解】此题为根据对联的上(下)联,选择其下(上)联。此类考题要求考生掌握对联的对仗、词性等相关知识,并能分析联意。“秋月芙蕖湘水碧”由三个名词“秋月、芙蕖、湘水”加一个形容词构成,“鲲鹏展翼楚云飞”显然无法对上,“夏日荷花潇江红”一联“荷花”与“芙蕖”是同一物,“冬雪松竹衡岳高”中“松竹”是两种树木,与“芙蕖”一种植物对不上。,答案:A,将古诗、对联作为“语言表达综合运用”这一板块的考查内容,是湖南省近几年高考的显著特点,主要原因是古诗、对联内容典雅,形式工整,且常含有对偶、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选择古诗、对联进行考查,能够检验考生的语言表达
4、运用能力和文化素养。在考查时,多会采用客观题的形式。古诗类题多会采用古诗择句、古诗排序及诗句运用等题型;对联类题多会采用选择配对、根据情境选择合适的对联等题型。,一、古诗类运用 解答古诗类语言表达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识别诗体 识别出诗歌体裁,是解决诗歌类语言表达题最先应考虑的问题。是古体还是近体,是律诗还是绝句,最先宜识别清楚,因为这些知识点对我们解答诗歌类试题有一定的帮助。,2注意对仗 诗句的选择或者排序,我们应学会从诗歌对仗方面去考虑,就律诗而言,中间两联,即颔联、颈联要保持对仗。这是我们解题的重要突破口。,3考虑押韵 诗句的衔接有时要牵涉到韵律问题,音韵和谐是诗歌的重要方面。律诗
5、双句押韵,绝句二、四句押韵,这些都为我们解题提供了重要的思考方向和角度。 4结合诗意 内容决定形式,思想决定语言。除了从体裁本身规律方面考虑外,我们还应当从诗歌本身意义上去考虑。这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二、对联类运用1拆词语,明确对联内词语的结构例如:请为图书馆的对联补拟下联。上联:学问藏今古下联:才识贯中西,【分析】词性相对是对联的关键。本题上联共有三个词:学问(名词,联合词)、藏(动词)、今古(名词,联合词)。据此我们也要用三个词,且词性相同。,2拆句子,明确对联句子的基本句式例如:下面是春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上联: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下联:,【分析】此上联从句式上看,可以分出两部分
6、,一是东风送暖,二是大江南北春光好。东风送暖是主谓宾均有的句子。大江南北春光好,是主谓句(主谓短语)。根据对联句子相对的特点,我们也应找出相应的句式对应的句子。即前一个是主谓宾都有的句子,为四个字,后一个是一个主谓句,七个字。,答案:雨露滋润长城内外气象新春雨润物长城内外百花香,3看话题,明确对联内容的基本范畴 话题的一致性,也即内容的相关性。对联的上下联、横批,必须在内容上统一相关联,否则,对联便是一盘散沙。对联的这一特点,就像文章要有重点与中心一样。牢记这一特点,我们写出的联句就不会离题千里。 例如:请补写一句与上联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下联。(平仄不论) 上联: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 下联:,【分析】此联的上联是指为人处世方面的,说的是人品人格方面的内容,因而,下联也尽量写人品人格内容为好。,答案:求实谦虚为治学前提,4重积累,积累常见名联与文学常识 高考现在考对联都侧重教材中的文学常识与名人轶事,且注重道德情操培养,积累一定量的文学常识及名联,对我们解题大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