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深度报道第三章-深度报道的消息源管理.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663131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216.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度报道第三章-深度报道的消息源管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深度报道第三章-深度报道的消息源管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深度报道第三章-深度报道的消息源管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深度报道第三章-深度报道的消息源管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深度报道第三章-深度报道的消息源管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三章 深度报道的消息源管理,能否找到核心消息源,往往决定着深度报道最终能否揭露核心事实; 同时,对消息源进行鉴定、甄别、核实又是深度报道记者的基本功。 鉴于此,本章对深度报道消息源管理的基本知识进行介绍。,第一节 消息源的关系管理,一、什么是消息源?深度报道的消息源,也就是深度报道可获取选题的来源、可采访的关键对象和可获取事实的途径。消息源的社会意义:从新闻报道的角度来说,消息源是新闻生产的基础;从宏观的社会层面来说,消息源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闻报道对社会现实的建构机制(那些在媒体上发声,具有媒体话语权的人,往往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具有比较高的权力资本和经济资本,比如官员、企业家、学者等等)。,二

2、、消息源管理的基本策略(一)研究和熟悉消息源对重要的采访对象或者能够长期拿到线索的人物,深度报道记者需要对其成长背景、职业生涯和性格特征有足够的了解。如何了解?一个必要的手段是对消息源做一类似编年体式的大事记,从而对他的人生的重要转折等做到心中有数。,二、消息源管理的基本策略(二)建立和更新专家数据库优秀的深度报道记者,一般都会建立一个覆盖各行业、各层次的专家资源库,并且以数据化的方式不断更新和完善。比如有位记者有个笔记本,里面记载着各行各业知名人士的联系电话乃至家庭住址,每个人名后面有不断添加的标注,如在什么时候看过这些知名人士写的论文,或者这个名人的职业现状和性格特点等。如果需要采访那个人

3、,记者就可根据这些记录找到专家,比如可以说“上一周我正好看过你在某个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其中的观点很有意思,这次我们要报道的题材跟你的研究有关系,想请你再结合这个题材深入谈谈观点”。,二、消息源管理的基本策略(三)善用新媒体来获取消息源深度报道从业者是新闻工作者队伍中使用新媒体技术比较频繁的职业群体。记者常使用社交媒体(微信、微博、QQ等)建立职业交流群体,这至少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借助同行关系寻找消息源;二是,交流采访线索,比如某个记者拿到一个“猛料”,但可能因“异地监督”的关系无法跟进,那么,这就可以介绍给合适的记者。,二、消息源管理的基本策略(四)关注“中间层”消息源华尔街日报鼓励记

4、者多多关注“中间层”消息源,因为高层的权威太忙,加之比较在乎个人形象和组织利益,其所述可能未必是诚实的意见。而“中间层”的人士往往上下通吃,既熟悉高层的想法,又知道底层的情况,往往能够给记者提供更多的细节和材料。,二、消息源管理的基本策略(五)避免滥用专家消息源深度报道记者常常要采访专家,但要避免滥用专家的消息源。一个基本原则是,采访专家不能只看重头衔大小、地位高低和知名度,而要以研究领域和研究专长是否与所报道的题材相符为判准。比如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叶朗谈及被记者采访的经历说:“有时候,记者打电话说:叶教授,我们正关注某个问题,您有什么想法?我说,没有什么看法,我没有研究。哎!你不需要研究,你

5、随便说两句就行了!我怎么能随便说两句呢?我说话也得有责任心吧?”,二、消息源管理的基本策略(六)善于维护记者与消息源之间的关系人际关系基本上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是情感型关系,比如基于血缘所建立的关系,类似于父母与孩子、兄弟姐妹等等;第二种是交易型关系,商业上的合作伙伴就是这种关系,你帮了我一把,我就要还你一个人情;第三种是混合型关系,介于情感型关系和交易型关系之间,既有情感,也有利益。记者与消息源之间的关系在建立之初大体上属于交易型关系;但是交易型关系是不稳定的,记者应当在关系之中注入情感,使其转变为混合型关系。那么记者和消息源之间的距离就会大大拉近。比如一位新闻周刊的记者说,他会为一些自己长

6、期联系的信息源(如县长秘书、市政府副秘书长等)订阅一份报纸。这样的话,当对方每周拿到该报、每次阅读该报时,就会自然地想起这位记者。每当当地发生了什么大事或者有什么新的“猛料”,对方或许会给记者发一个信息。,第二节 消息源分类与可信度评估,一、消息源的分类消息源主要分为两大类:物证、人证。物证一般指视频和文本材料;人证一般指目击者和知情者。深度报道记者,更愿意相信物证,物证的可信度往往高于人证。(人证的知情者未必亲眼所见新闻事实,即便亲眼所见,在事过境迁之后,也极有可能在回忆过程中歪曲。)物证的类型很多,比如事故现场摄像头拍下的视频材料,或者交易双方的合同文本,企业的工商注册资料等等。,二、消息

7、源的可信度评估消息源事关重大。因此,如何对消息源所提供的事实可信度进行甄别、鉴定,十分重要。美国广播电视新闻制作人协会主要依据下列标准来判断消息源的可信度:消息源是怎样获取他知道的东西的?消息源的观点有多大的代表性?别人知道这些吗?消息源过去的可靠性和声誉怎么样?消息源提供信息的动机是什么?他能得到或失去什么?记者同消息源的关系如何?为什么使用这个消息源?是匆忙中临时引证吗?这个消息源使用过度吗?还有其他能帮助记者查证消息源的信息吗?其中最终要的是红色字体的两点。,二、消息源的可信度评估在中国做深度报道,还要对消息源警惕的一点是,一些调查记者面对弱者爆料或弱势群体信息源,常常因为同情其遭遇而轻

8、易采信。但是,不可忽视的问题是,“撒谎是弱者反抗权力的常规武器”;一些老百姓遭遇了社会不公,他们向记者的爆料往往含有“不平则鸣”的抗争意识,在怨恨累积、无法排遣的情绪下可能会对事实进行修补或遮掩。,案例:南方周末“袭警案”报道1993年7月30日南方周末第五版“人与法”发表了一篇题为袭警案的报道。主要内容是:在地处“三省交界之处的B市”,一个犯罪团伙杀死了一位警察陈本昌和他的幼儿,并且侮辱了他的妻子,做下了B市“首例袭警大案”。公安干警多方侦察此案不得头绪,最后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案情大白:作案团伙是一对夫妇和B市某出租汽车公司调度。原来,这位调度有一天临时代人顶班,遇上了这对声称从南方来旅游的

9、夫妇,但是他们北上的真实目的是结婚多年未孕,希望找人“借种”。正当这位调度和那位妻子缠绵的时候,陈本昌和另一位警察出现,“指出借种传代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恶劣性质”,对他们按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处以罚款,金额达2200美元和19000人民币。为了报复,这对夫妇和出租调度杀死了陈本昌和他的儿子,在瓜分了他们认定陈本昌是“用各种非法手段巧取豪夺来的”20多万元人民币之后出逃。文本,作者交代这起“袭警案”的结局:“残杀陈本昌一家的罪犯受到了法律的严厉制裁;陈本昌和江志坚因为执法犯法,多次利用职权侵害群众利益、贪污应缴,罚没款和败坏专政机关声誉而被清除出公安队伍(陈本昌虽已死亡,将他清除出公安队伍的文件照样

10、收进了他的档案,他已永远无法将功补过)”。署名“于洋”的作者是南昌铁路分局文联的刘玉顺,整个报道是一篇虚构的作品。南方周末的编辑与领导在审阅这篇文章的时候,曾经因为情节的离奇和新闻要素的缺乏而对其真实性产生怀疑。他们多次与作者联系,要求提供新闻来源以及准确的时间、地点和人物,“但因作者出差外地一直没有联系上而放弃了严格审查把关的职业由于我们在思想上认为这篇稿件的可读性强,担心迟发被别的报刊抢先发了,加上考虑到作者又是本报熟悉的老作者,过去在本报发表的文章均没有出事,于是轻率地决定发稿,以致酿成大错”。由此可见,有些信息源过去值得信赖,但未必现在或将来依旧值得信赖。任何时候,记者、编辑都要保持独

11、立判断,对信息源的可信度进行审慎评估。,第三节 消息源运用的基本规范,一般的消息写作,如果有目击者或者知情人向记者详述了事件的相关信息,记者通常会“有闻必录”,或者用直接引语的方式来客观陈述事实。但在深度报道尤其是调查性报道中,由于相关事实往往包含利益冲突或者对被揭露一方的监督力度会立竿见影,因此,需要记者在报道过程中更加审慎的使用信息源。例子:瞭望东方周刊关于信息源使用的规范。,瞭望东方周刊关于信息源使用的规范: 新闻稿件必须有五个以上独立的新闻源。稿件中涉及事实和数据、引证观点和分析,必须明确交代信息来源。消息来源必须是具体的人,具备完整的单位名称、职务和名字,禁止“集团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12、这类“某某单位说”的表述。消息源正确的介绍顺序是:“单位+职务+名字”,不得出现“李主任说”这类表述。采访对象在稿件中首次出现,一律规范为:“对瞭望东方周刊说”,此后出现可使用“对本刊记者说”,或者“说”。如出于保护信息提供者目的而隐去其真实身份,记者在来稿中应加以详细说明。若摘引其他媒体报道内容,要明确报刊名和报刊日期。一般不称呼采访对象为“先生、女士”,也不用“您”。,具体来说,我们把深度报道消息源的使用规范概括为五个方面:第一,慎用单一消息源(尤其网络消息源)对深度报道来说,单一的消息源往往是危险的,尤其是网络消息的来源。有时候,一些都市报常常以“据网络爆料”的消息来发表报道,这种做法是

13、不妥当的。以人物类深度报道为例,仅仅采访报道对象本身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当采访被报道人物的同学、父母、同事、对手等,要对人物的方方面面进行比较透彻的了解,能采访的人越多越好。,第二,消息源的“三角定位法则”所谓“三角定位法则”,即是当记者在做一个利益冲突的复杂题材、事件或现象报道的时候,要尽可能找到三种性质的消息源,包括中性的、正面的和负面的,这样才能防止偏听偏信。比如,记者去报道一位企业家,如果采访他现任的下属,得到的答案基本差不多,肯定是偏于正面的评价。因为他的下属们,和他之间是有利益关系的,一般不会去讲老板的坏话。对于记者来说,如果要全面了解这位企业家,还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可以去采访下列

14、三类人:一是,从这个公司离职尤其是因为跟老板闹矛盾而离职的那些人,他么可能会相对客观地讲出老板的一些不同看法或者有所保留的态度;二是,采访这位企业家的竞争对手,他们或许会提供一些在商战中该企业家“不择手段”的做法。三是,以上两类属负面信息源。此类信息源可能基于自己的私利受损,对这位企业家的批评也可能不够客观。所以,还需要中立的消息源,比如长期报道这个企业的财经记者、行业管理部门的领导、企业协会的负责人,或者对这个企业有观察和研究的经济学家等等。,第三,坚持“两个以上独立消息源”原则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消息源对同一事实的描绘基本一致,才能基本确认新闻事实。两个关键词:消息源应两个以上不同消息源应相

15、对独立,即没有“串供”的可能。,第四,关键消息源要反复核实,第五,慎用匿名消息源调查性报道中的匿名消息源,即“深喉”(内部知情人士),对于记者来说面临着两难:“深喉”既知情,又要在报道中隐藏身份,那么,如何确保“深喉”所提供的信息是真实的呢?所以对于匿名消息源的使用应慎之又慎。基本规范涉及如下几个方面:其一,报道选题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其二,别无其他消息源。其三,不涉及评价,只关乎事实。其四,编辑部内部的把关流程。一般编辑部内部有规定:记者必须把采访对象是谁告诉总编,也就是报社内部多一个人或者多两个人对记者的报道进行把关。这种编辑部内部的把关和确认机制,一方面对记者是一种保护,另一方面也是监督。,值得注意的是,保护匿名消息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新闻职业伦理。例子:华盛顿邮报关于水门事件的报道。 1972年,美国华盛顿邮报记者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依据线人“深喉”的消息,捅开“水门事件”的内幕,导致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辞职下台。 在报道过程中,两位记者对“深喉”做过承诺,多年来守口如瓶。直到2005年,作为“深喉”的马克费尔特(美国联邦调查局前二号人物、尼克松时期的FBI副局长)自己站出来说“我是深喉”,才使得“水门事件”的深喉之谜为世人所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