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怎样理解哲学基本问题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在实践中解决的?2简述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具有什么理论意义?3怎样理解社会的物质性?4怎样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关系?5怎样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性?6.用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观点、发展观点,分析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根据和现实意义。7.试述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并说明割裂二者的错误及其指导意义。8.试述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并用以说明应怎样正确对待我国的文化遗产和外国文化。9.用内因和外因关系原理,说明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重要意义。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实践标准对于我国深
2、化改革有什么重要意义?2、从认识主体的含义和特征出发,阐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怎样不断增加主体的认识能力。3、从真理的辩证法原理出发,说明怎样正确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4、试述党的思想路线和认识论的一致性,以及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大理论意义。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运用唯物史观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原理,联系实际说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要性和可能性。2试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反作用的原理,并结合当前实际阐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3试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及这一原理对于我国实施科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意义。4试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的原理说明以经济建设
3、为中心方针的正确性。 5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需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同时,我国自然资源十分有限,环境污染较严重。我国面临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面临开发资源和保护资源的矛盾。请结合这一实际,并根据你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理解,谈谈在利用科学技术方面我们应该怎样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6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思考和分析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和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7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联系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说明改革是社会主义2发展的动力。8根据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事实,说明坚持历史决定论和承认主体选择作用的一致性。9联系现实思想状况,分析下列两个命题:
4、“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人是目的同时又是手段” 。10社会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可历史事件又是人们意志的“合力”造成的,两者不矛盾吗? 这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怎样的关系?11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着一些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在实践中坚持群众观点,做到以人为本。12怎样理解人的社会性?评“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的观点。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1试述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和联系。2为什么说商品价格与价值经常不一致并不意味着违背了价值规律?3试述价值规律的作用,并用以阐明我国企业必须注重技术进步,改善经营管理。4什么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5、?为什么说这一矛盾是基本矛盾?5马克思说:“商品中包含的劳动和劳动的这种二重性,是首先由我批判的证明了的。这一点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怎样理解马克思的这一论述? 6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深化对劳动创造价值的研究和认识?它对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有哪些启示? 7试述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8资本主义所有制,其主要特征以及本质是什么?9为什么说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通过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而实现的?10试述资本家增加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11如何认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12试述产业资本循环连续进行的条件及其对社会主义企业资金运动的意义。13试述马克思
6、的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理论。14试述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和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15如何理解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是否还适用于现代资本主义?16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对理解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和利润的平均化有什么意义?17资本主义经济增长与资本积累是什么关系?18试述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19试述部门之间竞争必然形成平均利润。20试述马克思关于平均利润形成过程的理论及其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示。21试述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以及工资怎样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22如何正确理解现代资本主义雇佣劳动者实际工资变化的趋势?23试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发展的必然趋势。24如何
7、看待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325为什么说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思想工具?应该用怎样的方法认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1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进程。2如何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双重作用。3如何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变化。4如何理解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5如何理解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进步性。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1论述 20 世纪的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所做出的历史贡献。2怎样理解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3为什么说社会主义事业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先进
8、性建设的重要意义是什么?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的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有哪些?2为什么说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3怎样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关系?4怎样才能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答案: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科学的实践观出发,正确地解决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第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根植于人们的实践之中,是对实践中主观和客观辩证关系的抽象概括。实践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而人的意识是在劳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自从意识产生以后,人们就不可避免地遇到了我们头脑中
9、意识和外部世界的关系,就必然要思考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这就是世界的本原问题。与世界本原问题相关的问题是:“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是否可靠?” “人们的思想是否可以认识外部世界?”这就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因此,哲学基本问题是贯穿于实践和认识全过程的问题。第二,思维和存在的矛盾是在实践中得到解决的。思维是人脑中的主观精神,存在是外部客观实在的物质世界,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实现二者的辩证统一。人们的实践活动首先要面对的是外部世界即自然界,必须先承认外部世界的先在性、第一性,承认人们的实践活动的对象是不依赖于意识的真实的存在,这就在生产实践中解决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世界的本原问题。人的实践
10、既包括诸如实践的计划、目的、方法等意识要素,又包括诸如实践的主体、对象、手段以及实践的结果等,实践就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变换过程,是把思维当作4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在实践中既扬弃了物质的客观性,又扬弃了精神的主观性,通过主体的物质性活动,使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在实践的结果中既体现了人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又体现了意识对世界的正确反映,达到了物质与意识两方面的辩证统一。2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从物质和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物质、规定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世界本质的观点的根本特点
11、。列宁对物质作出了最本质的规定,指明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是相对的,因为意识不过是物质的反映,而反映者是不能同被反映者相脱离的,意识不可能成为与物质绝对对立的另一种本原。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物质这一客观存在是可以认识的对象。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目前人类还有很多未知事物和未解难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可认识。未知世界与已知世界之间的区别只是未知与已知,它们都是客观存在的,它们的存在都是不以人的实践与意识为转移的,我们对未知世界只是不知其情状,其存在并不是未知的。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它们必定为人们所认
12、识。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认识的东西,不存在不可认识的东西。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主张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既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又把它们区别开来,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不管物质的形态、属性和结构多么特殊、复杂和多变,它们都永远保持着客观实在这+ 共同的根本属性。从个性中看到共性,从相对中找到绝对,从有限中掌握无限,这是唯物辩证法的精髓。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揭示了自然和社会的物质性,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建立起统一的
13、说明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的唯物主义原则。3社会的物质性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但也是整个物质世界的一部分。人类社会及其实践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及其实践产生的前提。在人类社会产生以后,人类的实践活动还要以自然界为基础。离开了自然界,人类的实践活动便无法进行。人类社会只要存在,就必然处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之中,脱离一定的自然环境的人类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 第二,劳动实践是人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人是由数千万年前的一种森林古猿进化而来的。由猿到人进化的决定性环节是劳动,其根本的标志是工具的生产和使用。当古猿第一次使用自制的工具生产食品时,他便
14、将自己同其他一切动物从根本上区别开宋,使自己成为人。而劳动实践一开始就是一种社会性的物质活动。第三,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实践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就必须能够生活。 “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5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 ”1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一种物质活动,它是各种社会实践中最基本的实践。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第四,人类社会既是物质活动的结果,又是物质
15、存在的一种特殊形态。社会生活是异常丰富和复杂的,有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等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人们的物质活动和物质交往。因此,一切观念、思想、法律、宗教等,归根结底是由物质原因所引起的,也应从社会的物质关系中得到解释和说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的特殊标志就是这种物质活动所体现的物质性,即它们本身固有的“物质变换”和“物质关系” ,并最终体现在作为物质力量的生产力上。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标志着社会与自然之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4(1)要明确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这两个基本概念。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存在的两种不同形态。自然界是独立于人的活动或未被纳入到人的活动范围内的客观世界,其运动
16、变化完全是自发的。人类社会是人们在特定的物质资料生产基础上相互交往共同活动形成的各关系的有机系统。人类社会是整个自然舞的一个特殊部分,是物质运动的最高形式,是在自然界发展一定阶段上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出现的。从根本上说,人类社会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是人的对象世界。所以,马克思指出:“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 。(2)要理解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辩证关系:自然界与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实在性,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始终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纳入了社会过程的物质交换关系,是具有社会性的物质交换关系,它们既相互制约又相互转化。 第一,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构成人类社会
17、客观现实性的自然基础。第二,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自然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通过人的实践活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实践与物质世界的客观辩证的发展图景。5马克思主义确认实践是社会的本质,也就是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也就是把社会生活“当作实践去理解” 。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首先是人以自身的活动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仅同自然界发生联系,而且人与人之间也必然要结成一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相互制约,
18、共生于物质生产实践中。实践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实践者头脑中作为目的以观念的形式存在着,而这个目的又决定人们活动的方式和方法。可见,人与其意识的关系也生成于实践活动中。实践内在地包含着三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其意6识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又构成了基本的社会关系,即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实践以浓缩的形式包含着全部社会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人们通过生产劳动、处理社会关系和科学实验等实践活动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自身,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在整个社会生活过程中
19、,物质生产实践具有基础和决定作用。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社会发展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中层开的过程。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 ,又是历史的“剧作者” 。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构成了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6.答题思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事物的联系和发展是客观的普遍的永恒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的本质是创新;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要求人们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
20、持续的发展观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我们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联系,有着内在的一致性:一方面人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的发展,另一方面社会进步以人的发展程度为重要标志。树立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解决城乡、地区、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能力不强等现实问题。7.答题思路:(1_)量变和质变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2_)割裂其间关系导致的错误:形而上学“激变论”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庸俗进化论和改良主义 只承认量变,否认质变。(3_)指导意义:应把远大的革命目标、远大的理想同埋头苦干、实干精神结
21、合起来。质变是由量变的长期积累而达到的。我们既反对因循守旧的保守思想,又反对急躁冒进的错误思想。这样,远大的理想才能最终实现。8.答题思路:(1_)辩证否定观:辩证的否定是自我否定;否定是既克服又保留,是扬弃。(2_)对待我国文化遗产,要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既要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又要反对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的复古主义。(3_)对待外国文化,要采取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的态度,要反对盲目排外和全盘西化两种错误倾向。9.答题思路:(1_)内因就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就是一事物与他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即外部矛盾。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是
22、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2_)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首先依靠本国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强国。 (3_)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现代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各国经济技术联系非常密切,在这种情况下,闭关自守只能导致愚昧、落后,不可能实现现代化。 (4_)我国的对外开放是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基础的。我们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积极地借鉴、吸收世界各国一切文明成果,为我7所用,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 (1)实践是检验真理
23、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2)坚持实践标准,才能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3)坚持实践标准,才能深入实际,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探索和创新;(4)坚持实践标准,才能在改革中不断总结经验,纠正错误,完善改革;2(1)认识主体的含义和特征;(2)认识主体是社会地、历史地形成的。当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使得主体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3)不断增强主体的能力,就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更新观念;参与社会实践,提高素质,突破个体局限,使个人主体上升为社会主体;改造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3、 (1)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任何真理
24、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3)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真理,其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4)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既要坚持又要发展。4、 (1)党的思想路线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一致的,认识论是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思想路线是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2)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其重大意义: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 (3)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使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不仅依赖并反映社会存在,而且反作用于
25、社会存在。社会意识一经产生,就有着自己的发展史,有着自身存在和发展的特殊性和特殊性规律,同社会存在的发展并总是保持绝对的一致或平衡。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首先,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且各具有其历史的继承性。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是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实现的。思想本身并不能实现什么,要实现思想就要诉诸实践。而社会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因此,一种社会意识发挥作用的程度及范围大小、时间 A.暂,同它实际掌握群众的深度和广
26、度密切联系在一起。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原理,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重要意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关于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大事。它不仅对物质文明建设起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保证物质文明建设的正确方向。精神文明既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又为物质文明正确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非常必要的。我国目前物质基础还较差,但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原理告诉我们,社会意识的发展和社会存在的发展是不平衡的,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而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这个原理说明在
27、现有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完全可能的。所谓我国物质基础较差,是相对于某些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物质文明的性质已属于近代和现代生产力基础上的物质文明。因此,我国具备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必需的基本物质前提。8物质文明固然是精神文明的基础,但精神文明并不由物质文明单方面决定。尤其是属于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等表现人们精神状态的方面,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不是由生产力直接决定的,而是由建立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之上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直接决定的。我国已建立起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最重要的客观基础和可靠保证。我国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这是发展先进社会意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
28、重要条件。此外,我国几千年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可以借鉴。所有这些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供了可能。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在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同时,也要承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巨大反作用,这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社会意识的反作用具有两重性:先进的、革命的思想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的作用;而落后的、腐朽的思想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滞、延缓的作用。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也存在着落后的思想意识。前者对社会的影响是积极的,后者对社会的影响是消极的。必须通过加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宣传和弘扬先进的社会意识,营造良好的文化环
29、境,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才能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同时要抵制、取消落后的思想意识,缩小它的市场和影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面对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激烈竞争,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面对小康社会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这一切充分说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我们必须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来对待和处理这个问题。社会主义现代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生产力中包括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进步又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因此,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
30、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不是生产力和独立要素,它可以转化为物质形态的“直接生产力” 。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可以提高生产技能,极大地提高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能力。科学技术和劳动资料相结合,就会大幅度提高工具的效能,创造出新的工具,帮助人们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运用新的科学技术可以提高劳动对象的质量,可以发展、创造新的劳动对象。科学技术运用于生产管理,使生产运动处于最佳状态,也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就是全国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把
31、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捉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必然抉择,也是中国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发展科学技术也是国际间竞争的需要。科学技术实力已经成为决定国家综合国力强弱和国际地位高低的重要因素。4生产方式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最核心、最主要的因素,它是社会发展中的决9定力量。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社会运动形式的物质承担者。在物质生产中形成的生产关系,也是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对其他政治关系和社会关系起决定作用。社会历史归根到底是生产方式发展的历史。物质生产方式决定了整个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物质生产方式构成了整个社会形态的
32、基础,它的发展程度和水平也就规定了一个社会的性质和基本面貌。马克思曾经指出,手推磨产生的是以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以资本家为首的社会。物质生产方式的变革是社会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方式作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二者的矛盾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当生产关系由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形式变成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整个社会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新的生产方式代替了旧的生产方式,原来的社会制度也就为另一种更高、更新的社会制度所代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他工作都要围绕这个中心,服从这个大局,这是邓小平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生
33、产方式的决定作用的原理,分析当代国际形势和我国具体情况而确定的一个基本方针。改革开放 20 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5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 ,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科学技术作用的实现要受一定客观条件,诸如社会制度、利益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也要受到一定的主观条件如人们的观念和认识水平的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意味着能够更多地创造出人们所需的物质财富,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基本的方面。但是,由于对科学技术应用不当等原因,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后果。一种情形是由
34、于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不够,或缺乏对科学技术消极后果的强有力的控制手段而产生的。例如,在发展现代工业的过程中,违反自然规律,破坏生态平衡,造成环境污染,在农业生产中滥用农药、化肥导致土壤板结以及开发利用原子能所带来的消极后果等,都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还有一种情形与一定的社会制度有关。马克思在考察资本主义条件下科学技术的作用时指出:“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都好像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现代工业和科学为
35、一方与现代贫困和衰颓为另一方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毋庸争辩的事实。 ”这表明,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科学技术的发展并非都能使人们摆脱贫困,并非都能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发展。科学技术有时“表现为异己的、敌对的和统治的权力” 。世界上的霸权主义者利用现代科技发展武器,入侵他国,造成大量生命财产的损失,就是一个例证。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在造福人类的同时, “全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口增10长过快、粮食短缺、能源和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 全球问题”的出现,深刻地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矛盾,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些问题是由于科学技
36、术广泛应用于自然而又失去控制所引起的,它涉及社会制度、社会管理组织以及各种社会认识和实践的复杂问题。解决“全球问题”有赖于多方面的努力和条件。要用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指导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树立全球观念和危机意识,克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狭隘视野,克服急功近利的行为;要正确对待自然和社会的关系,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要增强人们合理控制各种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的能力和手段,为人类摆脱困境创造新的物质条件。当然,如果问题是由社会制度造成的,就需要变革这种不合理的社会形式。爱因斯坦曾对科学技术造福人类作过深刻分析,他指出:“我们时代为其在人的理智发展中所取得的进步而自豪。当然,我们
37、一定要注意,切不可把理智奉为我们的上帝;它固然有强有力的身躯,但却没有人性。理智对于方法和工具具有敏锐的眼光,但对于目的和价值却是盲目的。 ”“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爱因斯坦的分析值得深思。6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的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社会中的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社会基本矛盾要通过一定社会的阶层或阶级的矛盾表现出来,或表现为不同社会集团之间的利益矛盾甚至冲突。社会基
38、本矛盾的尖锐化,会导致代表或拥护不同生产力、生产关系、政治法律制度的阶级之间的矛盾的尖锐化,阶级之间的利益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阶级斗争甚至社会革命,进而促使一定社会形态的变迁、更替。在一定社会形态的发展中,社会基本矛盾通常是通过改革的方式来解决。每一次成功的改革,都是对社会基本矛盾的某一方面或某种程度的解决,都是对社会发展的促进。无论是阶级斗争、社会革命,还是社会改革,根源都是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要注意区分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注意保持安定团结,防止把阶级斗争扩大化;又要对阶级斗争保持警惕,不能掉以轻心、麻痹大意,防止和纠正阶级斗争熄灭论。必须坚定不移
39、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正确认识和处理阶级斗争问题。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改革的直接对象是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和思想观念等。改革就是要用新体制取代旧体制,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从用新体制代替旧体制并解放生产力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我国经过 20 多年的改革不断破除了束缚经济社会发展的旧观念和旧体制,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了生机和活力。7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规律作用的结果,
40、不仅表现为通过革命实现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取代旧的社会制度,而且表现为通过改革实现社会的11自我调整和局部改善,即实现在社会基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对旧的社会体制的变革。改革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会制度而在社会各个领域采取革新举措。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改革的直接对象是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和思想观念等。改革就是要用新体制取代旧体制,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从用新体制代替旧体制并解放生产力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我国经过 20 多年的改革,
41、不断破除了束缚经济社会发展的旧观念和旧体制,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改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集中表现在,它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在一定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当社会基本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但又尚未激化到引起社会革命的程度时,需要依靠改革的途径或手段,来改变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上层建筑。8根据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事实,说明坚持历史决定论和承认主体选择作用的一致性。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决定论,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基础
42、上的决定论。它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又反对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的观点。它是以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础的能动的决定论。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和揭示,正是为探寻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选择活动开辟广阔的天地,使人的主体能力得以更自由、更充分地发挥,从而使人的活动更加符合客观规律,更加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社会规律为人的活动提供的并不是一种唯一的可能性,而往往是提供一个可能性空间,其中何种可能性成为现实,决定于主体的选择。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充分说明了坚持历史决定论和承认主体选择的一致性。首先,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社会基本矛
43、盾运动的结果。在旧中国,社会基本矛盾达到了尖锐的程度,生产关系严重地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严重地阻碍着经济基础的变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体现了历史决定论的作用。其次,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确选择的结果。在20 世纪 40 年代末,在中国进行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前途和两种命运的大决战。以国民党反动派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妄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则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并且取得了胜利。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又体现了主体选择的作用。9这两种观点是对立的。
44、“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口号,在当时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性,但它离开人的社会关系谈论人,是一个抽象的人道主义原则,不是科学的命题。人是目的还是手段,就其实际内容而言,是个人与他人及社会的关系问题,即人12的社会价值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价值只有在对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中才能体现出来。在社会生活中,人既是目的又是手段,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个人只有作为他人的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只有对社会作出贡献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人实现自己目的的过程也就是充当他人和社会的手段的过程,而且只有成为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在剥削制度
45、下,人的目的和手段是分离的。在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人的目的和手段的统一。片面强调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实质上是把自我当作目的,而把他人和社会作为满足自己欲望的手段。实质上是极端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人生观,对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是极为有害的。10社会发展作为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正是在无数个人的合力作用中体现出来的。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每个人尽管在历史上发挥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各有不同,但都会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记。历史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 “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 。个人是指社会群体中单个的成员,是社会的一个“分子”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46、存在着差别。有的人的作用大些,有的人的作用小些;有的人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有的人对历史发展起阻碍作用。应坚持历史地、具体地分析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11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群众观点就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路线是在群众观点的指导下形成的,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在我国的民主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创造性地提出了党的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
47、。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是我们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战胜敌人的重要“法宝”之一。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强调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他尊重群众,热爱人民,总是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 、 “人民赞成不赞成” 、 “人民高兴不高兴” 、 “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从而为我们树立了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光辉典范。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主张以人为本,都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们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自觉地依靠人民群众,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48、摆在首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谋群众之所求,解群众之所忧,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结合热点略。12人的社会性是指,任何个人都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二者的统一,人的本质取决于其社会关系,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性还意味着,人是现实的、具体的人,即生产于现实社会中的人,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不是抽象的或想像中的人。马克思强调,人的本质并不是一种内13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人的社会性在阶级社会中突出地表现为人的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个人总是隶属于一定的阶级,总是一定经济关系和一定的物质利益的承担者,个人
49、不能脱离阶级而存在。阶级关系不仅影响个人的其他社会关系,而且对个人思想和观点的形成具有直接的决定性意义。在阶级社会中,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但强调阶级性并不否认个性,而是说,个人的个性必然受到非常具体的阶级关系的制约和决定。“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的观点,是有些人在关于人的本性的讨论中提出的一种观点。这种观点认为,趋向对自身有利、避开对自身有害的东西,是一切人共有的特性,即人的本性,并从这种本性出发,把人归结为“自私的动物” ,进而得出自私是人的本质。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趋利避害”不仅是人的特性,而且是一切生命物质的特性,是生命物质的本能。人是生命物质存在的最高形态,不仅与一般生产物质有原则区别,而且也与最发达的动物也有根本不同。把一切生命都具有的“趋利避害”本能说成是人的共同本性,实质上把人降低到一般生物或动物的水平。说人是自私的动物,或说自私是人的:本性,也是不能成立的。唯物史观认为,自私这种观念,对人类来说,并非从来就有的,对个人来说,也不是与生俱来的。在人类社会没有私有财产、私有制度之前,人们是没有“私有”观念的,只是到了私有制确立后,人们才逐渐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