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香港填海的启示.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652748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香港填海的启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香港填海的启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香港填海的启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香港填海的启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香港填海的启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香港填海的经验及启示摘要:香港山多地少,城市建设常以填海造地弥 补不足。自 1852 年第一次非正式填海开始,香港经历了 100 多年的填海探索,在填海方式、土地利用、规划机制、环境保 护等方面,已形成了一套相对比较完善的运行机制。当然,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通 过分析香港填海历程及其重要填海工程情况, 归纳总结其填海的经验和教训:(1)从战略的高度,统筹规划;(2)从环境的角度,生 态优 先;(3)工作进程上,政府主导、整体规划、配套先行及 发展商配合的完善机制。希望香港的 经验对目前各大城市的填海开 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关键词:香港、填海、启示前言图 1 香港区位图 图 2 香港填海情况

2、( 2006 年)香港地处华南沿岸,珠江口以东(图 1) ,由香港岛、九龙半岛、 新界内陆地区以及262 个大小岛屿组成。由于山多地少,城市发展主要依赖填海来扩展土地。截止 2008 年,香港填海土地已超过 70 平方公里,占香港陆地总面积超过 6.5%(图 2) 1。一百多年的填海发展历程,香港积累了较丰富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其填海土地用2于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包括港口、住宅、商业、广场、公园等,对促进城市的发展产生了重大意义;然而,填海造地也产生了负面影响,甚至影响到城市正常运作的功能。但总的来说,香港的填海是成功的,是值得其它城市学习和借鉴的。1. 从战略的高度,统筹规划填海造地是一项

3、涉及多方面、影响深远、长期调控、复杂的系统过程,在进行此项工作前,科学、全面、战略性的统筹规划是十分必要的。它是填海顺利实施的前提,必须遵循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土地合理利用的原则。(1)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香港填海集中在维多利亚港(图 3) 。随着填海造地的进行,港口陆域用地被挤占,水域减少(表 1)水流速度加快,导致港口通行能力缩小;大型船舶通航被局部限制;港口中流作业及小型船舶安全受到威胁等一系列问题,政府面临着要“港口”还是要“土地”的抉择。最终,政府以城市可持续发展为前提,承诺在港岛完成最后三项填海项目后,不再在维港内填海。填海不是阶段性的产物,应纳入城市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元素长期考虑,统

4、筹规划。假如维港继续填下去,香港对外港口功能将消失,城市正常运行也受到阻碍。(2) 土地合理利用的原则香港填海土地一直遵循向综合性的多功能、多产业开发的原则。二战前的填海主要开图 3 维多利亚港不同时期填海造地分布 2表 1 维多利亚港港域面积及填海面积变化 2项目 1845 年 40 年代末 1972 年 1989 年 1995 年 计划 海港面积(hm 2) 7000 6300 5600 4700 4200 3450与 1845 年比(%) 100 90 80 67.1 60 49.3各时(hm 2) 700 700 900 500 750累计(hm 2) 700 1400 2300 28

5、00 3550填海面积占原港(%) 10 20 32.9 40 50.73拓中心商业区和满足军事用地;二战后则倾向于整体的发展规划,注重交通设施、工业用地与新市镇的建设;而进入 21 世纪,土地利用开始转向附加值高的第三产业。典型的工程有因货柜码头破坏乐园景观和船运竞争力而停滞的交椅洲工程,也有计划兴建货柜码头因兴建迪斯尼乐园而改址,为体验经济让位的竹篙湾工程(图 4) 。 事实上,造地是为解决城市建设与用地紧张的矛盾,那么填海所得的有限土地就更显珍贵,应慎重考虑,合理利用,充分发挥土地的经济价值。2. 从环境的角度,生态优先填海造地要有生态优先的保护意识,先破坏后补偿式的填海需要付出很大的代

6、价,得不偿失。香港在大规模填海的同时,特别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先后于 1995 年成立保护海港协会,1997 年通过保护海港条例 ,2004 年成立共建维港委员会。而在 2000 年提出填海必须满足的三个原则,其中就有对海港的损害减至最小。更值得学习的是香港土木工程拓展署为保护环境而做的水动力模型研究,它不局限于维港内,而是从大的珠江口范围来研究填海对环境的影响,随时监测珠江口的变化,进而研究其对环境的影响。借鉴香港经验,填海前期要进行大范围的水动力模型研究,确定在合理的生态容量下,可供填海的规模和形态,将对生态环境的围海减至最小。3. 在工作进程上,完善机制(1) 政府主导、规划统筹香港填

7、海在 1852 年被纳为政府工程,随后的填海工程均由政府主导,有计划的进行。如 1889 年发起的中区填海计划,1890 年正式开工,历时 14 年至 1904 年完工,整个工程由港英政府主持。政府在整个填海工程中担当两个重要角色:一是发起人。每个填海计划首先得由政府图 4 竹篙湾工程 4发起,进行可行性研究和各项规划;二是协调者。在填海过程中,涉及到利益分歧时,政府参与协调、平衡各方利益,以保证某项工程的顺利进行。启德机场的失败就因涉及到生态利益,破坏了环境,政府决定停滞该工程。香港的填海计划非常注重整体性的发展,在进行填海工程之前,全面、整体的规划是十分必要的。香港多年来的填海都是通过规划

8、引导,从宏观到微观层层深入顺利进行的。历时多年的中环及湾仔填海计划最初在 1983 年的“海港填海及市区发展研究”中提出,之后进行下层次的都会计划、各区填海计划以及优化海滨的城市设计,分阶段分期的进行填海。随着工程的进展和城市的发展,各项规划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以适应变化。当然,在各阶段的规划中,都有各方面的专家、学者以及大众的参与,以完善各层次的规划。(2) 配套先行、多方合作香港填海土地用于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工业、商业、居住、交通、娱乐等,特别注重配套设施的建设。中环湾仔填海项目,其目的就是为基建提供土地,兴建在港岛北岸最重要的交通干线和其他必要的道路网,以舒缓中环商业区的交通拥

9、堵,应付预期可能增加的交通流,疏导东西两面往返中区的交通(图 5) 。竹篙湾填海工程也包括 地铁迪斯尼线欣澳站及迪斯尼站、竹篙湾公路、竹篙湾码头等相应配套设施。香港政府常采取各种手段吸引发展商参与投资填海,将填海所得土地拍卖或者批给房地产或其他业主直接经营。中区填海项目中,政府按 200 港元购买 1/4 英亩的价格将填海土地出售给与填海地连接的原持有地段的持有人,最后工程所有费用都由沿海各地段持有人分担,工程费用共计 214 万多港元,而所获利润则高达 574 万多港元 3。可见,发展商的配合,一方面解决了填海耗资大对政府带来的资金压力;另一方面又为政府创造了巨额的财政收入,也会为发展商带来

10、丰富的利润。结语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土地资源短缺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我国沿海许多城市将目光图 5 中环及湾仔填海计划5聚焦海洋,开始填海造地来缓解城市的矛盾。而目前多数填海仍处于摸索阶段,因此学习和借鉴香港的成功经验,正确认识填海过程中的问题,将使我国填海少走弯路,有助于填海工程的顺利进行。参考文献1. 罗章仁. 香港填海造地及其影响分析. 地理学报, 1997(3):220-2262. 乔鸣. 近代香港的填海造陆工程. 当代纪实, 1997(2):11-143. 陈孟东. 香港填海造地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世界建筑, 2007(12):137-1394. 翁国华. 浅谈如何高效的开展围海造地工程. 工程实践, 2009(2):65-675. 汪阳红. 围海造地的经验教训及启示. 中国海洋报, 2001(1):第三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