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十二家注黄帝阴符经译注.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650695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116 大小:28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二家注黄帝阴符经译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6页
十二家注黄帝阴符经译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6页
十二家注黄帝阴符经译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6页
十二家注黄帝阴符经译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6页
十二家注黄帝阴符经译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 、 黄 帝 阴 符 经 (原 文 )旧 题 黄 帝 撰【 上 篇 】观 天 之 道 , 执 天 之 行 , 尽 矣 。 故 天 有 五 贼 , 见 之 者昌 。 五 贼 在 心 , 施 行 于 天 ; 宇 宙 在 乎 手 , 万 化 生 乎 身 。天 性 , 人 也 ; 人 心 , 机 也 。 立 天 之 道 , 以 定 人 也 。 天 发杀 机 , 移 星 易 宿 ; 地 发 杀 机 , 龙 蛇 起 陆 ; 人 发 杀 机 , 天地 反 覆 。 天 人 合 发 , 万 变 定 基 。 性 有 巧 拙 , 可 以 伏 藏 。九 窍 之 邪 , 在 乎 三 要 , 可 以 动 静 。 火 生

2、 于 木 , 祸 发 必 克 ;奸 生 于 国 , 时 动 必 溃 。 知 之 修 炼 , 谓 之 圣 人 。 (计 129 字 )【 中 篇 】天 生 天 杀 , 道 之 理 也 。 天 地 , 万 物 之 盗 ; 万 物 , 人之 盗 ; 人 , 万 物 之 盗 。 三 盗 既 宜 , 三 才 既 安 。 故 曰 : 食其 时 , 百 骸 理 , 动 其 机 , 万 化 安 。 人 知 其 神 之 神 , 不 知不 神 之 所 以 神 也 。 日 月 有 数 , 大 小 有 定 , 圣 功 生 焉 , 神明 出 焉 。 其 盗 机 也 , 天 下 莫 能 见 , 莫能 知 。 君 子 得

3、之 固 躬 , 小 人 得 之 轻 命 。 ( 计 101 字 )【 下 篇 】瞽 者 善 听 , 聋 者 善 视 。 绝 利 一 源 , 用 师 十 倍 ; 三 反昼 夜 , 用 师 万 倍 。 心 生 于 物 , 死 于 物 , 机 在 于 目 。 天 之无 恩 , 而 大 恩 生 , 迅 雷 烈 风 , 莫 不 蠢 然 。 至 乐 性 馀 , 至静 性 廉 。 天 之 至 私 , 用 之 至 公 。 禽 之 制 在 气 。 生 者 死 之根 , 死 者 生 之 根 。 恩 生 于 害 , 害 生 于 恩 。 愚 人 以 天 地 文理 圣 , 我 以 时 物 文 理 哲 。 人 以 愚 虞

4、 圣 , 我 以 不 愚 虞 圣 ;人 以 奇 期 圣 , 我 以 不 奇 期 圣 。 故 曰 : 沉 水 入 火 , 自 取 灭亡 。 自 然 之 道 静 , 故 天 地 万 物 生 。 天 地 之 道 浸 , 故 阴 阳胜 。 阴 阳 相 推 , 而 变 化 顺 矣 。 是 故 圣 人 知 自 然 之 道 不 可违 , 因 而 制 之 。 至 静 之 道 , 律 历 所 不 能 契 。 爰 有 奇 器 ,是 生 万 象 , 八 卦 甲 子 , 神 机 鬼 藏 。 阴 阳 相 胜 之 术 , 昭 昭乎 进 乎 象矣 。 ( 计 231 字 )二 、 十 二 家 注 黄 帝 阴 符 经 译 注

5、说 明(-)基 本 情 况十二家注黄帝阴符经早称太公等阴符经注,与道藏本 黄帝阴符经集注均相同, 初称阴符 ,黄帝天机之书,旧题黄 帝撰;百子全书8 中所辑阴符经,未题著作人,仅题汉张良注, 内容完全相同。黄帝阴符经全书一卷三篇,共有四百六十一个字, 注解者有伊尹、太公、范蠡、鬼谷子、张良、诸葛亮、李筌,所以有 “七家注阴符经” 之说,实际上不止七家,还有广成子、老子、孙 子、吴子、鹖冠子等五家,这就不是七家注而是十二家注了。四库全书本收辑的太公、范蠡、鬼谷子、张良、诸葛亮、李筌等 六家注阴符经,是以道藏本黄帝阴符经集注为原本的,但书 名则删去“ 黄帝“二字,注者删去“ 伊尹“ ,对广成子、老

6、子、孙子、 吴子、鹖冠子这五家只承认其注与姓名,不承认其是注的一家,因之 又有六家注阴符经之说。其实是十二家作注的。四库本删去“ 黄帝“ 二字是不妥当的。书名有黄帝二字,并不意 味着阴符经就是黄帝修撰的。中华民族尊重黄帝为自己的始祖, 主要是尊重他的政道、治道、兵道的智谋韬略思想,后代人许多著作 都托名于黄帝,其根本原因就在这里。阴符经是黄帝奠定雏形的, 成书以后,托名于他,有何不可?如果删去黄帝二字,那么阴符 经的雏形究竟是谁奠定的,以后又根据什么雏形来成书的问题就尖 锐起来了,四库本何以解释?我认为不要删去黄帝二字为好,否则连 个历代都公认的黄帝为书名也保不住,而且还给研究者增加了困难。四

7、库本删去伊尹为注家之一也是不妥当的。伊尹是辅商灭夏的 政治家、军事家,他的政道、治道、兵道均较突出,并且已有甲骨文 字记事记言,他为阴符经用甲骨文字作注是最早的一家。我认为 保留伊尹这一家,总是比删去的好!四库本称阴符经为六家注,道藏本称为七家注,就是不把广 成子、老子、孙子、吴子、鹖冠子这五家注放在眼里,这就更不妥当 了。广成子是上古时人,空同氏部落领袖,黄帝曾向他问过至道,他 授给黄帝“ 自成之经“(这不是指书,而是指经典式的语言);老子、 孙子都是春秋时人,老子著有老子,孙子著有孙子,老子是大 思想家、哲学家,孙子是大军事家、兵学家;吴子、鹖冠子都是战国 时人,吴子著有吴子,鹖冠子著有鹖

8、冠子。吴子是大军事家、 政治改革家,鹖冠子既是思想家,又是哲学家。这五大家的思想言论 为阴符经作注,岂不更能挖掘阴符经的本义,有何不可丨书 中有他们的注,却不承认他们是注的一家,真是岂有此理丨可能有人 会说:如果把广成子列为注解的一家,那么这不就是说,在他之前就 已有阴符经吗?不错,在他之前是没有阴符经的,根本就没 有这个条件;但是作为谋略思想的言论还是有的。阴符经后来成 书,用他的思想言论补上去作注,并承认他是作注的一家,我看没有 什么不对丨其他各家的注和承认他们是作注的一家,不都是这样的 吗?请问四库本、道藏本的先生们,你们有谁能同这五家相提并论? 我认为要承认这五大家都是作注的最好。道藏

9、本的前面有序,并标明序的作者是“蜀相诸葛亮 撰“ ,四库本收辑时干脆删掉,这也是不妥当的。诸葛亮为阴符 经作注,又写这篇序,是有感而发,并有条件办得的。例如:序中 有“ 观乎阴符,造化在乎手,生死在乎人。故圣人藏之于心, 所以陶甄天地,聚散天下,而不见其迹者,天机也。” 这怡是对阴 符的解释丨他又说:“ 故黄帝得之以登云天,汤武得之以王天下,五 霸得之以统诸侯。夫臣易而主难,不可以轻用。太公九十非不遇,盖 审其主焉。若使哲士执而用之,立石为主,刻木为君,亦可以享天下。 夫臣尽其心,而主反怖有之,不亦难乎?“ 诸葛亮辅佐刘备,创立蜀 国,使天下三分;辅佐刘禅,继续贯彻了:东和孙吴,北拒曹魏,南

10、抚夷越,西和羌戎。刘禅做了什么事呢?岂不是“ 立石为主,刻木为 君,亦可以享天下“ 丨说他有条件办得到的,主要他的政道、治道、兵 道等主要活动和当时的文字与书写工具。所以序中又说了: “范 蠡重而长,文种轻而亡,岂不为泄天机?天机泄者沉三劫,宜然。故 圣人藏诸名山,传之同好,隐之金匮,恐小人窃而弄之“。有人抓住 “天机泄者沉三劫“ ,“ 藏诸名山,传之同好“ 这两句,硬说是李筌作 伪的。认为前一句是李筌写黄帝阴符经疏序中曾表达过的思想, 即与“ 小人学之受其殃“ 、“ 后来同好,敬尔天机,无妄传也“同一个 意思。如果这样,那么宋代张商英为素书序中说的:“上有 秘戒,不许传于不道不神、不圣不贤之

11、人,若非其人,必受其殃;得 人不传,亦受其殃“ ,有何区别?这种带有告戒性质的语言,谁都可 以写,不是李筌的专利吧丨至于后一句,说是李筌记叙获得阴符 经残卷时提到的一句话,究竟有没有这回事还是问题呢丨试想,北 魏道士寇谦之身在北魏政权中,声势显赫。当时正在忙他的“ 诵诫“ 与“ 建功斋请“,企图把服饵修炼之术同符水禁咒之术合而为一.他怎么可能把阴符经送往黄河以南的嵩山石崖中藏起来昵?所谓 “藏诸名山,传之同好“ ,不过是李筌编造的神话而已。诸葛亮与此是 不同的。诸葛亮曾在灵山向酆公玖学习过兵法阵图等,又经酆公玖引 至武当山北极教主处学习过琅书、灵符等,什么是名山,他心 里明白;什么是“ 同好“

12、 ,他心更明白。姜维只是他的军事事业方面 的接班人,不是他的智谋韬略思想方面的同好;并且像秘传于帝王将 相中的阴符经,通常情况是藏于金匮,隐于石室,那么,诸葛亮 写了 “藏之名山,传之同好,隐之金匮” ,错在何处?认定李筌作伪 是可以的,删掉诸葛亮写的这篇序是不可以的,因为没有什么根据。“尽信书“ 不对,“ 不如无书“ 也不对,总得要有根据来删掉才对。没 有根据就不能武断地删掉。因此,我们认为,要恢复“ 黄帝“ 二字,要保留“ 伊尹“,要保 留诸葛亮的序文,要承认广成子等五家是为阴符经作注的五 家。这样,既尊重了他们的智慧结晶,又促进读者的深入把握,同时 还可作到真正地接受这一文化遗产。从实际

13、出发,事实求是,所以称 阴符经为:十二家注黄帝阴符经。这个译注本,就称之为:十 二家注黄帝阴符经译注。在没有文字、书写工具的时代,仅靠心领神会、口授秘传于少数 统治者中,以阴符经的智谋韬略武装头脑,这是困难的;在有了 初创的雏形文字、甲骨文字、籀文文字、大篆、小篆、楷书、草书等 的传播,又是不容易的。上下五千年中,阴符经把政道、治道、兵 道的需要,给帝王将相头脑中注入了不可胜数的智谋韬略思想,这是 极其宝贵的。因之称阴符经为黄老之学的经典著作,所提示的都 是道家可遵从的政道、治道、兵道的谋略思想。不料渊源于古代巫术 的道教兴起之后,道教的徒子徒孙们一哄而起,争相为阴符经本 作注,人云亦云,因而

14、出现了大量的注本。例如:宋代郑樵通志 略著录有 38 个注本;明代的 正统道藏 收集有 22 种,还有少数 儒家的注本没有列入。明代吕坤说(不啻一百家“ 。清代清史稿 艺文志著录的又新增加了六种,还有几个集注本。这些注本的注者 大都是道教徒,在注解中牵强附会,而且故弄玄虚,企图把研究大自 然变化规律、人类社会盛衰兴亡的黄老之学道家思想,变为道教巫 术、诵诫、斋戒、建功斋请的护身符,还有些儒者妄图把儒、道、佛 融于一炉,因而给阴符经蒙上层层黒幕,使读者产生种种误解, 甚至造成理解上的困难。中华人民共和国创立之后,我国学者王明, 在哲学研究第五期试论阴符经及其唯物主义思想中说: “ 阴符经这份宝贵

15、的先民文化遗产,我们应该珍视它,研究它,批 判地接受它,特别是它的唯物主义学说“ 。这就是说阴符经的谋 略思想是唯物主义的,它的生命力是很强的,不能让它再背上层层黒 幕而含恨于人间了,应该恢复它的本来面目。更为可贵的, 历史上有些大书法家书写阴符经,作为碑帖,以 广流传,辩别真伪。东晋王羲之曾书写阴符经,并为之石刻。后元成宗大德丁未 (公元1307 年)十月,黄仲奎写跋中说: “阴符经一名黄帝天 机之书。曩见王右军(即王羲之)石刻阴符,文与今文小异“。(见明代郁逢庆书画题跋丨已)。唐初欧阳询曾书写阴符经与其子善奴。南宋岳珂在其宝真 斋书法赞写跋云:“ 右太子率更欧阳询字,信本阳符经真迹,一 卷

16、。唐初诸遂良曾三次书写阴符经。贞观六年(公元 632 年 ) , 奉 敕书写阴符经五十卷,草书,自题为“ 起居郎臣褚遂良奉敕书“。贞观十四年(公元 640 年),又书写一次。南宋楼钥攻媿集 中说: 在“都下三茅宁寿观见褚河南真迹注本“ 。永徽五年(公元 654 年), 奉旨书一百二十本,小楷。文征明停云馆帖所刻诸遂良小字阴 符经,卷末云:唐永徽初,褚遂良尝书一百本“ 。( 见余嘉锡四库 提要辩证引南宋楼钥攻媿集卷七十二褚河南阴符经跋。) 元代赵孟頫(公元 1254公元 1322),字子昂 , 曾“ 小楷阴符 经“ 。( 见明代郁逢庆书画题跋记。)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到阴符经的历程是光明磊落的,虽

17、然旅 途坎坷,但瑕不掩瑜。阴符经的基本情况大致如此。(二 ) 黄 帝 阴 符 经 为 何 冠 “黄 帝 之 名 , 定“阴 符 之 实 , 为 何 有 这 么 多 的 名 家 作 注 解据初步统计: 书名冠以“ 黄帝“ 二字者,在汉书. 艺文志中 著录 15种,隋书. 经籍志著录 26 种, 旧唐书. 艺文志著录 18 种,新唐书* 艺文志著录 30 种,共计 89 种。这些书籍虽然是后 人编纂的托名之作,但都以黄帝时代的政道、治道、兵道等思想资料 及文字材料为原始依据,掺杂作者所见所闻而著作成书的。例如汉 书 艺文志中黄帝十六篇;封胡五篇;风后兵法十三篇 (按:现在还有风后握奇机) 、图二卷

18、;孤虚二十卷;力牧兵 法十五篇;鬼容区兵法三篇;黄帝四经四篇;黄帝君臣十 篇;黄帝铭六篇 等。又如 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有:黄帝 问玄女经三卷;黄帝用兵法诀;黄帝兵法孤虚推记一卷;黄 帝太一兵历 等。以上这些书籍大部分谋略思想内容,在阴符经各篇中都有或抽象或具体的表达。所以阴符经成为研究政道、治 道、兵道的一种谋略思想宝库,也可以认为它是道家研究兵学的一部 奇异兵书。也可认为它是黄帝君臣综合谋略思想的成果,由黄帝奠定 了阴符经的雏形。对于上述的社会文化现象,过去人们都习以为 常,明知此书并非黄帝所撰,但书名却仍然沿用不改。所以阴符 经冠以“ 黄帝“ 二字为全名就称为黄帝阴符经。为什么又定以“ 阴符

19、“ 之实呢?据阴符经三皇玉诀中说,黄帝问曰:“ 阴符者,何也?“广成 子曰:“此 阴符 二字上可通天,下可察地,中可化生万物,为人 最尊。阴者,暗也;符者,合也。古之圣人内动之机,可以明天地造 化之根,至道推移之源,性命之本,生死之机;知者可究合天人之机, 操运长生之体,故曰 阴符 也。” 这里的核心意思是:最高统治者 掌握统治天下的生杀大权与智谋韬略,藏之于头脑中,然后再运转于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去,这是对的;但也暴露了天道和人道,自然和 人为的关系,即孔子、墨子、子思、孟子、庄子、荀子等所争论的天 人之辩,以此来解释阴符的。这又不对了。所谓“ 究合天人之机,操 运长生(指国运长久)之体(指

20、政治制度)”(道教徒则利用这两句作 为修身炼性,以谋长生之道),就叫做“ 阴符 “。如果这样,那么大自 然的运行规律,人类社会的盛衰兴亡,又该怎么办呢?这种解释不能 完全说明“ 阴符“ 的含义。据鬼谷子. 揣篇中说 r 古之善用天下者, 必量天下之权, 而 揣诸侯之情。量权不审,不知强弱轻重之称;揣权不审,不知隐匿变 化之动静。“ 这是“ 阴“; 鬼谷子 .摩篇中说 摩之,符也。内符 者,揣之主也。用之有道,其道必隐微,摩之以其所欲,测而探之, 内符必应,其应也,必有为之。” 这就是“符“ 。这里的核心思想是: 主观的智谋韬略要“ 揣” 同客观的事物是否“ 内符” 则要去“ 摩 ” 都符合了,

21、才能有所作为。这样“ 揣“ “摩“ 的原理怡怡就是“阴 符“ 原理,所以梁陶宏景给鬼谷子 本经阴符七术作注说:“阴 符者,私志于内,物应于外,若合符契,故曰阴符。”陶宏景的核心 思想是:“ 私志于内“ 就是要求主观上的智谋韬略,必须要“物应于 外“ ,即必须符合客观的真实情形,而且要求“若合符契“ ,就象君主 与将帅合质刀刻木雕的兵符那样,准确无误。这样来解释阴符作为一 种谋略观和认识论,同 黄帝阴符的实际思想内容就完全吻合了。这是可以取法的。据赤松子等黄帝阴符经集解说:“ 阴者性之宗,符者命之本, 此阴符之者。内以修身,外治家国,包罗天地,总御群方,古今得道 仙真,皆因此义,以至于 无为 矣

22、“ 。这里的核心思想是:道家、神 仙家内则修身养性(无为也),外则治国治军(无所不为也),还要 “包罗天地,总御群方“ 。这不就是战国时代子思、孟子提出的,西汉 董仲舒强调的所谓“ 天人合一” ,而为宋代张载、程颐、朱憙等所反 对的吗!问题在于他们多从 “性“ “理“ “命“ 方面来解释阴符,借此 来论证“ 天人合一“ 的关系,因而又暴露了天人关系的一种神秘学说, 象这样解释阴符,就只能陷入唯心论的圈子里去了,因之是不可取 的。再看诸葛亮为阴符经写序其中怎么说的:“观乎 阴符,造化在乎手, 生死在乎人。故圣人藏之于心, 所以陶甄天地, 聚散天下,而不见其迹者,天机也。” 这里的核心思想是:“藏

23、之于 心“ 是“ 阴“ ,“ 陶甄天地,聚散天下“是“ 符 “,“ 不见其迹 “就是 “天机“ 。质而言之,阴符就是天机。天机就是“ 造化在乎手,生死在 乎人“ 这个统治者的生杀大权了,当然更是政道、治道、兵道的智谋韬略认识过程和智慧实体了。这是以唯物论的观点来解释阴符的。这 就是为什么定以“ 阴符“ 之实的原因。研究阴符没有别的要求,只求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统一起 来,简而言之,就是主客观一致,才能真正达到“ 宇宙在乎手,万化 生乎身 “的目的。那么,为什么有如此众多的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 哲学家为阴符经作注或专释呢!现在对阴符经中作注的十二家的活动以及能够作注的基本条 件,简介

24、如下:广成子。上古时仙人。其实他是空同氏部落首领,居于崆峒山 (今甘肃平凉西六盘山)石室中。据庄子 在宥记载:黄帝立为 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于空同之上,故往见之曰:“我 闻孟子达于 至道 ,敢问至道之精丨吾欲取天地之精,以佐五谷,以 养民人(意指政道、治道);吾又欲官阴阳,以遂群生(意指治道、兵 道)。为之奈何?广成子曰:而所欲问者,物之质也而所欲官者, 物之残也;自而治天下,云气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黄而落,曰月之 光,益以荒矣;而佞人之心翦翦者(意为:佞人的思想总是要想方设 法来消灭不同道的人以发展自己的),又奚足以语至道!(那又何必同 他谈论至道丨)” 三个月之后,黄帝又去问:

25、“ 吾子达于至道,敢问治 身奈何?“ 广成子曰“ 至道。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 默默。 人其尽死,而我独存乎?“ 对此,宋代苏轼著有广成子 解。广成子讲的同阴符经中的“ 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 地之道浸,故阴阳胜, 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在含义上是相 同的或相近的。他认为阴符经的言论,后人取用两条:一是“积 火焚五毒,五毒即五味,五味尽 ,可以长生也。 ” 二是“甲子合阳九 之数也。卦象出师众之法,出师以律,动合鬼神,顺天应时,而用鬼 神之道也。” 以当时条件来看,一是没有文字记载,二是“结绳而用 之“ (记事),广成子还给了黄帝“ 自成之经“ (这不是指书,而是指 结绳

26、所记的经典式语言),所以广成子的注,理应理解是后人补上去的。伊尹。夏末商初有莘氏人,汤娶有莘氏女为妇,伊尹负鼎鍰陪嫁 于汤。他以五味之理说汤,致于王道;并说素王及九主之事,得任国 政,佐汤灭夏,为商朝相国。他又辅佐商的第二代、第三代,后死于 商朝第五代时。伊尹是大政治家、军事家。汉书. 艺文志 把他的 著作伊尹列入道家类。当然此书不是手稿,而是后人依据他的思 想言论材料编纂起来,托名于他的,当时除符号文字外,已有甲骨文 字流传了。因为道家源出于史官,历论成败和存亡,盛衰与祸福,以 及古今之至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 南面之术。 并曰独位清虚,可与为治。这些思想观念,在

27、伊 尹都有反映,所以他给阴符经作注,是完全具有条件的,是在 研究阴符经之后的情感表达。其注虽然只有五条,但均为谋略思 想的针砭良言,含意精深。太公吕尚,本姓姜,名尚,字子牙,因其祖先曾封于吕,以封国 为姓,所以又称吕尚。姬昌(周文王)得他,号为太公望,周武王姬 发尊之为“ 师尚父“。他辅周灭殷商,是一位大军事家、大政治家,以 功封于齐。唐玄宗为尊重军事,给他建立太公庙;唐肃宗上元元年 (公元 760 年),追谥他为“ 武成王“兵圣;唐德宗、宋太祖均是非常 推崇他。六韬是战国时人根据他的思想言论材料编纂成书的。宋 神宗年间把六韬列入武经七书 中。汉书 艺文志把太 公兵法列入道家类,还有太公阴符、

28、周书阴符。吕尚为阴 符经作注是最具有条件的,上篇中有四条,下篇中有四条,俱是解 释原文谋略思想的本意的,是最具有权威性的注释。老子,即李耳字伯阳。春秋时的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做过周 朝“ 守藏室之史“ (即管理藏书的史官), 孔子曾向他问礼。他是楚国 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历乡曲仁里人,后退隐。著有老子亦称 道德经,当时是以籀文文字著作和流传的。汉书. 艺文志 中说: “能讽(读)书九千字以上乃得为史。” 许慎说文解字叙说:“ 尉 律、学僮(童)十七已(以)上始试,讽籀文九千字乃得为史。”他 为阴符经作注是完全具备条件的,仅注一条,如树大纛,一针见 血。后来的道教兴起之后尊他为始祖。孙子。姓孙

29、名武,本为齐人,因齐内乱,客居吴国。他是春秋时 期的大军事家、大兵法家,遇吴王招贤,经伍员推荐给吴王夫差,任 为将军,他辅吴西乱强楚,北威齐晋。在唐宋两代所建的武成王庙中, 他是列为兵哲十人之一的。他著作的孙子十三篇,当时用籀文后 用篆、楷流传至今,宋神宗年间把孙子列为武经七书之首, 称为兵学鼻祖。他用言为阴符经作注是完全具有条件的,作注二 条,主要精神是用治军之道来解释原文含义。范蠡。楚国人,仕越,为越相国,是大军事家、谋略家,辅越灭 吴。宋太祖选他为武成王庙中的兵哲十人之_。他初劝越王勾践不必 现在就急于攻吴;后劝勾践立即攻吴,吴来求和,他即劝阻;最后劝 勾践干脆灭吴,以便称霸东南。汉书

30、艺文志 著录有范蠡二 篇,当时用籀文、大篆流传,至汉书时已用小篆、楷书流传了。他为 阴符经作注是完全具有条件的,作注一条,他的思想与阴符 经是一致的,可以说是大量的一致。吴子,即吴起,战国时卫人,先事鲁,因杀妻求将,鲁人恶之、 遂去鲁仕魏文侯、魏武王,为西河守将,抗拒秦韩,大小战七十余次 之多,后遭诬陷。吴起逃楚,被任为相,力主改革,得罪旧贵族,楚 悼王死后,被射死。汉书艺文志著录有 吴起四十八篇,今 本吴子六篇。所以吴子是一位军事家、政治家,也是政治的改革 者。他用言为阴符经作注是完全有条件的,作注一条,主要精神 以治军之道来解释原文的含义。鹖冠子。无姓名,战国时楚人,以鹖羽插冠为号,故称鹖

31、冠子。 据传他“初本黄(帝)老(子)而未流于刑名(刑名家的刑名法术之 学),是一位谋略家、思想哲学家。著作有鹖冠子一书,当时以 籀文、大篆,后为小篆楷书流传至今。他用言为阴符经作注一条, 词语铿锵,发人深思猛省。鬼谷子。据传姓王名诩,战国时楚人,隐居于颍上阳城鬼谷,因 此为号。苏秦、张仪均师之,孙膑庞涓曾向他学兵法。他是一位大谋 略家,是纵横家的鼻祖,不是政治家的政治家,不是军事家的军事家。 著有鬼谷子一卷,在其本经中有阴符七术,当时以籀文 大篆、小篆流传。他为阴符经作注五条,见解独树一帜,非常有 特色。张良。字子房,其家五世相韩,韩亡后,他约一力士击秦始皇, 不中,逃匿下邳,在圮桥接受黄石公

32、授于太公兵法,为帝王师。他 辅佐刘邦,击灭项羽,一统天下,创建汉王朝。他是一位大军事家、 大谋略家,刘邦在论功授封时说:“ 运筹策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 之外,吾不如子房。 ”晚年为避祸,脱然高引,不知所之。唐宋两代 封建武成王庙时,他均被追谥为“ 兵亚圣“ 。他曾同韩信序次兵法。他 曾传黄石公素书。新唐书. 艺文志著录有:张良经一卷, 张氏七篇七卷(张氏即张良)。张良为阴符经作注十四条,言 简意赅,针针见血。有的阴符经本称“ 汉张良注“,这是他具备 的条件太优越了。诸葛亮。祖籍为山东瑯讶人。后随叔移居南阳卧龙岗,叔死后移 居襄阳西隆中。他外游历学,经司马徽向汝南灵山酆公玖学习兵法、 阵图孤虚

33、旺象三才秘录,酆公玖又引他去南郡武当山北极教主 处, 学习了琅书、金简、玉册、灵符等六甲秘文,五行道 法。后司马徽见之,改容曰:“ 真第一流也。”他在刘备三顾茅庐谈论 天下大事时,提出 “隆中对“ 的天下三分决策,后佐刘备,建立蜀国, 任丞相。他是_ 位大政治家、大军事家、大谋略家,这是他本身具备 的条件决定的。唐宋两代均追谥他为武成王庙中的兵哲十人之一。宋史 艺文志著录有诸葛亮行兵法五卷,诸葛亮用兵法 卷。这是后人托名的。现代辑有诸葛亮全集,其中有将苑、兵法、军令等。他为阴符经作注五条,独有创见,发人深 思。他为阴符经作注的条件太优越了,他作的注,正如他说的: “鬼神之情,阴阳之理,昭著乎象

34、,无不尽矣。 ”李筌。里籍不详。唐玄宗时做过节度副史及剌史。他曾给孙 子作注(见十一家注孙子)。后为道教徒,号少山石达观子。他 著有太白阴经,其中错误很多。他编造神话,故弄玄虚,写了一 本黄帝阴符经疏和序,与黄帝阴符经唱反调,作注十九 条,大谈神仙修炼之术,甚至把阴符经的上篇改为“卷上神仙抱 演道章“ ,中篇改为“ 卷中富国安人演法章“ ,下篇改为“强兵战胜 演术章“ ,以此修改来贯彻他的“ 百言演道、百言演法、百言演术“谬 论,企图把黄帝阴符经的智谋韬略思想观念篡改为道教的巫术、 诵诫清斋术。在他作的注中,旁征博引的典故不少,但搞错的却很多。 占的篇幅虽多,但在研究阴符经的政道、治道、兵道等

35、的谋略思 想观念方面的参考价值确是不大。正如吕坤说的:“ 经深矣,解之者 又深则道愈晦“ 了。并且他的黄帝阴符经疏与序,均遭到同时代 张果的黄帝阴符经注的指责或批判。李筌这一家的注,真是败笔。 但也作为十二家注之一。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到:只有四百六十一个字的黄帝阴符经,竟 然有如此众多的大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哲学家都在研 究它,为它作注(还有百家的注本不计),究竟是什么原因呢?首先:黄帝阴符经是统治者提倡和运转政道、治道、兵道的 智谋韬略思想宝库,被称为黄帝天机之书,是道家研究兵学的一 部奇异兵书。仅此就可见它的份量之大,毋庸赘言是很诱惑人的心智 的。其次是当代人王明先生在哲学研究第

36、五期发表的试论阴 符经)及其唯物主义思想中说的那样:“ 这部书中有朴素的唯物思 想,也有自发的辩证思想因素。如果认为老子和阴符经两部 书都有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观念的话,我觉得老子书里鲜明的部 分是朴素的辩证法,阴符经里突出的部分是朴素的唯物论。老 子的思想一向被哲学史工作者所重视,这是理所当然的,而阴符 经这份宝贵的先民文化遗产,我们似乎应该珍视它研究它,批判地 接受它,特别是它的唯物主义光辉的学说 “。经王明先生如此透彻地 分析和评价阴符经,这就是促使我们理解了:为什么有那么多的 大政治家、大军事家、大谋略家、大思想家、大哲学家给阴符经 作注了。说句老实话,在经史子集浩如瀚海的典籍中,象阴符

37、经 这样,有如此众多的大政治家、大军事家、大谋略家、大思想家、大 哲学家作注,还没有见到过,至少在目前是如此。再其次:黄帝阴符经由来久远,内容纯粹,反映的都是有关 研究政道、治道、兵道的谋略思想,也就是说它是吸收了上古时代 “至德之世“ 结绳记事记言的精华。据庄子 肤箧中说卩子独不 知至德之世乎。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 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户氏、祝融氏、伏羲氏、神衣氏,当是时 也,民结绳而用之 ”有了这些精华,后代人当然要研究它。继空 同氏部落首领广成子发端之言作注之后,就有十一家来研究它并为 它作注。宋代张伯端、明代吕坤,当代王明都有敏锐专释。可见它的 典籍地位之

38、高,影响之大,也就成为必然了。有如此众多的人作注就 不奇怪啦!也许有人说:这十二位大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哲 学家的语言给黄帝阳符经作注,是某一位学者引用他们的语言来 作注的。这有没有可能呢?我们认为:不大可能。因为大部分注语, 在经史子集中,从未出现过,并且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不可能掌握这 么多的语言思想材料和积累自结绳时代以来的雏形文字、甲骨文字、 籀文、大篆、小篆、正楷、草书等文字资料。质而言之,研究阴符 经的人太多了,还没有发现有哪一位学者独具如此的天才,能够匹 敌于那些大政治家、大军事家、大谋略家、大思想家、大哲学家的慧 眼和思想观念。所以这一说法是不可能的。还有人说:注是李

39、筌最后完成的。如果这样,那么李筌为什么唱 反调,他注的多,但价值不大。所以此说不能成立。(三 ) 黄 帝 阴 符 经 是 何 人 所 撰 、 何 时 成 书 的黄帝阴符经由来久远,辞语奇特,气魄很大,胆略宏伟,言必有据,理必辩证,一般作者是难以望其项背的。例如“ 观天之道, 执天之行,尽矣。故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 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 。又如“ 天生天杀,道之理也“ 。又如“绝利 源,用师十倍;三及昼夜,用师万倍“ ,等等。在无数的经史子集 中是见不到这种命题和论断的。因此它的作者是谁,它的成书是何年 代,这是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要理解这一问题,首先要看其是否具 备条件

40、,再看那个时代的文字、语言和书写工具的情况,只有抓着这 些根子,才能顺藤摸瓜,推论与判断。研究者对此有多种说法,莫衷 一是。下面简介几种,仅供参考。1 广成子修撰说据武经七书掌解中,关于黄石公三略解有:“三略 之玄微简要,不类广成子之阴符经,而雍容典则与素书相表 里“ 。这里含有阴符经是广成子修撰的意思是很明白的。那么广 成子是不是阴符经的修撰人呢?广成子是空同氏部族的首脑,古称仙人,黄帝向他问至道时,他 说他已活了一千二百岁呢丨他的思想及其主要活动方面,与阴符 经有相近之处,后人引用他的言论为阴符经作注的有两条。但 这样说是很不够的。以当时条件来看,只有结绳记事记言,没有文字 和书写工具,无

41、法记载;广成子虽然是一个部族的首脑,但他远在西 陲,即使可能了解伏羲氏、神农氏(按:神农氏不是指一个人,而是 指一个历史时期中沿袭的多少个人,都称作神农氏。)、炎帝、黄帝、 蚩尤等的政治设施与战争情况,他也没有能力来总结政道、治道、兵 道的谋略思想,更不必说当时的西方落后于东方了。当时所处年代相 当于父系氏族社会时期,有了奴隶制因素,也就产生了以掠夺财物和 奴隶为目的的战争,也有“ 日中为市“ 的某些政治措施。这些根本问 题在他思想言论中,如说有某些见解是可能的;如说他是阴符经 的修撰,那就是不可能的。关键在于他没有修撰的条件。2 九天玄女传授说九天玄女,据传是上古时的一位女神。人头鸟身。黄帝

42、与蚩尤战 于琢鹿之野,玄女下降,以六壬、遁甲、兵符、图策、印剑等物授予 黄帝,并为制夔牛(即大牛)鼓八十面,遂破蚩尤。(见云笈七箴 九天玄女传黄帝内传)。实际上,九天玄女娘娘是母系氏族末, 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时的一个部族联盟的图腾形象。他们部族来支 援黄帝作战,战胜蚩尤,这是可能的;如说“以六壬、遁甲、兵符、 图策、印剑等物授予黄帝“ ,这是道教徒的乱编胡诌了。还有个道教 徒唐代蹇昌仁在黄帝阴符经解序中说:黄帝得玄女授阴符精 义,能内合天机,外契人事,则三百言实玄女之所授,而百言乃黄帝 之演绎者也,故辞要而旨远,义深而理渊。这个蹇昌仁还根据黄帝 问玄女兵法、玄女法编了一篇阴符经事迹,说“西王母

43、 再遣九天玄女授帝秘诀一十九条,阴符经三百余言。至于金丹玉 篆之文,宝符飞崖之术,入火履水之法无不备焉。”作为道教徒的故 弄玄虚、胡编乱诌,我们就不管其真伪了。从研究阴符经是谁修 撰来讲,道教徒特别是那个蹇昌仁的胡说八道,就是全错的。错在哪 里?所谓“ 三百言“ 道藏本都有不少注本是这样说的,唐李筌编造 的骊山老母黄帝阴符也这样说。其实唐初欧阳询、诸遂良的手写 真本都包括了后面的一百一十四字。八卦甲子问题。史书都说明八 卦是伏羲氏创造的,甲子是黄帝命大挠创造的。蹇昌仁可能并不了 解。蹇昌仁编的黄帝阴符经解序及阴符经事迹企图说明 阴符经是九天玄女传授的,这怎么可能呢?关键在于当时没有这 个条件,

44、九天玄女部族也没有这么高深水平,更不用说他们不可能会 有政道、治道、兵道的智谋韬略思想观念,说是九天玄女传授的,只 是神话!3 黄帝修撰说因为阴符经与黄帝的关系,总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在黄帝之 前有广成子、九天玄女等的传授;在黄帝之后有太公等的集注本,东 晋王羲之、唐初欧阳询、诸遂良等的手写本及碑帖本、道藏本中绝大 多数的注解本,还有不少的集注本等等,大都题作黄帝阴符经,并 且多数都署名为“ 黄帝撰“ ,四库全书本则说“ 传为黄帝撰“,还有写 作“ 旧题黄帝撰“ 的。我认为:如果署名,那就以“ 旧题黄帝撰“更 好些。那么黄帝阴符经究竟是不是黄帝修撰的?探讨的关键还是在 于修撰的条件。例如:黄帝本

45、人的政道、治道、兵道等智谋韬略思想 与客观现实是否符应,他的社会实践活动,有无文字及书写工具等基 本手段。据史记 黄帝本纪说:神农氏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 而神农氏不能征讨。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来朝享诸侯,诸侯咸来 宾从,及有讨平蚩尤。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 振兵,治五行,种百谷,抚万民,度四方,组训军队,冠以熊罴貔貅 躯虎等图腾名号,三战胜炎帝,九战之后杀蚩尤,被拥立为天子,代 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东至于海,南至于江,西至于崆 峒,北逐薰粥,合符于爸山,建邑于琢鹿山下,迁徒往来无常处所。 以云记事(比结绳记事有改进了)黄帝受神策,命大挠造甲子

46、,容成 造历,命史官苍颉造文字(即今汉字的雏形,在此之前可能仍用结绳 记事,也可能已有某种符号字型了。)命风后为相,力牧为将,常先、 大鸿(即鬼容区)等治民(按:此民指百姓、人民、军队),顺天地 之纪,阴阳之占,死生之说,存亡之难。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 豸。曰月扬光,海水不啸,天不异灾,地无别害,山出珍宝,水少洪 波,劳动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由上述司马迁所记载的,虽然有 些夸张,但也可见其盛世,这都是黄帝的政道、治道、兵道的智谋韬 略所显露的无穷威力,也就是“ 天机“ 说法的由来,有人称黄帝阴 符经为 黄帝天机之书,即由此出。所以阴符经各种本子都 说是黄帝修撰的,这可算是基本条件理由了

47、。汉书 艺文志著录,在黄帝时有神农兵法一篇,黄帝 十六篇,封胡五篇,风后十三篇,力牧十五篇,鬼容区 三篇。这些书都是后人的托名本,但可说明黄帝时代的政道、治道、 兵道的谋略思想,确属惊人,非常宏伟壮观,这也可算作一个基本条 件的产生来源。既然如此,黄帝就不能不考虑把这些谋略思想观念传 之于后代了,所以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大禹王、成汤王、周 文王、周武王等都是身体力行这些谋略思想观念的。由于当时史官苍 颉初创文字,还没有条件来记载,所以这些智谋韬略思想观念,仅在 统治者当中秘传,而被统治者就无法知道其奥妙了。黄帝及其时代的 政治兵道的措施与智谋韬略思想观念,是否可作为阴符经的雏形 或与之有

48、相当的血缘关系?这不能说是妄议吧!再看黄帝的另_ 些社会活动及其主客观思想观念。据庄子在 宥中说:“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于天下 “前往问广成子,说: “吾欲取天地之精以佐五谷,以养民人;吾又欲官(管)阴阳,从遂 群生,为之奈何?, 广成子告诉他说:“ 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 极,昏昏默默 人其尽死,而我独存乎?” 这一问一答有两点值得 研究。黄帝去问“ 至道“ ,说明他是为了政道、治道、兵道的难题 而 去 的 ; 广 成 子 说 的 窈 冥 昏 默 , 就 是 无 视 无 听 , 抱 神 以 静 , 则 “无为“ 也。可能广成子发见黄帝过于繁忙,劝他保持国运长久,人民安 康,自己也可长生,只有“ 无为“ ,才能“ 无不为“ ;在生死观念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