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朝的盛衰与明清兴替,思维导图,明朝的统治,明朝的建立,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1368年,朱元璋(明太祖),应天(今江苏南京),朱元璋强化皇权,机构改革,特点,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将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地方和中央互不统属,相互牵制,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加强,科举考试的变化,经济的发展,变化,局限性,内容:考试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文体:由八个部分组成,内容空疏,形式呆板,脱离实际,禁锢思想,农业,商业,引进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棉纺织业从南方推向北方,苏州是丝织业中心,景德镇是全国制瓷中心,监察,目的,巩固统治,强
2、化皇权,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设锦衣卫,监视官民,手工业,商品经济相当活跃,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商贸城市,晋商、徽商的出现,退出,明朝的灭亡,李自成推翻明朝,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明末农民起义原因,李自成力量的壮大,阶级矛盾异常尖锐,陕西北部连年大旱,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规定了严明的军纪,向贫苦农民发放钱粮,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明朝中后期的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皇帝疏于政事,皇室内部勾心斗角,大臣结党营私,争权夺利,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下降,法纪松弛,官吏贪赃枉法,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兼并土地,农民流离失所,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统治,建立大顺政权1643年,推翻明王朝1644年,满洲兴起,清兵入关,明朝后期,活动于东北地区的女真族不断发展壮大,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皇太极在1653年改族名为满洲,次年该国号为清,1644年,李自成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