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论滑坡与泥石流中光高级中学 高一五班 范思佳1、研究动机近年来重大泥石流山体滑坡之类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例如2008年11月5日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已造成40人死亡43人失踪,电力、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不同程度受损,因灾直接损失5.92亿元。二、研究的目的:让人们知道自然灾害的严重性,并学会怎样去避免这种灾害,即使发生也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学会把损失降到最低。三、研究方法:上网调查或者问专家查找相关书籍。四、研究内容:1、产生原因:地震是因为板块移动,地震可以造成滑坡和泥石流。山上植被减少也会增加滑坡和泥石流的风险。2、两类灾害的区别:然后要清楚其组成部分,了解周围岩土体的成分,然后再根据这
2、些堆积体的性质来确定比较清楚。一般来说,滑坡的岩石、矿物成分一般和附近土和岩石一致,而泥石流堆积体物质成分更为复杂,来源更广更远,可以把大部分这种堆积物排查。 泥石流的形成需要沟谷上游比较开阔,坡度较缓,这样产汇流面积大,并且有利于松散堆积物的堆积。而滑坡体主要看坡度、后缘和植被等。3、分布的地域:山区4、治理方法:防止和削弱泥石流活动的防治体系,消除或削弱泥石流发生条件; 预防泥石流危害的防护工程体系,如修建隧道、 2护坡、挡墙、顺坝、等工程,对重要危害对象进行保护; 预测、 3预报及救灾体系,对于遭受泥石流严重威胁的居民、企业和重要工程设施,及时搬迁、疏散,受灾时有效地抢险救灾,减少灾害破
3、坏损失。5、泥石流前兆:山体崩塌的前缘不断发生掉块、坠落、小崩小塌的现象;不时偶然听到岩石的撕裂摩擦声;动物出现异常。 滑坡前兆是:土体出现隆起现象;新裂缝不断产生,滑坡体后部快速下座,四周岩土出现松动和小型塌滑;有堵塞的泉水复活或泉水、井水突然干涸;动物出现惊恐异常现象;房屋倾斜、开裂。6、应急避险:避免受灾对象与致灾作用遭遇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情况,就是指主动的躲避与被动式的撤离。处于危险区,所采用的方法是:预防、躲避、撤离、治理,这四个环节每个都有很大的防灾减灾的机会。崩塌、滑坡灾害应视险情将人员物资及时撤离危险区。躲避泥石流不应顺沟向下游跑,应向沟岸两侧跑,但不要停留在凹坡处。五、研究结论消除和减轻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危害,滑坡的发生常和水的作用有密切的关系,水的作用,往往是引起滑坡的主要因素,因此,消除和减轻水对边坡的危害尤其重要,它可以消除或减小水的冲刷和浪击作用。在滑坡区内,可在坡面修筑排水沟。6、研究心得:一场滑坡泥石流就可以葬送几十条人命,由此可见人是多么的脆弱,我们要去了解这些自然灾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避免、防治它们。参考文献:1、滑坡崩塌泥石流调查规范(1:50000)2、马东涛、冯自立、张金山7.19云南腾冲滑坡泥石流灾害调查报告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