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文物 B090903058 赵华歆,各时代的龙泉窑特征,龙泉窑的历史,1、浙江龙泉 2、五代创烧北宋发展南宋兴盛元中期结束 3、洪武宣德第二个高潮明晚期、清衰落,千年历史,北宋,胎:灰胎、浅灰胎或土黄色胎、质地坚、有小气孔,底足露胎。,釉:釉层匀薄透明、温润光洁、釉面有气泡、受越窑影响,釉多呈青黄色,有玻璃光泽。,纹饰:装饰普遍使用刻花,纹样较简练,常见的纹样有鱼纹、荷花、蕉叶等,图案花纹一般对称;风格趋于奔放。,造型:器物以盘、碗、壶为主。挖足浅,圈足厚、足跟平切,多管瓶、盘口壶为这一时期新产品。,支烧工艺:底足露胎,足跟光滑、支烧痕迹多不明显。,北宋 龙泉窑青釉双系罐,北宋 龙泉窑青釉
2、五管带盖罐,南宋至元早期,胎:胎色以浅灰、灰白为主,胎骨坚质细密,略有小气孔。,宋 龙泉窑青釉盘口瓶,南宋 龙泉窑青釉三足炉,釉:创梅子青釉、粉青釉。器物均施满釉且多次施釉。有冰裂纹或小气泡。底足露胎。,造型:除继续生产北宋原有器物,出现了鼎式炉、奁式炉、渣斗、洗、尊形瓶,琮形瓶、双耳瓶、人物及仿古铜器等。,宋 龙泉窑青釉琮式瓶,宋 龙泉窑青釉弦纹三足炉,纹饰: 以刻花为主,有云纹、水波纹及各种动、植物变形图案。大多装饰在器物外表,有浮雕效果。,南宋 龙泉窑青瓷菊花纹碗,支烧工艺:烧造方法为垫饼垫烧,底部留有支烧痕迹,可见明显窑红。,宋 龙泉窑梅子青菊瓣纹洗 高 4.2厘米 口径 15.5厘米
3、 底径6.6厘米,宋 龙泉窑青釉贯耳弦纹瓶,南宋 龙泉窑青瓷塑像,元 龙泉窑海水纹云龙纹瓶,南宋 龙泉窑青釉点彩玉壶春瓶,南宋 龙泉窑贴龙纹盘,南宋 龙泉窑 青瓷凤耳瓶,南宋 龙泉窑凸花葫芦瓶,南宋 龙泉窑青瓷束口碗,元中后期,胎:胎体厚重,胎质粗,胎色为白中带灰或淡黄。,釉:薄釉,粉青带黄绿,色泽感强,釉层半透明。,纹饰:装饰手法多种多样,有刻、划、印、贴、塑等,以堆花、 贴花为主。纹饰以云龙、双鱼、牡丹、荷叶多见,或书有吉语、铭文。,造型:多大件器物,新创器型多,有高足杯、菱口盘、环耳瓶、凤尾尊、荷叶盖罐等。,元 龙泉窑菊瓣纹荷叶盖罐,支烧工艺:器物外底中间有一圈刮釉,中心有釉,似涩圈,露
4、胎呈黄褐、灰黄、红棕、火石红等色相。,元 龙泉窑坐像人物水柱,元 龙泉窑露胎鸟纹菱花口盘,元 龙泉窑双鱼洗,元 龙泉窑粉青釉划花撇口碗,元 龙泉窑褐斑盖罐,明早期,胎:灰白胎,细腻坚质,相比元代胎体较厚。,釉:以青绿釉、青黄釉为主,釉色有深浅变化,匀净滋润。,明永乐 龙泉窑刻花鸡心碗,造型:盘、碗、高足杯、洗、炉、瓶多见,人物雕塑多仿宋元。,明 龙泉窑暗花菱口碗,纹饰:器物多数有装饰,以刻划、印划、堆塑技法为主,装饰繁富。出现十字杵纹、菱形锦纹。,明 龙泉窑暗花莱菔尊,支烧工艺:支烧方式呈多样化,根据器类不同,装烧方式也不同。足端刮釉,涩圈;或垫饼垫烧。支烧印痕浓艳,呈火石红。,明 永乐 龙泉
5、窑三足炉,明 龙泉窑凸花牡丹梅瓶,明中晚期,胎:灰胎,胎质粗糙,胎壁厚重,有气泡,底足露胎。,釉:釉色青中泛黄,泛灰,施釉薄而涩,呈色不稳。,造型:有玉壶春、盖罐、碟以及出现一些形制较好的新器形。,纹饰:仍以刻划、模印为主,也有雕塑、镂空,但刀法不佳,入刀浅显,纹饰简单模糊。,支烧工艺:底足露胎,成褐色或红棕色,支烧印痕不明显。,明嘉靖 龙泉窑镂空刻花绣墩,参考书目: 中国古陶瓷鉴定标本参考图录 青瓷卷(上),朱顺龙主编陈,上海:上海科学院出版社,2010年2月第一版 龙泉大窑枫洞岩窑址出土瓷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龙泉青瓷博物馆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5月第一版 中国陶瓷全集 宋(下),李辉柄主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年11月第一版 瓷器 苏州博物馆藏,苏州博物馆编著,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7月第一版 首都博物馆藏瓷选,首都博物馆编,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9月第一版 (中国期刊网、百度文库、各省市博物馆官网),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