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XXXXXXXXX企业标准压力容器(车用气瓶)安装工艺文件发生版本 第一版修改状态 0 受控编号:发放编号 编制: 审核: 批准: 年 月 日发布 年 月 日实施2目 录总则GY-01-2012车用气瓶、零部件采购规定GY -02-2012 减 压 器 、 混 合 器 、 燃 料 开 关 和 电 磁 阀 安 装 规 范 GY -03-2012高压(低压)管路及管件安装规程GY -04-2012充气阀安装规程GY -05-2012表式压力传感器安装规程GY -06-2012车用气瓶安装强度实验规程GY -07-2012CNG 系统泄漏检验规程 GY -08-2012车用气瓶安装规程GY -09
2、-2012气瓶支架焊接及安装规程GY -10-2012车用气瓶安装竣工技术文件规定GY -11-2012空气压缩机操作规程 GY -12-2012气密性检验操作规程GY -13-2012氮气置换操作规程附:气瓶支架制做图(页)附:安装位置示意图(页)附:线路安装位置示意图(页)附:电器安装连接图(页)附:减压器支架制做图(页)3总则1目的确定工艺技术标准,满足产品质量要求,工装制作符合工艺标准。 2范围适用于我公司车用气瓶安装(改装)工艺控制 3.工作程序 3.1 安装技术工艺文件的编制 3.1.1 由技术科编制安装工艺文件,经编制(修改) 、审核、批准签字。3.1.2 按许可项目相适应的安装
3、工艺流程图编制过程卡或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等。 3.2 管理 3.2.1 制订安装工艺文件管理规定,包括安装工艺文件发放数量、流程程序、安装工艺文件的变更、修改和回收,安装工艺文件的分类、编号、归档等要求。 3.2.2 制订定期进行执行安装工艺记录检查的规定,包括制订安装艺记录检查的时间间隔或时机,组织参加人员,检查的关键上序,检查内容以及检查记录的保存等方面。 3.3 焊接控制 3.3.1 焊接人员应为经资格考核合格后,合格项目满足要求的持证焊工;并建立焊工档案;制定培训计划,定期培训考核,其成绩记入档案。 4.记录工艺流程图(见附录)关键工序。4附图六 CNG 汽车安装工艺流程图车辆进厂原车
4、检测登记建档气瓶、支架、改装设备检查加装减压阀 加装储气瓶加装电控系统加装混合器 铺设高压管线加装充气阀抽真空、加氮气全车复查合格出厂低、高压气密性试验随车路试 原地调试车辆加气5GY-01-2012车用气瓶、零部件采购规定编制: 审核: 批准: 年 月 日发布 年 月 日实施61 采购保证所采购的产品、配件符合规定和 CNG 汽车改装的需要。气瓶只能选购北京天海工业有限公司和其他具备生产资质的单位生产的合格气瓶并附批次检验报告;减压阀只能选购具有国家级及重型汽车检验单位出具检验报告的减压阀。2范围适用于 XXXX 有限公司对 CNG 汽车改装所需要的材料、设备配件及外购件的质量控制。3要求3
5、1 管理者代表负责收集供方的有关资料,交综合办汇总,由公司组织技术科确认供方的质量保证能力及产品的质量情况,对供方评估合格后,提出合格供方名单,然后施行定点采购。32 办公室建立一个供方质量档案,收集个中质量信息,负责物资采购资料和采购后合同的管理。4过程控制适用于 XXXX 有限公司对 CNG 汽车的改装、维修和技术服务过程的控制。5目的对影响 CNG 汽车改装质量的因素进行控制,确保过程质量满足规定的要求。7GY-02-2012减压器、混合器、燃料开关和电磁阀安装规范编制: 审核: 批准: 年 月 日发布 年 月 日实施8减压器、混合器、燃料开关和电磁阀安装需符合下列标准;QCT 6712
6、000 汽车用压缩天然气减压调节器QCT 6742007 汽车用压缩天然气电磁阀QC/ T 290091991 汽车用电线接头技术条件QCT 4132002 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一汽车用压缩天然气减压调节器1 范围根据国内燃气汽车减压调节器实际安装情况(大都将减压调节器安装在发动机仓以内) 。认为减压调节器工作温度应适用于在 之间。工作介质为符合 SY7546 要求3额定流量 Q1环境温度为 20,减压调节器进气压力为额定工作压力下,一级工作腔压力为 ,调整减压调节器所获得的最大流量。4安全排放压力 PRV卸/压阀完全打开的压力上限值。其值为 PRV=2P2。5卸压阀安全排放流量 QRV卸
7、压阀完全打开时的排放流量。6卸压阀安全开启压力 P3卸压阀开启时的压力。其值为 P3=13P 297安全排放装置额定进口压力为的减压器应带有安全排放装置,安全排放装置应满足以下规定。出口压力不大于时应密封;出口压力大于且小于安全排放压力时应能排放;8型号示例:非电喷型,一级腔设技压力为 1MPa,减压级数为 2 级,额定流量为 30Nm3/h,改型系列为 1 的减压调节器,其型号标记为:CJT2100301。9技术要求91 减压调节器表面应无尖角毛刺。92 减压调节器宜采用发动机冷却液循环加热。93 减压调节器进气管接头应采用符合 GB/T3765 规定的不锈钢卡套式管接头。二汽车用压缩天然气
8、电磁阀关于汽车用压缩天然气电磁阀技术要求1外观:采用了 JB/T 7352 中对工业用电磁阀外观的基本要求。2安装固定要求:本条要求主要是为了防止安装板与导磁元件接触产生磁化现象,降低电磁阀工作性能。3 圈防护:由于塑封工艺具有防尘、防水、防腐蚀等优点,并且国内外燃气汽车用电磁阀线圈几乎都已采用塑封工艺,所以在本标准作出了相应的规定。104 源电压变化:因为汽车在实际使用中,蓄电瓶的电压会受到电瓶性能、充电状况、使用状况、环境温度、用电器的功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偏离额定值,电磁阀必须能够适应电瓶电压在合理的范围内的变化。JB/T 7352 中要求电压变化范围是-15%到+10%之间,但是由于汽
9、车电器的使用环境恶劣并且许多在用车车况较差,实际使用中天然气电磁阀线圈电压可能低至 8V 左右,因此要求电磁阀(额定工作电压为 12V)能够在 8-16V 的电压范围内正常工作。5 绝缘电阻:ECE67 号法规中规定专用装置通用电气系统与本体的绝缘电阻应不少于 10M,JB/T7352-94 对电磁阀的绝缘电阻规定为不小于 20M,考虑到电磁阀的特殊性,我们采用了 JB/T7352-94 的限值(其实 20M 的限值并不是太苛刻,性能良好的电磁阀绝缘电阻一般都在 100M 以上) 。6 绝缘强度:一般情况下,额定电压低于 60V 的电磁阀,其进行绝缘强度试验的试验电压为 500V 绝缘正弦交流
10、电。7 液静压强度:液静压强度试验主要是对电磁阀结构强度进行考核,试验压力和试验方法采用了 JB/T7352-94 的有关规定,液静压强度检验后“不应有目测可见的损坏现象” 。因为液静压强度试验有可能对被试件的其它性能产生影响,所以在型式检验时,原则上做完液静压强度试验后的被试件一般不可用来进行耐振性、耐用性等试验。8 低压气密性:参考了 JB/T7352-94 的有关规定。119 高压气密性:主要用来考核电磁阀体、接头及各连接处等的密封情况,试验压力(1.1 倍的公称工作压力)的选择,采用了JB/T7352-94 的有关规定。标准中分别对浸液法和仪器测漏法作出规定,主要考虑的是标准执行的通用
11、性,因为这两种方法应用都比较普遍。其中“泄漏量20cm 3/h”参考了 ECE67 号法规对专用装置气密性要求的限值。10 线圈耐温性:对于外壳防护等级和结构型式,防尘、防水型电磁阀其线圈外壳防护性应符合 GB4208外壳防护等级的分类的规定。在允许温度的范围内,线圈外壳不应出现变形。11 线圈允许温度:线圈允许温度参照 JB/T7352-94 的有关规定。选择了绝缘等级为 H 级的允许温度值。12 额定流量系数:表 1 中公称通径对应的额定流量系数参照了JB/T7352-94 的有关规定。13 相容性:电磁阀靠橡胶柱端面与阀口的可靠接触来保证密封,橡胶长期与天然气介质接触,因此必须与介质相容
12、,以保证电磁阀的可靠密封,同时应保证流量不明显降低。14 耐振性:电磁阀的工作环境是一个颠簸振动的环境,因此它必须具有良好的耐振动能力。振动试验的频率、加速度以及振动时间的选取,采用了 ISO/DIS 15500-2.2 的有关规定。15 耐用性:耐用性试验次数是参考了 JB/T7352-94 的有关规定,充分考虑了电磁阀在汽车上的实12际使用情况,同时还考虑了耐用性试验应具有一定的强化作用,在此基础上对耐用性作出要求。三燃料开关安装1燃料转换系统和 ECU 控制主板2燃料转换系统开关3燃料转换开关档位应有明显标志,能分别控制供油、供气状态。4燃料转换开关应安装在驾驶员操作方便的位置,燃料转换
13、的操作不得影响驾驶员的行驶操作。5ECU 控制主板应符合 ZB T35001 的有关规定,且与所装车型的控制电脑兼容。6天然气电磁阀及汽油电磁阀7天然气电磁阀和汽油电磁阀应符合 GB/T(C)、GB/T(D)的有关规定,其动作应由燃料转换开关统一控制,当电流被切断时,阀应处于“关闭”位置。四混合器安装1混合器或燃气喷头2混合器或燃气喷头工作时与汽油和天然气相接触,其材质应与汽油和天然气相容。3混合器形式和结构应与减压调节器相匹配,当采用膜片式混合器时,应设置回火泄压装置。4混合器或燃气喷头安装后,连接处不得有窜漏现象13GY-03-2012高压(低压)管路及管件安装规程编制: 审核: 批准:
14、14年 月 日发布 年 月 日实施一低压气软管1低压气软管应采用有衬里的耐油夹布胶管,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 5MPa,保压 3min 内不得泄露。2所有软管应安装牢固,车辆行驶时不得与相邻部件磨擦,软管接头处不得漏气。3软管应有足够的长度,以容许发动机振动而引起的位移,软管弯曲半径应不小于 35 mm,软管与发动机排气管距离不得小于 100 mm。一高压管路1高压管线及高压接头11 高压管线一般采用刚性管线,特殊部位采用柔性管线。高压管线和高压接头只能更换不能修理。12 刚性高压管线应采用不锈钢无缝钢管或其它车用高压天然气志用管线,爆破压力应不小于工作压力的 3.5 倍。不锈钢无缝钢管质量符合
15、 GB2270 的规定。在满足发动机最大供气量的条件下,高压管线直径应尽可能的小,高压接头应采用卡套式接头,质量应符合GB3765 的规定。13 刚性高压管线应排列整齐,布置合理,不得与相邻部件碰撞和磨擦,管线固定卡间距应不大于 600 mm,如管线与相邻部件接触或15穿越孔板,应采用橡胶衬垫保护,两个部件之间的管线应采用如盘管或“U“型弯管等能消除热胀冷缩影响和抗震的措施,管线中心线曲率半径不小于管线外直径的 5 倍。14 刚性高压管线及接头与发动机排气管距离不应小于 100 mm,当距离在 100200 mm 时,应设置可靠固定的隔热装置;与传动轴距离应不小于 100 mm。15 柔性高压
16、管线应采用 CNG 专用高压软管总成,其质量应符合有关标准,每根高压软管总成应清楚地标明生产厂名称、规格、额定工作压力及“CNG“字样,高压管线接头应与高压软管作为整体配套提供。16 高压软管应使用具有弹性的固定卡固定在汽车基础上,固定卡间距不大于 600 mm,并应在每一弯曲前、后进行卡固。软管与发动机排气管距离不应小于 100 mm,当距离在 100200 时,应设置可靠固定的隔热装置。16GY-04-2012充气阀安装规程编制: 审核: 批准: 17年 月 日发布 年 月 日实施1充气装置1.1 充气装置应设置单向阀和截止阀。1.2 充气接口采用插销式结构,应设置能密封系统压力的防尘塞,
17、防止气体泄漏,在取出防尘塞前应能卸压。1.3 充气接口采用卡套式结构应符合 GB/T(A)的要求。1.4 充气装置应安装在有适防护和易于充气操作的位置,充气口距车辆外轮廊边缘应不小于 15 mm。18GY-05-2012表式压力传感器安装规程编制: 审核: 批准: 19年 月 日发布 年 月 日实施气压显示装置1气压显示装置为压力表显示和其它气量显示。压力表量程应为储气系统公称工作压力的 1.52 倍,其性能应符合 ZBN11001 和 QC/T8的有关规定,其它气量显示宜采用压力传感器及气量显示器,其性能应符合 ZBT35001 的有关规定。2压力表应安装在易于观察的位置,但不得直接安装在驾
18、驶室内,当安装在裸露位置时,应加装压力表防护罩。气量显示器应安装在驾驶室内驾驶员易于观察的位置。3压力表应在检验范围有效期内。20GY-06-2012车用气瓶安装强度实验规程编制: 审核: 批准: 21年 月 日发布 年 月 日实施1气瓶安装紧固后,按规定的试验方法,在上、下、前、后、左、右六个方向上应能承受 8 倍于充满额定工作压力的 CNG 气瓶重力的静力,气瓶与固定座不得有相对位移,气瓶与固定座的固定点相对位移不大于 13 mm,紧固件不得松动。2多个气瓶的组合安装应布置合理、排列整齐,其单个气瓶的安装按规定的试验方法应满足的要求;气瓶组固定座的安装,按规定的试验方法在汽车行进方向应能承
19、受 8 倍于充满额定工作压力的 CNG气瓶重力的静力,且气瓶与其固定座固定点相对最大位移量不许超过 13mm。附气瓶支架强度试验记录 122改装天然气汽车气瓶支架强度试验报告表试验标准:气瓶安装紧固后,应达到能承受在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向 8 倍于充满额定工作压力气瓶重力的静力,且位移不超过 13mm。基本数据:气瓶编号 生产厂家 重量(20Mpa)气瓶支架 生产厂家车型公斤位移(mm)前后左右上下23检验员: 日期: 审核: 日期:GY-07-2012CNG 系统泄漏检验规程编制: 审核: 24批准: 年 月 日发布 年 月 日实施CNG 系统泄漏的试验方法A1 发泡液试验法试验时应
20、使用新调制的发泡液,将发泡液涂覆在整个被检测部位的表面上,观察所检测的区域应无气泡产生。试验后,应将被检测部位的发泡液洗拭干净,以免对系统部件产生腐蚀。A2 易燃气体探测器试验法易燃气体探测器(以下简称探测器)能检测天然气输入系统后的气体泄漏情况,用于天然气系统安装完成后对接头有无渗漏的检测。易燃气体探测器能检测到空气中存在的不小于 500ppm 浓度的天然气。试验前,将被探测部位的残余油污或密封剂的蒸气清除干净,避免因为探测器可对几种可燃性气体产生反应(如油污或密封剂的蒸气) ,而导致其探测到的可能不是渗漏天然气。试验应在无风的环境中进行,使探测器的感应部件与被检测表面保持接触。如果有渗漏发
21、生,探测器只能确定天然气渗漏点的大概位置,不能确定其准确位置,所以在探测器检测出渗漏后,应用发泡液检测法来进一步证实渗漏的存在,并确定渗漏的位置。25GY-08-2012车用气瓶安装规程编制: 审核: 批准: 26年 月 日发布 年 月 日实施车用压缩天然气气瓶(简称气瓶)11 气瓶应有合格证和检验质量证明书。12 气瓶安装应布置合理,排列整齐,气瓶安装后不得超出车辆的外轮廓边缘,与排气管的距离应不小于 100mm,当距离在 100200 mm 时,应设置可靠固定的隔热装置;气瓶瓶口阀与车辆轮廓边缘的距离不小于 200 mm。1.3 气瓶应安装牢固,气瓶与固定座之间应垫厚度不小于 4 mm 的
22、橡胶垫,紧固螺栓应有防松装置,紧固力矩符合设计要求。1.4 气瓶安装紧固后,按规定的试验方法,在上、下、前、后、左、右六个方向上应能承受 8 倍于充满额定工作压力的 CNG 气瓶重力的静力,气瓶与固定座不得有相对位移,气瓶与固定座的固定点相对位移不大于 13 mm,紧固件不得松动。15 多个气瓶的组合安装应布置合理、排列整齐,其单个气瓶的安装按规定的试验方法应满足的要求;气瓶组固定座的安装,按规定的试验方法在汽车行进方向应能承受 8 倍于充满额定工作压力的 CNG 气瓶重力的静力,且气瓶与其固定座固定点相对最大位移量不许超过 13mm。1. 6 气瓶不宜直接安装在驾驶室或载人车厢内,当安装在驾
23、驶室或载人车厢内时,应用密封盒、波纹管及通气接口将瓶口阀及连接的高压接头与驾驶室27或载人车厢安全隔离。通气接口排气方向应在与地面成 45圆锥的范围内,应能将泄漏气体排出车外的,至排气管和其它他热源距离不得小于 250 mm,通气总面积应不小于 450 mm2。密封盒、波纹管及通气接口安装后进行试验后,应无泄漏,且不得有永久变形。GY-09-2012气瓶支架焊接及安装规程编制: 审核: 28批准: 年 月 日发布 年 月 日实施制件检验重点应严格审核气瓶支架材料生产单位质量证明书,是否符合要求,外观质量及零配件材质符合技术要求。安装过程严格执行自检、复检、专检三级检验制度,明确检验项目,检验标
24、准、规范。车用气瓶支架和预制管段的控制。凭经安装班组长审核的领料单领料,杜绝使用无合格标识的材料。需在安装现场检验、试验的阀门、配件必须经检验、试验合格后方可安装。对车用气瓶支架的特殊材料做好防护工作。29GY-10-2012车用气瓶安装竣工技术文件规定编制: 审核: 30批准: 年 月 日发布 年 月 日实施天然气专用装置的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2改装车使用维护说明书;3出厂合格证书。4 用户在验收改装车时,可查阅检验或试验记录,但不许做拆卸检查。必要时,可按照 GB 7258 中规定的检验项目进行检验。5 用户在遵守使用操作规程的前提下,从出厂之日起六个月内,因改装或改装件质量不良而导致汽车无法正常行驶的,改装厂应负责免费修理或更换零件。CNG 汽车应在明显部位安装标志牌。CNG 标志牌应符合 GB/T17676 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