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论精神与自然美.pdf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632202 上传时间:2019-03-1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50.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精神与自然美.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论精神与自然美.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论精神与自然美.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论精神与自然美.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论精神与自然美.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江 苏 社 会 科 学江 苏 社 会 科 学江 苏 社 会 科 学江 苏 社 会 科 学江 苏 社 会 科 学江 苏 社 会 科 学文 学 研 究什 么 是 美 ? 2 0 世 纪 5 0 年 代 曾 在 中 国 美 学 界引 发 一 场 大 争 论 。 在 这 场 大 争 论 中 , 主 要 形 成 了三 种 代 表 性 的 意 见 : 一 是 认 为 美 是 客 观 , 这 一 观点 可 以 蔡 仪 为 代 表 1 ; 一 是 认 为 美 是 主 观 , 这 一观 点 可 以 吕 荧 、 高 尔 泰 ( 高 尔 太 ) 为 代 表 2 ; 一 是认 为 美 是 客 主 观 的 统 一 ,

2、这 一 观 点 可 以 朱 光 潜 为代 表 3 。 虽 然 他 们 的 观 点 都 有 道 理 , 都 能 自 圆 其说 , 但 这 些 观 点 均 不 能 对 自 然 美 作 出 圆 满 的 解释 。 针 对 这 一 情 况 , 本 文 打 算 结 合 这 三 种 观 点 就自 然 美 与 精 神 的 关 系 作 一 些 必 要 的 探 讨 。一 、 自 然 美 是 美 学 难 以 破 解 的 难 题自 然 是 美 的 吗 ? 持 美 是 客 观 的 学 者 认 为 , 自然 美 是 指 “ 自 然 界 事 物 本 身 的 美 ” 4 。 从 这 一 逻 辑起 点 出 发 , 蔡 仪 先

3、生 撰 文 专 门 论 述 了 自 然 美 的 特点 :“ 一 , 首 先 且 说 , 因 为 自 然 事 物 是 天 生 自 在 的 ,不 参 与 人 力 、 特 别 是 不 参 与 人 的 精 神 影 响 的 , 因而 自 然 事 物 的 美 , 从 根 本 上 说 , 是 客 观 事 物 的 美 ,主 要 是 实 体 事 物 的 美 , 也 包 括 物 质 现 象 的 美 。 二 ,其 次 还 可 以 说 , 自 然 事 物 的 所 以 美 既 是 以 自 然 事物 的 形 成 规 律 为 基 础 的 , 特 别 是 它 的 种 属 性 是 有决 定 意 义 的 , 因 而 自 然 事

4、物 的 美 的 规 律 完 全 是 自然 的 必 然 , 或 者 说 , 自 然 美 就 是 显 现 着 自 然 的 必然 的 。 三 , 再 其 次 又 因 为 自 然 美 不 受 人 的 社 会 关系 的 制 约 , 而 对 于 一 般 人 是 能 够 普 遍 地 引 起 美 感的 , 换 句 话 说 , 它 对 于 人 们 引 起 美 感 有 很 大 的 普遍 性 , 而 且 更 由 于 它 主 要 是 可 感 觉 的 实 体 事 物 的美 , 还 包 括 物 质 现 象 的 美 , 它 所 给 予 的 美 感 与 快感 是 密 切 结 合 的 。 这 三 点 就 是 自 然 美 的 特

5、 点 , 也即 自 然 美 的 性 质 和 社 会 美 与 艺 术 美 不 同 的 地方 。 ” 5 蔡 仪 先 生 预 设 了 两 个 前 提 : 一 是 自 然 是 美的 ; 二 是 美 存 在 于 自 然 之 中 。 这 两 个 前 提 的 潜 在命 题 是 , 美 是 客 观 的 , 自 然 事 物 的 本 身 是 美 的 , 是先 于 人 的 主 观 意 识 而 存 在 的 。论 精 神 与 自 然 美张 强内 容 提 要 自 然 美 是 美 学 研 究 中 的 难 题 , 自 然 美 是 以 精 神 观 照 为 前 提 的 。 在 长 期 的 社 会 实践 中 , 自 然 与 人

6、结 成 了 亲 密 的 伙 伴 关 系 。 自 然 美 成 为 审 美 的 关 注 对 象 , 是 因 为 人 从 物 性 中 看 到 了本 质 力 量 , 是 人 的 精 神 为 自 然 美 注 入 了 永 恒 的 魅 力 。 从 物 性 中 发 现 精 神 , 是 审 美 的 必 然 结 果 。 用分 类 的 眼 光 看 待 自 然 和 发 现 美 的 不 同 形 式 , 其 前 提 条 件 是 建 立 外 在 形 象 与 内 在 本 质 之 间 的 联系 。 有 了 这 一 前 提 , 才 能 在 发 掘 其 物 性 的 基 础 上 将 自 然 人 化 , 真 正 地 领 悟 到 蕴 含

7、 在 自 然 中 的 精 神 。关 键 词 精 神 自 然 美 美 学 物 性张 强 , 淮 阴 师 范 学 院 中 文 系 教 授 2 2 3 3 0 02 0 1江苏社会科学 2008 年第 期 4江苏社会科学 2008 年第 期 4江苏社会科学 2008 年第 期 4江苏社会科学 2008 年第 期 4江苏社会科学 2008 年第 期 4江苏社会科学 2008 年第 期 3江苏社会科学 2008 年第 期 4然而 , 自然事物的本身美吗 ? 它给我们提出的疑问是 , 如果离开人 , 自然事物能有丑美之分吗 ? 自然之所以美 , 是因为自然成为审美的对象 ,是因为有人的主观情感的参与。也就

8、是说 , 自然作为客体 , 之所以能产生美 , 是因为有美感的存在。美感的施事者是人 , 如果离开了人这一主体 ,自然的丑与美是无法判断的。在美是客观的观点中实际上包含了两个潜命题 : 一是自然总是美的 ; 二是美是自然的。从这两个潜命题的陈述方式中不难体察 , 自然美成为审美的对象是以人为视点的。坚持美是主观的吕荧先生认为 , 美就是“美的观念”、“美的概念”、“美的意识”、“审美观”等 ,如吕荧先生认为 ,“一件艺术作品是美的”这句话既不等于说“美原来独立存在于这件艺术作品之外而后附加上去的” , 也不等于说“美就是这件艺术作品”6。吕荧先生似乎忽略了自然美的存在 ,故没有专门地发表看法。

9、这样的做法同样反映在高尔泰 ( 太 ) 先生那里 , 在其两部美学著作论美、美是自由的象征中 , 也没有专门研究自然美的文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 其中重要的一条 , 可能与他们认为解决了美的来源、美感等诸多问题后 , 自然美将迎刃而解的思想相关。尽管如此 , 高尔泰先生在论述美的问题时还是涉及到自然美的。他于 1957 年指出 :“美是人对事物自发的评价 , 离开了人 , 离开了人的主观 , 就没有美。因为没有了人 , 就没有了价值观念。价值 , 是人的东西 , 只有对人来说 , 它才存在。价值尺度 , 只能是人的尺度。美底本质 , 就是自然之人化。自然人化的过程不仅是一个实践的

10、过程 , 而且是一个感觉的过程。在感觉过程中人化的对象是美的对象。”7这段论述可视为高尔泰先生对自然美的认识。在他看来 , 自然之所以成为美的对象 , 是因为美产生于美感之中 , 是因为人将价值评判尺度带入了自然评判之中。因此 , 高尔泰先生得出了“美是自由的象征”8的结论。高尔泰先生关心的自然美是指人用审美眼光所接纳的自然。从时间段上讲 , 他所说的自然美是指人具备了审美能力以后的自然。这些当然是正确的 , 需要提出疑问的是 , 在人与自然为平等的自由的伙伴时 , 人能知道自然的美与丑吗 ?也就是说 , 在人不具备审美能力或没有审美意识之前 , 人能把自然人化或对象化吗 ? 依据考古实物 ,

11、 人类有审美意识的时间是在新石器时期 , 其上限最多是一万多年前 , 拿这一时间与人类活动的历史相比 , 显然是微不足道的。它给我们的提示是 , 如果从美是主观的角度来考察自然美的话 , 应注意将自然美定位在人类审美意识出现以后的时间段上。此外 , 自然之所以成为美的对象 ,其中还包含了人对自然的接纳程度或态度 , 在人对自然的态度背后 , 除了有价值取向在起作用外 , 还有人与自然的利害关系潜存其中。今天 , 我们会从动物园、绘画、雕塑等中欣赏老虎、狮子一类的猛兽 , 赞美它们的威武雄壮 , 但是在原始人那里 , 当这些猛兽给人的生活造成危害时 , 人类还能去赞美它们吗 ? 这种利害关系存在

12、于其中 ,虽然在实践中人已具备了将这些猛兽对象化的能力 , 但绝不会因它们产生美感。这种种情况表明 ,在谈论自然美时需要从时间入手 , 结合人的认识能力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来思考人的功利观在各个时间段上的不同情况 , 如果离开了这些就无法谈论美是主观的 , 更无法谈论自然美是主观的。针对美是客观的或美是主观的观点 , 朱光潜先生对自然美谈了自己的看法。朱光潜先生指出 :“从历史发展看 , 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 , 自然就不能有所谓美丑。美是随社会的人出现而出现的。自然本来是与人相对立的。人自从从事劳动生产、成了社会的人之日起 , 自然就变成人的实践和认识对象 , 成为人所征服和改造的对象 , 成为为

13、人服务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只有到了这个时候 , 自然才开始对于人有意义 , 有价值 , 有美丑。人为什么感觉到自然美 ? 马克思曾经反复说明过 , 这首先是由于人借生产劳动征服了和改造了自然 , 原来生糙的自然就变成了人化的自然 , 它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 , 满足了人的理想和要求 , 人在它身上看到他自己的劳动的胜利果实 , 所以感觉到快慰 , 发现它美。这是最原始的也是最本质的美感经验。”9在追溯自然美形成的历史中 , 朱光潜先生强调了人与自然结成的关系 ,有了这一关系才能有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 有了实践和认识关系人才有可能认识到自然美。这一观点有它正确的一面 , 但从所强调的内容中可以看

14、到 , 朱光潜先生关心的重点是人与自然形成的关系 , 是在强调主体的背景下来关心自然美的。因此 , 在其自然美的论述中实际上是以人的认识为起点的。在这里 , 朱光潜先生似乎没有坚持“美是客主观统一”的观点 , 而是不知不觉中将他的立场移到了美是主观的方面。之所以这样说 , 是因为客观存在 ( 包括人本身 )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美一直是不同美学观点争论不休的问202江 苏 社 会 科 学江 苏 社 会 科 学江 苏 社 会 科 学江 苏 社 会 科 学江 苏 社 会 科 学江 苏 社 会 科 学文 学 研 究题 。 不 论 各 种 不 同 的 美 学 观 点 如 何 地 自 圆 其 说

15、 ,但 在 阐 释 自 然 美 时 总 有 缺 陷 , 不 是 与 自 己 坚 守 的美 学 立 场 相 违 背 , 就 是 不 能 作 出 合 理 的 解 释 。 所以 , 在 1 9 5 7 年 的 美 学 大 讨 论 中 , 朱 光 潜 先 生 悲 哀地 说 :“ 最 近 一 年 的 美 学 讨 论 证 明 了 自 然 美 对于 许 多 人 是 一 大 块 绊 脚 石 , 美 究 竟 是 什 么 的 问题 之 所 以 难 解 决 , 也 就 由 于 这 块 绊 脚 石 的 存 在 。 ” 1 0 从 这 一 经 典 性 论 述 可 以 看 到 自 然 美 一 直 是 美 学研 究 中 难

16、 以 解 决 的 问 题 。二 、 自 然 与 美 及 审 美 关 系美 是 人 的 创 造 , 如 果 离 开 了 人 , 美 将 不 复 存在 。 在 认 识 世 界 的 过 程 中 , 人 以 自 然 为 实 践 对 象提 高 了 认 识 能 力 。 有 了 这 一 能 力 , 人 才 能 认 识 到美 的 存 在 , 并 逐 步 形 成 美 的 观 念 。 从 认 识 的 对 象看 , 美 的 认 识 只 能 产 生 在 人 与 自 然 的 关 系 之 中 。在 这 对 关 系 中 , 人 因 认 识 能 力 培 养 起 对 自 然 的 感情 , 进 而 把 自 然 视 为 认 识 的

17、 首 要 对 象 。 认 识 的 过程 是 一 个 由 简 单 到 复 杂 的 过 程 , 也 是 一 个 不 断 发现 的 过 程 , 在 这 一 过 程 中 , 人 在 经 常 接 触 的 事 物中 发 现 美 的 形 式 , 又 根 据 这 一 形 式 建 立 起 简 单 的物 我 关 系 。 如 果 站 在 这 一 立 场 上 来 考 察 自 然 美 的话 , 那 么 , 发 现 自 然 美 的 时 间 上 限 是 在 人 有 了 美的 认 识 以 后 。 道 理 很 简 单 , 如 果 没 有 美 的 认 识 即美 感 , 人 是 无 法 看 到 寓 含 在 自 然 中 的 美 的

18、。追 问 历 史 , 发 现 美 是 人 类 历 史 上 的 一 大 进步 。 如 何 才 能 发 现 美 ? 它 的 首 要 条 件 是 要 有 认 识对 象 。 在 人 类 的 发 展 史 上 , 人 与 自 然 建 立 了 广 泛的 联 系 。 在 联 系 中 , 人 以 自 然 为 实 践 对 象 , 开 始 了认 识 自 然 的 历 程 。 在 这 一 历 程 中 , 人 从 利 用 自 然到 有 目 的 地 借 助 于 自 然 , 从 中 获 得 了 自 然 的 知识 。 在 获 取 知 识 的 背 景 下 , 人 类 由 无 意 识 地 接 触到 有 意 识 地 选 择 认 识

19、对 象 , 一 方 面 把 为 了 生 存 盲目 地 攫 取 生 活 资 料 向 发 现 规 律 、 在 更 高 的 层 次 上获 取 生 活 资 料 进 而 是 生 产 资 料 的 方 向 引 导 ; 另 一方 面 归 纳 和 演 绎 参 与 到 大 脑 思 维 当 中 , 通 过 提 高人 类 的 知 识 能 力 , 使 人 类 关 注 自 然 有 了 更 多 的 目的 性 。 在 实 践 中 , 人 类 不 断 地 获 得 自 然 的 知 识 , 不断 地 扩 大 认 识 的 范 围 , 从 而 把 认 识 对 象 锁 定 在 自然 方 面 。 在 这 一 过 程 中 , 认 识 对 象

20、 的 确 立 , 使 人 与自 然 结 成 了 更 加 紧 密 的 关 系 。 这 一 时 期 , 人 对 自然 美 的 认 识 是 质 朴 的 , 率 先 进 入 关 心 视 野 的 是 那些 与 生 活 相 关 的 对 象 。 诗 大 雅 绵 云 :“ 周 原 膴膴 , 蓳 荼 如 饴 ” 。 肥 沃 的 周 原 之 所 以 成 为 周 民 祖 先的 赞 美 对 象 , 是 因 为 周 原 为 从 游 牧 社 会 进 入 到 农业 社 会 的 周 人 提 供 了 生 活 资 料 。 在 实 践 中 周 人 发明 了 提 供 生 活 保 障 的 农 业 , 有 了 这 一 认 识 对 象 ,

21、周 人 才 可 能 以 赞 美 的 眼 光 去 看 待 肥 沃 的 周 原 。 诚如 格 罗 塞 指 出 的 那 样 :“ 我 们 所 谓 审 美 的 或 艺 术的 活 动 , 在 它 的 过 程 中 或 直 接 结 果 中 , 有 着 一 种情 感 因 素 艺 术 中 所 具 的 情 感 大 半 是 愉 快 的 。所 以 审 美 活 动 本 身 就 是 一 种 目 的 , 并 非 是 要 达 到他 本 身 以 外 的 目 的 , 而 使 用 的 一 种 手 段 。 从 这 一点 上 看 来 , 审 美 活 动 所 表 现 的 恰 恰 和 常 被 我 们 当作 手 段 用 的 那 种 实 际

22、活 动 相 反 。 ” 1 1 这 里 得 到 的 启示 是 , 美 来 源 于 劳 动 , 来 源 于 人 的 创 造 性 活 动 。从 认 识 论 的 角 度 看 , 审 美 需 要 对 象 。 在 长 期的 社 会 实 践 中 , 与 人 结 成 最 亲 密 的 关 系 的 是 自然 , 人 的 知 识 能 力 也 是 从 自 然 开 始 的 , 在 这 样 的知 识 背 景 下 , 特 别 是 主 客 二 分 式 世 界 建 立 的 背 景下 , 是 自 然 率 先 成 了 人 的 认 识 对 象 。 站 在 这 一 逻辑 起 点 上 , 人 对 美 的 认 识 也 应 该 从 自 然

23、 开 始 。 美是 一 种 精 神 现 象 , 是 一 种 心 理 活 动 , 由 认 识 对 象所 决 定 , 人 获 得 美 的 认 识 应 该 是 从 感 受 自 然 和 认识 自 然 开 始 的 。审 美 是 一 种 能 力 , 这 种 能 力 产 生 的 前 提 是 要有 独 立 的 审 美 意 识 。 如 果 没 有 审 美 意 识 , 如 果 审美 不 能 以 独 立 的 形 态 出 现 , 那 么 , 人 就 无 法 发 现自 然 中 的 美 、 自 然 美 的 法 则 和 规 律 。 也 就 是 说 ,“ 美 作 为 人 掌 握 现 实 的 结 果 和 成 果 , 美 是 运

24、 用 自然 规 律 和 社 会 产 物 。 美 的 本 质 是 社 会 历 史 的 , 而不 是 自 然 的 。 ” 1 2 在 发 现 自 然 美 的 历 史 进 程 中 , 首先 要 将 自 然 或 某 一 自 然 物 纳 入 审 美 的 视 野 , 然 后才 能 追 问 美 的 意 义 。 追 问 的 过 程 不 是 指 发 现 对 象的 自 然 属 性 , 是 指 从 对 象 的 物 性 中 发 现 本 质 , 以精 神 关 照 自 然 , 将 自 然 人 化 。 也 就 是 说 , 关 注 的 对象 虽 然 是 某 些 特 定 的 自 然 物 或 自 然 物 的 物 性 , 但从 本

25、 质 上 讲 , 是 被 审 美 评 价 的 人 。 万 斯 诺 夫 曾 精辟 地 指 出 :“ 自 然 界 对 于 人 之 所 以 是 美 的 , 正 是 因为 人 并 非 自 然 人 , 而 是 历 史 地 发 展 起 来 的 社 会 个体 , 人 的 生 命 和 自 然 界 的 生 命 比 较 起 来 , 其 性 质迥 然 相 异 。 因 此 , 自 然 界 的 种 种 生 命 现 象 ( 各 种 客观 特 性 与 景 象 是 由 自 然 法 则 制 约 着 的 ) , 对 于 人才 能 获 得 他 自 身 生 命 的 类 似 物 的 意 义 , 并 且 就 在这 种 意 义 上 , 它

26、 们 对 于 人 才 能 具 有 价 值 。 人 与 自然 的 天 然 统 一 , 对 于 通 过 自 然 认 识 人 的 生 活 , 仅仅 是 条 件 和 前 提 。 ” 1 3 从 物 性 中 发 现 本 质 , 从 自 然属 性 中 发 现 物 性 的 社 会 意 义 , 有 目 的 的 活 动 在 于使 自 然 成 为 映 照 自 我 的 对 象 。 诚 如 马 克 思 所 说 :“ 随 着 对 象 性 的 现 实 在 社 会 中 对 人 说 来 到 处 成 为人 的 本 质 力 量 的 现 实 , 成 为 属 于 人 的 现 实 , 因 而成 为 人 自 己 的 本 质 力 量 的

27、现 实 , 一 切 对 象 也 对 他2 0 3江苏社会科学 2008 年第 期 4江苏社会科学 2008 年第 期 4江苏社会科学 2008 年第 期 4江苏社会科学 2008 年第 期 4江苏社会科学 2008 年第 期 4江苏社会科学 2008 年第 期 3江苏社会科学 2008 年第 期 4说来成为他自身的对象化 , 成为确证和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 , 成为他的对象 , 而这就等于说 , 对象成了他自身。”14自然成为审美的对象 , 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果 , 这种审美对象作为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创造物 , 也就“成为属于人的现实”。进而言之 , 不断地确认和领悟寓含在审美对象中的物理

28、现象才能使自然真正地成为精神的对象 , 进而从意义上发现它的审美价值。追究自然美的内涵与外延 , 首先要关注自然的内涵与外延。自然的内涵与外延包括三个方面 : 一是纯粹的大自然 , 是指没有经过人改造的自然 ; 一是与主体相应的客体 , 指人以外的客观世界或存在 ; 一是自然形态 , 指事物的自然形态 ,甚至包括艺术品。这三种自然作为自然美的来源 , 决定了自然美与人的历史创造是联系在一起的。在实践中 , 自然的人化和人的对象化一直处于双向互动的势态之中 , 一方面自然处于不断地被认识和被发现之中 ; 另一方面人也不断地赋予自然以精神。在这一双向交流中 , 认识自然能力的增长 , 使人对自然美

29、有了更多的认识和发现。如发现自然的过程是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再回到个别的过程 , 在这一反复循环的过程中 , 人从认识自然的表面现象到发现自然的物理特征和本性 , 既是从不知到知的过程 , 同时也是从知之不多到全面认识的过程。一句话 , 自然美之所以能成为关注的对象 , 是因为人从物性中看到了人的本质力量。可以说 , 在这一对象化的过程中是人的精神为自然美注入了永恒的魅力。自然是客观存在的。从生物链的角度看 , 自然是一个大的村落 , 在这一村落中 , 自然物与自然物之间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 , 这种联系既是共时的 , 也是历时的。共时是指在时间的横断面上 ,甲和乙之间的不同与联系构成彼此依存的

30、关系 ;历时是指在运动的过程中 , 甲和乙也按照各自的方向进行运动 , 这种运动以对方的存在为存在显示出彼此不同的物性和特点。在共时和历时中发现彼此存在的共性和个性、特殊与普遍 , 就构成了人认识自然美的纵横坐标。在这一坐标点上建立以人为中心的视点 , 以目的性的眼光关注自然、关注自然运动的方式和法则 , 以此映照人的精神便可以发现寓于自然之中的美 , 就可以通过发掘这一美的过程 , 注意到自然美的形式和内容 ,极大限度地提高人对自然美的认识水平和能力。从这样的角度看 , 没有经过人改造和加工的自然是无所谓美与丑的。但是 , 当实践给人以认知的能力以后 , 当人有了区分和联系事物的能力以后 ,

31、 由功利性产生的内驱力给人带来了辨别好坏的能力 , 进而带来辨别是非的能力等 , 这些能力的取得从而为人打造了一个不再单纯地为获取生活资料而担心环境 , 使人有了较大的自由和选择。在自由与选择的背景下就有可能去进行价值判断 , 进而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产生美与丑的观念。可以说 ,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前提 , 才可能有审美判断的能力。从这一意义上讲 , 自然成为美的过程是一个从客观存在到生产利用 , 再到成为审美对象的过程。在人类没有从自然界中提升以前 , 自然的客观和存在处于一种天籁的状态 , 这时既没有人力的参与 , 也没有人为的加工 , 一切都是由自然的必然所规定的。但是当人把自然变成实践和

32、认识的对象以后 , 自然便不再是单纯的自然了 , 而是具有人化的特征了。也就是说 , 自然的必然是不自觉的、盲目的 , 自然现象或事物本身都是无意识、无目的的 , 是受自然的必然支配而形成和发展的。但是当它与人结成一定的关系即社会关系以后 , 人对自然的认识便有了一个无形的前提 ,这一前提就是自然不能脱离人的社会而独立存在。自然要获得美的品质就必须有待于人的发现和人的阐释。如果离开了这一点 , 那么 , 自然美将不复存在。也就是说 , 自然美的发现实际上是在社会美的背景下进行的。美来源于人对自然的认识。起初 , 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这一表述中似可见人在认识自然美的过程中是有功

33、利性的。但从另一个层面看 , 当美的认识或美的观念进入到审美层面时 , 应该说又是无功利的。法国学者杜夫海纳指出 :“在人类身上 , 有一种对美的渴求吗 ? 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 即使把这种渴求看作是被文化唤醒的、或者至少是被文化指引的一种人为的需要也罢。而创造文化的永远是自然 , 即使它是为了在文化中否定自己。这一渴求可能既不非常迫切 , 也不十分自觉 ( 这就说明何以我们的文明并不经常考虑它 , 而是倾向于优先考虑有用性 , 如在建筑中和在生活环境的布置中就是如此 ) , 而只有在被满足之后才得到人们的认识。被什么东西满足呢 ? 被那些只是呈现但在感性中却得到辉煌的充分肯定的对象所满足。美

34、就是这种从事物之中被感受到的事物的价值 , 是那种在表象的独立自在之中直接显现的价值 , 在那种情况下 , 知觉不再是一种实用的反应 , 实践不再是功利性的。在审美经验中 , 如果说人类不是必然地完成他的使命 , 那么至少也是最充分地表现了他204江 苏 社 会 科 学江 苏 社 会 科 学江 苏 社 会 科 学江 苏 社 会 科 学江 苏 社 会 科 学江 苏 社 会 科 学文 学 研 究的 地 位 , 审 美 经 验 揭 示 了 人 类 与 世 界 的 最 深 刻 和最 亲 密 的 关 系 。 ” 1 5 同 样 , 当 人 们 欣 赏 自 然 美 的 时 候也 是 忘 记 利 害 关 系

35、 , 即 不 是 从 功 利 的 需 要 出 发 的 。三 、 物 性 与 精 神从 物 性 中 发 现 精 神 , 是 审 美 的 必 然 结 果 。 发现 自 然 美 是 从 现 象 开 始 的 , 现 象 是 宇 宙 普 遍 存 在的 形 式 , 纯 属 自 然 状 态 。 那 么 , 人 类 为 什 么 会 从 绚丽 的 鲜 花 、 磅 礴 升 起 的 红 日 、 晴 空 万 里 的 白 云 中发 现 美 呢 ? 具 体 地 讲 , 思 维 能 力 提 高 以 后 , 人 类 用联 系 的 眼 光 去 接 纳 山 川 万 物 成 为 了 可 能 , 在 这 种可 能 的 背 景 下 ,

36、 人 从 观 察 身 边 或 经 常 接 触 的 自 然物 入 手 , 借 助 于 想 象 、 联 想 等 思 维 活 动 将 物 引 入到 自 我 之 中 , 开 始 用 精 神 的 态 度 来 赋 予 自 然 物 以新 的 品 质 , 来 发 现 其 中 的 最 普 遍 性 的 意 义 。从 现 象 中 发 现 美 的 形 式 , 是 人 对 自 然 美 的 初步 认 识 。 随 着 认 识 能 力 的 增 强 , 人 的 审 美 范 围 和视 野 也 在 不 断 地 扩 大 。 从 简 单 到 运 用 比 喻 , 以 自然 之 美 喻 人 的 情 感 以 其 变 化 , 到 发 现 物

37、性 建 立 物我 之 间 的 联 系 , 到 用 类 比 的 方 法 广 泛 地 建 立 物 我之 间 的 联 系 , 人 们 注 意 到 仅 仅 关 注 现 象 中 的 美 是不 够 的 , 要 想 进 一 步 领 会 自 然 美 的 精 神 , 还 需 要有 分 类 和 个 别 体 察 的 意 识 , 还 要 有 普 遍 性 的 知 识和 个 人 的 修 养 及 学 养 参 与 。在 有 分 类 和 个 别 体 察 的 意 识 之 前 , 自 然 美 的发 现 往 往 集 中 在 某 个 自 然 现 象 或 自 然 物 的 表 面 ,这 时 , 既 不 具 备 揭 示 本 质 的 能 力

38、, 也 不 具 备 用 区别 的 眼 光 注 意 到 不 同 的 自 然 物 之 间 的 联 系 的 区别 , 更 无 法 用 想 象 、 联 想 、 通 感 、 对 比 的 方 法 来 强调 相 类 的 或 不 同 的 自 然 物 带 来 的 美 感 。 然 而 , 有了 用 联 系 的 眼 光 区 分 自 然 物 的 意 识 以 后 就 不 同了 , 有 了 分 类 的 观 念 以 后 , 人 遂 具 备 了 用 联 系 和区 别 的 方 法 提 高 审 美 意 趣 的 能 力 , 遂 具 备 了 体 察同 类 自 然 物 中 的 不 同 美 的 能 力 , 进 而 在 发 现 自 然美

39、的 外 在 形 象 和 内 在 本 质 之 间 的 联 系 中 表 达 新的 审 美 情 感 。 如 同 样 是 面 对 秀 丽 的 山 川 , 孔 子 由衷 地 发 出 了 “ 知 者 乐 水 , 仁 者 乐 山 ”( 论 语 雍也 ) 的 感 慨 , 李 白 则 写 下 了 “ 庐 山 东 南 五 老 峰 , 青天 削 出 金 芙 蓉 。 九 江 秀 色 可 揽 结 , 吾 将 此 地 巢 云松 ”( 李 白 登 庐 山 五 老 峰 ) 。 这 就 是 说 , 发 现 自 然美 与 认 识 自 然 美 虽 然 紧 密 相 联 , 但 对 于 不 同 的 人来 说 是 有 不 同 的 视 点

40、 , 也 是 有 不 同 的 感 受 的 。 又如 山 是 一 个 集 合 概 念 , 不 是 指 某 一 座 具 体 的 山 。但 是 有 了 分 类 的 观 念 以 后 , 人 们 就 有 能 力 认 识 到山 与 山 之 间 的 不 同 特 征 。 人 们 有 “ 泰 山 天 下 雄 、 华山 天 下 险 、 峨 嵋 天 下 秀 、 黄 山 天 下 奇 ” 之 说 。用 分 类 的 眼 光 看 待 自 然 和 发 现 美 的 不 同 形式 , 其 前 提 条 件 是 建 立 外 在 形 象 与 内 在 本 质 之 间的 联 系 。 有 了 这 一 前 提 , 才 能 在 发 掘 其 物

41、性 的 基础 上 将 自 然 人 化 , 真 正 地 领 悟 到 自 然 中 的 精 神 。宗 白 华 先 生 在 谈 论 欣 赏 自 然 山 水 时 有 “ 惟 吾 人 实际 感 受 自 然 时 , 则 觉 精 神 愈 能 与 自 然 溶 合 愈 好 ” 1 6 之 说 。 为 什 么 在 领 略 自 然 时 要 把 精 神 融 入 其 中呢 ? 具 体 地 讲 , 有 两 点 需 要 特 别 提 出 。 其 一 , 将 精神 融 入 其 中 是 为 了 走 进 自 然 , 用 生 命 体 验 自 然 。体 验 的 最 好 办 法 是 静 观 , 即 “ 用 五 官 的 直 接 感 觉 、超

42、 脱 的 观 察 , 绝 对 不 杂 他 种 ” 1 7 的 方 法 来 领 悟 自 然之 美 。 只 有 这 样 , 才 能 真 正 地 达 到 “ 天 地 与 我 并生 , 而 万 物 与 我 为 一 ”( 庄 子 齐 物 论 ) 的 境 界 ,才 能 真 正 地 走 进 “ 山 水 有 清 音 ”( 左 思 招 隐 诗 )的 世 界 , 在 更 高 的 水 平 上 与 大 自 然 亲 近 。 也 就 是说 , 以 静 观 的 态 度 深 入 到 大 自 然 当 中 , 亲 身 观 察和 体 验 山 川 森 罗 万 象 的 景 物 , 才 能 领 略 无 穷 无 尽的 自 然 美 , 才

43、能 感 受 到 自 然 的 伟 力 。其 二 , 将 精 神 融 入 自 然 是 为 了 发 现 物 性 , 在建 立 异 质 同 构 的 关 系 中 深 刻 地 反 映 人 的 精 神 世界 和 追 求 。 屈 原 在 橘 颂 中 写 道 :“ 后 皇 嘉 树 , 橘徕 服 兮 。 受 命 不 迁 , 生 南 国 兮 。 深 固 难 徙 , 更 壹 志兮 。 绿 叶 素 荣 , 纷 其 可 喜 兮 。 曾 枝 剡 棘 , 园 果 抟 兮 。青 黄 杂 糅 , 文 章 烂 兮 。 精 色 内 白 , 类 可 任 兮 。 纷 缊宜 修 , 姱 而 不 丑 兮 。 嗟 尔 幼 志 , 有 以 异

44、兮 。 独 立 不迁 , 岂 不 可 喜 兮 。 深 固 难 徙 , 廓 其 无 求 兮 。 苏 世 独立 , 横 而 不 流 兮 。 闭 心 自 慎 , 终 不 失 过 兮 。 秉 德 无私 , 参 天 地 兮 。 愿 岁 并 谢 , 与 长 友 兮 。 淑 离 不 淫 , 梗其 有 理 兮 。 年 岁 虽 少 , 可 师 长 兮 。 行 比 伯 夷 , 置 以为 像 兮 。 ” 受 气 候 条 件 等 多 方 面 的 因 素 影 响 , 橘 只能 生 长 在 南 方 , 故 中 国 历 史 上 有 橘 树 北 迁 以 后 为枳 之 说 。 紧 紧 地 围 绕 橘 树 的 这 一 生 长 特

45、 性 , 屈 原以 “ 受 命 不 迁 ” 表 达 了 热 爱 楚 国 的 心 意 。 读 此 诗时 , 人 们 常 常 会 用 这 首 诗 与 屈 原 忠 君 爱 国 的 情 感联 系 在 一 起 , 以 为 橘 树 映 照 了 “ 虽 九 死 其 犹 未 悔 ”( 屈 原 离 骚 ) 的 精 神 品 格 。在 发 现 大 自 然 的 过 程 中 , 人 们 经 常 采 用 通感 、 移 情 等 手 法 调 动 生 活 的 积 累 , 以 自 然 为 参 照物 来 传 达 难 以 名 状 的 情 感 。 张 衡 生 活 在 东 汉 中 叶政 治 衰 败 的 年 代 , 据 后 汉 书 张 衡

46、 传 , 张 衡 迁 为侍 中 时 , 汉 帝 曾 问 张 衡 天 下 所 疾 恶 者 , 张 衡 畏 于在 旁 的 宦 官 , 诡 对 而 出 , 不 久 就 “ 上 书 乞 骸 骨 ” , 辞官 归 田 了 。 文 选 李 善 注 归 田 赋 赋 时 说 :“ 张 衡仕 不 得 志 , 欲 归 于 田 , 因 作 此 赋 。 ” 在 这 一 背 景 下 ,当 我 们 读 到 张 衡 的 归 田 赋 “ 于 是 仲 春 令 月 , 时和 气 清 , 原 隰 郁 茂 , 百 草 滋 荣 。 王 雎 鼓 动 翼 , 铓 2 0 5江苏社会科学 2008 年第 期 4江苏社会科学 2008 年第

47、期 4江苏社会科学 2008 年第 期 4江苏社会科学 2008 年第 期 4江苏社会科学 2008 年第 期 4江苏社会科学 2008 年第 期 3江苏社会科学 2008 年第 期 4哀鸣 , 交颈颉颃 , 关关嘤嘤。于焉逍遥 , 聊以娱情”一语时 , 不难发现 , 作者在大自然中娱情的目的是借助于山水来抒写心中的郁结。庄子人间世有一则栎树以其不材而终养天年的故事。“其大蔽数千牛 , 絜之百围 , 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然而 , 这是棵没有用处的“散木” ,“以为舟则沉 , 以为棺椁则速腐 , 以为器则速毁 , 以为门户则液樠 , 以为柱则蠹 , 是不材之木也。”然而 , 正是因为这棵栎树

48、“无所可用 , 故能若是之寿”。相反 , 那些有用的 , 却遭受了早早夭折的下场。庄子生活在动荡不安的年代 , 为了避祸全身 , 他采取了消极逃避的办法。从栎树“不材”与“可用”之材的对比中 , 可见庄子难以名状的复杂心情。在物我观照、物我合一的背景下 , 自然美之所以能进入到精神世界 , 成为人们津津乐道和经久弥新的话题 , 就在于人生经历、境遇以及个人修养的不同 , 因这些方面的不同 , 带来的审美兴奋的关注点也就有所不同。如唐代诗人王维从自然山水中发现了恬美与闲逸 , 自然之美与诗人追求闲逸的情怀是一致的。李白则从自然山水中发现了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在他的笔下时常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49、” ( 将进酒 ) 、“危乎高哉 ,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 蜀道难 ) 之类充满了激情的诗句。物我观照 , 从自然物中发现美 , 以美抒写心情是人们一般采用的方法 , 然而 , 生活境遇的不同 , 人们有时也会借助自然美表达别样的情感。如忧国忧民的杜甫时常会以一个苦难者的眼光去观照自然山水 , 表达政治上的漂泊无依和痛苦。“山行落日下绝壁 , 西望千山万山赤。树枝有鸟乱鸣时 , 暝色无人独归客。” ( 杜甫光禄坂行 ) 时局的动荡不安与眼前哀景有机地结合 , 承担了诗人前途堪忧的心境。相对于人类社会中的丑恶 , 大自然更多地显示出恬美和富有诗意的状态 , 有心摆脱现实羁绊、争取心灵自由的人非常希望从自然中得到抚慰。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 , 魏晋时代无疑是政治最混乱的时代。面对复杂多变、朝不保夕的政治局面 , 一些士人为了避祸全身开始了面向山水、寄托情感的历程。这为人们进一步认识自然山水之美带来了新的内容。晋书王羲之传云 :“会稽有佳山水 , 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 , 并筑室东土 , 与羲之同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