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副词:副词是一种半实半虚。它们表示行为、动作、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可能性、情态和否定作用,但是不能单独表示一种实物、实情或实事,同时又不能用作句子的主要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根据意义把副词分为程度、范围、时间、情态、否定和表敬六类。代词:古代汉语的代词主要分为以下三类: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除此之外还有两类比较特殊的代词:无定代词“或”和“莫” ,辅助性代词“者”和“所” 。介词:介词经常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前面,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或形容词的状语或补语,以表示时间、处所、目的、原因、方式、 、对象等等。古代汉语的介词有“于、以、在、被、用”等。连词:连词是连
2、接词、词组或句子的虚词。古代汉语常用的连词有“及、而、且、但、故、令、之”等等。语气词:不能充当句子的成分,也不能表示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它的作用就是表达各种不同的语气如陈述、祈使、疑问、感叹等。从语气词在句中的位置看可分为句首、句中、句尾三类。谥号: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死后,朝廷按照封建社会和道德标准,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个称号,称为谥或谥号。谥号的字大约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带褒义的,如文,武,昭等,二是带贬义的,如幽等,三是表同情的,如“哀” “悼”等。除皇帝外,大多用两个字,选用的谥号实际是根据封建统治集团的需要决定的,往往不合实际。除朝廷外,还有私谥、程谥号,也是一种表尊重的方
3、法。避讳:不直称君主或尊长的名字。凡是遇到和君主尊长的名字相同的字,用改字或缺笔的方法来回避。避讳分避君讳。如汉文帝名恒, “恒”改为“常” ,在史记中,恒山被改为常山。避家讳苏轼的祖父名序,苏洵文章改序作引。除避讳改字外,还有避讳缺笔,是从唐代开始的。唐代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世字作冊。骈体文:是受汉代辞赋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特殊文体,魏晋时期开始形成,南北朝时期成了文章的正宗。唐代把它叫做“时文” ;因为通篇多用四字句和六字句,从晚唐开始又被称作“四六”或“四六文” ,至到清代才叫骈体文。中唐以后,骈体文的正统地位逐渐被“古文”所代替,但仍有不少文献是用骈体文写的,同时骈体文对唐宋以后的文学
4、语言也有较大影响。流水对:既一联中的两句,字面是对反的,意思是却是相承的,也就是这两句从意义上说是一句话如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词:词又叫“长短句” 。最初的词是为曲子填写的歌词,故称为“曲子词” 。词调是写词是所依据的乐谱。词牌是各种词调的名称,各种不同的词调本来有各不相同的声情。起初只是以某一词牌的代表作品为模式,按照它的句式、平仄和韵律来创作词,后来就有人把各种词牌的句式、平仄、韵律标出来,编成词谱。一字豆:豆就是逗,即句中语气上很短的停顿,一字豆和一字句不同,它不是独立的句子,其作用是领起一句或几句,这是词所特有的。一字豆通常是动词和虚词,声调大多是去声字。领偶句和领排句的一字豆,
5、管的不只是一句,而是好几句。扇面对:某些词牌中,一字豆领起的是“扇面对” ,所谓扇面对,指的是两句和两句相对,从对仗上说,不是一对二,三对四,而是一对三,二对四。基本术语:传:将儒的诗 书 礼 义 春秋引为经,解释经的文字。笺:郑玄在毛传的基础上对诗经进行一步注解注:约始于东汉 对史书的注解开始称注疏:相对于注而言在注的基础上进一步作注,解释古书正文及注正义:解释正义和注章句:除解释字词句还串讲文章大意集解:一部重要的古代文献,注解人很多,后来有人将各家的注集合在一起,后加入自己的注解,成为集解。常用的术语:1.曰,为,谓之。被解释的词放在曰,为,谓之的后面。不仅用来释义,并且用来分别同义词与
6、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例:楚辞:“各与心而嫉妒。 ”王逸注:“害贤为嫉,害色为妒”2.谓和谓之。 “谓”和“谓之”不同,用“谓”的时候,被解释的词放在谓前面,谓后面的话往往是来说明前面词语所指的范围或比喻,影射的事物。例如:楚辞.离骚中“恐美人之迟暮” 王逸注:“美人谓襄王也。 ”3.貌,之貌。这两个术语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说明被释的词是表示某种性质或状态的形容词。4、犹.往往是用近义词作注,或者是引申义解释本意。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等于说。例如:孟子“直不百步耳。 ”朱熹注:“直,犹但也。 ”5.之言,之为言。这两个术语,使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词来作注释,也就是“声训” 。6.读为,读曰
7、,读若,读如。这几个术语都是用来注明音读的。 “读为” 、 “读曰”是用本字说明假借字, “读若” “读如”一般是用来注音。这几个术语都有注明音读的作用,但注释字并非一定完全同音。7 如:按这个字通常的读音来读,就是如字.诗经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毛;如字郑呼报反古书注解的发展过程:1.从汉代起,我国就开始了古书的注解工作,他们所作的注解大都是儒家经典。2.到了唐代,出现了一种新的注解方法:相对于注而言,在注的基础上进一步作注,解释古书、政。称为正义或疏。3.汉代以后的作家一般都喜欢引经据典,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解释这些作品时,有必要注明出典。4.唐以后,宋代学者也做了不少注解工作。常常用注释
8、来发挥自己的政治、哲学思想,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朱熹。5.到了清代,古籍整理和研究工作大为盛行,一些学者对文字、音韵、训诂有比较深入的研究,注解的风格也为之一变,注解古书比较重视从材料出发,所作的注解大都比较详细。骈体文是受了汉代辞赋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特殊问题,魏晋时期开始形成,南北朝时期成了文章的正宗。唐代一般把它叫做时文,用来和古文相对;因为通篇多用四字句和六字句,从晚唐开始又被称作“四六”或“四六文” ,明代以前一直沿用这个名称,直到清代才叫骈体文。中唐以后,骈体文的正统地位逐渐被古文所代替,但是仍有不少文献是用骈体文写的,同时骈体文对唐宋以后的文学语言也有较大影响。骈体文语言方面的特
9、点:一是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 ;二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三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骈偶:就是两两相对,又叫对仗。 (1)语法结构相互对称,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对偏正,复句对复句。 (2)注意句子结构的对称,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连词、介词也与连词介词相对。名词,动词,形容词一般都是异字相对。连词、介词大多都是同字相对(3)要求相同“事类”的词语相对,如天文对天文,地理对地理,动物对动物,颜色对颜色等。用典:用典也叫用事,即引言引事。本来是修辞手法,不成文体特点。魏晋以后骈体文逐渐以数典为工博雅见长,这样就成了满纸典故。用典成为
10、骈体文特点。优点:骈偶和四六能使文章产生整齐的美感用典容易引起联想使文章典雅协调平仄能增加文章的声音美缺点:由于过分追求形式整齐和语词对偶,往往影响内容的表达,有时为了适合四六句式,甚至不得不割裂词语。过多的用典堆砌成篇使文章殆同书抄且内容隐晦且同人民口语日益背离书面语言。古代汉语的修辞方式:1.引用。引用的目的是为了“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 ”引用的类别分为:引言,引事,引文。引用有明引和暗引。引言就是引用那些不见于书本的格言、俗语、谚语、歌谣等,以加强文章的说服力。引事就是在行文是引用历史故事。引文是引用见之于载籍的文字,有的引文是把原作略加改动,或只取一句话中最主要的几个字。2.譬喻。
11、譬喻能使道理通俗易懂,文字生动形象,有明喻和隐喻之别。明喻往往用“譬如”“譬犹” “譬之” “犹” “若”词语等加以表明, 。隐喻不用“譬喻”等字眼,而是直接表述。如:曹公,豺狼也。3.代称(借代) 。事物本身有自己约定俗成的称号,有时为了修辞上的需要,作者常常不用改事物的固有名称,而临时借用与该事物有某种内在联系的词语作为称谓,叫借代。几种常见的代称:用该事物的性状、特征指代该事物。用泛称代特称。用特称代泛称。4.并提。并提一般是把两件相关的事并列在一个句子中来表达。5.互文 也叫“互文见义” ,或简称“互见” 。特点是上下文义互相呼应、补充。古人的互文,为了避免行文重复,在同一语言环境中互
12、用同义词。6.夸饰。相当于我们说的夸张,有的是夸大有的是缩小。7.倒置。倒置并不是一种规律性的现象,也不是一种值得肯定的修辞方式。不同于倒装。8.委婉。不直言其事,故意把话说得含蓄、委婉一些,叫做委婉语。不仅避粗俗,避忌讳,避冒犯,在交际辞令中,也比价注重礼貌语言。9.省略。省略主语,省略宾语或兼语,省略述语。三十六字母:字母就是声母的代表字。这三十六字母就是:帮滂并明,非敷奉微, 端透定泥来,知彻澄娘,精清从心邪,照穿床审禅日,见溪群疑,影喻晓匣。音韵学上按照三十六字母的发音部位的不同分为唇舌齿牙喉五类,叫做“五音” 。其中唇音又可分为重唇和轻唇,舌音又分为舌头和舌上,齿音又分为齿头和正齿。
13、此外还分出一个半舌音和一个半齿音,所以又有所谓“七音” 。上古音:指先秦两汉时期的语言,可以拿诗经言作代表。上古韵部是怎样归纳产生的:1.清代古音学家顾炎武,对诗经 易经等韵文用韵做了一些具体的分析和归纳。后来扩充到先秦其他的韵文进行归类总结叫诗韵系联法。如鄘风相鼠一章”鼠相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后来的古音学家在顾氏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先秦两汉的韵文及韵。2 谐声类推法:上古韵部包括哪些字,首先是根据诗经 楚辞等先秦韵文的用韵归纳出来的。至于没有韵脚的字,则要根据谐声偏旁。一般来说,同一谐声偏旁的字属于同一韵部。仪字属歌部,而仪从义得声,义从我得声,那么从我得声的“俄、娥
14、”等字亦属歌部。3 古今韵比较法:离析唐韵,以广韵为基础进行比较,以推求上古音,并观察古今韵的变化。古书的读音问题:1破读就是用改变字的读音来区别不同的意义或词性的一种方法如王 二声是名词四声是动词,破读的意义和本音的意义之间有着历史的联系。破读产生的客观原因是词义引申和词性分化的结果,是一种音变构词的手段。2 假借字是古人写某个词的时候,没有写本字,而是用了一个音同或者音近的字。假借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六书上的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如女汝第二种是本有其字,写书的人写成了另一个同音同义的字。如“逝”借为“誓” 。假借的条件是读音相同或相近。如果假借字的读音和本字有别,或者本来同音而到后来读音
15、不同了,一般就要按所表示的本字来读。古今语言异同:古代语音和现代语音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字音的声、韵、调三个方面。1,我们读唐诗时就会发现,现有的押韵按古音读起来并不和谐,是由于古今韵母发生了变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研究者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种不押韵现象,而是采用了叶音法,强改字音以求押韵。2.古代有所谓的三十六字母,音韵学根据其发音部位的不同分为“五音” ,还有所谓的“七音” 。大致反映了唐宋之间的汉语声母系统,每个字母代表一个声母。3.在声调方面,现代普通话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而中古有平、上、去、入四声。词的分类:词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是根据字数多少的分类、传统的说法是
16、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上为长调,实际上分类的界限并不一定如此严格。词又可根据分段的不同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不分段的叫单调,如调笑令、忆江南等。分两段的叫双调,这两段叫前后关或上下关。词以双调最为常见,如菩萨蛮、西江月等。三段的叫三叠,如兰陵王。四段的叫四叠,只有莺啼序一调。有姓的区别的原因:1.姓是“纪世别类”的,早期的姓是一种族号,是整个氏族的称号。“百姓”这个词语最早很可能就是指的众多的氏族。2.别婚姻。在氏族社会中,同姓不婚。3.“崇恩爱,厚亲亲” 。牵扯到政治权利、物质利益的问题。贵族有姓,平民无姓,因此姓也成了区分社会地位的一个标志。氏的自立:
17、我国上古时期不仅有姓而且有氏,氏和姓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姓是旧的族号,氏是后来子孙繁衍各个分支特有的称号。姓是不变的氏的变化很大可以独立 1.以受封的邑名为氏。解狐 2.以所居住的地名为氏:西门豹 3、以官名为氏 史墨 4、以祖先的字或谥号为氏孔丘。诸侯的儿子称公子,公子的儿子往往以其祖父的字为氏。战国以后人们往往以氏为姓且自天子以致于一般平民就可以有姓了。女子姓氏为了别婚姻,贵族妇女的姓比名更重要,待嫁的女子如果要加以区别,则在姓上冠以孟仲叔季,表示排行。如孟姜.嫁给别国的国君,在姓上冠以配偶受封的国名秦姬.嫁给别国的卿大夫,在姓上冠以配偶的氏或邑名.赵姬.死后在姓上冠以配偶或本人的谥号 武姜古人的名号古人有名有字,书上说古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命名。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冠礼时取字。名和字之间往往有意义上的联系。例宰予,字子我。名和字甚至可以是一对反义词,例:曾点,字皙。周代贵族男子字的前面常常加“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有时加“父”或“甫”表示性别 仲尼父 常见到情况是省去“父”字 仲尼 有时也可以省去排行 尼父 也有只以排行为字的,例如管夷吾字仲,范雎字叔,鲁公子友字季。春秋时男子取字最普通的方式之一是加“子”字,这是因为“子”是男子的尊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