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K-means算法概述,K-means算法, 也被称为k-平均或k-均值算法,是一种得到最广泛使用的聚类算法。 它是将各个聚类子集内的所有数据样本的均值作为该聚类的代表点,算法的主要思想是通过迭代过程把数据集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使得评价聚类性能的准则函数达到最优(平均误差准则函数E ),从而使生成的每个聚类(又称簇)内紧凑,类间独立。,聚类与分类的区别,聚类(clustering)是指根据“物以类聚”的原理,将本身没有类别的样本聚集成不同的组,这样的一组数据对象的集合叫做簇,并且对每一个这样的簇进行描述的过程。 在分类( classification )中,对于目标数据库中存在哪些类是知道的,要
2、做的就是将每一条记录分别属于哪一类标记出来。 聚类分析也称无监督学习, 因为和分类学习相比,聚类的样本没有标记,需要由聚类学习算法来自动确定。聚类分析是研究如何在没有训练的条件下把样本划分为若干类。,欧氏距离,假设给定的数据集 ,X中的样本用d个描述属性A1,A2Ad (维度)来表示。 数据样本xi=(xi1,xi2,xid), xj=(xj1,xj2,xjd)其中, xi1,xi2,xid和xj1,xj2,xjd分别是样本xi和xj对应d个描述属性A1,A2,Ad的具体取值。 样本xi和xj之间的相似度通常用它们之间的距离d(xi,xj)来表示,距离越小,样本xi和xj越相似,差异度越小;距
3、离越大,样本xi和xj越不相似,差异度越大。欧式距离公式如下:,平均误差准则函数,K-means聚类算法使用误差平方和准则函数来评价聚类性能。给定数据集X,其中只包含描述属性,不包含类别属性。假设X包含k个聚类子集X1,X2,XK;各个聚类子集中的样本数量分别为n1,n2,nk;各个聚类子集的均值代表点(也称聚类中心)分别为m1,m2,mk。误差平方和准则函数公式为:,K-means算法过程,算法 k-means算法 输入:簇的数目k和包含n个对象的数据库。 输出:k个簇,使平方误差准则最小。 算法步骤: 1.为每个聚类确定一个初始聚类中心,这样就有K 个 初始聚类中心。 2.将样本集中的样本
4、按照最小距离原则分配到最邻近聚类 3.使用每个聚类中的样本均值作为新的聚类中心。 4.重复步骤2.3直到聚类中心不再变化。 5.结束,得到K个聚类,数据对象集合S见表1,作为一个聚类分析的二维样本,要求的簇的数量k=2。 (1)选择 , 为初始的簇中心,即 , 。 (2)对剩余的每个对象,根据其与各个簇中心的距离,将它赋给最近的簇。对 :,显然 ,故将 分配给,算法实例,对于 :因为 所以将 分配给对于 :因为 所以将 分配给 更新,得到新簇 和 计算平方误差准则,单个方差为,,,。,总体平均方差是:(3)计算新的簇的中心。,重复(2)和(3),得到O1分配给C1;O2分配给C2,O3分配给C
5、2 ,O4分配给C2,O5分配给C1。更新,得到新簇 和 。 中心为 , 。 单个方差分别为,总体平均误差是:,由上可以看出,第一次迭代后,总体平均误差值52.2525.65,显著减小。由于在两次迭代中,簇中心不变,所以停止迭代过程,算法停止。,K-means算法的优点分析,主要优点: 是解决聚类问题的一种经典算法,简单、快速。 对处理大数据集,该算法是相对可伸缩和高效率的。 因为它的复杂度是0 (n k t ) , 其中, n 是所有对象的数目, k 是簇的数目, t 是迭代的次数。通常k n 且t n 。 当结果簇是密集的,而簇与簇之间区别明显时, 它的效果较好。,在簇的平均值被定义的情况
6、下才能使用,这对于处理符号属性的数据不适用。 必须事先给出k(要生成的簇的数目),而且对初值敏感,对于不同的初始值,可能会导致不同结果。经常发生得到次优划分的情况。解决方法是多次尝试不同的初始值。 它对于“躁声”和孤立点数据是敏感的,少量的该类数据能够对平均值产生极大的影响。,K-means算法的缺点分析,主要缺点:,K-means 算法属于聚类分析方法中一种基本的且应用最广泛的划分算法; 它是一种已知聚类类别数的聚类算法。指定类别数为K,对样本集合进行聚类,聚类的结果由K 个聚类中心来表达; 基于给定的聚类目标函数(或者说是聚类效果判别准则),算法采用迭代更新的方法,每一次迭代过程都是向目标函数值减小的方向进行,最终的聚类结果使目标函数值取得极小值,达到较优的聚类效果。 使用平均误差准则函数E作为聚类结果好坏的衡量标准之一,保证了算法运行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K-means算法总结,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