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预防医学》复习题.doc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627794 上传时间:2019-03-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防医学》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预防医学》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预防医学》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预防医学》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预防医学》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名词解释1.能量营养素:食物中碳水化物、脂肪和蛋白质经过氧化分解释放出一定的能量,满足人体的需要,又称三大能量营养素。2.必需氨基酸: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较慢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3.节约蛋白质作用:当摄人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时,可以防止体内和膳食中的蛋白质转变为葡萄糖,这就是节约蛋白质作用4. 碘缺乏病:指从胚胎发育至成人期由于碘摄入量不足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症。它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流产、早产、死产等。5. 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物质、能量的输入输出、生

2、物种群和数量以及各数量之间的比例,始终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关系。6. 职业病: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时间和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机体不能代偿其所造成的功能性和(或)器质性病理改变,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影响劳动能力,这类疾病通称职业病。7高温作业:工作地点有生产性热源,以本地区夏季室外平均温度为参照基础,工作地点的气温高于室外 2或 2以上的作业。8. 食物链: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后者再被第三种生物作为食物,彼此以食物联接起来的锁链关系称为食物链。9推荐摄入量: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97-98%)个体的需要,是健康个体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目标。10. 限制

3、氨基酸:食物中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含量相对较低,导致其他必需氨基酸在体内不能充分利用而使蛋白质营养价值降低,这些含量相对较低的氨基酸成为限制氨基酸。11.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食物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和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12. 矽肺是由于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含游离性二氧化硅较高的粉尘而引起得以肺纤维化为主的疾病。二、简答题1.合理营养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 1) 满足机体对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需要2) 各种营养素之间的比例要适当3) 合理加工与烹调食物4) 食物新鲜、干净,对人体无毒害5)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建立合理的膳食制度2. 简述食物中毒的特点1) 与某种食物有明

4、显关系: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相同的中毒食品,未食用者不中毒。停止食用中毒食品后,发病很快停止。2) 发病潜伏期短,来势急,呈爆发性:短时间内可能有多数人发病,病程急剧,很快形成高峰。3) 临床表现相似:病人具有相似的临床表现,最常见的是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病程较短。4) 常集体发病,人与人之间无传染性:发病曲线呈突然上升之后突然下降的趋势,无传染病流行时的余波。3. 简述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急性作用:环境污染物在短时间内大剂量进入机体可引起急性中毒,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慢性作用:由于污染物多为低剂量、长时期的排入环境中,因而对人体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慢性作用。当

5、人体吸收环境污染物的量逐渐累积到足以造成机体操作的剂量,或有害污染物对机体的微小损害积累(机能蓄积)至一定程度时,即可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远期危害:(1)致癌作用。环境的致癌因素可分为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和生物性因素。(2)致突变作用。突变主要表现在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突变两方面。(3)致畸作用。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致敏作用;免疫抑制作用。4. 生活饮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包括什么?(1);流行病学上安全:饮用水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以防止介水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2)化学组成对人体无害: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的含量应控制在 安全限值以内,以防止对人体造成急、慢性中毒和任何潜

6、在的远期危害; (3)感官性状良好:饮用水应透明、无色、无臭,适口而无味,且无任何肉眼 可见物; (4)水量充足、取用方便:给水应取用便利,水量应能满足居民饮用、食物加 工、个人卫生、洗涤清扫等方面总的需要。5. 简述职业病的特点1)病因明确,有特异性,在控制接触后可以控制或消除发病。2)病因大多可以检测,一般有接触水平(剂量反应)关系。 3)在不同的接触人群中,常有一定的发病率。4)如能早期诊断,合理处理,预后较好。但仅只治疗病人,无助于保护仍在接触人群的健康。5)大多数职业病,目前尚缺乏特效治疗,应着眼于保护健康人群的预防措施。6. 生活饮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包括什么? (1) ;流行病学上

7、安全:饮用水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以防止介水传 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2)化学组成对人体无害: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的含量应控制在 安全限值以内,以防止对人体造成急、慢性中毒和任何潜在的远期危害; (3)感官性状良好:饮用水应透明、无色、无臭,适口而无味,且无任何肉眼 可见物; (4)水量充足、取用方便:给水应取用便利,水量应能满足居民饮用、食物加 工、个人卫生、洗涤清扫等方面总的需要。7. 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处理原则? (1)清除毒物:立即将患者脱离中毒现场,脱去污染衣服,清洗皮肤、头发、 眼部,口服中毒者应彻底洗胃; (2)解毒治疗:在清除毒物的同时,迅速给予解毒药 乙酰胆碱

8、拮抗剂:轻度中毒者可单用此类药物胆碱酯酶复能剂:中、重度中毒者需联合使用阿托品和胆碱酯酶复能剂。 对症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出现呼吸衰弱或呼吸麻痹立即实施机械通气。三、综合分析题1. 某 3 岁女童,最近在光线较暗处视物不清,且逐渐加重,眼睛畏光、流泪,全身皮肤干燥,上臂伸侧毛囊丘疹,多次发生呼吸道感染,生长发育迟缓,眼睛的球结膜靠近角膜缘处有泡沫状银灰色斑点。分析其临床表现,并指出可能为哪种营养素缺乏病。该营养素良好的食物来源是什么?(1)可能体内缺乏维生素 A。(2)维生素 A 缺乏表现:最早的症状是暗适应能力(dark adaptation)下降,严重者可致夜盲症(nightblindn

9、ess)。维生素 A 缺乏最明显的一个结果是干眼病,患者眼结膜和角膜上皮组织变性、泪腺分泌减少,可发生结膜皱纹、失去正常光泽、混浊、变厚、变硬,角膜基质水肿、表面粗糙混浊、软化、溃疡、糜烂、穿孔。患者常感眼睛干燥、怕光、流泪、发炎、疼痛,发展下去可致失明;维生素 A 缺乏还会引起机体不同组织上皮干燥、增生及角化,以至出现各种症状。比如,皮脂腺及汗腺角化,出现皮肤干燥,在毛囊周围角化过度,发生毛囊丘疹与毛发脱落,多见于上、下肢的伸侧面,以后向臂部、腹部、背部、颈部蔓延;呼吸、消化、泌尿、生殖上皮细胞角化变性,破坏其完整性,容易遭受细菌侵入,引起感染;生长发育迟缓:尤见于儿童,影响骨骼发育,齿龈增

10、生与角化,影响牙釉质细胞发育,使牙齿停止生长。 (3)维生素 A 最好的来源是各种动物肝脏、鱼肝油、鱼卵、全奶、奶油、奶酪及蛋黄等。2. 男性,36 岁,家庭装修工人,一次在油漆完地板后出现了兴奋,面部潮红,眩晕等酒醉样症状,有轻微的恶心、呕吐,其他无异常,经治疗后康复。 (1) 该患者可能是何种职业中毒? (2) 如需确诊还需哪些资料? (3) 怎样预防职业中毒?2. 某建筑工地,近两个月主要的食物为精米捞饭、冬瓜汤、黄瓜汤,近日数十人先后出现指趾麻木、肌肉酸痛、压痛,尤以腓肠肌为甚,疲乏、淡漠、食欲差、恶心、忧郁、急躁、沮丧、腿麻木,严重者下肢轻度水肿。分析其临床表现,指出可能为那种营养素

11、缺乏病。该营养素良好的食物来源是什么?(1)维生素 B1(硫胺素)缺乏(2)主要损害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统,成人和婴幼儿均可发生。(3)成人脚气病( adult beriberi):初期症状表现为疲乏、淡漠、食欲差、恶心、忧郁、急躁、沮丧、腿麻木和心电图异常。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以下几型:干性脚气病(dry beri-beri):以多发性神经炎症为主,出现上行性周围神经炎,表现为指趾麻木、肌肉酸痛、压痛,尤以腓肠肌为甚;湿性脚气病(wet beriberi):以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主要表现为下肢水肿和心脏症状;混合型脚气病:严重缺乏者可同时出现神经和心血管系统症状。此外,少数患者在慢性缺乏(如长

12、期酗酒)基础上发生急性严重缺乏可引起脑型脚气病,即“Wenicke_Korsakoff”综合征。(4)婴幼儿脚气病(infantile beriberi):多发生于 2-5 月龄的婴儿,多是维生素 B1 缺乏的乳母所喂养的婴儿,发病突然,病情急,初期表现有食欲不振、呕吐、兴奋、心跳快、呼吸困难;晚期有紫绀、水肿、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强直性痉挛,常在症状出现 1-2 天后突然死亡。过量维生素 Bi 可从肾脏排泄,罕见人体中毒报告。(4)维生素 B1 的食物来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谷类的谷皮和胚芽、豆类、硬果和于酵母,糙米和带麸皮的面粉比精白米面中含量高;二是动物内脏(肝、肾) 、瘦肉和蛋黄。3.

13、某年 7 月 21 日,调查研究人员对山东某采石场调查发现,厂区环境污染严重,采石场最大粉尘浓度超过国家标准 277.15 倍,工作环境噪音达 120dB(A) 。该厂雇佣 126 名工人轮班作业,所有工作岗位均为露天作业。其中 10 余名工人使用风钻开凿岩石。调查时室外气温高达 33以上,在岗工人缺少基本防护措施。 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回答如下问题: (1)该工厂会存在哪些职业性危害因素? (2)长期从事此类工作,会出现哪些职业病? (3)在此类情况下工作,应该采取什么防护措施,提供哪些卫生服务? (4)有部分工人在此单位工作 2 年后,出现咳嗽、咳痰、胸闷、气短等症状,体力明显下降,请问这些

14、工人可能出现了哪种职业性损害?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简述发病的机理?(1)该工厂会存在哪些职业性危害因素? 高温,粉尘,振动,噪音(2)长期从事此类工作,会出现哪些职业病? 尘肺/矽肺,听力损伤/噪声聋,中暑,手臂振动病(3)在此类情况下工作,应该采取什么防护措施,提供哪些卫生服务? 湿式作业、佩戴防尘面具,戴耳罩或耳塞等,供给足量含盐饮料、注意防晒,振动作业者佩戴手套。(4)有部分工人在此单位工作 2 年后,出现咳嗽、咳痰、胸闷、气短等症状,体力明显下降,请问这些工人可能出现了哪种职业性损害?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简述发病的机理?尘肺/矽肺,工作过程中接触了大量的粉尘且没有采取防护措施。其机理包括两个方面:尘细胞的死亡;纤维化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基础医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