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连续性文本1、在我国兴起的背景媒介用什么样的媒介来呈现文本?纸质数字环境读者能否改变数字文本?著作类文本(读者是接受者)基于信息类文本(读者能改变信息)文本格式文本怎样呈现?连续性文本(句群)非连续性文本(清单、如:本列表)混合文本(由以上两者合成)多重文本(多种材料的集合)文本学生必读有哪几种文本?文本类型 描述(典型的问题有“什么”)我国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非连续文本阅读的关注发端于 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 PISA 测试( (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早在2000 年,第一轮 PISA 测试已正式开始。在对“阅读
2、素养”的测试中,引用了非连续性文本这一概念,在 2000 年的 PISA 测试中将文本分成连续性文本(continuous text)和非连续性文本(non-continuous text)两种格式。在 2009年的 PISA 测试中文本的类型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在原有的连续性文本与非连续性文本的基础上增加了混合文本和多重文本两种格式。将既包含有连续性文本的元素和非连续性文本的元素称为混合文本,在纸质的材料中,如报告、参考书、报纸等,在数字媒体中如电子邮件、论坛、网页等。而多重文本所涉及的内容则更多。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由于受“文学文本取向”的影响,有一种“范文学”选文的倾向,语文教材和教学中,
3、实用类文本向来匮乏,这与社会发展和国际上通行做法也是不相符。这次课程标准修订中,我国引进这样一种文本类型,这有助于改善我国学生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上与其他国家相比相对落后的情况,提高学生实用阅读的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首次提到“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并提出要求。如第三学段(5-6 年级)“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的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第四学段(7-9 年级)的阅读中提到“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这带给语文新的挑战。那么,非连续性文本是什么?读它有什么好处? 不止语文教师,各科教师都该弄清它并重视它。
4、2、界定什么是连续性文本?它们承载信息的媒体是文字或符号,从左到右成一行,连接每一行就成了一条连续直线。诗歌、散文、小说、剧本、论文、政史地课文,中小学占多数的数、理、化式子都是如此,都属于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指的是基本由数据表格、图表和曲线图、图解文字、凭证单、使用说明书、广告、地图、清单、时刻表、目录、索引等组成文本类型。这是文本采用怎样的修辞结构叙述(典型的有“何时”)说明(“以怎样的方式”)论证(“为什么”)说明书(提供指导)事物交流(信息交流)我们工作、学习运用极其广泛的文本形式,如日常的说明书、研究报告、物品清单、财务报表、报刊杂志以及网络上大量的资料等大都是以非连续文本或者混
5、合文本的形式呈现的。它是承载信息的媒体不从左到右直线性连续呈现、而多维分布性呈现的文本。它们承载信息的媒体就不止文字或符号了,还有图像甚至音响,而且这些媒体是多维分布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定义为,通过阅读数据、表格、清单和凭证单、使用说明、地图等进行说明、解释和讨论。其关键词是“说明、解释、讨论”。随着信息与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非连续文本运用有增长趋势。这类文本是传统的使用文本的延伸发展。三、特征1、材料多样,图文结合。非连续文本由多种材料,(如图表、清单、文字材料等)组成,图片、表格、文字相结合;2、材料呈非线性链接,跳跃转换较大,但材料之间能相互印证;3、简捷、醒目、直观地呈现信息,概括
6、性强、便于直观地传递信息。4、非连续性文本的优劣(1)优点1、信息量大、收获多。比如你要弄清“非连续性文本是什么”,网上一搜就出了几十上百条解释,收获多-如果查书,一本书往往只有一种说法, “一孔之见”而已。2、短平快、节约时间。非连续性文本用表格、图象来综合信息,表述简洁,每天忙得要死的读者们读它能节约时间、提高效率。3、图文声并茂、趣味性高。非连续性文本喜欢运用文字、符号、图象甚至音响等多种媒体,图、文、声并茂,形象直观,读起来趣味性强。4、便于引用。很多非连续性文本都是电子版,你可以用下载、粘贴的办法引用,比抄书简便多了。读非连续性文本对发展学生智能有以下好处:1、适应生活、工作。由于优
7、点很多,非连续性文本在日常生活、政治、经济、科研等各方面得到极广泛运用,不学会读它就不能适应生活、工作需要。2、极大丰富知识。当今信息爆炸时代,阅读非连续性文本能帮学生吸收海量信息,学习、工作得更好。3、促进立体思维发展。世界是错综复杂的,单向直线式思维过于简单而不适用,非用系统性的立体思维不可。比如设计和管理一项工程,繁多而复杂的工序不可能安排成一条线,而只能安排成空间二维的“程序框图”。4、发展信息处理能力。阅读并理解非连续文本,必须从中发掘、整理信息;写出非连续文本,必须多渠道搜集信息、多维呈现信息。这两种过程都能促进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发展-而这是当今信息时代非常重要的能力。(二)不足非连续文本也有缺点:信息呈现方式多样,读起来比连续文本要难;提供信息“短平快”,容易使信息“碎片化”,使学生知识零碎、系统性和逻辑性差;迷恋它的图象和音响而忽视文字与符号,容易使学生的思维感性化、浅薄化而理性较差,等等。所以,教师既要重视提供并指导学生阅读非连续文本,更要高度重视提供并指导学生阅读连续性文本-本人大胆估计,至少几十年内,连续性文本还将是更重要的信息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