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兰州石化公司“1.7”事故.pdf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626241 上传时间:2019-03-10 格式:PDF 页数:40 大小:1.1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兰州石化公司“1.7”事故.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兰州石化公司“1.7”事故.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兰州石化公司“1.7”事故.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兰州石化公司“1.7”事故.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兰州石化公司“1.7”事故.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兰州石化公司 兰州石化公司 “ “ 1.7 1.7 ” ” 火灾爆炸事故 火灾爆炸事故316罐区位于兰州石化公司橡胶石化区的西北角,东面为24万吨/年裂解装置,南面为烯烃装置,北面为丙烯腈装置,西面为公司内部铁路线。316罐区共分两个区域,分别由合成橡胶厂和石油化工厂使用管理,始建于1986年和1969年。罐区由储罐、火车装卸栈桥和汽车装卸栈桥组成。现共有储罐30具,设计总容量10359.56 m3。其中石油化工厂有22具储罐,储存物料主要甲苯、轻、重碳九、裂解油、加氢汽油、正己烷、抽余油、丙烯、丙烷、1-丁烯、拔头油、轻烃。 基本情况 基本情况1月7日17:15,兰州石化公司合成橡胶厂316

2、罐区当班操作工王发现R202罐底部2号出口管线有大量碳四物料泄漏,立即向当班班长汇报;班长随即向厂调度室汇报,请求立即调消防车到现场掩护,随后带领当班操作工到现场查看、处理,并安排王疏散附近等待卸车的丁二烯汽车槽车。17:22,班长再次向厂调度室报告R202罐底部物料大量泄漏,罐底一片白雾,人已无法靠近。17:24,316罐区发生局部空间闪爆,造成临近物料储罐相继着火。事故共造成6人死亡、1人重伤、5人轻伤。 事故经过 事故经过1.直接原因 合成橡胶厂316罐区R202底部2号出口管线第一道阀门后管线弯头突然失效,碳四物料大量泄漏,汽化后的物料沿铁路自备线及环形道路蔓延至距罐区北侧约80米处石

3、油化工厂丙烯腈装置焚烧炉,遇到焚烧炉内明火后引起燃烧,随后在316罐区附近引发空间闪爆和火灾。 事故原因 事故原因2间接原因 1)车间压力管道管理缺失,专业管理人员工作失职。 2007年3月,橡胶厂对316罐区R203-R207五具储罐所属管线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五具储罐底部管线存在“管线弯头处壁厚不合格,且腐蚀较严重”的现象,判为四级,针对检测结果,橡胶厂制订了检修计划,计划先分三批将316罐区罐底部管线全部进行更换,并将R201-R204罐底部管线更换计划列入2007年6月份的检维修计划(检修计划的编号为:M06.03-06-2007),但是具体实施中, 只对R201罐底部管线进行了更换。

4、剩余R202、R203、R204三具罐底部管线未进行更换。 事故原因 事故原因2)应急处置不到位。 橡胶厂316罐区的R201罐底部管线泄漏的应急预案中,明确要求“当储罐底部管线发生泄漏时,应关闭相关阀门;停止装卸车作业;联系提高消防水压力;打开备用罐阀门,准备接料;进行顶水作业;打开消防水幕;必要时进行放火炬”。岗位操作人员在发现管线泄漏后,尽管岗位操作人员进入现场进行处置,由于碳四物料在短时间内泄漏量大,罐区内大量白雾,人员进入困难。当班岗位员工未能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关阀、顶水、打开事故喷淋和切换备用罐等应急处置,从而使物料大量泄漏及蔓延,最终导致了事故的进一步扩大。 事故原因 事故原因调度

5、人员应急意识不强。橡胶厂调度接到岗位裂解碳四泄漏的电话后,没有迅速认识到泄漏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未及时采取有效的应急协调和处理,没有采取充分的预警。 事故原因 事故原因3)本质安全存在缺陷。 316罐区球罐建于1986年8月,未安装远程切断系统。事故发生时由于碳四浓度高,罐区防火堤内碳四汽化后呈雾状弥漫,人员进入罐区困难,无法及时关闭R202罐底部阀门,致使物料大量泄漏,无法控制。 事故原因 事故原因4)罐区布局不尽合理。 316罐区建于60年代,储罐数量多,单罐容积小,物料品种多,装卸量大,造成岗位人员较多,罐区南侧建有火车和汽车装卸车栈桥,两个操作室距临近罐区约30米。R202罐泄漏后,可

6、燃物料迅速扩散至操作室及临近罐区,闪爆造成人员较大伤亡及火势扩大。 事故原因 事故原因3. 管理原因 1)基层单位基础管理薄弱。 在事故调查过程中发现,车间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对负责的装置工艺流程不熟,不能及时掌握管辖区域内的生产、设备状况,没有履行属地化管理和岗位安全生产职责。由于碳四车间设备主任岗位变动和设备管理人员体弱多病,设备管理人员对316#罐区的压力管道管理不到位,在08和09年再未对检修计划进行跟踪检查落实。该修未修,缺陷未及时消除。 事故原因 事故原因2)生产工艺管理存在薄弱环节。 对长期备用管线没有采取有效隔断措施。R202罐底部2号出料管线(事故发生管线供

7、小碳四及回丁装置),自2008年8月份小碳四抽提装置停工后长期备用。为防冻保温,该送料系统自罐根部第一道阀至防火堤处阀门一直未采取关闭阀门、加装盲板等有效的隔断措施。 事故原因 事故原因3)隐患排查不彻底。 车间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不能按照设计规范排查现场隐患,排查存在死角和盲区。橡胶厂在2007年7月申报的316罐区隐患项目建议书为“316罐区碱罐利用”。2009年11月申报的316罐区隐患项目建议书为“增加罐区照明、装卸车天桥防腐、消防喷淋电磁阀更新和消防井渗水整治”。对316罐区面向有爆炸、火灾危险区域的操作室仍设置玻璃门窗,球罐未设紧急切断阀等隐患,不符合防火设计规范,车间没有及时进行申

8、报,相关部门也未及时发现。 事故原因 事故原因4)培训教育不到位,员工操作及应急能力差。 316罐区虽然作为兰州石化公司重点部位进行管理,但作为橡胶厂而言属于辅助性装置,各项管理暴露出比较薄弱。尤其是员工年龄偏大,事故发生班组平均年龄51岁,并且班组五人当中有三人属于转岗员工,公司虽然进行了转岗前的培训,但从事故暴露出员工操作能力和事故应急能力存在差距,反映出公司在员工培训方面针对性差,实效性不足,培训工作存在薄弱环节。 事故原因 事故原因5)专业管理存在薄弱环节。 公司及橡胶厂机动、生产、安全、人事等专业管理部门在生产管理、工艺管理、设备管理、巡检管理、现场管理、培训教育等工作存在薄弱环节,

9、未能完全履行部门管理职责,安全责任制未完全落实,监督检查力度不够,管理标准不健全,工作标准不高,管理要求不严,专业管理存在“短板”,突出表现在制度和规定的执行力不强,专业管理粗放,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316罐区在设备、生产、应急、现场及基础管理存在的问题。 事故原因 事故原因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集团公司对兰州石化分公司3名相关局级领导干部进行了责任追究:给予兰州石化分公司总经理玄昌伟同志行政记过处分,给予兰州石化分公司分管设备副总经理王凌同志降级处分,给予兰州石化分公司分管生产副总经理兼安全总监李家民同志行政记过处分。兰州石化分公司对以下人员进行了责任追究: 责任追究 责任追究1葛蜀山,合成橡胶厂

10、厂长,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未完全履行其安全职责,对生产装置存在的潜在隐患排查管理不到位,对管理人员严重失职失察,导致未完全落实检修计划,该修不修,对“1.7”事故负有重要领导责任。依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理人员违纪违规行为处分规定,给予葛蜀山行政记过处分,并免去其橡胶厂厂长职务。 责任追究 责任追究2武建生,合成橡胶厂副厂长,对分管的设备管理业务监督、管理不力,对生产装置存在的潜在隐患管理失控,对管理人员严重失职失察,导致未完全落实检修计划,该修不修,对“1.7”事故负有主要领导责任。依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理人员违纪违规行为处分规定,给予武建生行政降级处分,并免去其橡胶厂副厂长职务。

11、 责任追究 责任追究3张才,合成橡胶厂碳四车间主任兼党支部书记,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在碳四车间任职的四个月内,未完全履行其安全职责,对生产装置存在的潜在隐患认识不足,没有有效发现、排查装置存在的人员失职和安全隐患,对“1.7”事故负有重要领导责任。依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理人员违纪违规行为处分规定,给予张才行政记过处分。 责任追究 责任追究4齐加升,合成橡胶厂碳四车间设备副主任,2007年至2009年9月担任碳四车间主任(装置长)、安全第一责任人,2009年9月起担任碳四车间设备副主任,对设备制度执行管理不严,未监督、检查检修计划执行情况,对“1.7”事故负有主要领导责任。根据兰州石化公司

12、生产事故与应急管理规定,给予齐加升同志行政撤职和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责任追究 责任追究5陈学,合成橡胶厂机动科副科长,对分管的压力管道监督管理不到位,对“1.7”事故负有间接责任。根据兰州石化公司生产事故与应急管理规定,给予陈学同志行政记过处分。 责任追究 责任追究6路祥,合成橡胶厂碳四车间生产副主任, 2008年1月至2009年8月为碳四车间党支部书记,2009年9月起担任碳四车间生产副主任,对工艺制度执行管理不严,对“1.7”事故负有间接责任。根据兰州石化公司生产事故与应急管理规定,给予路祥同志行政警告处分。 责任追究 责任追究7牛成,合成橡胶厂碳四车间生产工艺组组长,2007年12月至2

13、009年9月任碳四车间副装置长,主管生产、安全工作,未完全履行岗位职责,对“1.7”事故负有间接责任。根据兰州石化公司生产事故与应急管理规定,给予牛成同志行政警告处分。 责任追究 责任追究8李成,合成橡胶厂碳四车间综合组组长兼工会主席,2008年元月至2009年9月担任碳四车间副装置长,主管设备管理工作,未完全履行岗位职责,未按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要求执行检修计划,对“1.7”事故负有主要责任。根据兰州石化公司生产事故与应急管理规定,给予李成同志行政降职处分。 责任追究 责任追究9王立东,合成橡胶厂碳四车间设备组组长,2007年8月至2007年12月担任碳四车间设备副主任(副装置长),主管

14、设备管理工作,在2007年9月至12月期间未执行检修计划,岗位变更后对工作交接不清,对“1.7”事故负有直接责任。根据兰州石化公司生产事故与应急管理规定,给予王立东同志行政留用察看两年处分,并取消其预备党员资格。 责任追究 责任追究10刘忠德,合成橡胶厂碳四车间设备助理工程师,检修施工期间对现场情况不了解,未执行检修计划,不正确履行岗位职责,对“1.7”事故负有直接责任。根据兰州石化公司生产事故与应急管理规定,给予刘忠德同志行政留用察看两年和开除党籍处分。 责任追究 责任追究11赵春迎,合成橡胶厂碳四车间工艺工程师,2009年10月起主管碳四车间316罐区生产技术管理,对岗位生产工艺管理不到位

15、,未完全履行岗位职责,对“1.7”事故负有间接责任。根据兰州石化公司生产事故与应急管理规定,给予赵春迎行政警告处分。 责任追究 责任追究12曲国岩,合成橡胶厂碳四车间316罐区操作服务人员,对316#罐区未按照车间要求履行操作及管理责任,对“1.7”事故负有间接责任。根据兰州石化公司生产事故与应急管理规定,给予曲国岩同志行政记过处分。 责任追究 责任追究13王永东,合成橡胶厂碳四车间316罐区化工三班操作服务人员,在事故调查过程中隐瞒真相,对事故原因调查造成影响。根据兰州石化公司员工奖惩管理规定,给予王永东行政记过处分。 责任追究 责任追究1.认真贯彻落实省市、集团公司、股份公司领导的重要指示

16、精神。按照省市和集团公司党组的指示精神,公司认真贯彻落实蒋总、廖总、沈总及安全环保部领导的重要指示,立即召开公司干部大会和安全生产工作会议,进行传达部署,切实做好“1.7”事故后的各项工作。围绕继续稳定炼油化工生产、停车装置的复工工作、冬季安全生产大检查和隐患排查等工作,做实、做细安全生产工作。 防范措施 防范措施2全面检查“作业和操作要受控”的执行情况。继续狠抓“反三违”工作,严格检查“六条禁令”和“作业和操作要受控”执行情况,全力抓好新版操作规程的培训工作,提高操作技能,确保每一次生产作业和现场操作活动要受控。基层班组要利用班后会或班组安全活动的机会,播放典型事故录像片,分析炼化企业由于作

17、业和操作不受控甚至失控导致的典型事故案例,对照自身的作业和操作,查找问题,分析原因,逐步养成“作业和操作要受控”的良好习惯。 防范措施 防范措施3. 组织开展以“痛思教训、扎扎实实打基础,严字当头、重塑形象显风范”为主题的全员大讨论活动。在组织干部员工认真学习领会集团公司关于加强安全环保工作的紧急通知和集团公司领导重要指示和讲话精神的基础上,从公司、分厂、车间、班组等层面,分层分级组织全体员工开展为期3个月的大讨论活动,深刻分析“17”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深层次原因,特别是干部员工在思想认识、价值观念、工作作风、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制定措施认真加以整改。通过大讨论活动,汲取事故惨痛教

18、训,使各级干部和广大员工从灵魂深处受到深刻教育,使企业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得到切实解决,干部作风进一步改进,员工队伍思想认识更加统一,把从严要求、从严管理落到实处,消除“低标准、老毛病、坏习惯、老好人”现象,使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更加牢固。 防范措施 防范措施4以应急演练为抓手,深入推进安全主题活动。针对此起事故暴露出基层单位员工安全技能不高,应急能力差等突出问题,围绕公司“学规程、反三违、抓演练、全员管”安全主题活动方案,以反三违和抓演练为重点,积极开展各项主题活动,全面夯实企业安全管理基础。 防范措施 防范措施5全面开展隐患和薄弱环节排查整治活动。从现在开始认真开展三个方面的大排查活动:由公

19、司安全环保处牵头,组织开展安全隐患全面排查,分级梳理,落实责任,抓好整改,使各类安全隐患及早发现、及时消除;由企管处牵头,逐级分析排查管理上的薄弱车间、薄弱班组和薄弱人员,分级组织专业处室、专业干部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整改,促进公司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由生产技术处和机动处负责,分析查找专业管理上的薄弱环节,特别是生产管理、工艺管理、设备管理、巡检管理、现场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从专业管理上消除不安全因素;特别是要加强 防范措施 防范措施制度的宣贯培训,在提高执行力上下功夫,使全体干部员工认真学习制度、熟练掌握制度、自觉遵守制度,坚决按制度规定和操作规程操作,真正形成制度管事、制度管人、制度管安全的局

20、面。通过三项查找整治活动,在全公司上下掀起排查隐患、查找短板、抓住薄弱环节、加强专业管理的高潮,做到问题找得准、薄弱环节抓得住、整改措施落实到位,对到期的压力容器及管道及时进行检测,严禁超期使用,对于公司重点部位储罐设置远程控制系统,不断提高装置的本质安全。 防范措施 防范措施6加强员工培训和预案演练。根据员工队伍的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把系统培训和日常培训结合起来,坚持不懈开展安全教育。加强对员工的岗位培训,全面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坚持实行“双百”考试上岗,使员工熟练掌握岗位操作技能,掌握安全生产应知应会基本知识,切实增强员工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生产素质。要把提升员工安全

21、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作为安全培训的核心,进一步完善事故应急预案,有针对性地加强预案演练、HSE体系培训和安全知识专题培训,努力提升员工保障安全的能力。 防范措施 防范措施7开展岗位安全责任制大检查。此次事故暴露出部分单位安全责任未完全落实,部分员工安全意识及技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要求各单位要针对本次事故教训,由各单位领导亲自带队,编制岗位安全责任制检查表,并逐项落实。公司将组织进行公司范围内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检查,切实提高企业各项工作管理水平。 防范措施 防范措施8加强对各级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加强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教育,使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政绩观和利益观,正确认识以人为本和严格管理的关系,关爱员工与完成规定动作、实现受控管理的关系。严字当头,下决心处理那些不负责任、不敢管理、不严格管理的干部,处理那些自由散漫、不让管、不服管的人员,形成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严格规范、严格执行的良好氛围,把集团公司“安全第一、环保优先、质量至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 防范措施 防范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