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设施渔业之现状养殖 0812 何振达 2008210049关键字:发展,设施渔业,注意事项当前,我国渔业发展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随着渔业外部大环境和宏观经济形势的不断调整变化,渔业发展正面临资源、市场、机制、观念等多种因素的交叉制约, 其原有的强势特征开始弱化,发展的速度相对减缓,而设施渔业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在渔业结构调整中的蓬勃发展,已成为渔业经济增长中一个新“亮点”。先谈谈设施渔业的兴起。我国传统渔业 基础设施简陋、陈旧、经济基础脆弱。根据调查,1996 年我国的精养鱼池的固定资产每亩平均不到 1000 元。缺乏现代化、高层次养殖生 产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和综合经营规模。企业缺乏技术储备
2、,无技术改造和扩大再生产资金,只能维持现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由于传统渔业的破坏性经营造成设施老化,导致固定资产贬值。80 年代在大中城市郊区,国家、集体投资建设了一大批商品鱼基地。目前不少商品鱼基地由于经营 体制不顺利,导致破坏性经营,后果是池塘坍塌、池塘淤积严重,池塘变浅、设备陈旧老化,企业又无力进行池塘改造,造成固定资产贬值。养殖水域环境条件不断恶化。我国人口稠密地区的水域绝大部分都富营养化,我国有水质监测的 1200 多条河流中,有 850 条受到污染。而 海洋方面,自1997 年以来,我国海域多次发生规模巨大、毒性极强的赤潮对我国的海水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养殖水域的 二次污
3、染十分严重。在淡水养殖方面:根据测算,养殖 1 吨淡水鱼,产生的粪便相当于 20 头肥猪的粪便量,其中污染最重的是网箱养鱼。例如北京的密 云水库发展网箱养殖鲤鱼,亩产在 20 t 以上。经济效益可观。但是其后果是导致水库水质转肥,其氨态氮增加了 7.3 倍,活性磷酸盐增加了 10.3倍,不得 不禁止网箱养鱼,但是其后的治理费用,超过了网箱养鱼的利润。 在海水养殖方面:人类过度开发养殖业已经大大超过了海水的自净能力, 其中对虾病的泛滥就是最典型的事例,至今还无法解决。沿海的养虾业,生产1 吨虾大约需要投饲料 35 吨。相当于蛋白质 1.01.3 吨,但回收仅仅 0.10 0.13 吨。大量的氮流
4、入水中污染池水,造成环境污染。水产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不少水域生态失衡。水域的过度开发,原有的水草资源破坏, “草型湖泊” 转变为 “藻型湖泊”。湿地的破坏,使入海的水得不到有效的净化,是海水被污染的原因之一。水产养殖的种群混杂、种质退化。目前水产养殖的繁殖基地混乱,由于急功近利,繁殖亲本小型化已经屡见不鲜。其中最典型的是:异育银 鲫- 采用“只生一胎”的方式繁殖后代。 河蟹 小绿蟹繁殖;辽蟹南移,种质混杂,长江水系正宗的中华绒毛蟹种质退化。科技 储备严重不足,引进消化不力,技术更新速度缓慢。对机遇和信息缺乏敏感性,采取“ 以不变应万变” 的态度,其直接的后果是产品与市场不相适应,养 鱼成本上
5、升,经济效益下降。例如,目前的水产养殖业市场仅仅是满足了短缺型、温饱型的市场,不适应日益增长的消费需要。自 90 年代以来,养鱼成本上升幅度 比鱼价大的多。常规鱼类的单养,尽管亩净产量增加了许多,但是亩产的利润增加甚少。如果不搞混养特种水产,单养常规鱼类就没有积极性。因此,设施渔业符合我国国情和资源现状。虽然我国濒临海洋,但总体上是一个内陆农业大国,特别在中西部,水资源短缺是制约农业和渔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发展设施渔业,利用有限的淡水资源生产更多的水产品,可以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有利于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随着新的海洋制度的建立,中 日、中韩渔业协定生效,海洋渔业特别是捕捞业正面临生
6、产空间缩小、资源衰退、渔区劳动力转产转业任务繁重等严峻形势,发展设施渔业是解决海洋捕捞业出路问 题,促进东部渔业增效、渔民增收、渔区稳定的重要途径。其次,设施渔业顺应了新阶段渔业发展趋势。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传统渔业难以适应市场对水产品优势化和多样化的要求。设施渔业打破了以分散的家庭小规模经营为主体的形式,经营手段实现了现代化,渔业运作方式走上了企业化,渔民已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渔民”,而是能够熟练驾驭市场渔业的企业家,或者是渔业产业化经营中的渔业工人,有利于拉长渔业产业链条,实现产品生产多环节增 值,从市场中获得规模效益。第三,设施渔业适应了市场对产品优质化、多样化需求。设施渔业生产
7、各种无污染、安全、优质的绿色健康食品, 符合我国“餐桌经济”的发展趋势和人们对食品的消费时尚。同时,设施渔业实行特种水产品反季节生产,超、延时令均衡上市供应,在市场上与一般水产品形成 “错位竞争”,避免了传统水产品短时期集中上市的弊端,既提高了渔业竞争力,也增加了效益。第四,发展设施渔业是我国渔业应对加入 挑战的需要。目前,我国棉花、玉米等主要农产品价格高于国际市场,而水产品价格则普遍低于国际市场价格左右,入世后我国农产品 关税降至,政府对渔业的保护性政策也将取消,使国内水产品市场面临很大挑战。发展设施渔业,可以吸引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生产特色、优质、高附 加值、高科技含量的水产品,提高产品的
8、国际竞争能力,有效抵御外国水产品的冲击,同时,使我国的水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所以转型发展知识型、资本密集型、环境保护型和可持续发展设施渔业是我们的不二选择。但是在努力发展设施渔业的同时也必须注意到设施渔业是新生事物,其技术含量高,因此,设施渔业的发展需要一支高素质的管理人员队伍。要以科研做后盾,联合攻关,防止“ 固步自封、独家经营” 。发展设 施渔业是多学科、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养殖对象和技术又有地方性,因此不仅有不少技术需要研究、解决,而且即使是成熟的技术,在当地还需要重新组合,并需要 产业化。目前,不少项目是单兵作战,由于缺乏多学科的相互渗透,从而跳不出原来的老框架。为此必须拆除各行业“ 围墙
9、 ”,冲破学科壁垒,集中有关环境、饵 料、育种、病害、养殖、工程、机电自动化等学科的研究人员,为实现温室工厂化、机械化、信息化、自动化,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智能化温室,实行科研、教学、 生产单位联合攻关。通过多学科的联合渗透,形成新的增长点。目前,我国对设施渔业的研究还刚刚起步,与建立有关温室养殖的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还有很大的一段的差距。因此,设施渔业是高效益、高技术、高投入、高风 险的产业。根据各地的具体条件和自然优势,选准养殖对象、养殖设施和开发基地,发挥当地的自然优势和技术优势。其中产品的市场分析采用的技术路线、生产成 本及效益分析、经营风险分析等必须做到科学、严谨、客观、公正,坚持遵循“
10、 没有反对意见不决策” 的原则,进行科学的分析论证。而且不能忽视市场调查,市场是生产活动的起点和终点。产品要有使用价值、有经济效益,首先必须考虑产品是否有市场。近年来的实践表明,特种水产品的市场高峰期很短,因此,看准养 殖对象后,必须开展规模经营,尽快抢占市场;另一方面,温室设施必须多功能,才能适应市场变化。只有依靠先进的养殖设施、依靠科技进步、依靠规模效益、依 靠营销手段,才能提高市场竞争力量。所以提升我国水产养殖水平,对保障我乡渔业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设施渔业由于采用了大量的设备及技术,通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既保护了渔业生态环境,又生产出了更多更好的水产品,是可持续发展水产养殖的必然选择。参考文献:发展设施渔业促进大黄堡乡水产养殖业发展-大黄堡我国设施渔业的现状及发展措施综合分析-辽宁省丹东市水产研究所设施渔业将成为发展主流-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