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旱农学.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623012 上传时间:2019-03-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旱农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旱农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旱农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旱农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旱农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研 究 生 课 程 论 文论文题目:中国北方旱地农业发展现状新探讨 姓 名: 王 林 学 号: 107331102022 院 系: 草 业 学 院 专 业: 草 业 科 学 完成时间: 2011 年 12 月 25 日 1中国北方旱地农业发展现状新探讨王 林(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摘 要 本文立足于 21世纪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发展趋势,指出旱地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北方旱地农业进行了分区,研究了北方旱地农业的特点,并在分析了中国旱地农业的基本现状和中国旱地农业的现代化以及可持续发展等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旱地农业的基本对策,并对相关技术措

2、施进行了探讨。关键词 中国北方 旱地农业 可持续发展 主要对策引言当前,人口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土地资源和淡水资源日益减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地下、地面水资源消耗多而补充困难,在我国发展灌溉农业已无渴望前景。而我国幅员辽阔的旱地,资源相对丰富,人口密度较低,有着发展农业的较大潜力。发展旱地农业对增加粮油产品,促使不发达地区经济繁荣,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全面持续增长都有重大意义。发展旱地农业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目标。 旱地农业在中国又称旱作农业(简称“旱农” ) ,在国外称“雨养农业”或“雨育农业” 。指在降水稀少又无灌溉条件的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易旱地区,主要依靠天然降水和采取一系列旱作农业技术

3、措施,以发展旱生或抗旱、耐旱的农作物为主的农业1。旱地农业相对于灌溉农业来说,也叫非灌溉农业,它从经济实效出发,不追求建立昂贵的灌溉农业,是一种高产、稳产的农业生产途径,也是现阶段这类地区发展农业的最优之路。旱地农业多集中于气候的北方干旱地区,地多水少,地表水资源不足,地下水资源短缺的平原地区和地形起伏、地表破碎、远离水源的丘陵山地区。北方旱地农业是指沿昆仑山- 秦岭- 淮河一线以北的依靠天然降水补充灌溉农业的地区,可分为干旱、半干旱偏旱、半干旱、半湿润偏旱和半湿润五个子区2。1.我国北方旱地农业类型分区据有关文献资料统计分析,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土地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 52.5% ,即达

4、1/2 以上这一区域主要分布在昆仑山脉、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包括北方 16 个省(市 自治区)的全部或大部其中干燥指数在 2.0 以上,年平均降水量在 150mm 以下,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的干旱区约占国土总面积的30.8% ;干燥度为 1.5-2.0,年平均降水量为 250-600mm ,降水利用率在 38%以上,在没有灌溉条件下尚可种植农作物,但旱灾频率很高,收成很不稳定,且易引起风沙侵蚀的半干旱区,约占国土总面积的 21.7%3。1.1 干旱区2主要分布在阴山北麓高平原干旱牧区、河套平原干旱灌溉农业区、内蒙古西部高原风沙干旱牧区、宁夏北部干旱灌溉农区、陇西黄土高原北部干旱农牧区、 河西走廊

5、干旱灌溉农区,以及柴达木盆地干旱牧农区、阿尔泰山南坡及天山东部干旱牧林区、南疆干旱灌溉农区、吐鲁番盆地炎热干旱灌溉农区、天山北坡灌溉农区和准噶尔西部山地干旱农牧区。面积 284 万 km2,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 29.6%4。1.2 半干旱偏旱区主要包括内蒙古东北部高原半干旱偏旱牧区、阴山北部丘陵半干旱偏旱农牧区 、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风沙半干旱偏旱牧区 、陇中黄土高原西北部半干旱偏旱农牧区,以及青海东部低山丘陵半干旱偏旱农林牧区、祁连山北麓高寒半干旱偏旱牧水源林区和柴达木盆地东南部山地半干旱偏旱牧区。总面积 26万 km2,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 2.7%。1.3 半干旱区主要有大兴安岭西麓南平原半

6、干旱牧区、松嫩平原东北水土流失半干旱农区、松嫩平原中西部半干旱农牧区、吉林西部平原半干旱农牧区、大兴安岭东南麓科尔沁低山丘陵半干旱牧农区、科尔沁沙地半干旱农牧区、西辽河平原半干旱灌溉区、辽宁西北低山丘陵水土流失及风沙半干旱农区、燕山北部山地丘陵水土流失半干旱农林牧区、晋北、冀西北山地半干旱农林牧区、河北及黑龙江半干旱农区,以及太行山东麓半干旱灌溉农业区、阴山南麓丘陵山地半干旱农林牧区、 太原及忻定盆地半干旱灌溉农区、土默特平原半干旱灌溉农区、吕梁北段黄土丘陵半干旱农区、鄂尔多斯高原东北部半干旱牧林农区、毛乌素沙漠边缘风沙半干旱牧林农区、陕北黄土丘陵半干旱农牧区、陇中黄土高原中部丘陵沟塑半干旱农

7、牧区、诲东黄土丘陵半干旱农牧区、青海湖环湖半干旱牧农林区、黄河源头半干旱牧林区、可可西里内陆寒漠区和伊犁河谷半干旱农牧区。土地面积为 119 万 km2,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 12.4%4。1.4 半湿润偏旱区包括大小兴安岭山地丘陵半湿润偏旱农林区、松嫩平原东部半湿润偏旱农区、吉林中部平原半湿润偏旱农区、辽宁西南一中北部半湿润偏旱农区、燕山北部山地半湿润偏旱农牧农区、华北低平原半湿润偏旱农区、豫北豫西半湿润偏旱农区、太行太岳山地半湿润偏旱农区、关中平原临远盆地半湿润偏旱农业区,以及延、阴黄土丘陵半湿润偏旱农牧区、陇中黄土高原南部丘陵沟壑半湿润偏旱农牧区和门源半湿润偏旱农牧区。土地面积 67 万

8、km2,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 7%。1.5 半湿润区东起东北边陲的小兴安岭南麓低山丘陵、三江平原和张广才岭,老爷岭低山丘陵台地,向西南延伸,经辽松平原狭长带,到辽南丘陵,过华北南部黄河以南伏牛山以北,南四湖( 南阳湖、独山湖、昭阳湖、微山湖)北部至山东半岛北半部的一条状地带,向西到渭北高原、秦岭北麓、陇东、陇西黄土高原陇南山地的黄土区。本区土地面积 38.4 万 km2,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 4%4。2.我国北方旱地农业的特点3按照 J.R.Harlan 提出的农业起源中心和非中心论, 我国的北部、中东和中美洲是世界最干旱的三大农业发源地, 并对东南亚和东印度群岛、非洲和南美洲等非中心区起着传播和

9、带动作用。这三个农业起源中心都在大陆的 35纬线上, 并以温带气候为主,与半干旱稀树草原的丘陵地带或流域密切相关。黄河流域是我国传统旱作农业奠基与精耕细作农业的形成地, 在近 70008000 年的旱地农业发展过程中, 积累了丰富的旱地农业经验和技术成果。我国旱地农业形成及发展的特点主要有:旱地农业形成时期是我国传统农业与精细农业奠基时期,以耐旱作物种植为基础,实行农牧结合,以农业内部物质能量低层次有效循环利用为特征;以手工劳动为主体、综合多种经营的小农经济;以经验为主导,强调天时、地利、人和以及物相的自然生态农业;以流域灌溉为手段,提倡发展豆谷、薯类合理种植的抗灾御旱农业。人类社会需求是人类

10、认识、实践、适应和改造自然环境,提高生存质量的原始驱动力。人类从蒙昧时代、野蛮时代、文明时代到现代发展时期,农业文化的发展经历了原始农耕文化、传统农耕文化、高度发展农业文化与农工文化交融阶段;农业科学发展经历了原始农业科学、经验农业科学、实验农业科学和现代农业科学阶段;从耕作制度进程看,经历了撂荒耕作制、休闲耕作制、轮作复种制和集约耕作制。这些发展阶段论在农业产业、文化、科技和耕作制度等方面的反映与融合,使我们不难看出,旱作农业发展阶段所经历的形成发展时期、借鉴发展时期、提高发展时期和持续发展时期的客观走势。我国西北地区处于半湿润易旱、半干旱及干旱地带,光热丰富,耕地充足,人口少,有着较大的生

11、产潜力和农业持续发展优势。西北地区的旱地农业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今天的旱农技术源远流长,与过去一脉相承,建国以来,可以粗略地分为四个阶段,但由于降水少且分布不均,降水季节与作物生长季节不完全同步,农业生产有着较大的风险性和不稳定性;植物生长差,植被覆盖率低,加之雨季多暴雨,导致严重的风蚀和水蚀,以致土地退化,土壤瘠薄,生态环境脆弱,有限的水分更难充分发挥作用5。3.我国北方旱地农业的优势和潜力3.1 土地资源我国北方旱地农业区人均耕地 0.119 hm2,人均草地 0.423 hm2 ,人均果园面积 0.010 hm2 ,人均林地 0.220 hm2,分别是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34%、156%、

12、153%和 115%。北方旱区由于地形地貌的复杂性和土壤发育的差异,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土壤类型,有灰漠土、栗钙土、褐土、黄绵土、楼土、黑垆土、潮土、黑土、盐碱土等,其中东北的黑土、华北的潮土以及黄土高原的黄绵土、镂土、黑垆土在北方旱地农业区占很大面积。这几种土壤质地疏松,保水保肥,易于耕作,适于多种农作物种植。丰富多样的地形地貌、土壤与气候的组合,形成不同旱农地区的地理生态景观,农业类型、作物种群、种植结构、熟制各不相同,从西向东植被覆盖度逐渐增加,种植制度类型从西向南呈现规律性变化,从一年一熟、 二年三熟向一年两熟过渡,从而形成了与北方旱农区地形气候相适宜的多样化的农业生产模式。北方旱地农业地

13、区集中全国 80% 以上的优质后备土地资源。其中可开垦成耕地的一、二等农荒地 975.6 万 hm2,分别占全国荒地总面积和宜农一、二等地面积的 27% 和 87%开发利用北方地区丰富的后备土地资源,对缓解目前我国4严峻的人地矛盾,适应国家农业重心北移,促进东南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3.2 光照资源光照时间长,辐射强度大,光质较好,这一特点奠定了北方旱地农业区高产优质农产品的基础。北方干旱地区受大陆性季风气候影响,在农作物生育期间晴天多,阴雨天少,光照充足,而且大部分干旱地区地势较高,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强度大。与同纬度各地相比,有两大明显的优势,一是实际日照时间长,日照百分率高;二是太

14、阳辐射强度大,特别是对农作物的生理辐射和光合有效辐射强度大。这种优越的光量和光质条件,促进了北方旱区农作物光合作用的进行,光合产物积累快,也有利于光合产物向蛋白质 脂类等物质的转化,为提高农产品品质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因此,北方干旱区出现了许多优质农产品,如华北平原的冬小麦,吉林、甘肃、山西、内蒙古的马铃薯,宁夏的稻米,东北的大豆,内蒙古的甜菜,新疆的长绒棉、葡萄、西瓜、甜瓜,山西、陕西的谷、糜、大枣、苹果,河北的鸭梨等。这种旱区的农业生产优势,也是实现该地区“两高一优”农业的潜力和重要条件6。3.3 热量资源北方旱地农业区大都位于中温带和暖温带,热量资源分布总趋势由南向北和由东向西逐渐递减,绝

15、大多数区域可种植喜温作物,但发展越冬性作物在一些地区受到限制。华北及陕西关中,辽宁南部等暖温带地区,10 积温为3400-4800,大田农作物可两年三熟,或通过复种实现一年两熟。其它地区为中温带,10积温为 1600-3400,基本可以实现一年一熟 .热量条件虽不及南方,但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温度日较差大,优于南方及同纬度的沿海地区雨热同步为北方干旱区农业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特别是夏秋两季较多的雨水既有利于华北东北地区秋作物正常生长,也为西北黄土高原冬小麦播种及其冬春季节正常生产提供有利的水热资源。因此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强化物质和技术的投入,充分发挥区域水热资源同步组合的优势,就可以进一步挖掘

16、北方旱地农业地区的生产潜力。3.4 生物资源北方旱地农业区有丰富的耐旱、耐寒生物资源,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农作物种类多,有 60 多种,其中粮食作物有近 30 种,经济作物 20 余种,绿肥及饲料作物 8 种。粮食作物中分布较广泛的有小麦、玉米、高梁、谷子、糜子、荞麦等谷类作物,马铃薯 甘薯等薯类作物,大豆、蚕豆、扁豆、小豆等豆类作物。其中谷子、糜子、马铃薯耐旱性极强;小麦、莜麦、黑麦耐寒性较强,即使温度在-10 以下,仍能生长。 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较大的有棉花、油菜、胡麻、甜菜、花生、烟草、向日葵等。苜蓿作为一种豆科高蛋白饲草资源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广泛种植。其它还有像草木犀、毛苫、箭豌豆及

17、具有良好防风固沙效果的柠条、沙打旺、紫穗槐等都是良好的饲料植物,它们在我国北方牧区、风沙区均有种植。近几年来由于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大棚蔬菜种植种类、面积和供应量都大大增加,既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给农户带来巨大的效益。果品主要有苹果、梨 、核桃、枸杞、枣、瓜类等。其中苹果、梨、核桃、葡萄、瓜类从南向东5均有分布;柿子、枣、桃等分布于北方的东南部,枸杞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野生资源丰富,且有许多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在野生资源中,药用植物有雪莲、贝母、甘草、麻黄、党参、天麻、灵芝、黄连、人参等;纤维植物有菠菠草、芦苇、罗布麻 、马兰、小叶樟、大叶樟等;芳香油植物有野玫瑰、百里香野薄荷、铃兰、霍香等。

18、 新疆野生资源中有经济价值的植物达 300-400 种,甘肃仅野生药用植物就达 900 余种,还有纤维与造纸原料植物 100 余种,淀粉和酿造原料植物 20 余种。 三江平原有野生药用植物 250 余种,山菜植物 100 余种,饲料植物 70 余种,纤维植物 50 余种,蜜源植物 60 余种6。4.我国旱地农业持续性发展面临的问题4.1 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不良我国北方旱农地区多为高原、丘陵山区,平原比重小,其西部的多数地区深居内陆腹地,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因此,旱农地区自然环境既存在着一定的有利因素,同时又面临着诸多严峻的问题; 由于人为环境的破坏,造成西部和北部地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7。4

19、.2 靠天吃饭,抗害能力差我国北方旱地农业区人均耕地面积大,主要依靠天然降水,旱涝保收的水田面积小, 用自流和地下水灌溉的面积小,各种类型的保护地栽培面积小、能力差。因此, 该地区主要依靠天然的降水,保产保收的能力差。4.2.1 灌溉面积小北方旱农地区,作物所需水分主要来源于天然降水,农田水分盈亏均为负值, 春季均较比严重,缺水量在 120mm-260mm 之间,秋季缺水量在 100mm 左右,夏季收入量大于支出量,但分布不均匀,也常常出现水分亏缺,由于水资源的溃缺、基础设施较差,农田的灌溉面积很小,所占耕地面积不足 10%。因此,不能保证作物的正常播种、生长发育,严重影响产量。4.2.2 保

20、产保收的水田面积小由于旱地农业的河流、湖泊等地上水以及地下水资源的不足,加之北方寒冷, 旱涝保收的水田面积不足 3%,对旱地农业产量的增加起不到主导的作用。4.2.3 保护地栽培能力差由于北方旱地农业的广种薄收,面积大,各种类型的保护地栽培及各种类型的保水栽培面积很小,对提高产量影响甚微,同样也起不到粮食产量的主导作用。4.3 栽培技术落后由于北方旱农地区属于传统农业。在作物种类及品种选择上不能因地制宜, 有些作物和品种不适宜干旱条件,土壤耕作较比粗放,尤其是近些年来深耕的面积和次数逐渐减少,创造不出抗旱保墒的良好耕层构造,难以协调土壤中的水、肥、气、热各因素间的矛盾;近些年由于有机肥施用量大

21、幅度减少,以肥保水、蓄水的能力较差,这是北方旱地农业突出的主导问题。此外,由于除草剂的大面6积应用,减少了农民的田间管理,从而使农田蓄水和保水能力大幅度的下降,严重的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形成8。5. 中国发展旱地农业的主要对策传统农业是以 “顺天时,量地力” 为核心,对自然的依赖和适应成分很重 。但每年气候变化很大,中长期天气预报又难以做到准确,农民在生产实践中往往是天时难顺,无所适从,旱地农业生产力与气候变化相匹配的被动特征成为一条规律。旱地农业生产走被动适应的路线,将永远受气候被动规律的支配 为此,必须重新认识旱地农业,树立全新的旱地农业新观念。5.1 树立旱地农业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旱

22、地农业生态系统中,许多调控措施都带有战略性、全局性,投资大,工程量也大。如农田基本建设、治理水土流失、栽树种草、建设水库等一系列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的措施,都不是一朝一夕,一代人所能完成的,既要有长期性、战略性,又要有组织、有投资;既要搞好自然系统、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建设,又要注重 3 个系统的协调发展9。5.2 建立水土资源的高效利用与调控机制实现北方旱地农业由被动产出逐步转变为主动调控,应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为中心,形成工程、农艺、技术、生物节水技术体系。5.2.1 传统旱作技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 对传统的旱地农业生产技术及经验要赋予新的科学内涵,使之由局部的典型经验上升为科

23、学的、应用区域范围广的技术。主要包括耐旱新品种选用与旱农耕作栽培技术体系的配套,传统耕作技术与覆盖农业技术配套和开发,蓄、保水传统耕作技术与集流、节水工程技术的配套,传统施肥技术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相配套。进一步探讨传统旱作农业与现代化旱作农业在技术的机理、 调控手段适用范围等方面最佳的结合点。5.2.2 天然降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技术全面评估以下 4 个方面的可行性和条件:一是旱地农业区域地貌单元在中观和微观尺度条件下的集水工程规划设计,包括小流域、荒山、荒坡、道路、家庭的集水工程设计与投入产出比可行性;二是不同坡度、不同下垫面 (含不同地面覆盖物) 、不同可控集水面积与集水效率的关系;三是集水

24、窑窖的合理配置 、容量及构建技术;四是集水窑窖配套工程(沉淀池 进水系统及输水系统)技术措施。建立符合当地实际的旱农集水工程技术体系,实现全方位的时空综合集水10。5.2.3 有限水量补灌高效用水工程技术 包括经济灌水制度和非充分灌水制度的确定。在集水条件差的地区,应首先考虑发展设施农业、经济作物和果树的补灌技术;在集水条件好的地区,可扩大到大田农作物,根据作物需水关键期与根层土壤水分消耗动态变化,进行高效补充灌溉,重点考虑在水分亏缺条件下,最佳灌溉量及灌溉期的选择。75.2.4 以农田蓄水为核心的蓄水保水技术体系 农田覆盖是在土壤表面设置 1 层物理阻隔,阻止土壤水分同近地面气层的水分交换,

25、既增加降水入渗,又可以减少土壤蒸发,抑制杂草,改善土壤物理和化学性状,起到蓄水保水的效果,还可以达到培肥土壤、增强农田生态系统功能的目的,是一项改善农田土壤水资源结构的基本措施11。农田覆盖的效果如何,主要决定于覆盖材料和覆盖技术,目前大面积应用的覆盖材料主要是地膜和秸秆。一般情况下,覆盖并不改变作物总耗水量,而是由于覆盖降低了土壤表面的蒸发损失,有的覆盖材料还可以增强降水入渗(如秸秆覆盖) ,这样就可以将土壤蒸发损失的水分转化为作物蒸腾,提高对农作物水分的保证率和对作物水分的利用率。5.3 培肥地力,改进施肥技术“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肥是发挥水的最大增产作用的关键。在现有降水

26、条件下,制约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是土壤肥力不足,因此培肥地力是提高旱地作物生产的关键。施肥技术水平的高低,对旱地水分和肥料利用率有着重要的影响。旱地作物由于水分因素的制约,有时施量过大不仅使施肥效益下降,而且会导致产量下降。一般以土壤含水量 10% 作为施肥效应的临界值,在临界值以上随着水分增加,肥效越显著;在临界值以下,磷肥有增产作用,氮肥则显负效应。5.4 选用耐旱作物和耐旱品种谷子、糜子、高粱、豆类、薯类等是半干旱和半湿润偏旱地区主栽的耐旱作物。要引进一批耐旱作物种质资源,为耐旱育种提供条件,在生态区域多样性、海拔悬殊、气候类型复杂的条件下,形成早、中、晚熟的品种体系。特别是早熟品种,对气

27、候的适应性更加灵活,可比较有效地利用雨热条件,应予高度重视。5.5 推广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我国旱地农业耕作栽培技术有悠久的历史,广大劳动人民在与干旱作斗争的生产实践中,创造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在丘陵和坡耕地等旱区采取等高耕作、 垄作、坑田、丰产沟种植,都有聚水保肥,提高水分利用率的功效。将这些传统的技术与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可起到更好的效果。如山西晋中半干旱地区实行蓄水覆盖丰产沟耕作法,把降水利用率由 38.5% 提高到 82.5%。陕西渭北旱塬采用免耕留茬沟种玉米,与垄种相比,40cm 土层土壤水分含量提高 0.6%-2.2% ,玉米增产 31.1%。山西旱地玉米免耕覆盖耕作比传统耕作增产

28、30.9%。在旱区适当压缩小麦播种面积,扩大豆类、牧草和马铃薯种植面积,调整种植结构和布局,可收到良好的效果。5.6 建立旱地农业技术决策支持系统以旱地农田天然水、作物水、土壤水分动态及集流补灌系统为主线,进行不同旱地农业区水资源结构及合理利用途径的系统分析,并对不同旱地农业技术的功能、效益、投资能力及协调性进行分析,提出不同类型旱地农业区开发在数量、时空上的优化配置方案,形成适宜不同类型旱地农业区的现代化技术8决策支持系统,对旱地农业生产的宏观决策和微观管理进行科学的指导。5.7 因地制宜, 实施分类发展战略 虽然北方旱农地区的落后有共同的影响因素,但是也应该看到,区内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千差万

29、别,5 个规划一级区和 57 个二级区发展方向和重点亦不同。对旱地农业区产业结构的研究应从上述特点出发,做到因地、因时、因区位制宜, 实行分区分类指导和规划,选准突破口,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以资源的合理组合和适应开发利用为基础,以年度较低成本和最大收入为规划目标的产业结合,进行总体设计,步入优化框架,以适应市场经济和资源合理利用的要求。北方旱区产业作物优化应包括种植业结构、畜牧业结构、林业生态结构及非农产业结构,以便形成“两高一优”农业综合发展指标,同时要以科技进步为核心, 由传统单一型向综合型、产量型向效益型的农业结构转换,以市场为导向,以“两高一优”为目的,以旱地农业技术集成为依托,以增加农

30、民收入为核心, 这应该是 21 世纪旱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思想2。参考文献:1 高照良,冯兴平,彭珂珊. 试论我国北方旱地农业与持续发展J.2 张义丰,王又丰,刘录祥,侯向阳.中国北方旱地农业研究进展与思考J.地理研究,2002,(21).3 韩靖国,高世铭,兰晓泉,朱润身.我国北方旱地农业的发展与展望J.4 信乃诠,王立祥. 中国北方旱区农业M. 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98.5 冯起,徐中民,程国栋. 中国旱地的特点和旱地农业研究进展J. 6 李福,李城德,岳云.我国北方旱地农业生产潜力及发展对策J.2010(7).7 杜长玉,刘连义,李东明,庞全国.我国北方旱地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的主要对策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4).8 王殿武,褚达华.我国北方旱地农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5, (5):2427.9 罗其友.21世纪北方旱地农业战略问题J.中国软科学,2000(4):102105.10 张耀先,张建国.旱地农业高效用水技术措施J.中国水土保持,2003(11):3435.11 谢应平.发展旱地农业,促进缺水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J.吉林农业.2011,(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