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情况:长 丰 县 位 于 安 徽 省 中 部 , 合 肥 市 北 部 , 东 经 11652 -11726 、 北 纬 3155 -3237 。 东 与 定 远县 、 肥 东 县 接 壤 , 北 与 淮 南 市 交 界 , 西 与 寿 县 、 肥 西 县 毗 连 , 南 与 合 肥 市 庐 阳 区 、 新 站 综 合 开 发 试 验 区 为 邻 。总 面 积 1938 平 方 千 米 。 总 人 口 78.99 万 人 , 其 中 非 农 业 人 口 9.07 万 人 , 少 数 民 族 人 口 占 0.7%。 人 口 密 度 为平 均 每 平 方 千 米 400.2 人 。 全 县 辖
2、9 个 镇 、 6 个 乡 : 水 湖 镇 、 庄 墓 镇 、 杨 庙 镇 、 吴 山 镇 、 岗 集 镇 、 双 墩 镇 、 下 塘 镇 、 朱 巷 镇 、 三 十头 镇 、 罗 塘 乡 、 义 井 乡 、 陶 楼 乡 、 造 甲 乡 、 杜 集 乡 、 左 店 乡 , 以 及 1 个 省 级 开 发 区 ( 双 凤 开 发 区 ) 和 一 个 新区 ( 合 肥 北 城 新 区 ) , 共 有 39 个 居 委 会 、 302 个 行 政 村 。 县 政 府 驻 水 湖 镇 长 丰 路 85 号 , 南 距 合 肥 市 区 70 千米 。 长 丰 县 地 图风 景 如 画 的 长 丰交 通
3、概 况 :长 丰 , 交 通 便 捷 。 淮 南 铁 路 纵 贯 全 县 , 与 合 ( 肥 ) 阜 ( 阳 ) 铁 路 交 会 于 县 城 。 206 国 道 由 北 向 南 穿 越县 境 西 部 , 县 城 水 家 湖 有 东 西 两 条 干 线 公 路 南 达 合 肥 , 北 通 淮 南 。 双 墩 港 可 通 航 100 吨 级 船 舶 , 经 淠 河 总 干渠 , 到 达 六 安 。长 丰 县 交 通 地 图行 政 区 划长 丰 县 位 于 安 徽 省 中 部 , 江 淮 分 水 岭 横 贯 境 内 。 南 临 合 肥 , 北 靠 淮 南 , 东 与 定 远 、 肥 东 接 壤 ,
4、西 与 寿 县 、 肥西 毗 邻 。 地 处 东 经 11652 -11726 , 北 3155 -3237 之 间 , 南 北 长 77 公 里 , 东 西 宽 54 公 里 。 长 丰 县 是 1964 年 10 月 31 日 经 国 务 院 批 准 , 1965 年 6 月 1 日 由 肥 东 、 肥 西 、 定 远 、 寿 县 边 缘 部 分 经 济 落后 的 乡 镇 组 建 而 成 , 隶 属 合 肥 市 , 是 全 省 第 一 个 市 辖 县 。 全 县 辖 10 个 建 制 镇 、 20 个 乡 、 549 个 行 政 村 , 共 有人 口 87.6 万 人 , 其 中 农 业
5、人 口 78.27 万 人 , 占 全 县 人 口 92.32%。 全 县 土 地 面 积 1938 平 方 公 里 , 约 占 全 省 面积 的 1.8%, 耕 地 面 积 144485.01 公 顷 , 占 土 地 面 积 60.44%, 其 中 水 田 107950.23 公 顷 , 占 耕 地 面 积74.71%, 旱 地 36534.78 公 顷 , 占 耕 地 面 积 的 25.29%。城 市 人 口 :2007 全 县 户 籍 总 人 口 79.15 万 人 , 比 上 年 增 长 1.3%, 其 中 : 非 农 业 人 口 9.85 万 人 , 农 业 人 口 69.3 万 人
6、 。宏观经济:初步测算,09 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32.22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20.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32.49 亿元,增长 8.6%;第二产业增加值 67.62 亿元,增长 31.5%;第三产业增加值 32.11 亿元,增长 13.3%。三次产业比例为 24.6:51.1:24.3;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16399 元,比上年增加 2926 元。2010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2010 年计划 2010 年预计完成指 标 名 称 单 位绝对值 增长(%) 绝对值 增长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10 以上 12000 14 左
7、右财政收入 亿元 1737 12 2063.8 33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11000 20 11800 3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4130 17 4151.5 19.2进出口总额 亿美元 172 10 242.8 54.8实际利用外资 亿美元 52 10 57.2 20.4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上年=100 103 左右 3 左右 103.1 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15210 8 15788 12.1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 4820 7 5285 17.3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万人 45 - 54.8 -城镇登记失业率 4.5 以内 - 3.7 -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 万人 650 3.
8、7 669.5 6.8单位生产总值能耗 吨标准煤 下降 4.36%以上化学需氧量排放量 万吨 -2.2二氧化硫排放量 万吨 -人口自然增长率 7.5 以内 - 7.5 以内 -06 年至 09 年长丰三大产业结构增加值比例变化06 年 07 年 08 年 09 年增加值(亿元) 增长率 增加值(亿元) 增长率 增加值(亿元) 增长率 增加值(亿元) 增长率第一产业 14.5 10% 20.53 9.10% 30.87 9.50% 32.49 8.60%第二产业 18.8 35.60% 32.36 40.90% 46.54 23.10% 67.62 31.50%第三产业 14.7 12.50%
9、17.11 12.70% 20.69 12.90% 32.11 13.30%2011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与重点工作2011 年是“ 十二五 ”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实现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之年。今年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诸多有利条件:国内外产业转移势头方兴未艾,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逐步深入,有利于我省充分发挥区位、交通等综合优势,提高承接产业转移规模和水平;自主创新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将催生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促进区域发展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皖北和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持续增强;经过多年来坚持不懈加大投入,一批重大项目陆续建成,长期积蓄的能量加速释放。但国际金融危
10、机的深层次影响尚未完全消除,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稳定物价压力较大,信贷规模总体收紧,能源原材料、劳动力等成本持续上升,外贸出口面临新困难,保持经济平稳运行难度加大。对此,既要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更要充分考虑各方面不利因素,积极做好应对准备。建议 2011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预期目标如下:工业及建筑业:09 年全年全部工业完成总产值 228 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 174.27 亿元。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53.62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 33.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46.82 亿元,增长 38%。年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 225 户,比上
11、年增加 46 户。全年产值超亿元企业 29 户,比上年增加 4 户,鸿路钢构产值首超 30 亿元。全年工业对 GDP 增长的贡献率达 55.2%,工业占 GDP 比例达 40.6%,比上年提高 5.4 个百分点。09 年全年建筑业增加值 14 亿元,增长 25.7%。三级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 30.89 亿元,增长 45.7%;实现利润总额 1.2 亿元,比上年增长 42.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 135.07 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 36.6%;房屋竣工面积34.52 万平方米,增长 108.3%。固定资产投资:09 年全年施工项目 522 个,比上年增加 43 个,其中,新开工项目 33
12、7 个,比上年增加 78 个,本年投产项目272 个,比上年增加 24 个。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48.86 亿元,同比增长 48.0%,其中,工业投资 81.05 亿元,增长 53.2%;城镇 50 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 111.24 亿元,增长 55.7%;农村非农户完成投资 17.35 亿元,增长28.9%。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 16.57 亿元,比上年增长 34.6%,商品房销售面积 40.11 万平方米,增长 26.1%,销售额 12.98 亿元,同比增长 63.1%。全年 38 个“1346”重点项目完成投资 28.14 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 148.1%。“十一五”成就
13、:“十一五”末,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165 亿元,年均增长 22.2,较 2005 年增长 4 倍;人均生产总值达到 3000美元,较 2005 年翻了一番半以上。实现财政收入 13.88 亿元,年均增长 41.5,较 2005 年增长 5.6 倍。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处于全省前列,经济总量不断壮大,发展质量明显提高。十二五规划:经济总量和县域综合竞争力“全市争先进、全省争一流、全国争百强” 。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 600 亿元,年均增长 24%,力争突破 800 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 1 万美元,年均增长 24%;财政收入突破 60 亿元,年均增长34.2%,力争突破 80 亿元。全社会
14、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突破 2000 亿元,年均增长 25.9%,力争突破 2500 亿元;其中工业投资累计突破 1200 亿元,年均增长 28%,力争突破 1400 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 50 亿元,年均增长17.3%,力争突破 65 亿元。2009 年度房地产市场概况2009 年我县房地产开发企业发展到 30 家,房地产开发 25 处,其主要分布在南部一区三镇和县城,已开发建设面积约 260 万平方米。进入 2009 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县房地产市场发展“先抑后扬” ,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大幅下降,下半年随着全国房地产发展形势的好转,我县房地产开发投资量和销售量也大幅增加,2
15、009 年我县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 12.39 亿元,同比增长 10.7%;总预售面积 65.64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 50.5%;总销售面积 40.1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 6.1%;销售总套数 4407 套,同比增长 10.6%(其中南部 3992 套,县城 415 套) ,总销售额12.98 亿元,同比增长 22.5%,销售均价 3236 元/平方米,同比增长 15.4%。2010 年 1-2 月份长丰县房地产市场情况1、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情况1-2 月份,全县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 2.57 亿元,同比增长 103.9%,其中商品住宅完成投资 2.31 亿元,同比增长 106.3%,占房地产开
16、发投资的比重为 89.8%。1-2 月份,全县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 196.59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 149.2%,房屋新开工面积 12.55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 35.9%,房屋竣工面积 47.94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 101.4%。2、商品房销售和空置情况1-2 月份许可预售面积 1.14 万平方米,全县商品房销售备案 3017 套(南部 2964 套,北部 53 套),商品房销售面积 27.63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 1009.6%,商品房销售额 9.55 亿元,同比增长 1245.7%。1-2 月份我县各区域楼盘销售均价:双凤工业区 3630 元/平方米,同比增长 19.2%,环比
17、增长 2.5%;县城 2880元/平方米,同比增长 27.4%,环比增长-1.2%;岗集 2800 元/ 平方米,同比增长 10.5%,环比增长 7.6%;双墩 2823 元/平方米,同比增长 13.4%,环比增长 0.5%;三十头镇 3004 元/ 平方米,同比增长 19.3%,环比增长 8.8%;下塘镇1847 元/平方米,环比增长 0.9%。截止 2 月底,全县商品房空置面积 19.96 万平方米,商品房空置率为 7.67%,处于合理范围内。三、现阶段我县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1、县城商品房库存量已见底,供需矛盾显现。县城翰林苑、香溢花城等小区基本售罄,09 年中旬就出现了无房可卖的现象,
18、09 年南部一区三镇预售许可面积达 63.34 万平方米,县城只有 2.3 万平方米,这与县城居民旺盛的购买需求产生不小的矛盾,规划的几处小区在近期无法建成投入市场。2、配套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南部一区三镇利用其与合肥无缝对接的区位优势积极发展房地产市场,是我县房地产市场活跃地带,但其配套设施建设与市区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特别是医院、学校、公交、大型超市等基础设施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南部一区三镇房地产市场发展。3、房地产总量相比周边县区较少。截止目前,我县有 16 处楼盘,09 年投资额达到 12.39 亿元,商品房总销量 4407 套,创历年新高,是我县房地产业发展最好的一年,但相比
19、肥西、肥东,我县房地产总量还是比较低。截至目前,肥东共有 22 处楼盘,09 年完成投资 25.52 亿,商品房销售套数 7048 套,65.58 万平方米;肥西共有 30 处楼盘,完成投资 25 亿,总销售面积 85 万平方米。我县房地产市场还有不小的拓展空间。长丰县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1、加强市场监管,增加住宅有效供给。一是加强对房地产企业的监管力度,严格市场准入和退出条件,依法查处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对房地产中介机构的监管,避免中介企业挪用资金的事情发生。二是要增加住宅用地的有效供给,缓解县城等地区房源紧缺问题。三是加强对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执行情况的监管,促进存量土地的实质性开发,加大对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2、加强周边配套设施建设,以高标准配套吸引开发商投资。特别是北城核心区,要加快三产服务业、学校、医疗机构建设,增加公交线路和客运服务站,规划伊始要优先考虑,建议我县积极向合肥市争取更多、更便捷的公交交通线,在吸引开发商的同时,也为下一步房屋销售奠定良好的基础。3、继续加大对县城房地产开发投资力度,尽快把有效、可供开发的闲置土地合理利用,科学规划,进一步加大中小套户型商品房的供应量,满足县城居民购房需求,促进县城房地产市场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