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七 液压辅助装置的使用与维护,任务四 油箱的使用故障与维护,一、油箱的结构和功用,主要是储存油液,此外还起着散发油液中热量、分离混在油液中的气体、沉淀油液中杂质等作用。它还兼作液压元件和阀块的安装台。,布置格局 a.吸、排油分两区, 中间加隔板。b.回油管斜切45度, 面向侧壁。c.底版有斜度,加 放油装置。,1-吸油管;2-网式过滤器;3-空气过滤器;4-回油管5-顶盖;6-油面指示器;7、9-隔板;8-放油塞,d.箱体有吊 钩(环)。e.上盖密封, 大油箱安装 人孔。,3.油箱上的附件液位、温度计。 空气滤清器加热器 冷却器,多管式冷却器1.外壳;2.挡板;3.铜管;4.隔板; A.进
2、油;B.出油;C.进水;D.出水,二、邮箱的故障分析与排除,(1)油箱温升严重 油箱起着一个“热飞轮“的作用,可以防止在短期内吸收热量,也可以防止处于寒冷环境中的液压系统短期空转被过度冷却,但油箱的主要矛盾还是“温升“。严重的温升会导致液压系统多种故障。,引起油箱温升严重的原因如下:,油箱设置在髙温辐射源附近,环境温度髙,如注塑机为熔融塑料,所用的一套大功率的加热装置正提供了这种环境,容易导致油温升高。 液压系统的各种压力损失,如溢流损失、节流损失、管路的沿程损失和局部损失等, 都会转化为热量造成油液温升。 油液黏度选择不当,过髙或过低。 油箱设计时散热面积不够等。,油压机解决温升严重的办法如
3、下:尽量避开热源,但塑料机械(例如注塑机、挤塑机等)因要熔融塑料,一定存在一个“热源”。 正确设计液压系统,如系统应有卸载回路,采用压力、流量和功率匹配回路以及蓄能器等高效液压系统等,减少溢流损失、节流损失和管路损失,减少发热温升。,选择高效元件,努力提高液压元件的加工精度和装配精度,减少泄漏损失、容积损失和机械损失带来的发热现象。 正确配管:减少因过细过长、弯曲过多、分支与汇流不当带来的沿途损失和局部损失。 正确选择油液粘度。 油箱设计时,应考虑有充分的散热面积和容积。,(二)油液氧化、劣化,油箱内油液产生氧化劣化与油液种类、使用温度、休息时间以及氧化触媒的存在有关。选择油种时要根据工作条件
4、和工作环境,选择性能符合的油种和黏度,使用温度在3055休息时间。,(三)油箱内油液污染,油箱内油液污染物有从外界侵入的、有内部产生的,也有装配时残存的。 装配时残存的例如油漆剥落片、焊渣等。在装配前必须严格清洗油箱内表面,并在严格去锈去油污,再油漆油箱内壁。 由外界侵入的此时油箱应注意防尘密封,并在油箱顶部安设空气滤清器和大气相通,使空气经过滤后才进入油箱。空气滤清器往往兼作注油口,现已有标准件(EF型)出售。可配装100目左右的铜网滤油器,以过滤加进油箱的油液;也有用纸芯过滤的,效果更好,但与大气相通的能力差些,所以纸芯滤芯容量要大。,油箱底板应倾斜,底板倾斜程度视油箱的大小和使用了由的教
5、度而定,一般在油箱底板最低部 分设置放油塞,使堆积在油箱底部的污物得到清除。吸油管离底板最高处的距离要在150mm以 上,以防污物被吸人 。,减少系统内污物的产生 a.防止油箱内凝结水分的产生:必须选择足够大容量的空气滤清器,以使油箱顶层受热的空气尽快排出,不会在冷的油箱盖上凝结成水珠掉落在油箱内; 另一方面大容量的空气滤清器或通气孔,可消除了由箱顶层的空间与大气压的差异,防止因顶层低于大气压时,从外界带进粉尘。 b.使用防锈性能好的润滑油,减少磨损物的产生和防锈。,(四)消除油箱振动和噪声的方法,1、减小和隔离振动 2、减少液压泵的进油阻力 3、保持油箱比较稳定的较低油温 4、油箱加罩壳,隔离噪声 5、在油箱结构上采用整体性防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