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胡塞爾的探求式真理觀及其批判 (以近代科學作為典範)B96202043 哲學三 黃晨軒摘要:胡塞爾是現象學的始祖,他對哲學界的貢獻,在於他對意向性(intentionality)的概念作了深度的探索,他不斷強調並成功的使其復活的前現代哲學主張,就是我們的認知行為是意向性的(intentional),意向性就是以一種向世界開放的態度,去認識超越感官知覺材料之外的世界,這是一種不斷探索世界,與世界互動的過程。因此胡塞爾一方面拒絕了洛克的主張(我們天生具有能夠完善認知世界的心智與感官功能),另一方面也拒絕了康德對現象跟物自體的區分(我們永遠不可能認知世界,只能認知建立在感官經驗基礎上的現象)。並且他
2、也反對哲學的任務是要保證我們的知識與世界正確的符應關係。他的想法,一方面打倒了邏輯實證主義,另一方面影響了後來社會科學的發展。他對於時間跟自我同一的理論,則幫助了心理學免於陷入化約主義的危機。最後,他對於歷史視域與追求真理,提出了一種平衡的觀點,提供了一種新選擇,有別於當代主流學者認為一切真理都是相對於歷史條件的主張。胡塞爾思想的原創性以及嚴謹的分析,使他成為了一個偉大的哲學家。不幸的是,胡塞爾對於分析哲學沒有太大的影響力,因為其追隨者與分析哲學派的學者並沒有良好的交流。另外,他的作品往往太過抽象與學術,因此,他的讀者群幾乎都是哲學專業人士。相較之下,海德格更有生氣的哲學風格,以及沙特的文采,
3、使得後來的現象學轉向廣大的一般大眾,造成了不尋常的文化影響力。這並不是說後來的現象學者,只是胡塞爾的詮釋者而已,事實上,像海德格就是個具有原創性的思想家,只是他們多半成名於能夠清晰的傳達胡賽爾對現象學的核心觀點。胡塞爾的作品之所以難懂,主要是由於他使用很多較古老的哲學詞彙,並且整天埋在古人寫的哲學書堆中,因此不熟悉當代哲學的語言,加上他用字遣詞沒有很用心,因此他會被人誤解也是很自然的事。早年胡塞爾對當時的心理主義提出批判,心理主義認為邏輯法則是一種好的思維方式,是人思維活動的抽象化與規則化,邏輯好像是內建於人腦中的一種程式。然而,胡塞爾認為,邏輯法則的內容是超驗性的,是屬於理性世界中的產物,不
4、像思維活動是一種心理事實,屬於經驗世界的一部分。邏輯法則不需要建立在人的思維活動之上,即使沒有人、沒有會思維的存有,邏輯法則依然可以成立;另一方面,即使有邏輯法則,也不能確保人會按照邏輯法則思考,事實上日常生活中充滿了犯邏輯錯誤的人。心理主義認為一個命題被當成邏輯真理,是由於命題讓人產生一種內在明證感,但胡塞爾指出,是因為一個命題是邏輯真理,所以人碰觸到一個必然為真的命題時才會產生一種內在明證感。這種歸本於外在物(認為人的感覺源自外物的某些特性)的思維方式,成了後來現象學的核心概念。胡塞爾在 1900 年發表了邏輯研究,透過語言學的進路,處理真理的問題。關於語言與語意,胡塞爾區分了語言的兩種性
5、質,一種是記號性的,另一種是表達性的。記號性的語言就是用一個符號以代替一個實存物或概念,例如用國旗代表國家;表達性的語言則是帶有一種社會建構的意義,帶有某些言外之意,需要聽眾進行詮釋性的理解。他認為很多哲學問題,都是由於沒有恰當的區分語言的記號性與表達性。關於部分與整體,胡塞爾首先提出獨立部份與非獨立部份的區分,獨立部分是可以與整體分離的,非獨立部份則不能,例如顏色就是一個物體的非獨立部分,因為我們無法想像一個沒有顏色的物體。另外,胡塞爾認為個別物的特徵(例如某物是紅色) ,與特徵的概念(紅色的概念) ,是相互依賴的。我們之所以能了解某物是紅色,是因為我們有紅色的概念,但我們之所以有紅色的概念
6、,是因為我們能了解非常多紅色的物體是紅色。關於人的經驗,胡塞爾承襲了布倫塔諾關於意向性存在物的概念,然而胡塞爾認為,意向性的存在物就是客觀性的存在物,並沒有一種客觀性的存在物,是在意向性的存在物之外的,因此胡塞爾認為,人的意向性可以使人觸摸到世界。關於追求真理,胡塞爾認為真理經驗就是認識到一個概念獨一無二的內涵,而追求真理則是透過不對的去意向一個概念,使的主體對一個概念的認識由空無達到意向滿全的過程。舉例來說,一開始我們對於車子,可能很陌生,而隨著我們看到車子,使用車子,我們漸漸越來越了解車子,如果我們又去參觀車廠,了解車子的製作,那我們就又更了解車子,而隨著我們越來越多方、深入的了解車子,我
7、們對車子的概念就逐漸邁向意向的滿全。心得與批判:胡塞爾認為追求真理是主體對外界不斷探求的過程,而隨著主體對外界的探求,主體逐漸的對外界達到整全深刻的認識,胡氏稱為意向的滿全。對於胡塞爾的這種觀點,我的批評如下:首先,胡塞爾把真理限縮在主體的主觀意向經驗,認為認識是一種主體對世界意向的活動,而忽略了認識也可以是客觀的,特別是對於某些科學定律、法則。按照胡塞爾的說法,意向滿全是每個人都需要經歷的過程,好像談戀愛不能請別人代勞一樣,但科學真理的發現,卻是可以請人代勞的,因此也可以造就知識的累積,別人做了一百次實驗得到的成果,我可以很快的學會並加以應用,所以牛頓才會說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遠。
8、第二,按照胡賽爾的真理觀,每個人活著都是不斷的在意向世界,這種探求式的真理觀,否定了追求真理需要某些高級的方法(例如科學方法)。科學真理的發現,需要數學理性的使用,並且需要懂科學方法,單靠意向性是不足以發現這些真理的。儘管近代科學(特別是物理學)認為大自然是數學寫成的書是一個沒有被證實的假設,然而,近代科學根據這個假設去尋找自然現象中存在的數學關係,得到了豐盛的成果(發現許多新的真理並做出了許多科技產品)是不容忽視的。第三,誠如胡塞爾所說,數學與邏輯是超驗性的真理,而近代科學把自然界與數學成功的結合,使得自然科學的真理也成了超驗性的真理。科學定律的存在、正確性皆不需要依賴主體的意向性,反而是主體的存在受到科學定律的限制(例如人受萬有引力作用,無法自由的飛離地面)。總體來說,胡塞爾太過重視主體對世界直覺性的探求,而忽略了世界有某些科學法則,而人也有科學理性,透過科學理性,使得客觀與知識的累積成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