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管理思想史和管理理论.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617527 上传时间:2019-03-10 格式:PPT 页数:190 大小:1.6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思想史和管理理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0页
管理思想史和管理理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0页
管理思想史和管理理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0页
管理思想史和管理理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0页
管理思想史和管理理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管理思想史和管理理论,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无论何种层次、何种规模的管理活动都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民族文化背景,管理思想也无不深探地镌刻着民族文化的印迹。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古代有许多成功的管理经验,也形成了丰富的、独具特色的管理思想。,美国学者克劳德小乔治曾说:“从墨子、孟子和周礼(约公元前1100年至公元前500年)的古代记载中,已看到当时的中国人早已知道组织、计划、指挥和控制的管理原则。”因此,探寻管理思想的源流,发展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理论和方法,都有必要对中国历史上的管理思想进行发掘,中国古代系统的管理思想及理论框架在先秦至汉代这一时期已基

2、本确立,此后全国管理的总格局(郡县制)已没有大的变化,只是局部有些修正或调整。所以,研究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只研究先秦到汉代部分,已能基本反映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特色。,因此,本节仅从先秦至汉代的诸于百家中选取有代表性的五家,即儒家、黄老道家、法家、兵家和商家,对其管理思想作一简要介绍。此外中国古代管理思想还体现在一些大型古代工程建设之中,如水利工程、修筑长城和宫殿楼阁等。,一、以“仁”为核心的儒家管理思想,儒家的特点是关心人生、社会问题,他们在伦理道德方面建立了相当完整的思想体系,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政治管理及人事管理思想。1孔子的管理思想孔子是中国儒家文化的主要代表“仁”是孔子人生哲学的核心,也是

3、其管理思想的理论基础。所谓“仁”,孔子说,“仁者人也”(中庸9),“仁者爱人”(论语颜渊),一般可理解为同情心。在孔子那里,“仁”是管理者的首要因素,居于道德“五常”之首。在“仁”的思想指导下,孔子把人类社会各种关系概括为五种,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大学9中规定这五种关系的道德规范为:“为人群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于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称为“五伦”。 从五伦出发又推演出十义,即: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记孔运篇)。孔子进一步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奉在身”的道理。这样,孔子把

4、政治与伦理结合起来,把国家、家庭与每个人联系起来,构成了社会管理系统。从管理角度看,要把天下治理好,就得使国家安定。为使国家安定,需要人人从自己做起。,在孔子的管理思想中,管理人才的选拔处于非常突出的地位。“举贤才”是孔子的基本主张。更进一步,他又提出了“有教无类”和“学而优则仕”,扩大教育对象和做官的范围。对于人民,孔子则认为应先“富”之,然后再“教之”这种把社会管理建筑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不断提高的基础上的思想,迄今仍有借鉴意义。,(3)提出“民贵君轻”的观点。孟子认为“民为贵,杜稷次之,君为轻”,他还提出了管理社会、治理国家都有一个民心向背的问题(4)“以和为贵”。孟子从他的政治、伦理主

5、张出发,提出要把仁心“推己及人”,要保持人与人之间和的关系,以达到群体的安定协调。(5)“仁义”思想。孟子在孔子“仁”的思想基础上增加了“义”的伦理思想,把“义”与“仁”并列起来,称为“仁义”。他用“仁义”思想鼓励人们“舍生而取义”。,3儒家的“性善论”与“性恶论”人性和人的行为,是管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思想家就对人性是“善”还是“恶”进行过深入探讨。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人之所以会干坏事,那并非他的本性,而是受环境的影响,就像击水能使水跃起,堵水能使它止流一样。因为人性是善的,所以每个人生来就

6、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孟子称这些为“四端”,即四种内在因素。它们发展起来就成为仁、义、礼、智四种道德。,针对孟子的“性善论”,苟况提出了“性恶论”。荀况认为,如果说人性是善的,那也是人为的结果。因为人的本性生来就是“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荀子性恶)此外,他还从人的日常生活中,证明人的本性是恶的。“夫薄愿厚,恶愿美,猜愿广,贫愿富,贱愿贵,苟无之中者,必求于外;故富而不愿财,贵而不愿执,苟有之中者,必不及于外。,用此观之,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同上)正因为人性本是恶的,所以人生来就有欲望和需要,管理要研究人的欲望,满足人的需要。荀况说

7、:“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荀子礼论),二、以“无为”最高原则的道家管理思想,道家创始人是老于,他的道德经,今俗称老于,是道家的经典。老子蕴藏着丰富的管理思想,既有“治国”,又有“用兵”,既有宏观调控,又有微观权术,被称为“君王南面之术”的重要著作。道家在战国后期的发展形态之一是“黄老之学”,其中则不乏独到的经济管理思想。1老子的管理思想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是道。道本义指道路,后来引申为法则、规律的意思。老子反道作为宇宙的本原,认

8、为万事万物都是由道派生出来的。关于道的性质,老子讲:“道法自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是老子的宇宙法则。自然界无为,道法自然也是无为的,人循道便也要无为。于是,“无为”就成为道家管理思想的最高原则 作为老于管理思想最高原则的“无为”,具有下述几个特点:(1)“无为”是一个普遍适用于任何管理过程的原则,不论是政治管理、经济管理、军事管理或社会文化管理,都概莫能外。(2)“无为”作为一个宏观的管理原则,意味着国家对私人的活动采取不干预,少干预的态度,也即是采取放任的态度。,(3)“无为”决不是要人们什么都不干,而是指人的行动及其指导思想必须顺应自然,必须符合于自然的要求,而不是主观随意地

9、蛮干、胡为。 (4)“无为”不仅不是教人什么事都不干,而且对做事要求非常认真、审慎和严格。老子说:“田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5)“无为”,对管理者而言,还包含着管理方法方面的要求。作为管理方法,“无为”就是要求管理者要善于抓大事,把具体的工作分配给具体的机构和人员去做,勿须事必躬亲。这样,分工协作,权责分明,各展其长,各尽其力,充分发挥了大家的积极性,管理者看似比较清闲,但却能把各方面工作都做得井井有条,取得最佳效果。这也正是“无为而无不为”。(6)“无为”还包含着政策要有稳定性,不可朝令夕改的意思。老子里有这样一名胜话:“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是

10、说,治理大国要父烹煎小鱼一样,小搅动。治理国家而政策设有稳定性,就会造成严重的混乱和烦扰。,从“无为”的原则出发,老子提出了一整套以弱胜强的道家的管理策略。“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就是说,向对立面转化是“道”在运动中的表现,善于运用这种“道”的人,不会因自己处于弱势而悲观失望,而是能够从敌强我弱的现状出发,通过对“道”的妙用达到以弱胜强和转弱为强。在此基础上,老子又提出了“后敌而动”的思想。在人与人,国与国的关系中,老于一贯主张“居后”、“处下”,认为这是处理人和人、国和国之间关系所普遍适用的原则。正所谓“不敢为天下先”。这一观点显然与现代管理中的创新思想相矛盾。,2淮南子中的经济管理思想

11、战国后期,有些人伪托黄帝著书,称黄帝书,以老子和黄帝书的思想为基础,吸取诸子百家思想,融汇成新的学说体系,称为黄老之学。黄老之学将老子中的“无为”思想用于治国,产生了“无为而治”的管理方针。淮南子(原名淮南鸿烈)集黄老学说之大成,是道家思想的丰富与发展。尤其是淮南子中的经济管理思想更为引人注目。,具体地说,淮南子提出了如下一些经济管理思想。(1)主张一切经济举措必须顺民之心,国民之性(2)提出了君主治理经济的总方针从“安民定用”到“省事节欲”再归于“虚平无为”。(3)“因资”、“乘势”以推动社会生产全面发展。其中“因资”包括三层意思:一是顺随天时地利而成其事;二是发挥人之所长,提高经济效益;三

12、是以有易无,物畅其流,以促进生产发展。“乘势”则是指:第一,明君为治,必须君臣异道,君逸臣劳;第二,下必行之令,使民知利害,造成天下风从之势。 (4)反对贪剥赋敛无度,主张蓄积于民。 (5)主张人君应廉俭率下,切勿耗竭民力国财。,三、以“法治”为基础的法家管理思想,历史上以法治国的思想是到战国时期才建立起来的。从管理的角度讲,法家都是为君王服务的,以成文法或不成文法作为标准,以赏罚为手段,进行比较简单的管理,一般不重视教育工作,不重视道德方面的培养。“法治管理思想的主要代表是韩非(公元前280年至233年),他也是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韩非博采众家之长,自成刑名法术之学,形成了以专制主义为特色的

13、管理思想体系。韩非反对“人治主义”或贤能政治,主张“立法为教”只要“法不败”,就能保持政治的常轨。但是虽有善法,如果“主无术以知奸”,也还不行。所以,韩非认为人君要有善于驾驭臣下的“南面之术”。,不过术必须要以法的有效性为依据,也就是要保证法的效力。法既立,术亦备,如果缺乏“势”(即强制势力),即使有法也会无效而不可依,有术也难保证群臣会服从管理因此,法的执行还得靠“势”。在法、术,势三者之中,法是中心,术与势是行使法的必要条件这就是韩非的法、术、势三者结合的法治理论在韩非看来,实行法治,中人之君也可使国治,实行人治,则非要靠贤人,能人、上等智慧之人不可,这种人又“千世一出”,很不容易找到,其

14、结果是要俟千世才有一治。如果“抱法处势”,中人和上人都一样能治。所以,韩非坚持法治,抨击人治主义。,四、孙子兵法中的管理思想,孙子兵法是一部含有丰富管理思想的重要著作。它的许多基本观点,对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具有启迪作用。孙子兵法共十三篇,它的管理思想包括管理职能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监督和领导艺术等方面1孙子在兵法计篇中着重指出了研究和谋划的重要性他强调事前必须周密分析各种条件,把“道”、“天”、“地”、“将”、“法”这“五事”给予充分考虑,做到“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在“五事”的基础上,还要探求和对比敌我双方的强弱优劣,称为“七计”。,“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

15、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认真地分析、比较“五事”、“七计”,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各种方案,进行决策,这就是“夫未战“ 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将帅在谋划中,还要分析有利和不利的情况变化,“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市患可解也”(兵法变篇)。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应变计划,祸患就可以解除。这样制定的作战计划,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2孙子在组织、指挥、协调和监督方面的主张 孙子认为“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兵法势篇),把人员按编、裨、卒,伍建制,组织起来,而每一种编制都按一定

16、的数组织,正确地运用组织力量。分数已定,不用“遭”教育士卒,用纪律、军法来统一步伐,即“令之以文,齐之以武”(兵法行军篇)作战时,“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人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兵法军争篇),主要依靠旌旗金鼓等信息指挥工具来统一指挥,统一行动“故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兵法地篇),指挥、协调得当,统帅三军,就像使用一个人那样。这些组织指挥的原则与现代管理的主要职能相比较,确有“古为今用”的价值。,3孙子在对人的管理问题上,强调上下协调一致“道者,令民与上同童也,放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兵法计篇)。他还提出“上下同欲”作为“知胜有五”中的

17、一条。为此,孙子主张要有“赏”因为“赏”是满足士兵的欲望,激励土兵士气的重要方法,而“利”则是“赏”的主要内容。但是,也不能滥施奖罚,要注意量度孙子指出:“数赏者,窘也;数罚者,困也。”(兵法行军篇)对突出贡献的人,实行重奖。如“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赏其先得者”(兵法作战篇)。孙子兵法中关于领导、用人的管理思想非常丰富,对于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无疑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五、商家的经营管理思想,商家是先秦至西汉前期的一个颇具特色的学术思想流派,但却被后代研究者们长期忽视直到近代,当新式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在中国出现后,学术界才有人对古代商家的思想给予重视。商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范蠡、白圭、吕不韦、桑弘

18、羊等1范蠡“积著之理”的经营思想范蠡曾为越国大夫,辅佐勾践灭吴复国,后弃管到当时的商业中心陶(今山东定陶县)定居,自称“朱公”,人称“陶朱公”。由于他既“居贷”,又“耕畜”,农牧商结合,善于经营,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成为天下富翁,陶朱公在商业贸易活动中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他运用了一套理论知识来指导他商业经营实践。这套理论知识名为“计然之策”。“计然之策”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国家管理粮食市场的办法,称为“治国之道”,另一部分是关于私人经商致富的理论原则,称为“积着之理”。正是“积著之理”体现了范蠡的主要经营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1)“知斗则修备,则用则知物,二者形则万货之情可得

19、而观已”(史记货殖列传)意思是说,懂得军事,并打算投入战争,就要做好战备工作;而知道货物的生产季节和社会需求的关系,才算是懂得货物经营。能够充分理解作战与战前准备的关系,能够及时明了季节和需求之间的关系,则天下货物的供需行情,就看得很清楚了。这是范蠡从事商业经营的基本原则,(2)范蠡把商品价格的变化概括为:“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同上)即,看看商品是供过于求还是供不应求,就能判断价格的高低、涨落。一种商品价格涨到了最大限度,就会反落下来;如果低落到极限,就会反涨上去。 (3)在市场价格的变化面前,范蠡规定商人的反应应该是“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货物价格高时

20、,就要把货物大量地抛售出去,货物价格低时,就要大量买进。,(4)范蠡提出要注意加速商品和资金的周转,“财币欲其行如流水”。主张“无息币”,即不要把货币滞压在手中;“无敢居费”,不要囤积居奇,贪求过分的商价。主张增加利润耍从加速周转中来实现。(5)范蠡在具体商品的经营上,提出要注意商品的质量,“务完物”,即贮藏货物务必保持完好。,2白圭“治生之学”的经营思想白圭,名丹(约公元前370年到公元前300年),战国时期周人。白圭是战国时期商人的突出代表,他提出了一套能够指导商人从事商业贸易活动的思想原则,成为商家经营管理思想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白圭治生之学的摹本原则,就是“乐观时变”四个字。说

21、的是要善于预测行情并根据这种预测进行决策白圭不但善于“观时变”,而且敏于“趋时”,也就是说,他不但善于预测行情,而且在看准行情之后,能够及时决策,迅速行动,不失时机地利用有利的行情来达到自己的目标,白圭的经营目标的确定也是建立在市场预测的基础上,他采取“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选择方法。所谓“人弃我取”是指对那些人们并不急需而又暂时供过于求的价格最便宜的商品,应当予以购存,所谓“人取我也”则指对那些消费者迫切需要而又暂时供不应求的价格昂贵的商品应当予以抛售。“人弃我取”是为了“人取我与”,即“人取我与”是以“人弃我取”为前提,二者在具体经营过程中是连续运用而又不可分割的经营原则。,在具体的商业经

22、营活动方面,白圭总结了两条重要的经验。一是“欲长钱,取下谷”要想盈利,就要经营低价格的下等谷物。因为下等谷物常常是社会的大宗消费物,尽管价格低,但由于市场需求相对稳定,成交量大,利润也就比较有保证。二是“薄饮食,忍嗜欲,节衣服,与用事僮仆同苦乐”节制个人消费,目的在于把资金尽可能地用于商业经营上,经营者与“僵仆”一样勤勤恳恳地工作,目的在于更有效地推动经营活动的运转。,古为今用是我国管理现代化所面临的课题。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古代虽然没有专门的管理学著作,但古代思想家们在论述人生观、社会观、兵法之类问题中,都涉及到管理学的重要原则。同西方管理学相比,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有许多的特点,诸如“顺

23、遭重人,仁和守信,制法运筹”等等,成为现代管理学的重要思想渊源。,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儒家和法家,他们的许多管理思想今天仍不乏借鉴意义。儒家所倡导的仁政思想和中庸思想对于历代国事管理一直具有积极影响。当代美国管理学家汤姆波德斯和南希奥斯汀提出的“面向顾客”、“不断创新”、“以人为核心”等三项管理原则与儒家的仁爱、创新、至善有异曲同工之妙。,儒家的中庸思想因其注重捧除管理者个人感情因素,秉公按照事物规律进行管理,而成为当代有效管理的根本原则。法家思想后来则逐渐演变成一整套法制体系,包括田土法制,财税法制,军事法制,人才法制,行政管理法制,市场法制等等,成为历代宏观与微观管理的重要基础。法家思想对于

24、现代经济管理与企业管理仍有重大借鉴价值但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产生的背景是封建社会,主要集中在政治管理和军事管理方面。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经济生产管理思想较少。,中国早期的管理思想虽然博大精深,但管理理论却最先出现于西方,而且时至今日,仍未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这不能不发人深省。因此,本章介绍的是西方的管理理论。对管理理论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当首推亚当 斯密(Adam Smith)。,多年以来,管理人员通过应用不同的管理哲学,使汽车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1900年以前,工人组成生产小组相互协作,把各种零部件用手工的方式组装成汽车。这种小批量生产是非常昂贵的.,引例:汽车生产方式的改变,

25、组装一辆汽车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工人们一天只能够生产很少量的汽车。为了降低成本、提高销量,早期汽车厂的管理者需要具有较高的提高生产效率的技能。1913年,亨利福特(Henry Ford)使整个汽车行业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他在底特律开办了“高地公园汽车厂”,生产T型车。,福特与他的生产管理团队开创了大批量生产系统,使得小批量生产系统在一夜之间变得陈旧过时。在大批量生产系统下,传送带将汽车传送到工人面前,流水线旁的每个工人负责完成一项特定的工作任务。,福特与他的生产管理团队开创了大批量生产系统,使得小批量生产系统在一夜之间变得陈旧过时。在大批量生产系统下,传送带将汽车传送到工人面前,流水线旁的

26、每个工人负责完成一项特定的工作任务。,通用汽车公司和克莱斯勒公司的CEO艾尔弗雷德 斯隆(Alfred Sloan)、沃尔特 克莱斯勒(Walter Chrysler)没有简单地模仿福特的方法,而是采取了一种新的战略: 为消费者提供一个范围广泛的选择空间。,汽车生产的第二次革命发生在日本,而不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大野耐一一位丰田汽车公司的生产工程师在参观了美国三家汽车生产厂家后,开创了准时制生产(Just-In-Time)方式,成为管理思想的一大变革。,准时制生产背后的管理哲学,是通过在生产过程中连续地寻找、发现能够提高效率的方法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减少汽车装配时间。到20世纪70年代

27、,日本管理者已成功高效地应用了这种新的生产系统,与美国竞争对手相比,他们生产的汽车质量更高、成本更低。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汽车企业已称雄世界汽车市场。,为了与日本同行竞争,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管理者访问了日本以学习准时制生产方法。福特公司和克莱斯勒公司成为学习应用这一新的生产哲学以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最为成功者。,事实上,到1995年,它们的生产成本已经与日本汽车企业基本持平。尤其是福特公司,还极大地提高了其汽车质量。但是,尽管取得了进步,美国企业在质量方面还是不能与丰田汽车公司()相比。 【讨论题】 1.全球汽车生产方式是如何变化的? 2.全球汽车生产方式的演变说明了什么问题?,全球汽车生

28、产发展简史表明,管理实践的发展变化是在人们探寻提高组织效率和效益方法的过程中产生的。管理理论发展演化背后的动力在于如何更好的利用组织资源的方式的探索。,在管理者和研究人员找到了管理组织资源的更好方法时,管理理论就进一步得到了发展。本章我们再来探讨现代管理理论的演变以及影响这一演变的中心问题。介绍目前管理者面对的若干重要趋势和问题。经过学习,你将了解管理理论发展演进的方式和过程。,19世纪末到20世纪50年代,是管理思想多样化时期。本节介绍西方管理理论,主要包括泰勒及其追随者所倡导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等人提出的“一般管理理论”、以韦伯为代表的理想行政组织理论、强调“人的方面”的梅奥等人的“

29、人际关系论”、还有一批人注重管理中数量方法的研究。,泰勒、法约尔和韦伯等人的管理理论构成了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全貌。“古典管理理论”虽然也承认个人的作用,但是强调的是对个人行为的控制与规范。梅奥等人的“人际关系论”注重于工作中人的行为的研究,并形成了行为科学理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政府因国防需要,组织了一支科研队伍,集中解决一些高度技术性问题,产生了“运筹学”,有关成果被用于管理,这样,另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即数量管理理论,或管理科学理论就应运而生了。,战后,又出现了许多管理理论的新派别,这些学派在历史渊源和论述内容上互相影响、盘根错节,形成了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下面我们按照这些不同的

30、理论分支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介绍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管理科学理论和管理理论的丛林。,西 方 管 理 理 论,管理过程 经验理论 权变理论 社会系统 人性假设 需求层次 人际关系行政管理 一般管理 科学管理,古典理论,行为理论,管理科学理论,现代管理理论丛林,管理理论,管理理论概述,(一)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1911年,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的 “科学管理原理” 出版,在书中他提出了科学管理四原则:,一古典管理理论,泰勒(Frederick W. Taylor, 1856-1915) 美国人,工程师,科学管理之父。生日: 1856/20/3 。,“很难找到

31、这样能干的工人,他不用话花很多时间去琢磨他能够以多慢的速度工作,同时使老板相信他干得不错.”弗里德克W 泰勒,对工人工作的每一个要素开发出一种科学的方法,用以代替经验方法。 科学地挑选工人,并对他们进行培训、教育和使之成长。 与工人衷心合作,以保证所有工作按已提出的科学原则去做。 管理者和工人在工作和职责的划分 上几乎是相等的,管理者应承担比工人更胜任的各种工作。,实行刺激性的计件工资报酬制度 计件工资制度包含三点内容:(1)通过工时研究和分析,制定出一个有科学依据的定额或标准;(2)采用一种叫做“差别计件制”的剌激性付酬制度,即计件工资率按完成定额的程度而浮动。(3)工资支付的对象是工人而不

32、是职位,即根据工人的实际工作表现而不是根据工作类别来支付工资,5工人和雇主两方面都必须认识到提高效率对双方都有利,都要来一次“精神革命”,相互协作,为共同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努力。 6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法为科学工作法。 7实行“职能工长制”。 8在组织机构的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科学管理是以工厂管理为对象,以提高工人劳动生产率为目标,在对工人的工作和任务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标准的操作方法,并用此法对工人进行指导、训练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科学管理就是应用科学的方法确定从事一项工作的“最佳方法”。泰勒的科学管理的理论和研究活动确立了他的“科学管理之父”的地位。 科学

33、理论并非泰勒一人的发明,而是把19世纪在英、美等国发展起来的东西加以综合而成的一套思想。,亨利甘特(HenryGantt)吉尔布雷斯夫妇(Frank and Lilian Gilbreth),科学管理理论的其他代表人物,泰勒及其同行者与追随者的理论与实践构成了泰勒制,人们称以泰勒为代表的学派为科学管理学派。当然,科学管理存在过于重视技术、强调个别作业效率、且对人的看法有偏、忽视了企业的整体功能等历史局限因素,所以,科学管理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科学管理却是万万不能的。,泰勒的科学管理开创了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先河。在其正被传播之时,欧洲也出现了一批古典管理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法约尔及

34、其一般管理理论。,(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法约尔出生在法国一个资产阶级家庭。1860年毕业于法国国立矿治学院(在圣艾蒂安)他担任过工程师、总经理,晚年担任过大学的管理教授。1880年,46岁的法约尔受命于危难之际,担任了一家矿业公司的总经理(叫富香博公司),他对公司进行大改组。,法约尔(Henri Fayol, 1841-1925) 法国人,现代经营管理之父 生日 1841/29/7,“管理的过程是预测、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亨利法约尔,凭借自己出色的才能把公司从破产边缘拯救过来。现在这个公司仍然是法国中部最大的采矿和冶金集团的一部分。退休后他创办了一个“管理学研究中心”,

35、专门推动他的管理学方面的研究。 1916年,发表的“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是他一生管理经验和管理思想的总结。标志着一般管理理论的形成。,其主要内容如下: (1)从企业经营活动中提炼出管理活动 法约尔区别了经营和管理,认为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管理包括在经营之中。通过对企业全部活动的分析,将管理活动从经营职能(包括技术、商业、业务、安全和会计等五大职能)中提炼出来,成为经营的第六项职能,进一步得出了普遍意义上的管理定义,即“管理是普遍的一种单独活动,有自己的一套知识体系,由各种职能构成,管理者通过完成各种职能来实现目标的一个过程。”,法约尔被后人称为“经营管理之父”或“管理过程之父”。,(2)倡导

36、管理教育 法约尔认为管理能力可以通过教育来获得,“缺少管理教育”是由于“没有管理理论”,每一个管理者都按照他自己的方法、原则和个人的经验行事,但是谁也不曾设法使那些被人们接受的规则和经验变成普遍的管理理论。,(3)提出五大管理职能 法约尔将管理活动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五大管理职能,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讨论。 管理的五大职能并不是企业管理者个人的责任,它同企业经营的其它五大活动一样,始终分配于领导人与整个组织成员之间的工作。,(4)提出十四项管理原则 法约尔认为,管理的成功不完全取决于个人的管理能力,更重要的是管理者要能灵活地贯彻管理的一系列原则。尽管这些原则是在20世纪初提出的,

37、但仍然是当前管理理论和研究的基础,现代管理学家如汤姆 彼得斯(Tom Peters)仍然继续大力赞扬这些原则。,这些原则是:工作分工;职权;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报酬合理;集权与分权;等级链;秩序;公平;人员的稳定性;首创精神。,(1)分工。他认为这不仅是经济学家研究有效地使用劳动力的问题,而且也是在各种机构、团体、组织中进行管理活动所必不可少的工作。 (2)职权与职责。他认为职权是发号施令的权力和要求服从的威望。职权与职责是相互联系的,在行使职权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有权无责或有责无权都是组织管理上的缺陷。,(3)纪律。纪律是管理所必须的,是对协定的尊重。这些

38、协定以达到服从、专心、干劲,以及尊重人为目的。就是说组织内所有成员通过各方所达成的协议对自己在组织内的行为进行控制,他对企业的成功与否极为重要,要尽可能做到严明、公正。 (4)统一指挥。指组织内每一个人只能服从一个上级并接受他的命令。,(5)统一领导。指一个组织,对于目标相同的活动,只能有一个领导,一个计划。 (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即个人和小集体的利益不能超越组织的利益。当二者不一致时,主管人员必须想办法使他们相一致。,(7)个人报酬。报酬与支付的方式要公平,给雇员和雇主以最大可能的满足。 (8)集中化。这主要指权力的集中或分散的程度问题。要根据各种情况,包括组织的性质、人员的能力等,来

39、决定“产生全面的最大收益”的那种集中程度。,(9)等级链。指管理机构中,最高一级到最低一级应该建立关系明确的职权等级系列,这既是执行权力的线路,也是信息传递的渠道。一般情况下不要轻易地违反他。但在特殊情况下,为了克服由于统一指挥而产生的信息传递延误,法约尔设计出一种“跳板”,也叫“法约尔桥”(Fayol bridge)。 (10)秩序。指组织中的每个成员应该坚守其各自的岗位,“人皆有位,人称其职”。 (11)公正。主管人员对其下属仁慈、公平,就可能使其下属对上级表现出热心和忠诚。,(12)保持人员的稳定。如果人员不断变动,工作将得不到良好的效果。 (13)首创精神。这是提高组织内各级人员工作热

40、情的主要源泉。 (14)团结精神。指必须注意保持和维护每一集体中团结、协作、融洽的关系,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法约尔的管理职能和管理原则奠定了以后20世纪50年代兴盛起来的管理过程研究的基本理论基础,这些管理原则在当代管理实践中绝大部分保留了下来。,他是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 他在管理理论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组织理论方面。主要贡献是提出了所谓的“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因而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三)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马克斯.韦伯(Max Weber, 1864-1920) 德国人,组织理论之父 生日 1864/21/4,“所有以办公室形式出现的组织遵循着

41、这样一个等级原则,那就是:每一个低级的办公室都受控并受监督于高一级的办公室.” -马克斯.韦伯,韦伯认为,理想的行政性组织应当以合理合法权力为基础,不是以个人或世袭地位为基础。合理合法权力是一种按职位等级合理分配,经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并有能力胜任其职的人,依靠合法手段而行使的权力,统称为职权。以这种权力作为基础,韦伯设计出了具有以下特征的组织系统:,组织中的人员应有固定和正式的职责并依法行使职权。 组织的结构是一层层控制的体系。在组织内,按照地位的高低,规定成员间命令与服从的关系。 人与工作的关系。成员间的关系只有对事的关系而无对人的关系。,成员的选用与保障。每一职位根据其资格限制(资历或学历)

42、,按自由契约原则,经公开考试合格予以使用,务求人尽其才。专业分工与技术训练。对成员进行合理分工并明确每人的工作范围及权责,然后通过技术培训来提高工作效率。成员的工资及升迁。 按职位支付薪金,并建立奖惩与升迁制度,使成员安心工作,培养其事业心。,韦伯认为,凡具有上述6项特征的组织,可使组织表现出高度的理性化,其成员的工作行为也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组织目标也能顺利的达成。韦伯对理想的官僚组织模式的描绘,为行政组织指明了一条制度化的组织准则,这是他在管理思想上的最大贡献。,巴纳德的自觉协作活动系统,组织就是这种自觉协作活动的一个系统,这种系统能否长期存在、发展,取决于以下四个条件: 个人理解这个命令。

43、 个人认为这个命令同组织的目标是一致的。 个人认为这个命令同自己的个人利益是符合的。 个人有执行这个命令的能力。,他还把组织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指出正式组织作为一个协作系统,无论级别的高低还是规模的大小,都包含三个基本要素:即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信息的联系 不同工作有关的联系并从而形成一定的看法、习惯和准则的无形的组织,即非正式组织。,行为科学理论,福利特的工作 梅奥:人际关系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麦克雷戈:人性的基本假设,MG2-22,由于韦伯和法约尔的著作直到20世纪40年代后期才被翻译成英文并在美国出版,所以,在20世纪的上半世纪,美国的管理理论家对这些欧洲先驱们的贡献一

44、无所知。,美国管理理论家的研究是在泰勒及其追随者工作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并将其成果出版了各不相同的著作,然而其主题都集中在了管理者应如何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奋斗的行为的研究。,玛丽 帕克 福利特(Marry Parker Fullett, 18681933)被称为管理理论之母,她关于管理和管理者对员工应如何行为的著作,很多是针对泰勒对人性的忽视,她指出,管理者经常忽视员工在工作中的参与和主动性,忽视这种参与和主动性对组织贡献的重要性。,(一)福利特的工作,福利特认为,工人最了解自己的工作,应该允许他们参与工作分析,管理者应该让他们参与到工作开发过程中来。 这即是说,工人拥

45、有相关的知识,应由工人而不是管理者来控制相关工作的过程,管理者应承担教练和助手的角色,而不是监督和控制的角色。福利特的这一观点,是对当前自我管理团队理论和授权理论的预见。,她还认识到不同职能部门的管理者直接沟通以加速决策过程的重要性。她倡导“跨部门职能”:不同部门的员工以跨部门的团队形式一起工作,来完成项目任务,这一方法今天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福利特的工作在当时具有激进的性质,直到近些年来才被管理者所接受。当时人们还是信奉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人们一直在探讨如何改进各种工作条件,例如,工作的专业化程度、工人实用的工具等。,(二)霍桑实验(Hawthorne studies

46、)与人际关系运动:,梅奥与霍桑试验,梅奥(George Elton Mayo, 1880-1949),美籍澳大利亚人,人际关系理论创始人 1924-1932年在美国西屋电气公司霍桑(Hawthorne)进行了长达九年的实验研究 试验的初衷是想通过改变工作条件和环境,找出提高生产率的途径 试验分照明、继电器装配小组、大规模访谈和接线板工作室四个阶段 但试验结果却出乎意料,并由此诞生了人际关系学说,MG2-23,第一阶段是工场照明实验,研究照明强度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第二阶段是继电器装配测试室实验,考察工资报酬、工作日和工作周的长度、工间休息对生产率的影响; 第三阶段是访谈实验,在全厂范围内开展征

47、询职工意见、与职工进行交谈的实验;,第四阶段是接线板小组观察实验,实验计件工资对生产率的影响。霍桑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企业中物质条件与工人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试图通过改善工作条件与环境,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但试验的结果是出人意料的。,霍桑试验的发现,照明对生产效率的影响微不足道 生产小组的行为规范:不要干得太多否则就是“害人精”不要干得太少否则就是“懒惰鬼”不要告诉监工同伴的事否则就是“告密者”不要试图对别人保持距离或多管闲事不要过分喧哗、自以为是或热心领导 原因:一怕定额提高,二怕失业,三要保护同伴,MG2-24,梅奥的“霍桑试验”的主要结论是:企业中的员工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48、;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员工的满意度,以提高士气,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以霍桑实验为基础形成的这种新的管理思想,后人称之为“人际关系学说”,是行为科学的早期理论。,简 评,人际关系学说修正了古典管理理论的缺陷,开辟了管理理论研究的新领域,为现代行为科学奠定了基础 发现了霍桑效应:即由“受注意”所引起的效应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 有效沟通是管理中的艺术方法 企业文化是寻求效率逻辑和感情逻辑动态平衡的途径,MG2-26,梅奥等人的开创性研究之后,西方从事人际关系行为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大量涌现。1949年在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召开的组织中人类行为的理论研讨会上,“行为科学”正式

49、定名。50年代以后,行为科学才真正发展起来,成为研究人的行为的一门综合性科学。,(三)行为科学的创建,它研究人的行为产生的原因和影响行为的因素,目的在于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组织的目标。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的行为表现和发展规律,以提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以及激发、引导和控制能力。,50年代之后兴起的行为科学,将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甚至医学等多种学科融入管理理论之中。半个多世纪的时期内,行为科学得到了迅速发展,其研究涉及众多领域,内容丰富,在管理科学领域独树一帜,成为现代管理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流派。,马斯洛与需要层次论,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 1908-1970),美国人 需要层次论是研究人的需要结构的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市场营销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