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考試命題隨筆之一:關於資料與證據.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607076 上传时间:2019-03-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試命題隨筆之一:關於資料與證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考試命題隨筆之一:關於資料與證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考試命題隨筆之一:關於資料與證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考試命題隨筆之一:關於資料與證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考試命題隨筆之一:關於資料與證據(一)( 二)張元試題有無價值在於是否符合學生學歷史的目的我們常說,歷史是一門思考的知識,不是一門記憶的知識,我們教歷史就是要培養並發展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 。這個觀念很好,沒有人會反對,但在教學與考試上怎樣反映出來呢?恐怕需要大家下點功夫,做點研究 ;或者說,寫點文章,提點看法。只有在一定數量的研究 (應該說是文章 )的基礎上,只有在大家不斷交換意見,不斷修正調整的過程中,有價值的看法才會出現。歷史是一門思考的知識,取得知識的主要途徑不是記住老師說的,也不是背誦教科書上寫的,是什麼呢?是閱讀。閱讀能力是學習歷史的基本功,沒有閱讀的能力,不可能學得好歷史這門知識。

2、同樣的情形, 閱讀不是記住什麼,而是對於閱讀的對象要有理解的能力。而理解的第一步,就是掌握住資料中的主要意含。所以,老師在教課的時候,應該經常提供學生練習,考試命題也不妨測驗一下,是否能夠掌握住這段資料的主要意含。那麼,該怎麼命題呢?選一段資料,問問這段資料中的什麼可以讓我們對於那個時代 (事件 、 人物 、 制度 、 思想等)有所理解。這種資料很多,設計一個題目,應該也非難事。我舉一個例子,略作說明,供大家參考。國君回到京城,問執政大臣:我離開京城的這段時間,舊的風氣改變了多少?大臣回答:改變了很多。 國君說:我一進城,看到車上的婦女還是戴著帽子,穿著小襖,怎麼說改變了很多!大臣說:穿戴的少

3、,不穿戴的多。 國君說:這是什麼話!難道滿城的人都要戴帽子、穿小襖嗎?大臣與留守的官員都向國君請罪。 這段資料中的什麼內容,最能感受到時代的特色?A、國君經常巡狩各地,大臣留守京城的制度;B、君臣之間的對答,反映君權與相權的關係;C、婦女的衣帽樣式,以及數量的多少;D、婦女坐車,以及服飾呈現的習俗。 (D )我們一看就知道,這是北魏孝文帝華化中改胡服的事,但我們不是考這件事,甚至連北魏這個時代都不考。我們要考的只是學生讀這段資料的理解能力,看看學生細心讀資料,能否讀出時代特色 。如果學生知道是什麼事,一下就選對了,很好,這是他具備這個歷史知識應有的報酬。如果他不知道北魏孝文帝華化這件事,沒關係

4、,用心細讀,就能答對。如果學生答對了,但他想到的不是北魏,不是北朝,他想到的是金人或是滿清,我覺得,沒有關係的,這樣正可以說明他是從資料中分析出來的答案,而不是搜尋他的記憶庫而找到的答案,正是他分析思考能力的體現,而不是實際記憶而表現出來的思考 。有人會想到,這樣的題目是考國文能力還是考歷史知識?我覺得,如果一點北朝的印象都沒有的學生,只是細讀就能答對,不能說他完全沒有歷史的感覺 ,這種感覺是可以從許多的歷史知識中學到的;這也沒有不公平的問題,因為知道北魏孝文帝華化的學生,一看就知道答案,他可以省下時間去思考其他題目。再者,我們不要怕學生得高分,今天正需要用高分來恢復學生對歷史這門課程已經喪失

5、興趣。今天我們的設計的題目應該朝向偏易,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一定要清楚,而且最好要有趣。這道題目,要考什麼?我想決不是考是否知道北魏孝文帝華化中的改胡服這件事,而是考歷史中經常出現的風俗的變遷 ,學生是否有所認識。風俗的變遷,有許多原因,也有各種不同的情況,但在變遷之中,有人覺得應該變得快一點,又有人不大贊成太大的改變,所謂改革與保守的兩種態度,是幾乎都存在的。這裡也是看看學生能否對歷史中的變遷有所認識,這麼說來,第二層次概念中的變遷也就是這道題目中的測試目標了。我們在資料中可以看到,國君是急於改革的,大臣的態度就沒這麼積極了,大臣並不一定是保守派 ,但不像國君那麼急於見到成效,則是十分明顯。

6、學生能夠讀出君臣之間的不同態度嗎?應該可以吧。引導學生認識過去人們心中的想法,應屬第二層次概念中的神入 ,在這道題目中也有所反映。所以,要解答這道題目,關鍵在於是否讀懂了這段資料,所謂讀懂,是透過文字的叙述,進入到了過去的情境中,既有理性的認知,又有感性的領悟,這不正是我們教歷史這門課時應該強調的地方嗎?為什麼除了 D 選項,其他都不對呢? A 選項,與 B 選項都與這段資料有關,但皆與這個時代無關,儘管它們也是這個時代的事,但不是這個時代的特色 ,而是每個時代幾乎都有的現象,當然不是正確的答案了。至於 C 選項,是與正確答案最為接近,但仔細讀讀,看不出它有變遷的內含,只是說明樣式與數量,比起

7、正確的選項,應該是有一點距離的。如果說,學生不了解資料中的意思,不知道它是談變遷與神入兩個概念,而只是看到風氣聯想到習俗 ,就選了 D,就答對了,可以允許嗎?我覺得沒什麼不好,至少他看到了資料中最為關鍵的字詞,也不容易。再如,學生只看到車子和服飾,就答對了,是不是合理?我想也合理,因為 C 選項中有多有少卻不是正確的答案,所以他從車子與服飾猜對了,也是用了一點心思的。一道題目,有無價值主要在於其內容有無重要性、有無意義的,亦即是否符合學生學歷史的目的。學生多做重要的 、 有意義的題目,久之就會了解題目的用意,他的歷史知識必然會有大幅的進步。當然,學生無法認知一道題目有無重要性,也無法知道它有無

8、意義,對題目進行剖析 ,這個工作,誰來做呢?總不能靠大考中心吧!這段資料從那裡來的?是從資治通鑑來的,是我自己改寫成白話的。原文如下:魏主謂任城王澄曰:朕離京以來,舊俗少變不?對曰:聖化日新。 帝曰:朕入城,見車上婦人猶戴帽,著小襖,何謂日新!對曰:著者少,不著者多。 帝曰:任城,此何言也!必欲使滿城盡著耶?澄與留守官皆免冠謝。 見資治通鑑卷 142,新校標點本,4434 頁。請注意胡三省的注。胡三省在見車上婦人猶戴帽、著小襖這句話的下面寫了一條注:此代北婦人之服也。乘車婦人,皆貴臣之家也。 又在最後寫了一條:史言魏主汲汲於用夏變夷。 胡三省對於這段文字,除了音、義的注釋外,發表意見的只此兩條

9、。可知胡三省讀這段記載,認為應該加以說明,而且頗有感受的,也只有這兩處。我們順著胡三省的思路,可以認識這段文字的重點,應該就是改變風俗這一方面。歷史資料中的一偏之見 我們讀的資料,都是人們寫的,寫這些文字的人,他們怎麼看要寫的事呢?他們會很客觀的、 忠實的,不帶任何自己想法和感情地寫下來嗎?稍加思考,就知道大不可能。這就是說,一段資料,經常都帶有撰寫者的個人觀點,我們閱讀之時,應該留心注意,最好還能夠作點分析,指出其個別觀點才好。歷史資料中,也有很多帶有某種觀點的一偏之見 ,而且都是各有原因的。歷史家在運用資料時,一定要很清楚這樣的情形,但不是說帶有某種觀點的資料就失去了公允性,就不能運用,而

10、是歷史家這些資料中,仍有可以尋得有用的資料證據。不過,歷史家必須先弄清楚,這些一偏之見是怎麼出現的,是有意編造的?還是無意寫成的?是誇大渲染了自己的信仰或主張?還是處在某一環境中,身不由己的觀點或言論?這些很不一樣,需要仔細辨析,歷史家都會慬慎處理,那麼,我們看資料時,是不是也要在這方面用一點心思,稍微想一想呢?那麼,我們就以一道試題的型式,做一點練習吧。梁啟超是民國初年重要的歷史家,他寫的清代學術概論是享譽學界的名著,這裡舉出書中的兩段文字,請同學分析一下,選出妥適的說明。 (資料一) 清代思潮果何物耶?簡單言之:則對宋明理學之大反動,而以復古為職志者也。動機及其內容,皆歐洲之文藝復興絕相類

11、。而歐洲當文藝復興經過以後所發生之影響,則我國今日正見端焉。(資料二)故晚明理學之弊,恰如歐洲中世紀黑暗時代之景教。其極也,能使人之心思耳目皆閉塞不用;獨立創造之精神,消蝕達於零度。夫人類之有學問慾其天性也;學問飢餓至此於極,則反動其安得不起? A、梁啟超站在漢學的立場,對 宋學提出嚴厲的批評;B、清代學術興起的問題,梁啟超的研究已經提供了答案,那就是對於宋明理學的大反動 。 C、撰者討論中國學術思想的問題,但能與歐洲的歷史相對比,增加了論證的強度,更為可信;D、梁啟超重視清代學術,認為清代之考證學風,具有科學精神,可與歐洲學風相提並論,正是今日之所需;E、所錄文字,用詞稍偏激,如絕相類 、

12、消蝕達於零度等,可知撰者觀點有其偏重之處。(ADE ) 學生對於梁啟超這位人物,是否應該有所認識?我覺得是應該的,不是因為他是一位大歷史家 ,相反的,梁啟超的史學成就,今天大概少有人再提及了。梁啟超是一位對於現代中國社會有著重大影響的人物,這是任何一位歷史家都無法比擬的。清末民初,只要有心向學,或喜歡讀書,幾乎沒人不讀任公的著作,他是影響了整整一代人的思想家,我們讀歷史,尤其是讀現代歷史,真的不能對梁啟超這位人物毫無認識。所以,解答題目需要一些歷史知識,也不能說是過於嚴苛與刁難了。清代學術以考證之學,也就是所謂的乾嘉學術最為著名,閻若璩、戴震、錢大昕等考據名家的業績值得我們欽佩,而他們為學問而

13、學問的精神,更與西方近代科學所強調者,有其相通之處。梁啟超之所以特別強調考據之學,其原因或在於此。由於過於強調偏於科學精神的漢學 ,對於重視心性、理氣等既涉形上思考,又重倫理道德的宋學就不免抨擊不遺餘力了。學生如果對於漢學 、 宋學二詞未曾知悉,固然造成答題上的困擾,但從他批評宋明理學的態度,是否可以推測出來呢?關於清代學術的興起,有各種的說法。例如,有人認為是因為滿清異族統治,文網甚密,學者稍有不慎,易觸巨禍,為了明哲保身,投入故紙堆中,做一些考證訓詁的工作,遂有乾嘉時期學術的大盛;有人認為朱、陸兩派的學術論爭,到了明末,已發展到非向經典中找證據不可,所以有了對典籍痛下功夫的清代學術,余英時

14、的清代學術史的一個新解釋好像就是這麼說的;錢穆在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的引論中,則認於清學乃接續晚明東林學派之學術而起。我們答題時,不需要知道這些關於清代學術興起的不同解釋,但我們應該知道,問題的這些答案,都是解釋 ,對於一個問題,可以有不同的意見,而不是只有一個正確的答案,更不能把它說成是事情的真相 。梁啟超把清代學術與西方文藝復興相提並論,認為絕相類 ,今天已經無人同意了。 復古儘管再是清代學術與文藝復興共同具有的主張,但這只是表面的類似而已,細究兩者的實際內涵及其影響,可謂相去甚遠,不可以道里計。我們就是不知道清代學術與文藝復興之間有著絕大差異的充足知識,也可以感到把這中、西兩個大時代的思想

15、文化,說成絕相類 ,是冒很大的危險,是很難說得通的。梁啟超為什麼會犯這麼大的錯誤?其實,梁啟超心中有一急迫的願望,想要國人早早認真讀書,用心研究,大家少說空話,多做實事。他看到西方之強來自科學,中國要圖強也要發展科學,而第一步應該從讀書做學問的態度開始,清代考據大師們, 一事不知,儒者之恥,遭人而問,少有寧日的用功精神,做學問的精密細心,我們應該學習。有了這樣的態度和掌握一定的方法,我們可以用於各個方面,在各個領域做出貢獻。因此,我們可以說,梁啟超寫清代學術概論並不是一本求真的書,而是一本希望有益於世的書。所以,梁啟超並沒有所謂的犯錯誤 ,這是無關的事。梁啟超過於強調自己的看法,所以用詞不免偏激,而用詞偏激正是撰者一偏之見的最清楚表現。我們只要看到十分堅決的、嚴厲的、誇誕的或者刻薄的用詞,我們就可以判定,這個看法必然帶有某種特定目的,並不是公允的、冷靜的陳述。不要以為梁啟超的清代學術概論已經過時,已經沒人讀了,只要是一本好書,一本動人的書,其一讀的價值,可以長久不衰。錢穆就說:梁任公於論學內容固多疏忽,然其文字則長江大河,一氣而下,有生意、有浩氣,似較太炎各有勝場,即如清代學術概論,不論內容,專就其書體例言,實大可取法。近人對梁氏書似多失持平之論,實則在五四運動後梁氏論學各書,均有一讀之價值也。 (余英時:猶憶風吹水上鱗 ,附錄錢賓四先生論學書簡 ,台北:三民,民 80 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