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理想的阶梯、谈骨气分析.doc

上传人:tkhy51908 文档编号:5603145 上传时间:2019-03-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想的阶梯、谈骨气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理想的阶梯、谈骨气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理想的阶梯、谈骨气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理想的阶梯、谈骨气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理想的阶梯第 1 段提问:为什么文章一开始先 说“ 青年最爱谈理想”,然后才说:“青年最苦恼的是理想和现实常常有矛盾”?头一句能否省去?讲解:“青年最爱谈理想” ,这句是说青年人有个特点“最爱谈理想”,追求美好的理想,希望实现自己的的美好理想。这句话即是说明性的,说明青年有什么特点;也含着激励之意,激励青年人要有理想,有抱负,志向远大,胸 怀宽广, 这是作者撰文的一个意图,文章开 头第一句正体现了这点。同时,这句话还引出后一句,提出本文要谈论的问题。 “最爱谈”,自然就会存在有待解决的问题,这有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 “青年最苦恼的是理想和现实常常有矛盾”。开头第一句不能省去,没有这句话,不能

2、充分体现作者为文之旨;没有这句 话,后一句的提出问题未免突然。第 2 段。提问一:第二段主要写什么?讲解:第二段主要是摆出青年中存在的导致其苦恼”的三种情况和结果。三种情况是:“有的青年虽有理想,但刻苦勤奋不足;有的也很想为理想努力,但不能抓 紧一点一滴的时间;有的自以 为条件差, 岗位平凡,无用武之地,不能充分 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提 问二:第二段和第一段内容有什么联系?讲解:这两段内容之间有因果关系,第一段说:“苦恼”是“果”,第二段是摆出导致“苦恼” 的三种“ 因”。 “一、二两段是文章的第一部分,提出了本文要 谈论的问题, 摆出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第 3 段。提问一:第三段的中心是哪

3、句? 这个中心意思的提出与上文有何关系? 讲解:本段的中心是“奋斗,是实现 理想的阶梯”这句话。本文的总论点就是这句话,说明怎样才能 实现理想。 这一论点的提出,是针对上文中摆出的由于“刻苦勤奋不足”等原因而不能实现理想这一个问题,而提出的解决问题的途径。提问二:本段三句话,彼此如何相 联?讲解:第一句“奋斗,是 实现理想的阶梯”,从正面提出 论点。第二句“ 离开奋斗,理想就只能是幻想而已 ”,从反面说明论点。第三句“有理想的青年,都 应从眼前的现实起步,以非常 艰苦的 奋斗,作 为通往理想境界的阶梯, ”是本段的结论,它的内容与前两句是因果关系,因为“ 奋斗,是 实现理想的阶梯”,所以“ 有

4、理想的青年,都 应”,又是作者恳切的引导,体现了作者为文之旨。第 4 段。提问一:第四段包含几 层意思?讲解:第四段包含三 层意思:第一层(首句),提出本段的 论点“ 理想的阶梯,属于刻苦勤奋的人”,这是第一个分论点。第二 层(“马克思成功了”),用马克思“为实现解放全人类的崇高理想 奋斗一生”的感人事迹和诺贝尔“ 为减轻工地上挖土工人的繁重劳动,决心发明炸药”的动人事例作论据,证明本段的论点。第三层(“那些杰出的人物” 到段末),分析论据, 论证论点,联系实际,激励青年:“那些杰出的人物正是被一种崇高的目标所鼓舞,才产生了惊人的毅力与忘我的精神。是理想的浪涛激励着他们去艰苦奋斗” ,“今天,

5、我们为实现四化而奋 斗,这是中华民族空前的事业, 有志于为这一崇高理想而 奋斗的青年要敢于面对现实,不怕一切 艰难困苦,不怨天尤人,以凌云的壮志,用刻苦勤奋的汗水 浇开灿烂的理想之花” 。提问二:本段突出写了马克思、 诺贝尔的什么思想精神?如何写出了他们的这种思想精神?讲解:本段突出写了马克思、诺贝尔为实现自己的崇高理想而刻苦努力,忘我 奋斗的思想精神。写马克思,第一句“马克思为实现解放全人类的崇高理想 奋斗一生, ”突出马克思理想崇高,奋斗不息,接着概述,“他积极投身于火热的工人运动,研读无数种著作,学会了欧洲好几个国家的 语言”,有典型事例介 绍“ 他不断在图书馆钻研,数十年如一日,座位下

6、的地面竟然磨掉一层” 。写诺贝尔,先强调指出他“为减轻工地上挖土工人的繁重劳动,决心发明炸药”,怀 有崇高的志向,接着概述,他“废寝忘食,4 年里做了几百次试验”,详细描写最后一次试验的情况, “他聚精会神地盯着燃延的导火线。一声巨响,在旁的人们惊叫:诺贝尔 完了诺贝尔从浓烟中跳出来,面孔乌黑,身上 还带着血,兴奋地狂呼:成功了!”第 5 段。提问一:第五段包含几 层内容?讲解:第五段包含两 层内容。第一 层(首句),提出本段的论点“理想的阶梯,属于珍惜时间的人”,这是第二个分论点。第二 层(第二句直至段末),用富兰克林、爱迪生、鲁迅、巴尔扎克四位世界著名科学家、文学家的名言和事迹作论据, 证

7、明论点。提问二:本段写道:“富兰克林有句名言: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 ,“爱迪生一生有一千多 项发明。这无数次试验的时间从哪里来?就是从常常连续工作两天三夜的极度紧张中挤出来的”,巴尔 扎克“一生留下为人民深深喜爱的巨著人间喜剧,共 94 部小说。 这些血汗的结晶不正是时间与生命的光辉记录吗?”其中有三个问句,这三个问句是否同一类型?讲解:这三个问句不是同一类型。前两个是设问句, 问后需作答以明其意。最后一个是反问句, 问中其意已明。第 6 段。提问一:第六段第一句 “时间的流逝是无情的,可怕的”,是不是本段的 论点?是不是总论点下的又一个分论点?为什么?讲解:这句是本段的论点,因

8、为从第二句“ 人生七十古来稀”起的内容就论证这个论点的。分三步作论证:先是计算生命时日而指出“虚度一日就等于耗费生命的万分之一”;继而引朱自清匆匆中“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 ”的话作为论证;最后以“没有理想的人,不懂人生的意义,自然不 爱惜时间。真正有理想的人,必定珍惜一分一秒,因为每一瞬间的奋斗都关系着目标的实现”的断语作结。这句话不是总论点下的又一个分论点,因为这段的内容说明时间为 什么应该珍惜, 这是第二个分 论点所说的有理想的人“ 珍惜时间”的原因, 这段在文章中属于论述第二个分论点的范围,不是提出另一个新的分论点。 提问二:本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9、讲解:本段用了三种论证方法:一、数字(计数)论证 。“人生七十古来稀, 13 要睡去,要除去幼年玩耍的时间,学习与工作大约只有 30 几年,1 万多天。虚度一日就等于耗费生命的万分之一。 ”二、引用论证。引用朱自清的散文匆匆中的一段话。三、对比论2证。 “对时间的态 度,可以检验一个人的世界观。没有理想的人,不懂人生的意 义,自然不爱惜时间。真正有理想的人,必定珍惜一分一秒”第 7 段提问一:第七段包含几 层内容?讲解:第七段包含四 层内容:第一层(首句),提出本段 论点“ 理想的阶梯,属于迎难而上的人”,这是第三个分论点;第二层(“奋斗的必要就等于在四化面前止步”),讲道理阐明论点:第三层(

10、“有的青年埋怨条件差奋斗不息顽强精神”),针对青年中存在的问题,用高尔基、 华罗庚、开普勒、道 尔顿、 爱因斯坦等世界著名的文学家、科学家“ 迎难而上”的事例证明论点,激励青年;第四层(“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到段末),归纳总结 ,鼓励青年迎难奋进,为崇高理想的 实现奉献自己的一生。 提 问二:本段针对什么而写?是如何进行论述的?讲解:本段针对前面摆出的青年中存在的第三个方面的问题(“自以为条件差,岗位平凡,无用武之地,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而写。先提出论点“ 理想的阶梯,属于迎 难而上的人”,接着讲明“ 奋斗的必要”的道理,然后分两部分 论述,以解决青年中存在的这方面的问题。一、针对

11、“ 有的青年埋怨条件差”这个问题,用伽利略、布 鲁诺“冒着受宗教极刑的危险”而坚持科学信念;以高尔基“在老板的皮鞭下学写作”, “坚持在敌人的明枪暗箭下写作,在饥饿与死亡的威胁中战斗,为了共产主义事业,不在任何艰难困苦中屈服、畏缩,永远像海燕一样在雷鸣电闪中展翅翱翔”的实例证明论点,激励青年“迎 难而上”, “相比之下,我们的困难 又算什么呢?” 二、 针对“有的青年埋怨自己的 岗位平凡这个问题,用 华罗庚“ 年轻时在一个中学干杂活,夜间在如豆的昏黄油灯下演算,打下了牢固的根基,后来才成为著名的数学家”;开普勒“长期操劳杂 役,业余苦钻,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 ”;化学家、物理学家道尔顿作过“

12、中学教员”;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当过“小职员”等等事例来阐明“有志之人,将在平凡岗位上成功”,这一论点,启发青年认识到“ 问题不在于岗位,而在于有没有真正的崇高理想和为这理想而奋斗不息的顽强精神”。最后以热情鼓励作结:“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决不应让困难攫住自己的心灵,而要在奋斗中舒展自己的双臂。当为崇高理想而奋斗一生的双臂收 拢时,抱住的必将是令人欣慰的硕果。 ”提问三:本段何处用了对比论证、比较论证 ?讲解:本段有三处用了对比论证:“奋斗的必要,正是由于困难的存在。在通往四化的征途上,坎坷、曲折、荆棘、浪涛是不会少的。幻想一切都顺顺利利,就等于在四化面前止步 ”;“无志之人,将使生命比 岗位

13、更平凡;有志之人,将在平凡 岗位上成功”;“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决不应让困难攫住自己的心灵,而要在奋斗中舒展自己的双臂”。比较论证:“ 有的青年埋怨条件差。这也许是事 实。但今天的 处境,总不致像伽利略、布鲁诺那样冒着受宗教极刑的危险,总不致像高尔基那样在老板的皮鞭下学写作吧。 ”第 8 段。提问:第八段是文章的 结束段,有三句 话:“1.奋斗,是改变现实的杠杆,是亿万人民共攀四化高峰的坚实的阶梯。2.只有以不懈的韧劲,一级级 攀登,才能一步步接近那光 辉灿烂 的理想高峰。3.让我们在四化的伟大征途上谱写出自己的奋斗之歌吧。 ”这三句之间的层次关系:1 2 3 (因果)(因果) 讲解:这个

14、结束段包含两个内容。一是 总结全文,强调中心论点,突出文章主旨,这就是 1、2 两句;1 与 2 之间是因果关系,因为“奋斗”是攀登四化高峰的“阶梯”,所以“只有以不懈的韧劲,一级级攀登,才能一步步接近那光辉灿烂的理想高峰 ”。二是 发出号召,这就是第三句;1、2 与 3 之间是因果关系,因为“ 奋斗”是攀登四化高峰的“阶梯”,只有“一级级攀登”才能 “一步步接近”那“ 理想高峰”,所以我 们应当 “在四化的伟大征途上谱写出自己的奋斗之歌”。问题一: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奋 斗,是 实现理想的阶梯2、第四段为什么列举两个事例 论据?去掉一个好不好?为 什么?第四段所举的马克思和诺贝尔的两个

15、典型事例,一位是社会科学上的先驱,一位是自然科学界的典范。这两个事例具有不同的代表性,使 论证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去掉一个不好。如果去掉一个,就缺少一个方面的典型事例,论证不充分,说服力不强。3、用波浪线画出文章4、5、7三段的中心句,这三个段落之间,是并列关系还是递进关系?这三个方面意思表达顺序能不能变动,为什么?三个分论 点之间是并列关系,分 别有所 侧重地从目的、态度、意志三个方面深入论述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阶梯”。课 文这样排列,逻辑性强:首先提出的是被一种崇高的目的所鼓舞的刻苦勤 奋的精神;接着论述的是持之以恒的争分夺秒的为理想而努力的工作态度;然后论述的是在实践中遇到各种艰难困苦后

16、应当具有的克服困难的毅力和意志,课文指出胜利属于迎难 而上, 奋发有为的人,目的、态度、意志三者缺一不可,而最重要的是崇高的目的,论述的层次,符合人们认识和实践的客 观规律,所以不宜 变动三个分 论点的顺序。4、第二段开头写有的青年对待理想的几种 态度, 这几个句子能 删去吗?为什么?第四段至第七段是怎样同第二段照 应的?课文第二段开头概括的指出有的青年对待理想的三种态度,这几个句子不能删去,因 为下面第四段至第七段,就是分别针对这三种态度,有针对 性地进行论述,以解决 实际生活中需要帮助解决的 问题,第四段着重针对“有的青年虽有理想,但刻苦勤奋不足” 这一点展开论述;第五、六段着重 针对 “

17、有的也很想为理想努力,但不能抓 紧一点一滴的时间”这一点展开论述;第七段着重针对“有的自以为条件差,岗位平凡,无用武之地”这一点展开论述,后半段在点明 “有的青年埋怨自己的岗位平凡”后,更是着重分析这个问题,总起来 说,第二段是先 摆出需要解决的问题,第四至第七段分别照应第二段有关句子,有的放矢的发表议论, 这是议论中比较典型的提出 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写法。3谈骨气(一) 作者和课文写作背景。作者:吴晗,生于 1909 年,浙江义乌人,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曾担任北京市副市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等职。 “文化大革命”中, “四人帮”把他关进监狱,进行百般摧残和折磨,但他大义凛

18、然,宁折不弯,表现了革命者刚直不阿的骨气。1969 年 10 月 11 日含冤逝世。本文写于 1961 年,当时我国正处在经济暂时困难时期,吴晗为了让广大人民了解祖国的历史,学习先人勤劳、智慧、勇敢的美德,发扬优良的革命传统,做有骨气的人,去克服困难,奋勇前进,撰写了这篇文章。(二)分析课文。提问:作为一篇议论文,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本文也分为三部分,这三部分关系怎样?议论文的结构一般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三部分组成。本文前四段是提出问题部分;中间五段是论证部分(即分析问题部分) ;最后一段是解决问题部分。三部分的论述完全符合议论文结构规律,论证严谨,脉络清晰。1分析第一部分。提问:

19、开头第一句单独成段,在文章中起着什么作用?这是破题第一句,把高度概括的题目扩充成中心论点。这个判断句,既是第一部分的概括,又是全文的总领。提问:第 2 段引用了孟子的几句话,其含义是什么?在文章中起着什么作用?孟子的话,意思是说,高官厚禄不能惑乱他的心,贫穷困苦不能改变他的行,强暴武力不能屈服他的志,这就是大丈夫的气概。作者用孟子的话来解释“骨气”的含义,并与下文列举的三个例子相照应。提问:第 3、4 两段的内容是什么?与中心论点有什么关系?第 3 段从历史的角度,指出有骨气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这是对论点的肯定。第 4 段从继承的角度,指出学习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的意义,骨气总是

20、为进步事业服务的,这是对论点的支持。并由此领起下文三个具体事例的记叙。这是提出论点部分。文章先开门见山,提出论点,随即解释了论点的含义,逐层展开阐述,侧重从历史传统方面突出“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这个中心论点。2分析第二部分。提问:文天祥的例子是怎样论证“富贵不能淫”的?这个例子与中心论点的关系怎样?文天祥的例子完全是围绕论述中心展开叙述的。文天祥组织南宋武装力量抵抗元军,由于力量相差悬殊,兵败被俘,被送去见元军统帅张弘范,文天祥誓死不肯跪拜,表现了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后来,元军押送他经过珠江口外零了洋时,张弘范让他写信去招降宋将张世杰,文天祥挥毫写下了过零丁洋这首律诗:辛苦追逢起一经,干戈

21、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了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章引用了最后两句,并作了通俗具体的解释。 “汗青”指史册,为民族利益而死,就要把这片忠心记录在史册上。但元朝统治者还不死心,还想利用他的声望,收买南宋人心,并许以高官厚禄,文天祥却不为所动,敌人毫无办法,于是便把他移送到燕京(北京)兵马司衙门,拘禁在一间阴湿的地牢里。文天祥在狱中写出了气壮山河的正气歌 。元世祖忽必烈以宰相高官作为诱降条件,遭到文天祥的严辞拒绝。文天祥历受折磨坚拒高官诱降,而忠贞之心毫不惑乱,从容就义,从而论证了“富贵不能淫”。此例也就从“富贵不能淫” 的角度论证了“

22、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提问:不食嗟来之食的例子是怎样论证“贫贱不能移”的?这个例子与中心论点的关系怎样?这个故事引自礼记 檀弓下:原文的意思是:齐国遇上了大饥荒,富人黔敖在路旁准备了食品,等待饥饿的人前来,给他们吃。有个饥饿的人来了,黔敖左手拿着食物,右手拿着水,对他说:“喂,来吃!”饥饿的人答道:“我就是不吃 嗟来 的食物,才饿成这样的。 ”他拒绝了施舍,终于饿死了。文章对原文作了生动的解释和描绘,用 “穷人”来表明“贫贱” ,用拒绝“嗟来”的施舍表明“不能移” ,还用推理的方式指出,如果“移”(吃)了,那结果“就要替他办事”,这正是贫贱者不愿做的事。这一层以有名的不食嗟来之食的故事,论

23、证了“贫贱不能移”,并从“贫贱不能移” 的角度,论证了“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提问:闻一多的例子是怎样论证“威武不能屈”的?这个例子与中心论点的关系怎样?闻一多是诗人、学者,也是民主战士。1943 年,作者和闻一多一起参加“西南文化研究会”。从此,为新民主主义而斗争的共同目标,把他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1946 年 7 月,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杀害。闻一4多也遭到各种卑鄙下流的诬蔑和恐吓,处境十分危险。别人劝告他暂时隐蔽,他却表示:“事已至此,我不出,则诸事停顿,何以慰死者?”“万一怎么样,我也顾不了”。7 月 15 日,闻一多在云南大学礼堂亲自主持会议,请李公朴夫人报告李先

24、生殉难经过,两三干听众潸然泪下和一小撮特务抽烟说笑形成强烈对照,闻一多压抑不住心头悲愤, “拍案而起”,即席发表演讲。在回家的路上,闻一多也被反动派暗杀。毛泽东同志高度评价了闻一多:“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文章用敌人的凶残表明“威武”,以“拍案而起” 、 “不愿屈服”表明“ 不能屈”。这一层以闻一多横眉怒对敌人暗杀的故事,论证了“威武不能屈”,并从“威武不能屈”的角度,论证了“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部分围绕论述中心,选取了文天祥、不食嗟来之食者和闻一多三个典型事例,来论证“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选例精当,论证严密。3提问:最后一段话是怎样总结全

25、文,解决问题的?“孟子的这些话,虽然是在两千多年以前说的,但直到现在,还有它的积极意义。 ”这是过渡句。前半句“孟子的这些话”照应了前文,后半句转入总结,强调到现在它还有积极意义。第 2 句即引出对无产阶级骨气的阐述,那就是“决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最后号召我们克服困难,奋勇前进。(三)总结归纳。这篇议论文的说理脉络清晰:提出论点-论证论点-总结归纳。三个部分的论述,符合议论文的结构规律。本文的三个事例是经过精心选择的。三个事例分别与孟子的三句话相照应,从三个角度证明“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个中心论点。同时,这三个人物代表了从古到今,从土大夫阶层到平民百姓到现代知识分子中有骨气的范例,时间跨度大,涉及面很广,有很强的说服力,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本文的三个事例又是经过精心安排的。三个事例的顺序,与孟子三句话的顺序一致,显得结构严谨、条理分明。先举古代的,再举现代的,既顺理成章,又表现出“有骨气”是我们中国人的优良传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