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2016-2017 学年山东省淄博高三(下)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一、每小题 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许倬云在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中指出:“春秋的诸侯国不是一个纯粹的政治机构。国家就象一个放大了的家庭,国君君临天下但并不治民。 ”这表明当时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家国一体固化 B体制尚未健全 C地方相对独立 D君主专制出现2有学者认为,帝王将相可能不怕天不怕地,但怕史官,在乎自己的历史形象。唐代以前,皇帝无权阅读史官对他的记录,史官地位相当特殊。这说明( )A重视以史为鉴成为历代的传统B青史留名成为制约皇权的力量C儒家伦理对古代帝王形成制约D史官与皇权
2、存在着尖锐的矛盾3汉墓竹简二年律令中的“春夏毋敢伐材木山林燔草为灰”的规定,是礼记孟春“禁止伐木” 、仲春“安萌芽,毋焚山林”的内容。 唐律 “非时烧田野”条规定,是礼记月令的“时禁”之属。材料反映了( )A古代已制定专门的环境保护法B古人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C儒家生态意识影响了古代立法D古代法律严禁焚烧山林和草木4 白银资本载“1600 年, (中欧)这种贸易造成每年大约有 20 公斤的白银流入从宁波到广州的华南和东南沿海地区。对丝绸的旺盛需求引发了土地使用方式的重大变化” 。这表明东南沿海( )A农业经济转型 B传统手工业受冲击C经济地位上升 D小农经济开始解体5明清之际,出现了重视公论
3、、众论的思想, “一人之心有邪正,故其言不足凭,若亿离人之心,则公而无私矣。 ”又如“重论未必皆是,而是不出于众论之外。 ”这些说法( )A是西方启蒙思想传入的结果B未脱离士人“公天下”的传统政治理想- 2 -C说明近代民主观念正在形成D反映出当时舆论环境比较宽松61914 年 4 月,民国政府公布的报纸条例 ,要求各报刊“每发行日送报警署存查” ,而且不得登载“淆乱政体者” 、 “妨碍治安者”等工 8 条之多,对违反者轻则罚款,重则收监。这说明当时政府( )A极力维护辛亥革命的既得成果B限制和扼杀进步报刊以厉行专制C通过法律手段维护社会的治安D加强政治审核以对媒体进行规范7如图为近代前期民族
4、工矿企业投资办厂情况(单位:投资万元以上) 这反映了( )A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中国的近代化程度不断提高C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D帝国主义对华资本输出加剧81930 年,中共鄂西特委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决议制定关于鄂西工作总任务之处:“建立城市工作,多去各重要或次要城市;组织工纠(工人纠察队)及贫民,打破保守倾向,建立乡村工作;多去城市向接近沙市方向进攻,工农兵各种工作均应如此。 ”这反映出当时中国共产党( )A尚未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B仍然存在强调城市革命的思想C认识到工农武装割据的重要性D已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9下表是我国某一历史时期连续四年工业、农业总产值情况。 (单
5、位: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 3 -年份 工业总产值 重工业产值 轻工业产值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第一年 704 317 387 537第二年 1083 580 503 566第三年 1483 867 616 497第四年 1637 1090 547 457摘自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推断这一历史时期是( )A19491952 年 B19531956 年 C19571960 年 D19791982 年10 “法律足以说明罗马的精神。在历史上,罗马代表秩序,就如同希腊代表自由。希腊留下的民主与哲学,罗马留下的法律与政绩,则成为社会秩序的基础。 ”材料说明罗马法( )A强调维护自由平等 B维护奴隶主贵族
6、利益C利于维系社会稳定 D成为希腊民主的基础11备受世人推崇的美国 1787 年宪法解决了邦联的弊病,但在宪法正文中根本没有出现 slave 这个词,更没有涉及解决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以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美国宪法违背了民主的精神 B当时黑人对民权要求不强烈C美国宪法并未实践人民主权 D体现原则与妥协的宪政精神12西方学者罗伯特赖克在国家的作用一书中说:“我们正在经历一场变革,这场变革将是重新安排即将到来的世界的政治和经济。每一个国家的基本政治使命将是应付全球经济的离心力,这种力量正在拆散把公民联系在一起的纽带。 ”该观点反映出经济全球化( )A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 B打破了贸易的国
7、界限制C促进了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D弱化了民族国家的主权二、第卷(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儒家家庭伦理是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它要求父子、夫妻、兄弟之间应遵守一定的礼仪规范,强调“夫为妻纲” , “父为子纲” 。同时也重视家庭间的情感联系,即“父慈- 4 -子孝” 、 “夫义妇顺” 、 “兄友弟恭”等。但又把血缘亲情提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视为处理一切社会事务的中心。比如对于父子双方有一方偷羊、另一方应该怎么办这样的问题,孔子认为应该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 ;在被问到舜的父亲杀人、舜应该怎么办时,孟子为舜设计的方案是“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 ,即偷偷地背上父亲逃跑,沿着海
8、边住下来,以逃避法律的处罚。材料二 工业革命首先给妇女走出家庭提供了特别机遇。在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妇女们开始大量被现代经济部门雇佣,获得一定经济权利,并在实际的工业生产中成为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随着妇女走向社会,社会活动空间的不断扩大,其经济独立也日渐形成。而妇女经济独立又为其独立精神意识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对妇女而言,社会工作取代了其往日生活中家庭的基础性作用。改变了家庭的首要地位。从而动摇了妇女家庭观念的基础,使家庭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包括夫妻趋于平等现象以及夫妻平等感的产生;妇女婚姻观的变化已摆脱由婚姻获得生存的命运,她们的自立使之可能甚至必然获得其婚姻的自由;生育观的变化冲出了教会所代
9、表的中世纪生育观束缚,表现出新形势下的新观念,即要求并习惯于避孕和节育。妇女们从内心不愿再作原先传统社会家庭中男人们的家庭奴仆,也不愿再在家庭男权权威的专横下懵懵懂懂地虚度一生。从此,女权意识开始萌发,妇女也有了在家庭中和男子平起平坐的愿望。武汉大学黄雪蓉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妇女家庭观念在工业社会转型中的变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儒家家庭伦理的特点,并分析其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工业革命后英国妇女家庭观念变化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14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七出” “三不去”是西周时期对于婚姻的解除所作的习惯性规定。正式归入律法,是从唐代开始。
10、“七出”指的是: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有恶疾、多言、窃盗。特别要说明的是以下几点:无子,是就妻子过了五十岁以后来说;口多言,指拨弄是非、离间亲属;妒,更多是认为妻子对丈夫纳妾的忌嫉有害于家族的延续;恶疾是指耳聋、眼瞎、腿残疾等严重的疾病。丈夫可以根据七条中的理由之一休弃妻子。三不去包括:一、 “有所取无所归”:指妻子无娘家可归;二、 “与更三年丧”:指妻子曾替家翁姑服丧三年的;三、 “前贫贱后富贵”:指丈夫娶妻时贫贱,但后来富贵的。 “三不去”是作为“七出”规定的补充规范,但指出“恶疾及奸者不在此列” 。也就是说,妻子若符合- 5 -“七出”中的“有恶疾”及“淫”两项,则不在“三不去”的保障
11、范围之内。依据材料指出上述规定的任两个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给予合理解释。 (要求:明确指出特点,史论结合。 )三、历史选做题:请考生从所给出的 3 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多选按第一题计分并用 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对应题号涂黑 【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汉武帝即位十余年间,外事四夷,内兴功利,庞大的军政费用把西汉前期积累的巨额财富消耗殆尽,地方豪强和富商大贾的势力迅速发展,富商大贾“冶铸煮盐,财成累万金”, “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 。土地兼并日趋严重,农民破产流亡, “背本趋末者甚众” ,为此,汉武帝调整了经济政策,包括
12、统一货币、盐铁官营(由政府组织生产、销售、严禁私自铸铁、煮盐) 、均输(国家统一征收、转销、调运货物)平准(国家平抑物价) 、算缗(对商人、工商业兼营者和高利贷者加征财产税)告缗(对匿财不报或报而不实者,没收全部财产)等摘编自冷鹏飞中国秦汉经济史材料二 宋代的盐、茶、铜、酒等商品,由政府专卖,成为禁榷,与前代禁榷商品的生产、运输、销售全由官方经营不同,宋代把一些不适合官府经营的环节,转让给民间工商业者或普通百姓经营,即所谓“官商分利”宋高宗要求户部向他报告市舶贸易的收支情况。宋代政府还经常根据实际收入调整各地商税定额和税率,调整税卡布局,惩治那些刁难商人、苛征商税的官吏。摘编自汪圣铎两宋货币史
13、(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经济政策调整的目的和特点。(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宋代经济政策发生的变化及其影响。【历史-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6材料条 开罗宣言 旧金山和约- 6 -约主要内容对日作战的目的在于制止并惩罚日本侵略;剥夺日本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地区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日本攫取的中国的领土,如满洲(中国东北) 、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盟国承认日本对其领土和领海有完全的主权;日本承认朝鲜独立;日本放弃对台湾、澎湖列岛、南沙及西沙群岛的一切权利和要求;日本同意将琉球群岛和小笠原群岛等置于联合国托管之下而以美国为唯一管理当局;日本得自愿加入集体安
14、全协定;盟国可与日本缔结双边协定在日本驻军;盟国放弃对日本的赔偿要求。备注在征得斯大林的完全肯定后,1943 年 12 月 1 日,中、美、英三国在重庆、华盛顿、伦敦三地同时发表开罗宣言1951 年 9 月 8 日美、英等 46 国与日本在美国旧金山签订。中国、朝鲜没有受到邀请参加旧金山会议,印度、缅甸拒绝参加,苏联、波兰、捷克没有签字,中国政府声明此条约是非法的、无效的。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等(2)根据材料,概括开罗宣言和旧金山和约的不同之处。(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签订旧金山和约的背景并指出其对日本的影响。【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7马占山 1885 年生于
15、奉天怀德(今属吉林省) ,1903 年因被诬告而离家出走,加入绿林队伍。1905 年被清政府招抚后开始行伍生涯,逐渐成为奉系军阀的高级将领。1931 年“九一八”事变,日军相继侵占辽宁、吉林,进而进犯黑龙江。时任黑龙江省代主席的马占山,率部在江桥打响了中华民族抗日第一枪,震动中外。1932 年日军攻占哈尔滨后,马占山曾投降日本,一个月后又在黑河通电继续抗日,揭露伪满内幕,成立东北救国抗日联合军,组织各县义勇军,开展了一系列收复失地的军事行动,终因孤军无援,被迫退入苏联境内。1936 年参与西安事变,向张学良建议“国难关头,勿杀害蒋介石” ,后任东北挺进军总司令。1946 年任东北保安副司令长官
16、,认为大势已去,蒋介石必败,于是以治病为名在北平避战。1949 年 1 月与傅作义、邓宝珊等人一起接受中国共产党和平解放北平的条件,宣布起义。1950 年 11 月病逝于北京。摘编自常城马占山等- 7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占山复杂人生经历的社会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马占山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活动。- 8 -2016-2017 学年山东省淄博十中高三(下)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每小题 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许倬云在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中指出:“春秋的诸侯国不是一个纯粹的政治机构。国家就象一个放大了的家庭
17、,国君君临天下但并不治民。 ”这表明当时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家国一体固化 B体制尚未健全 C地方相对独立 D君主专制出现【考点】14: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分析】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的影响,在分封制下,地方相对独立,尚未形成中央集权,到战国时期通过各国的变法,诸侯国地方相对独立的状态才逐渐改变【解答】根据材料,春秋的诸侯国“就象一个放大了的家庭,国君君临天下但并不治民” ,这体现了西周时期分封制的影响,诸侯再分封卿大夫,也按宗法制原则实行世袭,在分封制下,地方相对独立,故 C 项正确;材料的重心内容在“国君君临天下但并不治民” ,反映地方的相对独立,而不是宗法制下的家国一体化特点,故
18、A 排除;宗法制和分封制是西周比较健全成熟的政治制度,故 B 错误,排除;D 君主专制至少到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改革下才出现的,故排除故选 C2有学者认为,帝王将相可能不怕天不怕地,但怕史官,在乎自己的历史形象。唐代以前,皇帝无权阅读史官对他的记录,史官地位相当特殊。这说明( )A重视以史为鉴成为历代的传统B青史留名成为制约皇权的力量C儒家伦理对古代帝王形成制约D史官与皇权存在着尖锐的矛盾【考点】1U: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分析】材料涉及的是皇帝怕史官的记载,可见史官在古代对皇帝有一定的制约作用;【解答】材料中指出皇帝对史官惧怕,可见史官对皇帝对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9 -故选 B3汉墓竹简二
19、年律令中的“春夏毋敢伐材木山林燔草为灰”的规定,是礼记孟春“禁止伐木” 、仲春“安萌芽,毋焚山林”的内容。 唐律 “非时烧田野”条规定,是礼记月令的“时禁”之属。材料反映了( )A古代已制定专门的环境保护法B古人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C儒家生态意识影响了古代立法D古代法律严禁焚烧山林和草木【考点】38: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分析】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华文明的优秀遗产【解答】 二年律令 唐律等有时禁的规定,非专门的环境保护法,故 A 项错误;材料春夏毋敢伐材木山林 孟春禁止伐木 等得出古人处于资源再生的需要实行时禁而非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故 B 项错误
20、;材料律令一定程度体现了朴素的生态观,故 C 项正确;材料在一定时间禁止焚烧山林而非始终,故 D 项错误故选 C4 白银资本载“1600 年, (中欧)这种贸易造成每年大约有 20 公斤的白银流入从宁波到广州的华南和东南沿海地区。对丝绸的旺盛需求引发了土地使用方式的重大变化” 。这表明东南沿海( )A农业经济转型 B传统手工业受冲击C经济地位上升 D小农经济开始解体【考点】2P: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分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需要掌握明清时期商业发展对农业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对丝绸的旺盛需求引发了土地使用方式的重大变化”的分析理解【解答】依据题干“对丝绸的旺盛需求引发了土地使用方式的重大
21、变化”可知,土地由种植粮食作物变为种植经济作物桑树,说明农业经济转型,故 A 项正确传统手工业受冲击是在鸦片战争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故 B 项错误- 10 -题干材料只是涉及东南沿海,没有可比的对象,不能说明经济地位上升,故 C 项错误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故 D 项错误故选 A5明清之际,出现了重视公论、众论的思想, “一人之心有邪正,故其言不足凭,若亿离人之心,则公而无私矣。 ”又如“重论未必皆是,而是不出于众论之外。 ”这些说法( )A是西方启蒙思想传入的结果B未脱离士人“公天下”的传统政治理想C说明近代民主观念正在形成D反映出当时舆论环境比较宽松【考点】37:
22、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分析】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明清两朝,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进入后期那时,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并且在封建专制层层重压下,不断缓慢地发展旧制度的衰落和新的社会因素产生,如同世界各国的规律一样,首先在思想界里被敏感地反映出来于是,在明清时期思想界里一批反对传统儒家思想,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腐朽统治的思想家,便成为这一时期文化中新的潮流他们批判继承了传统的儒学体系,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解答】 “一人之心有邪正,故其言不足凭,若亿离人之心,则公而无私矣 ”“重论未必皆是,而是不出于众论之外 ”表明未脱离士人“公天下”的传统政治理想,故 B 正确;ACD 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 B61914 年 4 月,民国政府公布的报纸条例 ,要求各报刊“每发行日送报警署存查” ,而且不得登载“淆乱政体者” 、 “妨碍治安者”等工 8 条之多,对违反者轻则罚款,重则收监。这说明当时政府( )A极力维护辛亥革命的既得成果B限制和扼杀进步报刊以厉行专制C通过法律手段维护社会的治安D加强政治审核以对媒体进行规范【考点】HB:大众传媒的变迁【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大众传媒业的发展,解答本题要抓住时间和“淆乱政体者” 、 “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