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三节:光源的方向分析 (重点)光源的位置及照射角度即为光线的方向,光线的方向决定受光面与阴影的范围及位置,会影响摄影的空间控制、立体感、质感与画面气氛,为摄影之重要技巧。一、正面光1定义又称“顺光” 。光线向被摄物体正面照射,故能全面受光,但极少阴影的衬托,较无立体感。2正面光的特性(1)立体全面受光,影像清晰。(2)色彩均匀亮丽。(3)缺少阴影衬托,较无立体感,可使用大光圈拍摄,使前后景模糊,增加深度感。(4)强光直摄刺眼,使被摄人像表情僵硬,只需稍微改变脸部方向就能改善。(5)极易产生暴光过度,需注意暴光值的掌握。3适用时机a.顺光具有清晰描写之优点,但因缺少光影衬托,较无立体感,尤其
2、当拍摄明亮的雪景或婚纱时,更易因曝光过度而损失影象层次。b但对于不会产生强烈反光的被摄体。例如衣服、布鞋等,顺光则可以清晰地表现层次细节。二、斜侧光1定义光线的分布,随着投射角度的移动,产生多样的变化,由侧面斜照过来的光源较富立体感,为商品摄影所常用。随着灯光与立体感位置关系之改变,可分为前侧光、正侧光、后侧光三种。(1)前侧光:灯光在立体左前或右前方。强调被摄物体形态与立体效果时,较常使用。(2)正侧光:灯光在立体左方或前方,着重侧面轮廓及被摄物体的立体表现。(3)后侧光:灯光在立体左方或右方,以强调侧面轮廓线为主。2斜侧光的特性(1)能制造阴影,产生立体感。(2)反差适度,层次丰富,对质感
3、的表现效果佳。(3)色温调分明,便于营造气氛。(4)不似顺光刺眼,人物表情较自然。(5)若以硬光照明,明暗反差悬殊时,曝光难以控制,色彩表现不宜。(6)容易出现生硬不雅的阴影,可用补助光降低反差来改善。3使用技巧a运用补助光时,多使用光量稍弱之冷光灯或反光板,并可使硬光柔化。b前侧光对质感的表现极佳,后侧光可勾勒轮廓,此种光影的变化对于立体的描写及气氛营造有极佳的表现,可多加利用。三、逆光1定义光线由立体背后投射,立体处于暗位,表现形态美感。2逆光的特性(1)能强调立体轮廓线条,表现形态美感。(2)立体正面位于暗部,得不到适度光亮会拍成“剪影”效果,具神秘美感。(3)画面明暗反差大,测光不宜。
4、(4)被摄立体易成剪影,如无适当的前景或背景衬托,画面易流于平板。(5)光源容易直摄入镜头,造成光晕或迷蒙现象。3适用时机a背景深暗时,采用逆光技巧拍摄,会产生明亮的边光效果。b若正面以冷光灯或反光板补光,则主体与背景皆呈像清晰。c拍摄透明体时,使用逆光束光法,可得极佳的透明感表现。4逆光拍摄的表现方式(1)剪影法:以背景亮度为曝光标准主体形成黑暗的剪影效果,适合主体轮廓优美的表现。(2)明晰法:以处于暗位的主体为曝光标准,让背景曝光过度。(3)补光法:以背景亮度为曝光标准,处于明暗处的主体利用反光板或闪光灯补光,主体及背景都得到正确的色彩。是逆光下能同时兼顾主体和背景的束光法。但若补光过强,
5、则会有不自然的表现。四、顶光1定义:光源位于主体上方,是一种特殊的束光方式。2顶光的特性(1)恰似于正午阳光的照射方向,主体顶部受光,具有爽朗、光明、热烈之趣味。(2)易使正面黑暗,宜补光改善之。3使用时机a主体顶部有特色,或主体上窄下宽,造型优美者。b适合拍摄透明物体,如香水、玻璃等,能表现其晶莹剔透之色泽。c顶光因与太阳光的方向相同,可获得极自然的气氛。五、底光1定义光源位于主体下方,也是一种特殊的采光方式。2底光的特性(1)自然界中罕见此采光方向,光影效果异常,故具神秘诡异之感。(2)影像下亮上暗,有减轻物体量感之效果。3使用时机a硬底光使用于透明体,例如香水、玻璃等,能表现主体晶莹剔透之色泽。b以柔底光拍摄人像,则产生透明亮丽之肤色效果。c但若以底光拍摄人像,则会因异常的光影效果,造成恐怖诡异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