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说课人:胡良安,“工厂供配电技术”说课,一、课程设置,二、教学内容,三、教学设计,四、教学组织与实施,五、特色与创新,一、课程设置,一、课程设置,第一阶段:中专教育-系统科学理论教学模式 第二阶段:高等职业教育阶段-将职业标准融入课程内容 第三阶段:课程改革阶段-根据岗位技能重组课程内容和实践内容及层次,形成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结构和教学模式. 第四阶段:课程腾飞阶段-以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为依据,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以校企专家合作开发为纽带,以校内双师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为主导,以与行业企业共建教学环境为条件,以行动导向组织教学的模式。,历史沿革,一、课程设置,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课程定
2、位,变电所电气设备及运行维护,电气主接线与倒闸操作,供配电系统的运行与维护,变电所二次回路和自动装置,一、课程设置,工厂供配电技术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 前续课程:电工电子技术电机拖动与控制工厂电气控制设备及技能训练 后续课程: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变频器及其控制技术,课程定位,一、课程设置,课程设计,一、课程设置,以企业对工厂供配电技术应用能力要求为课程核心,工厂供配电设备和系统设计、应用典型工作过程的任务设计课程结构,融工厂供配电技术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等5新进入课程内容,电工电子与自动化实验中心、开放性教学环境,实现做中学、学中做,以实际工作项目为载
3、体开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课程岗位目标:一线生产工厂供配电系统设计工厂供配电控制系统运行维护,课程改革 建设思想,课程设计,二、教学内容,二、教学内容,内容选取,企业岗位调研,二、教学内容,工厂供配电技术,学习领域,二、教学内容,工厂供配电系统的认识,电力负荷和短路电流的计算,电气主接线与倒闸操作,变压器的操作与维护,工厂供配电系统的保护,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电力系统中性点的运行方式,三相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的确定,短路的基本形式及原因,主接线基本形式,倒闸操作,操作技能训练,电力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变压器的运行与维护,继电保护的基本知识,二次回路和自动装置,学习领域,学习情境,学习情境,三相短路
4、电流的计算,变压器的常见故障及其处理,变电所的防雷保护与接地,变电所电气设备简介,二、教学内容,学习情境,以安装、制作、检测定时限过电流的保护装置为例:,讲解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工作原理 绘制、安装电路图的工艺要求及注意事项检测常见故障的基本方法,二、教学内容,课程教学内容具体表现为:软件硬件配套,纸质教材、电子资料、网络资源丰富等。,表现形式,三、教学设计,z,三、教学设计,行动导向5个学习子领域,项目教学,项目核心,学习情境,高低压控制柜操作与运行,源自企业现场的实际项目课题,以项目为核心,教、学、做合一,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模式,项目设计,课题产品开发,维修电工大赛科研课题产品开发,教学设
5、计,三、教学设计,教学手段,四、教学组织与实施,四、教学组织与实施,讲解: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工作原理 反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工作原理,教师,学生,四、教学组织与实施,资讯,分头学习项目设计方法和过程交流学习到的方法和相关知识,解答疑问 指导学习,可以参与讨论,但在讨论过程中不参与方案决策,立体教学资源:网络电子资料图书纸质资料成熟案例,教师,学生,四、教学组织与实施, 各组制订完成项目计划组长组织讨论修改计划,达成一致,双向互动,班长组织分组讨论交流了解到的常见高压电气设备,观察、指导,项目计划、方案初稿,计划,选代表宣讲本组方案讨论、学习记录修改意见,教师干预:审阅各组方案,组织演示、讨论提出修
6、改意见讲解设计方案关键知识和技能,教师,学生,四、教学组织与实施,分组讨论修改方案、计划师生、小组内多次交流互动,达成一致方案、计划,双向互动,观察、指导、讨论,项目实施计划初稿,多媒体演示,双向互动,解答疑问指导帮助学生决策,线路板设计方案和计划,决策,上交计划方案和分工等工作安排计划,参考资料查阅继电保护控制线路的原理图绘制原则及分析 元器件接线图的绘制,教师,学生,四、教学组织与实施,分组按方案和计划开展项目学习与工作,观察指导,双向互动,解答疑问指导记录学生情况,保存相关资料做好过程记录,记录各组各生项目实施过程情况,实施,按任务书要求,完成所布置的任务修改原理图或接线错误,重新完成项
7、目实施过程按项目检查单,完成项目过程和结果检查,教师,学生,四、教学组织与实施,在实验台上运行程序,记录运行结果,观察、指导,双向互动,解答疑问指导帮助学生修改错误和修正项目,填写项目检查单书写项目报告,记录各组各生项目实施过程情况,检查,小组答辩、考核自评、互评准备项目答辩,审阅各组项目报告、总结,观察学生评估 指导、答疑,教师,学生,四、教学组织与实施,指派代表进行线路板制作答辩演讲分组进行项目答辩,整理项目资料上报项目方案、报告和总结,观察、指导、讨论,项目报告、资料,组织项目答辩对学生个人和团队进行评估,各种文档分类归档,项目答辩,记录项目评价表,评估,四、教学组织与实施,项目 教学法,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将实际案例引入教材、教学体系中,每个重要知识点均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融创新思维培养、团队合作方式、实践案例教学于课程教学中,案例 教学法,引导 文法,通过书面文本的引导: 给出工作过程 解决实际任务 发展学生的联系性思维,学生分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工作任务 : 按照 “六步法”(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的过程和方法完成工作任务,现场 教学法,教学方法,五、特色与创新,五、特色与创新,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课堂立体化的教学模式,实施“一体化”教学,形成以学生为本,教师引导的教学方法,创新多元管理和考评机制,开发与之配套的项目检查单和评价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