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种植技术(生姜).doc

上传人:11xg27ws 文档编号:5578282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种植技术(生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种植技术(生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种植技术(生姜).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种植技术(生姜).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种植技术(生姜).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种植技术 一、植物学特征 生姜根系不发达,入土浅,主要分布在 30 厘米左右的范围内。茎为肉质根状茎,腋芽不断分生可发生一、二、三次,次生根茎,丛生密集成块状,一般苗数愈多,姜块愈大,产量愈高。地上茎是叶鞘抱合成的假茎,高 70100 厘米,直立不分枝。叶披针形具叶鞘,绿色,叶互生,排列两行。姜在热带能开花,花黄绿色或红色,很少结果,以根茎繁殖。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姜喜温暖湿润的环境条件,不耐低温霜冻,16以上开始萌芽,幼苗生长适温 2025,茎叶生长适温 2528,15以下停上生长。而泥槽、庄科、阿那黑等村委会终年气温基本在 15以上,最低热河谷区域,对生姜的生长非常适宜,产量也相对较高

2、。 姜喜弱光,不耐强光,在强光下,叶片容易枯萎,农谚有“生姜晒了剑(新叶)等于要了命”。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 姜喜肥沃疏松、富含有机质、排灌方便的微酸性土壤为好。对水分要求严格,既不耐旱也不耐湿,受旱则茎叶枯萎,生长不良,高温高湿,排水不良易致病害。对三要素的要求,钾最多,氮次之,磷最少。 三、类型及品种 根茎节多而密,姜块数多,双层或多层排列,代表品种有广东密轮细肉姜,我省的玉溪黄姜,西畴细姜。此外,还根据姜的外皮色分为白姜、紫姜、绿姜(又名水姜) 、黄姜等。长势中等,分枝多,龙庆黄姜则属密苗型黄姜。 四、栽培技术 (一)栽培制度及季节:生姜可以净种,也可间套种,龙庆黄姜一般在清明前后,蚕桑

3、树地里播种。 间套种可利用高杆搭架作物如瓜、豆架下种植,也可以在包谷行间间作,起到遮阴作用。 (二)选地,整地及施肥:姜忌连作,愚好与水稻、葱蒜类及瓜、豆类作物轮作,并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姜畏强光,应选适当阴蔽的地方栽种。姜生长期长,产量高,需肥量大,每亩农肥不少于 3000 千克,并施人硫酸钾 20 千克或复合肥 30 千克作底肥,以充分满足姜对营养的需求,畦面一般作成高畦。 (三)选种,播种:播种前要精选姜种,剔除霉变,腐烂,干瘪的病弱姜块。种姜要选择 50100 克有 12 个壮芽的姜块为好,太大的姜块也可播种但需种量大,成本高,可以用刀切或用手擗开,但伤口

4、应用草木灰或石灰消毒后再播。播种前最好用药剂浸种催芽,方法将种姜摊开晾晒 12 天然后用 1:l:120的波尔多液浸种 10 分钟,然后将种姜捞出后,用潮砂子将其层层堆码好用薄膜覆盖,厚度约 3040 厘米,使温度保持在 2030,810 天即可出芽,报据芽子的大小、强弱分级播种。每亩用种量 300500 千克。 一般排姜多用打沟条播,行距 3540 厘米,株距 2630 厘米,沟深 1012 厘米。打塘播可按株行距 33 厘米,塘深 78 厘米。 沟、塘打好后,将姜种斜放,芽朝一个方向排列,排好后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或土杂肥覆盖,厚度68 厘米,肥上再盖少量土壤即可。 (四)田间管理:姜排好后

5、如土壤湿润不需浇水即可出苗,如果土壤干燥应浇一次水,但不宜过多,出苗后视土壤墒情及植株长相适时浇灌,高温期应提倡早浇,晚浇,雨季要注意排涝。 姜在生长期中要进行多次中耕松土及迫肥培土工作,当苗高 15 厘米左右时结合中耕,除草进行培土,追肥以人粪尿为主,培土 3 厘米。随着分蘖的增加,每出一苗再迫一次肥培一次土,培土厚度以不埋没苗尖为度,总汁培土 34 次,使原来的种植沟变成埂。培土可以抑制过多的分蘖,使姜块肥大。 姜怕强光,可在行间套种包谷或上架豆类,也可搭荫棚或插树枝、蒿杆遮阴。 (五)病虫防治:虫害有玉米螟,病害主要是姜腐败病即姜瘟,主要为害叶及根茎部,以高温期发病重,防治方法:实行轮作

6、换茬,选用无病种姜,防治病田水流入灌溉,药剂可用 50代森锌 800 倍,710 天一次。 采收留种 生姜一季栽培,全年消费,从 78 月即可陆续采收,早采产量低,但产值高,在生产实践中,菜农根据市场需要进行分次采收。 (一)收种姜,又叫“偷娘姜” ,即当植株有 56 片叶时,采收老姜(即娘姜) ,方法用小锄或铲撬开土壤,轻轻拿下种姜,取出老姜后,马上覆土井及时追肥。种姜不蚀本,所以农谚有“姜够本”之说。 (二)收嫩姜(子姜) ,立秋后可以采收新姜即子姜,新姜肥嫩,适于鲜食及加工,采收愈早,产量愈低,主要由市场价值规律决定。 (三)收老姜:霜降前后,茎叶枯黄,即可采收,此时采收产量高,辣味重,

7、耐贮藏,可作加工,食用及留种。南部无霜地区可割去地上茎叶,上盖稻草等覆盖物,可根据需要随时采收或留种,但土壤湿度不宜太大。 留种用的姜,应设采种田,生长期内多施磷钾肥,少施氮肥。选晴天采收,选择根茎粗壮充实,无病虫及损伤姜块,单独贮存,在贮藏期经常检查,拣出病、坏姜。 中药药性 生姜味辛性温,长于发散风寒、化痰止咳,又能温中止呕、解毒,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及胃寒呕逆等证,前人称之为 “呕家圣药” 。姜炙法就是取生姜的这些特性,用姜汁这一辅料对药物进行炮制,来增强药物祛痰止咳、降逆止呕的作用,并降低其毒副作用。如竹茹生用长于清热化痰,姜炙后可增强其降逆止呕的功效;厚朴其味辛辣,对咽喉有刺激性

8、,通过姜炙可消除其刺激咽喉的副作用,并能增强宽中和胃的功效;黄连姜炙后可缓和其过于苦寒之性,并善治胃热呕吐。 干姜虽与生姜同出一物,但由于鲜干质量不同其性能亦异。干姜性热,辛烈之性较强,长于温中回阳,兼能温肺化饮,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中焦虚寒、阳衰欲脱与寒饮犯肺喘咳等证。因此,用干姜制备的姜汁与生姜汁的性能也不一样。如用干姜制备的姜汁炮制药物,必将影响药物的炮制效果,达不到药物炮制的目的,就不能增强具有降逆止呕作用的药物的功效。 按中医理论,生姜是助阳之品,自古以来中医素有“男子不可百日无姜”之语。宋代诗人苏轼在东坡杂记中记述杭州钱塘净慈寺 80 多岁的老和尚,面色童相, “自言服生姜 40 年,

9、故不老云”。传说白娘子盗仙草救许仙,此仙草就是生姜芽。生姜还有个别名叫“还魂草” ,而姜汤也叫“还魂汤” 。生姜种植成本分析2010-07-22 21:21 作者:1 来源: 农科院 农科院 生姜高产新品种-山农一号唯一亩产可突破万斤的生姜新品种“山农一号” 大姜是山东农业大学近年来成功培育出的生姜新品种。又经过了中国山药生姜脱毒研究所得进一步的组培提纯,它取材于莱芜大姜,是利用常规诱变育种和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经 CO60放射源辐射处理,诱导其变异,再用组培快繁技术,加速其繁育。从辐射处理的莱芜大姜种植田中选出目标单株进行种植复选,经过5年的连续筛选试验,成功选育出的性状优良而稳定的生姜新

10、品种,取名为“山农一号”大姜。山农一号生姜也正式被金盾出版社出版的生姜高产栽培技术所收录,并成为在全国主推的生姜品种!该品种与莱芜大姜和面姜相比,主要优点为: 1、单产高,增产幅度大。亩产高达6000-7500kg,同等条件下比莱芜大姜和面姜增产38.7%。 2、商品性状好,市场竞争力强。姜块大且以单片为主,奶头肥胖,姜丝少,肉细而脆,辛辣味适中。而莱芜大姜复片多,奶头小,姜丝偏多。 3、姜苗少且壮。相同栽培条件下,地上茎分枝只有10 15个,而莱芜大姜一般有1520个。地上茎较莱芜大姜粗壮。 4、叶片开展,色深,抗逆性强。该品种叶片平展、开张,叶色浓绿。上部叶片集中,有效光合面积大。抗寒性强

11、,进入10月份后,莱芜姜上部叶片明显变黄,而该品种仍维持绿色。 5、姜根少且壮。在同等栽培条件下,地下肉质根较莱芜大姜数量少,但根粗壮。该品种发展前景看好,姜块大,奶头少而肥,单片为主,商品性好,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对发展对外贸易具有重要价值。另外,该品种耐寒性强,可提早种植和延迟收获,利于产量的提高和营养成分的积累,利于品质的改善。该品种的推广应用,对提高产量,增强商品市场竞争力,扩大出口,提高土地单位面积的产值,增加农民收入,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有着美好的推广应用前景关于对威远县新店生姜种植的调查与思考A 发布时间: 2009-5-31 22:47:59 被阅览数: 892 次 来源:

12、 四川城乡金融网选择视力保护色: 【 】 文字 大 中 小 自动滚屏(右键暂停)今年,威远新店镇的生姜种植再次喜获丰收,为此,中央电视台进行了独家专访, 对民付村普遍采用的通过烧锅炉加温这样一种特殊的种植方法进行了详细报导,现新店镇的生姜种植已名声在外。基本情况威远县新店镇位于威远县南部,距县城10公里,是典型的丘区农业大镇。幅员面积72平方公里,辖21个行政村、323个村民小组、1个社区居委会,全镇农业人口约4.8万人,场镇居民5000余人,全镇总人口5.3万余人。 2008年实现总产值1.85亿元,农业总产值7000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3500元。近年来,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大力推

13、动下,尊重农民的自主创新精神,信用社大力支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以民付村为中心,大力发展俗称“锅炉姜” 、 “薄膜姜” 的反季节生姜种植,使以“锅炉姜”为拳头产品的生姜产业成为了当地特色农业。2008 年, “锅炉姜”种植面积近500 亩,产值2500 万元,消耗种姜6000余吨。生姜种植不仅成为了全镇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而且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独具特色的产业名片。农民创新种姜方法,反季节嫩姜效益倍增。新店镇一直有种植生姜的传统,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村民们发现,在冬天如能将姜地的温度提升起来,并保持在恒温状态,生姜的生长速度就会加快,生长周年就会缩短,就可能赶在春节期间上市,卖上一个好价钱。

14、有的人想到了锅炉,他们事先在大棚的地下埋上水管,将水管的两端与锅炉连通,然后通过烧锅炉将水温升高并形成循环水,使生姜大棚的土壤温度保持在15 20之间。持续加温40多天后,色泽鲜嫩、口感极佳的反季节嫩姜就可以上市了。通过这一技术生产的生姜,就是俗称的“ 锅炉姜 ”。 “锅炉姜”主要采用密植、立式的方法种植,在每年11月份在外地购姜下种,使用农家肥,薄膜覆盖地面,因此所生产出的姜为纯天然绿色食品。通过多年的摸索,用锅炉升温种姜因为技术比较成熟,于在新店镇内形成了以民付村为中心的生姜种植。锅炉姜的生产成本比传统种姜成本高1倍,因提前上市市场行情好、效益佳。与传统的种植生姜相比, “锅炉姜 ”的比较

15、效益较为明显。据了解,在一般情况下,采用传统的方法种植生姜,每亩可放姜种10吨,每吨姜种可产嫩姜300公斤,亩产可达3吨,而卖老姜就可收回成本,所产嫩姜批发价常态下为10元/公斤,其收入为净收益,可达每亩15000元。而“锅炉姜”一亩地要栽姜种16 17吨,姜种平均每斤1元左右,一亩地所需姜种成本为3.23.4 万元,再加上栽姜、挖姜的人工费(一吨姜种需工钱400元左右)、水管800元、燃煤 850元,再加上锅炉等费用,一亩地总成本大约4 万多元。投入虽大但效益却十分可观, “锅炉姜” 在春节前后上市,春节期间,其批发价可达15 元/ 公斤,零售价更是高达30元/公斤,比常规季节的嫩姜高10

16、元/ 公斤以上。一吨姜种能产500斤嫩姜,一亩地可产嫩姜1 万斤左右,按每斤嫩姜5元计算,可创产值5万元,每亩锅炉姜比传统种植利润要高1 倍左右。由于今年种植锅炉姜较多,市场价格偏低,批发价格8元/公斤左右。信用社支持三农,助农户走上小康路新店镇“锅炉姜 ”种植的历史已长达 10多年,但“锅炉姜” 得到大规模的发展并形成产业却是近几年的事,这主要得力于镇党委、政府的正确引导,得力于信用社的贷款支持和所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一是帮助农户算好技术效益账,引导更多的农户种姜、种“锅炉姜”。目前,从事生姜种植的农户达到250户,其中种植“锅炉姜” 的农户就有240户。二是帮助姜农算好规模效益账,引导姜农

17、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扩大生产规模。目前,全镇每年投入姜种50吨以上的种姜大户有50户,其中投放姜种在50-100吨以上的“锅炉姜” 种植大户有39 户。为支持辖内种姜大户发展生产,新店信用社对生姜种植户实施了特别授信,涉及金额237万元,其中授信 10万元以上的借款户有4 户,及时给予种姜大户的贷款支持。农户在信用社的小额贷款授信额度由原来最高3万元/户提高到 10万元/ 户。据统计,2008 年信和社支持农户生姜种植160户,投放种姜资金480万元,较好地解决了生姜种植的资金需求问题。截止目前,生姜种植贷款80%已归还信用社。大都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如民付村10组村民姚杰种姜100吨,利润在1

18、0万元左右。三是帮助“锅炉姜”种植大户搞好生产经营,引导他们投身新农村建设,改善居住和生活环境,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目前,民付村95以上的农户对住房及庭院进行了改造、翻新,部分富裕农户还建起了别墅式的小洋楼;烧起了天然气,购置了冰箱、彩电、空调、洗衣机、摩托车等高档消费品,真是乡村与城镇无两样。四是有效支持生姜种植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镇政府动员村民集资16万元,在民付村修建水泥路,让车辆能够直达田间地头。在信用社强有力的支持下,该村乡风文明水平大大提升,家家户户安居乐业。反季节生姜种植,不仅取得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信用社发展的明显成效,而且在村容村貌、社会稳定等方面也发生了可喜变化。生姜种植

19、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对今后新店的生姜种植,笔者认为信用社除继续加大支持力度外,也要进行必要的引导。一是要向广大姜农宣传要符合市场规律,不要都种锅炉姜,传统生姜仍然要种植。二是要向其他村宣传不要盲目跟风,市场需求量不是无限的,种姜的多就意味风险大,会造成所有姜农都赚不到钱。从多年情况看,市场对新店的生姜需求每年基本上稳定在6000多吨左右。-存在的问题。1、在外地购买姜种存在姜种价格波动风险。现姜种出产地基本上是以四川乐山犍为县和贵州六盘水地区为主,在每年立冬过后是该地区姜种大量上市的时候,姜种的价格也极不稳定,种姜户购买姜种的价格也存在相当大的差别,种姜户购买姜种时价格较高的,其风险性远高于

20、购买姜种价格较低的农户,这就要求种姜户要把握好购买时机,过早购买与过迟购买都会存在种姜价格较高。2、姜种质量存在的风险。种姜户在购买姜种时,还要认真选择,如果买到瘟姜就会造成较大损失。每年都有些种姜户因购买到瘟姜种而造成较大损失,有的种姜户因初次种姜没有经验,全部买到瘟姜种而造成血本无归,不仅自已的本钱亏进去了,就连信用社的贷款也无法偿还。3、生姜销售存在价格波动风险。在生姜大量上市销售的时候,生姜销售价格波动也较大,长期存在1天1个价,这就要求种姜户要把握好市场,研究好市场行情,尽量在销售价格高的时候出售生姜。4、生姜种植风险。这就要求种姜户自身要不断提高自已的种植技术,同样的姜种,存在种姜

21、户生姜产量有数量上的较大差异。技术好的姜农,其生姜的产量要高于技术差的姜农,同样数量的姜种存在不同的人种其生姜产量不等,有的差距还较大。5、生姜种植规模风险。在抗风险能力方面,种植大户要明显高于种植小户。生姜种植大户因每年购买姜种数量较大,动辄几十上百吨的批发购买姜种,其购买姜种的价格自然要低于一般种姜户。其次,生姜种植大户长期在外跑市场,对市场行情反映更灵敏,更能正确把握市场行情,从而更能够取得较大收益。- -对策措施及建议 。1、根据以上分析,信用社在对以后支持新店的生姜种植方向看,要重点支持生姜贩运大户和培育一批生姜种植大户。其理由如下:(1) 、生姜种植大户经过多年经营自身经济实力较强

22、,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同时种姜大户长期在外跑市场,对市场反映更灵敏,有的种姜大户本身就在从事生姜的贩运。(2) 、生姜种植大户还款能力比较强。从我社12年来投放生姜贷款来看,至今还没有出现哪一户大户不能按时偿还贷款的情况发生。我社现有的生姜不良贷款,全部集中在生姜种小户上。(3) 、经过我社的多年支持,现在新店民付村已有种姜大户44户,2008年我社共投放生姜贷款101户、480万元, 其中39户大户有贷款237万元, 占全部贷款的近50%,从中可以看出种姜大户更能增加我社的贷款投放。我社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不断的加大对姜农的联系,信贷人员要多下乡与广大姜农交朋结友,掌握新的情况,认真搞好贷前调

23、查,同时不断的完善农户经济档案,及时发现一批经济条件好、信用程度高的种姜户培育成种姜大户。2、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要帮助姜农尽快成立生姜种植协会,切实搞好市场调研,捕促市场行情,避免盲没种植,导致供过于求,销售价格下降。与此同时,还要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姜农的种植技术,降低成本。3、要加强经纪营销队伍建设,拓宽销售渠道。(威远新店信用社 曹维英、何志远 供稿)1月25 日,潼南县委常务副书记赖仁刚到新胜镇钟峰村察看热土种生姜技术。记者在现场看到:三个大棚外的两台锅炉格外夺目,锅炉连接着的一排排水管直接进入大棚,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在地里劳动的姜农乐呵呵地告诉记者:“气温不够,就烧小锅炉给土地升

24、温,去年底栽种姜种,春节前嫩姜就可上市了”物以稀为贵,据了解,反季节生姜的价格比正常季节产的生姜价格高出许多,去年盘山农业有限公司从威远学习了小锅炉加温技术,去年底种植了三个大棚反季节生姜,这就是所说的“锅炉姜” ,其种植方法是在土地下面埋设塑料管道,联接一边的低温锅炉(70),锅炉热水循环输送到管道给地里的姜增温。一亩地可栽姜种16-17吨,姜种平均每公斤2元左右,因此一亩地所需姜种的成本为3.2-3.4万元,再加上栽姜、挖姜的人工费及烧锅炉的煤等费用,一亩地总成本4万多元。“锅炉姜”生长时间短、见效快,两个月就能收获,一亩可产嫩姜5600-5950 公斤,按每公斤嫩姜10元计算,可值5.6-5.95 万元;而采收嫩姜后剩下的老姜,一亩地老姜也能值2.4-2.55万元。一亩地总产值达 8万余元,除去各种成本,可实现纯收入 3万多元。目前, “锅炉姜” 已在地里发出了嫩芽,预计春节前后就可上市。赖仁刚希望当地要充分利用这次试种成功的契机,积极引导农户发展“锅炉姜”,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新胜的生姜产业,使生姜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钱袋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