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口语交际教学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口语交际教学模式与策略,新乡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 赵艳霞,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一个人的成功,只有百分之十五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而百分之八十五则要靠人际关系和他做人处事的能力。 卡耐基,“口语交际”是人们最基本、最经常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在人与人交往的特定语境中,听、说双方运用口头语言,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感情的一种活动。,总目标: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第一学段(12年级):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3.
2、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第二学段(34年级):1.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第三学段(56年级):1.与人交流能尊重和理解对方。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3.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4.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5.能根据对
3、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6.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呢?就是通过口语交际实践训练,指导学生进行口头言语交际,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发展学生的对白言语和独白言语,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技能,养成与口语交往相关的良好习惯以及培养待人处事的交往能力等。,学校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的现状,教师原因:,学生原因:,忽视口语交际教学,教师素质,上成说话课,不会说 不愿说 不敢说,没有好的交际习惯,不感兴趣,现行教材中关于“口语交际”的话题:,1、“介绍”类,2、“独白”类,3、“交往”类,4、“表演”类,5、“讨论”类,小学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创设情境
4、激发兴趣,示范引路 指导方法,围绕话题 双向互动,评价激励 创新交际,总结提高 拓展延伸,低年级介绍类话题:,1.引趣揭题让学生人人想说,2.指导口述让学生人人会说,3.互动练说让学生人人乐说,4.展示评价让学生人人善说,设境, 引出话题,引领, 明确方法,体验, 互动交流,延伸, 综合运用,中年级交往类话题:,高年级演讲类话题:,典范引领,方法指导,小组竞选,实践演说,1.典范引领激发演讲热情,2.方法指导领悟演讲技巧,3.小组竞选提升演讲能力,4.实践演说尽展优秀自我,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
5、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不宜采用大量讲授口语交际原则、要领的方式。 应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 重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第一个关键词:话题(即话题的选择?),1.选择的话题要有价值、有意义,2.选择的话题要能激起学生的兴趣,3.选择的话题可与阅读教学相结合,4.选择的话题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第二个关键词:目标(即目标的制订?),教学目标的制订要明确、恰当。,关于“倾听”:低年级的要求是:“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6、”中年级的要求是:“能把握主要内容”到了高年级则是:“能抓住要点”,第三个关键词:情境(即情境的创设?),恰当地创设情境是口语交际课成功的关键。,情境好比美味可口的汤,知识好比盐,知识必须要融入情境中,学生才能容易理解、消化、吸收。余文森,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式很多:,从情境来源的角度考虑有:利用教材情境 自行创设情境,从情境性质的角度考虑有:利用现实情境 虚拟生活情境,从创设手段的角度考虑有:展示实物 张贴图画 利用多媒体 道具表演 活动再现 语言描述 等,创设情境的要求:,贴近学生生活,有助交际展开,情境是“开心果”,它能激发互动的热情 情境是“敲门砖”,它能打开互动的通道 情境是“助推器”
7、,它能推动互动的进程 情境是“魔法棒”,它能化解互动的难点,第四个关键词:互动(即互动的促进?), 设计好交际的矛盾冲突, 铺设能够诱发学生兴趣的交际“点”, 增强角色意识,第五个关键词:方法(即方法的指导?),方法指导要具有针对性:,1低年级“导学”,2中年级“导练”,3高年级“导创”,要学会倾听,让学生明白:“倾听”是一种积累,更是一种提升。,“倾听”是一种尊重,更是一种内涵。,“倾听”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智慧。,只有听清楚、听明白才能理解内容,提高说的质量。,听优点,听缺点,听不同,注意“倾听”的礼仪,关于“表达”的指导: 让学生“想说”是前提 让学生“敢说”是关键 让学生“爱说”是动力
8、 让学生“会说”是目的,1.说话的正确性 2.说话的条理性 3.说话的简洁性 4.说话的礼貌性 5.说话的规范性,第六个关键词:评价(即评价的多元?),实施多元评价,注意评价的内容要全面:,既要评价学生的语言表达,又要评价学生的应变技巧;,既要评价学生的思维发展,又要评价学生的交际行为;,既要评价学生的交际能力,又要评价学生的品行习惯等等。,评价的手段要多样:语言评价、掌声、歌声、红花、奖品等。,评价的方式要灵活:教师点评、同学互评、小组共评、个人自评,第七个关键词:实践(即实践与拓展?),一方面要以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或情境展开口语交际教学活动,重视日常生活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教学中要注重采取多种方式,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参与交际,在动态的交际实践活动中反复历练,多向交际,领悟方法,提高能力。,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抓住机会,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参与生活中的口语交际活动,在生活实践中增强交际能力,丰富交际智慧。如:购物讲价。,谢谢!,2013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