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课堂教学要学会放手.doc

上传人:myk79025 文档编号:5569364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教学要学会放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课堂教学要学会放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课堂教学要学会放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课堂教学要学会放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教师要学会“放手”内容摘要:新课改倡导建立“自主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的学习方式,可学生学习方式要改变,关键要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习惯得以改变。在新课改实施多年来,可不少老师的教学理念仍没跟上,课堂依然是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或者课堂由“满堂灌”改为“满堂问” ,课堂学习的主动权没还给学生,这样的课堂学生累,教师也累。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让我们老师的课堂的以解放,本文将从“少讲精讲、多练巧练、巧问妙问、少写精写”四个方面论述教师如何学会在课堂教学中学会“放手” , “解放”自己。关键词:精讲 多练 妙问 巧写 学会放手听过许多老师的课(其中有不少还是教研公开课、观摩课、比赛课),

2、我感觉许多老师上课都上得挺“累” 。明 显感觉是老师课堂上讲个不停、问个不停、写个不停。一堂课下来,老师们累得满头大汗,身心疲惫。我总不停的问:老师是如此累,学生能不累吗?教师非得全盘包办,面面俱到,学生才能学好吗?新课程提倡让学生自主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不就是要我们改变教学方式,敢于放手,学会“解放”吗?我认为,只有我们教师的教学方式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才能得以改变;只有我们教师解放了,学生才能得以解放。教师如何让自己的课教得更轻松,让学生学得更轻松呢?个人认为,教师要领会新课程的精神,转变自己的观念,从以下几方面来改变自己的教学习惯、行为和方式。一、精讲,引导学生自学。一些教

3、师习惯多讲,讲个不停。总认为自己这样讲,好支配学生,好支配时间,好展示自己的才华,更能体现自己知识的渊博;总以为自己讲得多,学生就学得多,学生会更佩服老师;总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只顾往里面灌。一些教师爱讲的原因是不相信学生,从某种程度讲也是不相信自己。受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习惯了面面俱到,总以为自己多讲点学生就能多学点,教师分析得清楚,学生就会听得明白,一节课从头至尾总是讲个不停。但教师讲得喉干2011 年度参评论文学科:数学作者单位:浏阳市荷花中学作者姓名:刘祥佳电话:138759733542舌燥,学生却还是听得稀里糊涂。真是“你不 说我倒还清楚,你越说我越糊涂了”。其实,很多知识点教

4、材写得清清楚楚,学生一看就懂,即使有些看不懂的,学生只要通过与同学交流讨论,或只须教师点拨一下就清楚了。教师没有必要去剥夺学生自学、自悟的机会和权利。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让学生通过认真阅教材,分析教材,认真领会、品味、体会教材,去发现、感悟、 获取知识。学生阅读、自学教材的过程是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和提高的重要过程。自学能力是伴随学生终生的重要学习能力。教师长期“满堂灌” ,只会严重扼杀学生的自学、自悟能力。教师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放手让学生自学,在学生出现疑难处适当点拨讲解,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能看懂的或通过讨论后能弄懂的,教师不要讲,学生难弄懂的,难体会的教

5、师要细讲、精讲。教师应该讲重点,讲方法, 讲要点,讲关键,讲技巧。 该讲的一字不少,不该讲的只字不提。这样,教师的课堂就轻松一半了。一堂好课,教师讲的部分绝对不能超过 15 分钟。只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阅读、理解、交流、感悟和巩固,学生的自学自悟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只有从时间上限制自己的讲课内容,才能使自己的课堂轻松,让学生课堂受益。二、多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新课程教材中增加了许多学生探究、思考、实验、课题活动等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认真动手探究、实验和思考,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探究现像和结论。教师不必担心学生动手探究会耽误时间,不要怕课堂完成不了自己设计的教学任务,不要怕学生在探究过程中

6、会出乱子等等。教师要大胆地让学生去动手,去实践,去思考,去质 疑。教 师不要直接将实验 的现像结论告诉学生,不要让学生去死记硬背现像结论代替学生练习。要知道学生的练习不是简单地做几道练习题,学生 动手实践、探究、 实验的过程也是一种练习。教师要减少学生重复的机械练习。 让学生死记硬和做重复的机械训练,会扼杀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质疑问题的能力;会扼杀学生对知识产生、发展的知情权。其实,学生动手探究也是一种很好的练习,学生在动手探究的过程中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提高了动手能力和质疑解难的能力,培养了创新能力和与同学合作的能力。第斯多慧说:“ 一个坏教师教学生真理,一个好教 师教学生发现真

7、理。 ”学生从动手探究中得出的结论(定理)比教师直接告知的要记得牢,理解得透。课堂上,我常把例题当尝试练习,让学生在第一次尝试练习中发现问题,教师集中3重点释疑解难,重点讲解。我设计的练习都有很强的针对性,都是围绕课堂目标、重点、难点的突破来设计的。学生在 练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课堂中学生只有多练才能把问题暴露出来,才能将知识学以致用。课堂练习绝对不能依赖某种资料让学生盲目去练,不管何种资料上的题目教师都要精心提炼。课堂中的练,一定要有针对性,要有重点,有目的,有方法,有梯度的练。学生会了的不练;非常难的尽量少练;有问题的,没有掌握巩固好的,易容出错的要多练。学生练得多,教师自然讲得

8、少,教 师似乎“ 解放”了,学生却是勤快了。三、妙问,引导学生质疑个人认为,问题应是课堂的心脏。一堂好课肯定有几个很好的问题设计。教师要围绕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的落实来设计问题。问题不是问得越多越好,而是引导学生质疑,围绕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的解决来设问。设计问题一般有这样几个作用:一是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二是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帮助学生有重点的熟悉,感知教材。三是让学生在解决这几个问题中掌握本堂课的知识点,了解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有的老师整堂课看似全部是问题,但有的 问题很简单学生不假思索就回答得出,这样的课堂课看起来闹哄哄的,似乎很热闹, 实际 一点效果也没有。有的教师爱提难题

9、,似乎问倒学生就显教师本事, 课堂中出几道难题问得学生哑口无言,一堂课冷冰冰的,然后教师只好一个人唱独角戏。这些没有针对性、没有系统性的乱问和泛问,既耽误时间,又没效果,还不如不 问。教 师要善于巧问 、妙问,要问得有启发性、趣味性、知识性、针对 性、目的性、梯度性。 问得学生愿意回答,能够回答。每个 问题最好是“学生跳一跳,能摘到葡萄”。教师设计的问题的目的要以收取最好的教学效果为标准。教师提出问题后一定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不能问题一出马上叫学生作答。满堂问、随口问、偏 难问都不是“ 解放”自己的好办法,也不可能有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若把“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问题(会释疑)” ,同时又把“

10、没问题的学生教得有问题(会质疑)” 了,才是真正的巧 问、妙问。四、巧写,引导学生合作有的教师上课的“累” 不 仅表现在整节课讲个不停、问个不停,还表现在写个不停。总喜 欢一边讲一边写。书上有的要照抄在黑板上,书上没有的也要写在黑板上。有的写了一黑板又擦掉接着写第二黑板;有的为了让学生作笔记,写得密密麻麻的,满天星似的。其实教师完全没有必要那么累,尽可能地“ 懒”点4不要紧。书上有的教学生在书上划记、注记、札记即可,书上没有的教学生整理注明。教师板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归纳、整理课堂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和知识树。所以教师的板书要有重点,要有条理性、系统性。教师写得越多越乱,

11、学生倒无从抓重点,无法记笔记。教师完全可以少写一点, 腾出时间让学生多 练一点。教师还可以多培养一些“ 小老师”,可以发挥学生团队精神,让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弥补教师不写和少讲的短缺。教师少写少讲,并学会发挥学生中“小老 师”的作用,和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无疑是“ 解放”自己的好办法。会“放手”,会 “解放”自己,意味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在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模式在改变,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在改变。课堂会“ 放手”的且教学效果好的老师,肯定是位教学的有心人;肯定是教学上敢于大胆改革,相信学生,相信自己,勇于创新的人;课堂会“ 放手”,会“解放” 自己的人,一定是位善于想办法、动脑筋,有着先进教学理念的人;课堂会“ 放手”的人,一定是位负责任且深受学生喜欢的人。参考文件:1、教师成长在课堂内外张浩然2、优秀教师必修的九堂课 高万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教学研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