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章 工作设计与作业组织,引言 工作设计 工作测量 人机工程,主要内容:,工作研究,(工业工程),工作设计,工作测量,工效学,中心问题,提高生产率,一、生产率与人的行为,影响生产率的内部环境因素,技术因素,操作者行为因素,工作环境,单调作业,多样化、丰富化和扩大化,工作设计,工作测量,理想的工作场所,二、工作设计与工作测量,工作设计,对一项具体工作确定具体的任务和责任、工作环境以及完成任务的方法,任务设计,作业(程序)设计,工作测量(时间研究 ),在一定的标准测定条件下,确定人们作业活动所需的时间,并制定出时间标准或定额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三、工作设计的内容、方法和理论,工作设计的内容,明确
2、作业过程,确定工作内容,工作设计的目标,建立一个工作结构,来满足组织及其技术的需要,满足工作者的个人心理需求,明确工作责任,协调,工作方法分析技巧,一个不忘,四大原则,五个方面和六大提问技术,一个不忘动作经济原则; 四大原则取消、合并、重排、简化; 五个方面操作、运输、贮存、检验、等待; 六大提问技术对目的、方法、人物、时间、地点和原因进行提问。,1.分析时的六大提问,6W技术/5W1H技术,2.“ECRS”四大原则,(1)取消(Eliminate),在进行“完成了什么”,“是否必要”及“为什么”等问题的提问中不能有满意答复者都属不必要,要给予取消。 取消是改进的最佳方式,是改进的最高原则。,
3、(2)合并(Combine),对于无法取消者,看是否能合并,以达到省时省力的目的。可合并一些工序或动作,或将由多人于不同地点从事的不同操作,改为由一人或一台设备完成。,(3)重排(Rearrange),经过取消、合并后,可再根据“何人、何处、何时”三种提问进行重排,使工作能有最佳的顺序,除去重复,办事有序,(4)简化(Simple),经过取消、合并、重排后的必要工作,就可考虑能否采用最简单的方法及设备,以节省人力、时间及费用。,流程分析,ANSLY15.3M-1979,表示操作(加工工程) 表示搬运、运输(运输过程) 表示检验 (检验过程) D表示暂存或等待 (存储过程) 表示受控制的贮存(等
4、待过程) 表示同时或同一工作场所由同一人执行着操作与检验两种工作,1. 流程分析中的记录符号,2. 流程分析的基本程序,(1)选择 选择所需研究的工作流程 (2)记录 用流程分析的有关图表记录流程过程 (3)分析 用5W1H提问技术对记录的事实进行分析,按照ECRS四大原则进行优化。 (4)建立 通过优化分析建立合理的流程 (5)实施 (6)维持,3. 流程分析的工具及相应图表,工艺程序分析 流程程序分析 布置与路线分析 闲余能量分析 操作时两手的移动分析,操作分析 动作分析,工作设计中的理论,工作小组的工作方式应该比个人的工作方式更重要,社会技术理论,行为理论,团队工作方式,工作扩大化 工作
5、职务轮换 工作丰富化,解决问题式团队 特定目标式团队 自我管理式团队,四、 工作测量,生产产品时间消耗的结构,产 品 总 时 间,工 作 时 间,无 效 时 间,产品的基本时间,产品设计缺陷,工艺过程缺陷,管理不善而产 生的无效时间,工人因素引起 的无效时间,产品设计不良,毛坯设计过大 产品质量标准欠妥 标准化工作不够,设备选用不当 工人操作不当 车间布置不合理 工具不当,制定的市场销售政策不当 作业计划与订货计划不当 安排不当,造成生产不均衡 原材料、工具、准备、供应不及时 设备未正常维修 安全工作条件没有保障 不执行标准化与定额工作,工人无故停工、迟到、缺勤 过失造成的废品 忽视安全,产品
6、的基本工作时间,定额时间,在产品设计正确、工艺完善的条件下,制造产品或进行作业所用的时间,基本工作时间,作业时间,宽放时间,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因工作需要、休息与生理需要,需要作业时间给与补偿的时间,宽放时间的组成:,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布置工作地时间,准备与结束时间,宽放时间的种类,作业宽放,个人宽放,疲劳宽放,管理宽放,工时定额,标准工作时间,在标准的工作条件下,操作人员完成单位特定工作所需的时间,测时法 预定时间标准法 模特法 工作抽样法,正常工时=观测工时评比因素,标准工时=正常工时(1+放宽率) =正常工时+宽放工时,标准工时的应用,能效管理 日程管理 人员成本计算 工作绩效评估及奖
7、金计算 设备能力 人员及负荷计算 人机配合的计算 生产线平衡的计算,新产品的开发 工作方法的改善 外包价格的决定 订定产品价格的参数 作业指导训练的标准 标准产能计算的依据 人员计划 设备计划 生产计划进度安排,测时法,秒表时间 研究直接时间研究 密集抽样时间研究,以秒表为工具,在一段时间内,连续不断地直接测定某一作业操作者的作业,1.选择观测对象,决定一位合格适当训练有素的操作者,在标准状态下,对一特定的工作以正常速度操作所需要的时间,合格适当训练有素的操作者 在标准状态下,2.划分作业操作要素,制定测时记录表,3.记录观察时间,剔除异常值,并计算各项作业要素的平均值,4.计算作业的观察时间
8、,作业的观察时间等于该作业的各项作业要素平均时间之和,5.效率评定,计算正常作业时间,效率评定是时间研究人员将所观测到操作者的操作速度,与自己理想中的速度(正常速度)作一对比,6.考虑宽放时间比率,确定标准作业时间,例 观测某车床加工某种零件的标准工作时间,根据测时法的基本要求,将该作业分解为5个作业要素进行观测, 然后求出每个作业要素的平均时间:,如果研究人员认为工人是在以115%的速度工作,正常时间=68 (10.15)=78.2(秒),如果研究人员认为工人以90%的速度工作,正常时间=68(1-0.1)=61.2(秒),宽放时间系数定为12%,标准作业时间=78.2(10.12)=87.
9、5(秒),预定时间标准法,(Predetermined time standard,PTS),四、模特法,1. 模特法的原理,所有人力操作动作,均包括一些基本动作。,模特法把生产实际中操作的动作归纳为21种,不同的人做同一动作(在条件相同时)所需的时间值基本相等。,使身体不同部分动作时,其动作所用的时间值互成比例 ,因此可以根据其手指一次动作时间单位的量值,直接计算其他不同身体部位动作的时间值。,模特法在人体工程学实验的基础上,根据人的动作级次,选择以一个正常人的级次最低、速度最快、能量消耗量最少的一次手指动作的时间消耗值,作为它的时间单位,即1MOD0.129s。,模特法21种动作都以手指一
10、次(移动约2.5cm)的时间消耗值为基准进行试验、比较,来确定各动作的时间值。,大量的试验、研究表明,一个人(或不同的人)以最快速度进行操作,其动作所需时间,与这个人(或不同人),以正常速度进行操作,其动作所需时间之比,是一常数(或基本接近常数),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手的移动(无障碍时),手的移动(障碍物高度为1030cm),上身弯曲的往复动作,K=0.51;坐立往复动作,K=0.57。,假设:身体一部分最快动作的时间值为t1,身体某一部位正常动作的时间值为T1;身体其他部位最快动作的时间值为t2,身体其他部位正常动作时间值为T2;身体另外其他部位最快动作时间值为t3,身体另外其他部分正常动
11、作时间值为T3,身体第n部位的最快动作时间为tn,身体第n部位正常动作时间值为Tn。,因,故,或,或,两个动作的最快速度所需时间之比,等于两个动作的正常速度所需时间之比。,由于正常速度仅是时间研究人员头脑中的一个概念,在实际中难以确定。,动作的最快速度所需时间是可以通过大量的实测,用数理统计方法来求得其代表值,即可求得K值,这样只要令t1为手指动作一次的正常值,就可根据上式求得身体其他部位一次动作与手指一次动作的比值,从而决定其他部位动作的模特值。,试验表明,其他部位动作一次的MOD数都大于1MOD,通过四舍五入简化处理,得到其他动作一次所需的正常时间值均为手指动作一次MOD数的整倍数。,2.
12、 模特法的特点,易懂、易学、易记,模特法将动作归纳为21种,用一张模特排时法基本图就可以全部表示出来 。,“一看就懂”,21个动作分两大类,上部为基本动作,11种,下部为身体及其他动作,10种。,上部的11种动作分为三大类:即移动动作(M)、抓取(G)、放置(P)。每个动作右边的数字表示相应动作的时间值 。,下部分10种动作,表示身体及其他方面的动作,同时也反映了时间值。,“一看就会”,模特法把动作符号与时间值融为一体。,如G3表示复杂的抓取动作,同时也表示了该动作的时间为3MOD30.129s=0.387s。,如果是移动小臂去抓放在零件箱中的一个小螺钉(抓时要同时扒开周围的其他零件),在模特
13、法中用M3G3表示,其中M3表示小臂的移动、G3表示复杂的抓取, M3G3时间值是6MOD (其中M3为3MOD,G3为3MOD) 。,只要知道动作的符号,也就知道了时间。,“一记就牢 ”,在模特法的21种动作中,不相同的时间值只有“0,1,2,3,4,5,17,30”8个,而且都是整数。,只要有了动作表达式,就能用心算很快计算出动作的时间值 。,实用,采用模特法来分析动作、评价工作方法、制定标准时间、平整流水线,都比其他PTS法容易,且见效快。,在实际使用中,还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决定MOD的单位时间值的大小。,用模特法的时间值计算动作时间的精度(对1min以上的作业)并不低于其他PTS
14、法。,3. 模特法动作分类,根据工业生产的实际统计,一般最常见的手工操作,其操作动作有95%以上是上肢为主的动作,并且上肢动作的基本特点是由成对出现的“移动动作”和“终结动作”结合而成的。,一个操作动作的完成就对应着“移动-终结”动作及一些其他少量的附加因素的组合。,工作抽样,工作抽样又称瞬间观测法,它是通过对现场对象以随机的方式进行瞬时观察,调查各种对象活动事项的发生次数及发生率,从而进行作业测定的一种方法。,工作抽样是根据数理统计的理论,以概率法则作为基础的方法,因此必须考虑可靠度与精度的问题。,1.工作抽样法的应用,(1)改善工作,通过调查作业者或机器的工作或空闲的比率,在根据空闲部分的
15、组成细分项目进行观察记录,找出问题并进行改善。,(2)制定标准时间,式中,一般观测中,可用工作的次数除以总观测次数来计算工作时间比率,绩效指标(效率评定系数),2. 精度与观测(抽样)次数,可靠度是指观测结果的可信程度,也就是子样符合总体状态的程度。,工作抽样一般取2的范围,即确定95%(实际95.45%)的可靠度,精确度,精确度就是允许的误差,抽样的精确度分为绝对精确度和相对精确度。,当可靠度定为95%时,绝对精度=2。,(7.6),(7.7),相对精度即为绝对精度与观测事项发生率之比,相对精度的标准可在(5%10%)范围内选择。一般都将可靠度定为95%,相对精度定为5%。,观测次数,观测次
16、数是根据所规定的可靠度和精度要求而定,在可靠度取95%时,可计算出所需观测的次数。,用绝对精度,用相对精度,3.工作抽样法的应用步骤,(1)设计观测方式 (2)决定观测的时间长度 (3)决定最初的样本数 (4)选择随机的观测时间 (5)观察和获取数据 (6)检查是否需要更多的样本数 (7)数据计算、分析与作出结论,例7.1 某车间有车床若干台,任意抽查了140次,观测到的在工作的有5次。间该车间车床的利用率p的估计值 和绝对精度是多少?,解:由题意,n=140,m=54,绝对精度(95%的概率意义下):,所以,车床的利用率在(30.34,46.80)之间,例7.2 某种活动占规定的工作时间百分
17、比大体上为25%左右,要求对际百分比p作出比较准确的估计,估计的相对精度为10%,问大体上要观测多少次?,解:,观测次数,次,例 7.3 对某操作者的作业观测100小时,共1000次。其中观测到“工作”的有800次,其余均为“空闲”。其间产量为500件,设效率评定系数为0.8825宽放率为15%,试确定单件时间定额。,解:计算实际工作时间,(小时),计算实际作业时间,实际作业时间=实际工作时间效率评定系数=800.8825=70.6(小时),计算单件产品作业时间,(小时)(或8.472分钟),计算单件产品定额时间。考虑宽放15%,单件产品定额时间=单件时间(1+宽放率)8.472(10.15)
18、=9.74(分钟),五、 人机工程,1.人机环境系统,人机工程起源于20世纪初的工业心理学的研究,1960年国际人机工程学会成立,标志着人机工程研究进入一个新时代,目前人机工程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工作服和研究(脑力、体力劳动中的生理、心理负荷) (2)工作环境研究 (3)工作场地、工作空间、工作装备人机工程学研究 (4)安全管理与人的可靠性研究 (5)工作成效的测量和评定 (6)机器人设计中的职能模拟,2.工作环境研究与设计,主要包括气候状况、照明与色彩状况、噪声与振动状况三大类影响因素,气候状况的影响分析与设计,工作地和工作用房的气候状况决定于下列因素:空气的温度、空气的流动速度、气压
19、与大气污染等,(1)温度对人劳动的影响,在工作环境中有适宜的气候条件是获得良好工作能力的前提,室内的温度高会引起瞌睡、疲劳,从而使工作能力降低,增加差错 室内温度低则会分散注意力,需要确定一个适宜的温度(包括湿度),最佳温度不是某一固定的数值,而是指某一区域,(2)气流通对人劳动的影响,保持空气新鲜的工作地要比空气停滞的工作地效率高出约10%,一般认为在工作人员不多的房间中,空气流动的最度估计约为0.3ms,在拥挤的房间中约为0.4ms,而当室内温度、湿度时,空气流速应最好达到12ms,(3)空气污染对人劳动的影响,工作环境中的空气污染源有两个,第一个源于人 第二个空气污染源来自生产过程,照明
20、的影响与设计,正常人通过视觉刺激的反应大约可以得到全部信息的80%,(1)照明对工作人员的影响,视觉功能的发挥依赖于周围环境的照水平和对比度,(2)工作场地和厂房的照明,工作附近的适当亮度 工作附近的固定照明 工作与背景之间应有适当的亮度差 避免光源或作业区域发出眩光,色彩对工作人员的影响,色彩容易创造形象与气氛,激发心理联想和想象,因此色彩能够比普通照明产生更进一步的效果,(1)颜色的表示方法,色调(H)、明度(V)、彩度(C)三个要素,色调,5种基本色调:红(R)、黄(Y)、绿(G)、蓝(B)、紫(P) 5种中间色调:黄红(YR)、绿黄(GY)、蓝绿(BG)、紫蓝(PB)、红紫(RP),明度指在一定背景下的明亮感觉,在白黑中间分成由010感觉上等距离的等级,10色环。每一色调又分为10个等级,彩度指颜色的浓淡饱和程度,色彩的标定方法:HVC=色调、明度彩度,(2)颜色对人的影响,色彩对工作人员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对人的机体 对人的心理,颜色对人体的机能和生理过程会发生作用,影响到内分泌系统、含水量的平衡、血液循环和血压,(3)生产环境与设备的色彩调节,噪音状况的影响与控制,(1)噪音对工作效率的影响,(2)噪声控制,形成噪声干扰的过程是:声源传播途径接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