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化学院办学指导思想生化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是:引导全院教职工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江泽了同志“三个代表 ”的重要思想,学习国内相关院系的先进经验,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以快速发展为主题,以专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适应陇东南和甘肃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扩大本科办学规模,提高办学层次和管理水平;加大应用性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力度,在应用开发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做出突出贡献,争取各方力量,努力把我院建设成特色鲜明、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实体。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办学定位、发展目标、规划一、办学定位:根据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和天水师范学院第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
2、结合生化学院的实际情况,生化学院确定的办学定位是: 依托现有专业特点、师资力量和教学科研条件,以教师教育为主,围绕人才培养这个中心,完善学科和专业建设,调整专业结构,以师范教育为主,大力发展本科教育,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进一步强化科研科研意识,坚持教学和科研并重的办学思路,以适应陇东南和甘肃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加大应用型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在应用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有较大的突破,努力把生化学院建设特色鲜明,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实体。二、发展目标和规划:(一) 专业建设目标:1、继续办好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化学等本科专业。执行新的天水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
3、专业教学计划(2004),调整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培养厚基础、宽专业的创新型人才。努力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提高教学水平和培养质量。适应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开设25 门左右的选修课。2、加强科学教育专业。科学教育专业作为 2003 年新开办的专业,要增加经费投入,调整、改造和新建专业实验室,开设各类实验技术课程。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探索性实验教学内容,突出学生基本技能、实际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3、根据甘肃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增设新的本科专业。(二) 学科建设目标:学科建设是学院发展的平台,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功能的基础。生化学院在学科建设上要结合自身特点,在发挥
4、现有学科优势,形成科研合力,保持和增加已有的校级重点学科的同时,集中力量,积极争取省级重点学科;积极创造条件,培养 1-2 个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科和学术带头人,带动全院教学和科研整体水平的提高,逐步形成学科优势。(三) 学位点建设规划 :发挥现有的学科和师资优势,努力开拓新的研究方向,积极申报开办硕士学位点,争取在 2010 年以前开办 12 个硕士学位点。(四) 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根据 21 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努力提高教职工的整体素质,到 2007 年,使教师队伍稳定在 70 人左右,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到 10 人左右,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达到90以上,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师达到 12 人
5、以上,其中 45 岁以下的教授 6 人左右。根据学科发展需要,每年选派 23 人到国内高校或科研单位访问、进修,转换研究方向和更新专业知识。根据需要, “十一五” 期间,引进 或聘请新开办专业所需要的教师。创造条件,在教学活动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师的教学和教育能力。通过优化教师队伍结构,逐步形成合理的师资梯队。(五) 科研和科技开发规划:1、加强科学研究工作,提高科研水平。力争在资源动植物、天然植物化学、生化及微生物工程、花卉快繁和新品种选育等方面形成特色和优势,造就陇东南及甘肃有一定影响的学术群体;结合专业改造和学位点建设,通过各种途径争取横向科研项目和应用开发项目,力争“十
6、一五” 期间科研经费达到 30 万元,发表 SCI 或权威刊物累计达到论文 30 篇以上。2、加快科技开发步伐,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二、生化学院的奋斗目标:生化学院制定的中长期的奋斗目标是:继续办好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化学等本科专业,加强科学教育专业,根据市场需求增设新的专业,如博物馆专业,不断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同时,积极开办应用型短线专业。在开拓新的研究方向的基础上,积极争取申报硕士学位点。在保持校级重点学科的地位的同时,集中力量,争取获得省级重点学科。积极创造条件,培养 12 个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科和学术带头人;到 2008 年力争各类学生总数达到 1300 余人;“十一五” 期间,争取
7、各类科研经费 30 万元,发表 SCI 或权威刊物论文累计达到 30 篇,完成应用开发项目 3-5 项。生化学院学生总体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生物、化学及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生活方式和健全的人格。具备在生物、化学及相关的科学技术和其他领域从事科研、教学、技术与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各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及开设的主要课程如下:(一)、化学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化学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化学教学和化学教
8、学研究的教师、化学教学研究人员以及其他教育工作者。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仪器分析。物化实验、有机合成实验、仪器分析实验、化工工艺学、化学微格教学、化学统计学、高等无机化学。(二)、生物科学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企业单位等从事科研、教学及管理工作的高级人才。主要课程:植物学、动物学、植物生理学、人体解剖及生理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高等数学、生物统计学、细胞生物学、普通生态学、发育生态学、分子生物学。(三)、生物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具备较系统的生物技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9、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并能在工业、医药、食品、农、林、环保、园林等行业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人才。主要课程:微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生理生化、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生物统计学、生化工程与设备、生化工程技术、发酵工程设备、微生物工程。(四)、科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掌握扎实的生命科学、物理学、化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各级教育单位从事科学学科的教学、管理和基础教育改革工作的高级人才。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生命科学概论、普通物理学、
10、无机及分析化学、自然地理学、天文基础及科学、技术、社会、科学技术史、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科学教学论、环境学导轮、物理化学、生物技术概论、生态学。(五)、博物馆学专业(文物保护与修复)培养目标:该专业通过系统学习文物保护所需的文史及数理化、计算机、外语等学科基础知识,运用文物保护技术的基础理论方法,具备一般文物保护研究与实际操作能力。以文物保护为主,培养从事文物保护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以及文物保护单位专业管理方面的高级人才。主要课程:理论博物馆研究、文物保护通论、土遗址文物保护、无机质文物保护、有机质文物保护、文物保护材料学、壁画雕塑的保护、普通化学、普通物理、分析化学、高等数学、核技术与考古学、石窟艺术保护、文物摄影等。(六)、应用化学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系统地掌握化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具备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能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化工、轻工、冶金、环保商检、食品等部门从事工业分析、化工新产品开发、设计和生产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化工原理、高分子化学、化工原理与化工制图、冶金分析、有机合成、精细化学品合成及工艺、仪器分析、化工过程与设备等。天水师范学院生化学院二 OO 六年七月二十日修 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