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浅谈精准扶贫的理性认知与现实对策.docx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5544446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精准扶贫的理性认知与现实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谈精准扶贫的理性认知与现实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谈精准扶贫的理性认知与现实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谈精准扶贫的理性认知与现实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谈精准扶贫的理性认知与现实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浅谈精准扶贫的理性认知与现实对策精准扶贫工程实施以来,各地大胆探索、强力推进,总结了经验、显现了成效。但在连片特困地区的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冰点性认识和困境,需要从理性认识和制度设计上加以解决。一、历史定位实施精准扶贫是新时期我国扶贫方式的重大调整,体现了新的历条件下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在思维方式和实践方略上的又一次与时俱进。实施精准扶贫是扶贫阶段变化的逻辑必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扶贫工作深入,我国贫困人口分布逐步从全国性的“面”向“带” 再向“点”的形态游离,扶贫工作任务呈现出阶段性变化特征。从七十年代末的整体推进到八十年代末的整区推进,从八七攻坚的整县推进到新世纪的整村推进,目标越来越集中。

2、新阶段,呈现出点面结合的 “片”区深层贫困,中央适时提出区域发展和精准到户两轮驱动战略。实施精准扶贫是世界形势发展的科学应对。以欧美为中心的全球经济格局正加速向新兴市场国家为主的多中心转移,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贫困弱势群体如何分享社会发展成果,日益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美欧全球战略东移和大国“畸形崛起”的历史警示我们,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力度和更精准的方式,解决贫困问题。实施精准扶贫是市场经济条件的正确抉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在新型市场化、城镇化强力推进的大背景下,不同群体受益完全不同,最容易分享到好处的往往是高收入阶层和少

3、数权贵群体,贫困群体最难受益。精准扶贫切中时宜。实施精准扶贫是历史经验教训的自觉吸取。长期以来,由于贫困居民数据来自抽样调查后的逐级往下分解,扶贫对象不准,容易出现人情扶贫、关系扶贫,甚至滋生腐败;方式粗放漫灌,项目针对性不强、难以到户,多为扶农而非扶贫,容易出现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制度设计存在缺限,以扶贫搬迁为例,应扶的搬不起,能迁的不贫困等。扶贫低质、低效问题普遍存在。二、理论要求精准扶贫是特定历史时期,针对特定区域、特定对象、特定历史任务而制定的精准“制导”式的“靶向”治贫方式,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首先必须做好完备的顶层设计,做到设计理念科学、理论体系完整、操作程序严密、实施效果可控。

4、根据现代系统化、效能化、人性化、制度化管理要求,精准扶贫的理论设计应做到以下十个精准。思维认知精准是前提。广大干部群众,重点是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党政一把手,要以现代民主科学法治的思维、亲民怜弱济困的情怀、廉洁为民务实的作风对待精准扶贫,作为一号工程,以广乏的共识和高度的自觉践行精准扶贫。领导方式精准是首要。主要是指宏观权力运行方式,结合中国国情,按照特事特办和集中领导的原则,自上而下垂直示范,作为各级一把手工程,强力推进。对象识别精准是基础。贫困人口的识别和确定,在坚持现行规模控制、自上而下、逐级分解方法的同时,应注重突出逐户调查、排序分断的准确性。帮扶责任精准是基本。单位包村、干部包户,规

5、划到户、责任到人,限时脱贫、考核有果。帮扶措施精准是重点。因地制宜、因户施策、一户一法制定脱贫计划,帮无定法、但要得法,重点是寻道增收。帮扶力度精准是要件。精准制导,责任人的引爆力和贫困户的自爆力都要够,干部的情感和精力投入是最重要的前提条件。保障力量精准是关键。后续政策项目支撑要跟上,足够的资金投入是精准扶贫的关键所在、保障所系。评价体系精准是要务。当务之急,从上到下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指标评价体系,并严格量化考核。考核方式精准是根本。以什么性质、层次及方式考核认定精准扶贫目标体系,是根本制度问题。考核性质要准,在连片特困地区,是经济社会综合目标即总考核;考核份量要够,是主体;考核层次要高,是上

6、级党委政府对下级党委政府的考核。结果运用精准是保证。考核结果必须与个人利益紧密结合,激励约束要足够。三、现实问题1、认知共识不深,践行效应较差。一些地方宣传学习不够、知晓不广、认识不深、共识不高、措施不硬,远未有把精准扶贫作为一号工程和一把手工程落到实处。一些部门积极性不高,按过去惯例组织干部进村入户,形势大于内容。2、包保数量悬殊,责任落实较难。多数特困县,贫困面积大、人口多,而能参入帮扶的干部人数少,企业效益差、数量少、帮扶积极性不高,本地社会帮扶资源十分有限。以我县为例,现有贫困人口 15 万,干部仅 3100 人,包保双方数量悬殊大,帮扶责任很难落实。3、后续政策不明,帮扶后劲乏力。各

7、级召开了动员大会,行文安排并组织干部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但后续政策不明确。由于缺乏项目资金支持,工作队和责任人没有硬性手段实施帮扶,精准滴灌的管道建立起来了,但有“管”无“水”,老百姓说:“云来了,雨下不来。”4、资金投入不足,攻坚合力不够。由于受各部门项目资金管理条块分割、地方党委政府重视程度、涉农项目金融市场风险、扶贫部门协调能力等因素的影响,除重点贫困村 100 万元财政扶贫资金外,难以顺利整合到其他方面的项目资金。资金严重不足,扶贫合力难以真正形成,攻坚气场有些短促。5、扶贫部门弱势,统筹协调缺位。扶贫机构性质不确定,行政合法性受质疑。工作地处偏远、地域广阔、业务宽泛,与人员编制、专业

8、技能、经费保障受限的矛盾日益突出,导致行政执行力低下。政府是扶贫开发的宏观责任主体,不具备直接落实责任的现实条件,扶贫部门抽调人员受各部门岗位编制限制,领导小组办公室又无专门力量,往往造成扶贫主体不明、统筹协调缺位。6、考核措施不硬,结果导向不力。一些地方普遍存在考核定性不准、层次不高、分量不够等问题,扶贫考核往往变成考核扶贫部门,与主要领导的组织考核运用没有形成关联,对单位干部激励约束不够,考核导向力不强。四、破冰之策1、用足主流阵地,推进认知共识。就全国和整体而言,已实现总体小康,贫困已不是主要问题。但是,对于连片特困地区,由其区域性、历史性、综合性、复杂性等深层次原因,贫困日趋加剧分化,

9、成为短板、难点和扶贫攻坚的“硬骨头”,甚至上升至区域性主要矛盾。连片特困地区,学习宣传教育的重点是,干部达成精准扶贫共识,群众增强脱贫致富信心。尤其是生态脆弱、限制发展区特困县,必须以扶贫开发统揽全局、鉴定成败、凝聚共识。一切工作围绕贫困父老乡亲的需要展开。学习宣传教育的方式灵活多样,重点是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我县近年提出“扶贫开发宣传以主渠道为主,主渠道以宣传扶贫开发为主”即“两为主”的做法取得明显效果。党委政府会会必讲扶贫开发,宣传媒体期期开设扶贫专栏,党校教学班班安排扶贫课程,形成精准扶贫大合唱的浓厚氛围。2、加大专项投入,增强牵引实力。理论和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只有自身强大的物质才能产生

10、巨大的引力。要想充分发挥专项扶贫资金牵引和整合力,必须加大专项扶贫资金份额。目前全国年扶贫资金仅三四百亿,在全国特困山区尚不足修几百公里的高速公路,特困县的分量就更不用说了。广东精准扶贫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一个重点贫困村,年投入两百万元以上。3、配套帮扶政策,培植帮扶后劲。中央要针对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工作的实际需要,完善顶层设计,从强化组织领导到构建督导机制,从制定评价体系到加大政策投入,从严肃考核评定到落实结果运用等,都要作出明确规定,便于地方真正将精准扶贫工程建设落到实处。目前最重要的是,增加专项投入,在普惠制的基础上,针对特困区特困户实施特别扶持政策,增强县级项目规划

11、审定决策权和机断权,提高精准“制导”率。同时,明确各行业部门帮扶责任及项目资金投入政策,以加速引导和推进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后的精准扶贫工作。4、明确资金用途,实现合力攻坚。合理划分专项扶贫资金与行业部门资金的用途,专项扶贫资金主要用于产业、能力和扶贫试点项目建设,重点到户,破解持续增收难题。基础设施建设交由行业部门完成。无论是专项扶贫试点工程还是行业扶贫工程项目,实行上级财政足额配资,一律取消地方配套。5、再造扶贫机能,强化统筹协调。改革现行扶贫机构职能,构建适应大扶贫格局的扶贫组织机构,解决“小马拉大车”难题,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之一。省市县上下对口,明确其政府组成部门性质和扶贫执法主体地位,与各地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合体办公。额定编制经费、配强技术设施,锁定职能机制、突出规划整合,强化统筹协调、劲推精准扶贫。6、提升考核层次,构筑根本保障。抓住根本,找准核心,突出重点,着力铸造精准扶贫工程总指挥棒。鉴于广东省对优秀驻村干部提拔一级使用,甘肃临洮县乡镇扶贫工作绩效考核占综合目标 65%以上等各地的成功做法,明确连片特困地区综合目标考核以扶贫开发为主,加紧制定以扶贫开发为主的经济社会综合目标考核测评体系,出台实施办法,固化领导责任,严肃考核兑现,确保精准扶贫攻坚任务如期胜利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