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专题二 声现象(试题部分).ppt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537609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PPTX 页数:73 大小:3.2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二 声现象(试题部分).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专题二 声现象(试题部分).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专题二 声现象(试题部分).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专题二 声现象(试题部分).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专题二 声现象(试题部分).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题二 声现象,中考物理,考点一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五年中考,1.(2018湖北武汉,10,3分)如图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 端开口的竹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上下推拉活塞,并用相同的力吹管的 上端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哨音是由管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B.哨音是通过空气传到别人耳朵的 C.向上推活塞时,吹出的哨音响度会变大 D.向下拉活塞时,吹出的哨音音调会变低,答案 C 本题旨在考查声的相关知识。用嘴吹管的上端时,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哨音是由 管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故A说法正确。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哨音是通过空气传到别人耳朵 的,

2、故B说法正确。向上推活塞时,因用相同的力吹管的上端,哨音响度不会变大,故C说法是错 误的。向下拉活塞时,空气柱变长,用相同的力吹管的上端,空气柱振动的频率变低,音调变低, 故D说法正确。故选C。,2.(2018广东深圳,18,1.5分)张一山在朗读者中为大家演绎了追风筝的人,关于其中的 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 B.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3108 m/s C.观众主要依据音调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 D.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答案 A 朗读者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A正确;声音在15 的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 40 m/s,光

3、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3108 m/s,B错误;观众是靠音色区分不同人的声音的,C错误; 声音大指的是响度大,振幅大,D错误。,3.(2016山西,12,3分)在校园艺术节上,小梦为全校师生演奏了享誉海内外的二胡名曲二泉映 月。下面有关小梦二胡演奏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二胡弦停止振动弦还会发声 B.二胡声能在真空中传播 C.二胡声是通过空气传进人耳的 D.二胡声一定不会成为噪声,答案 C 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二胡弦停止振动,发声停止,故A错;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不能 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二胡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故C正确;二胡声 若影响他人休息、学习等,就成为噪声

4、,故D错。,知识拓展 物体振动能发声,但是人耳不一定能听到。人耳能听到声音的条件:响度足够 大,音调在20 Hz到20 000 Hz 之间。,4.(2015陕西,2,2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吹笛子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笛孔是为了改变音色 B.吉他能发出声音是由于弦在振动 C.声呐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的 D.市区内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答案 B 吹笛子时,手指按压不同笛孔可以改变笛子中振动的空气柱长度,改变音调高低;声 呐是利用超声波方向性好来工作的;市区内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C、D错误, 正确选项为B。,5.(2018云南昆明,11,2分)图是流星经

5、过大气层与空气摩擦发热、发光的一幅照片。这个现象 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 能。流星绝大部分位于70120千米的高空,因此只见闪光, 不闻声响。那么流星划过天空时究竟有无声音呢?你的判断是: (填“有”或 “无”)。,答案 内 有,解析 流星与空气摩擦发热、发光,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流 量划过天空时一定会引起空气的振动,故一定会发出声音。,6.(2018河南,3,2分)如图所示,将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会看到乒乓球 。该实验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请你再设计一个显示声源振动的实验: 。,答案 反复弹起 将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看到溅出水花(将点燃

6、的蜡烛靠近发声的音箱,看 到烛焰跳动;将发声的音叉靠近示波器的拾音器,看到示波器有波形输出 ),解析 正在发声的音叉本身在振动,音叉振动可使乒乓球反复弹起。发声体振动过程不便于 观察,所以应当利用转换法来设计实验。例如:将敲响的音叉插入平静的水中;将蜡烛靠近正在 发声的音箱等。,思路分析 有些发声体的振动现象不便于被观察到,可以通过转换法的科学思想来设计实验, 将振动过程显示出来。,知识拓展 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 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7.(2017黑龙江哈尔滨,36,2分)哈尔滨的端午节赛龙舟时,龙舟上发出的阵

7、阵鼓声是由于鼓面的 产生的;鼓声通过 传到观众处。,答案 振动 空气,解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8.(2017江西,2,2分)声音是由于物体 而产生的。当人在雪山中大声说话时,因为声音 能传递 ,所以就有可能诱发雪崩。,答案 振动 能量,解析 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人的说话声传递到雪山诱 发雪崩是由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考点二 乐音的特性,1.(2018内蒙古包头,1,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声波和电磁波都能在真空中传播 B.吹笛子时手按不同的笛孔是为了改变音调 C.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如果所受外力全部

8、消失将做匀速圆周运动 D.摩擦起电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答案 B 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A错误;吹笛子时手按不同的笛孔可以改变空气柱的长度, 从而改变声音的音调,B正确;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在不受外力时总是保持匀速直线运 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原来处于运动状态,所以如果所受外力全部消失,物体将 做匀速直线运动,C错误;摩擦起电过程是先摩擦,故先有机械能,然后物体带电,再转化为电能, D错误。故选B。,2.(2018安徽,13,3分)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敲击 它们,就可以发出“1,2,3,4,5,6,7,i”的声音来;而

9、用嘴吹每个瓶的上端,可以发出哨声。则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由瓶本身的振动产生的 B.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 C.用嘴吹时,哨声是由瓶中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 D.用嘴吹时,哨声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答案 C 敲击瓶子时发出的不同音调的声音,是由瓶子与水柱共同振动而发出的,故A、B错 误;用嘴吹每个瓶的上端,可以发出哨声,这是由瓶中空气柱振动产生的,故C正确,D错误。,审题关键 特别要注意的是在敲击瓶子和对瓶上端吹气的时候,发声体是不同的。,3.(2017山西,12,3分)位于我省永济市普救寺中的莺莺塔如图所示,它是我国现有的四大回音建 筑之一。若

10、游人在塔附近的一定位置以两石相击,便可听到“呱、呱”的回声,类似青蛙鸣叫, 并且声音也变得格外响亮。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两石相击”主要是空气振动发声 B.“类似青蛙鸣叫”是指音色相近 C.“变得格外响亮”是指音调变高 D.“呱、呱”的回声一定是噪声,答案 B “以两石相击”主要是石头振动产生声音,A项错误;“类似青蛙鸣叫”说明发出 的声音和青蛙叫声相近,说明音色相近,B项正确;“变得格外响亮”说明声音较大,是响度较 大,C错误;“呱、呱”的回声如果不是无规则振动产生,不一定是噪声,D项错误。故正确选项 为B。,4.(2016陕西,1,2分)图示为我国民族吹管乐器唢呐,用

11、它吹奏名曲百鸟朝凤时,模仿的 多种鸟儿叫声悦耳动听,让人仿佛置身于百鸟争鸣的森林之中。关于唢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用不同力度吹奏,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调 B.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 C.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色 D.唢呐模仿的鸟儿叫声令人愉悦,是乐音,答案 D A选项中,用不同力度吹奏,空气柱振动的振幅不同,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则A错;B 选项中,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空气柱振动的长度不同,振动的频率就不同,主要改变声 音的音调,则B错;C选项中,唢呐前端的喇叭能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大声音的响度,而声音的品质 不变,即音色不变,则C错;D选项中,乐音是人

12、们所喜欢的、令人愉悦的声音,则D正确。,解题关键 牢记影响声音的三个特征的因素,能够理解:力度大小影响空气柱的振幅;按压 不同位置的气孔,可以改变空气柱的长短,影响振动的频率。,5.(2017云南,11,2分)弹奏前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可以改变琴声的 ;根据乐器发声的 ,可以听出是什么乐器在演奏。(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答案 音调 音色,解析 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琴弦绷得越紧,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弹奏前调整琴 弦的松紧程度,可以改变琴声的音调;不同乐器、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 色会不同,我们靠音色来辨别乐器的种类。,解题关键 音调和物体振动频率有关,

13、对于琴弦来说,粗、长、松的音调低,细、短、紧的音调 高;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音色会不同。,6.(2016黑龙江哈尔滨,37,2分)如图所示,“曾侯乙编钟”是大家所熟知的一套大型编钟。用钟 锤敲击编钟,编钟会因 而发出声音,轻敲或重敲编钟同一位置所发出声音的 不同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答案 振动 响度,解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编钟因振动而发出声音;轻敲或重敲编钟同一位置,则编钟振 动的幅度不同,产生声音的响度不同。,易错警示 轻敲和重敲编钟同一位置,编钟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是因为振动的幅度不同。若 用同样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则发出声

14、音的音调不同,因为大小不同的编钟振动的快慢不同。,7.(2018陕西,32,7分)太阳光在通过透镜时会被会聚或发散,那么声音在传播途中遇到不同介质 时,会不会像光一样也被会聚或发散呢?在老师的帮助下,同学们用音叉、三个相同的气球(内 部充有不同气体)、示波器、麦克风等器材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并进行了如下探究: (1)调整音叉和麦克风之间的距离,让音叉发出的声音只通过空气传播,用麦克风将声音信号输 入示波器,观察并记录此时的波形如图2甲所示。 (2)分别将充有二氧化碳气体、空气和氢气的气球,依次放在音叉和麦克风之间,保持音叉和气 球之间的距离不变,让音叉发出声音,记录示波器显示的波形如图

15、2乙、丙、丁所示。,图1,答案 (1)振动 相同 (2)变大 会聚 凸 发散 (3)超,解析 (1)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为了探究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后的响度的大小,应该首 先控制声源发出声音的响度相同,改变传播介质。 (2)根据波形图可知,乙的振幅最大,丁的振幅最小,由此推断,充入二氧化碳气体的气球对声波 有会聚作用,充入氢气的气球对声波有发散作用。 (3)超过20 000 Hz的声波是超声波。,难点突破 声音的响度可以在波形图上反映出来,波峰距离平衡位置越远,说明振幅越大,响度 越大。,知识拓展 根据波形图判断音调、响度、音色的方法:响度看图形上下距离,距离大的表示振 幅大,响度大;音调

16、看疏密,密的音调高;音色看形状,形状不同的,音色就不同。,考点三 噪声的控制及声的利用,1.(2018新疆乌鲁木齐,1,3分)关于声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答案 B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声 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故C、D正确。本题选择B。,2.(2018四川成都,A5,2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常温(15 )下,空气中的声速大于水中的声速 B.“蒙面歌王”节目中观众是通过音调猜出歌手的 C.声呐利用次声波可以

17、确定鱼群位置和海水深度 D.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答案 D 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慢, 常温(15 )下,空气中的声速小于水中的声速,故A错误;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不同的发 声体,其音调和响度可能相同,但音色一般不同,观众能分辨出是哪位歌手的声音,主要是依据 声音的音色不同,故B错误;超声波具有较强的穿透性,并且能够传递信息,所以人们利用超声波 可以确定鱼群位置和海水深度,故C错误;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 D正确。,3.(2017湖南衡阳,1,2分)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 A.剧院

18、四壁做成凹凸不平或用蜂窝状的材料,是为了增强声音的响度 B.医生用“B超”给病人做检查,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以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而不是以听到枪声开始计时,是因为声 速远小于光速 D.学校路段“禁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答案 C 剧院四壁做成凹凸不平或用蜂窝状的材料是为了吸收声音,减小回声,A错;“B 超”是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的,B错;因为声速远小于光速,运动员离发令枪很近,他们听到枪声 可以快速起跑,但此枪声传到百米外的终点计时员的耳朵还需要一定时间,这样会导致时间测 量结果偏小,不准确,但是光传播一百米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所以看到冒烟开始计时更准确

19、,C 正确;“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而不是在传播过程中,D错。故选C。,4.(2017新疆乌鲁木齐,4,3分)海豚能够发出超声波,老虎能够发出次声波。下列关于超声波和 次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超声波听起来比较高亢 B.次声波听起来比较低沉 C.次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D.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但不能传递能量,答案 C 超声波是指频率大于20 000 Hz的声波,音调高,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指频率小于20 Hz的声波,音调低,人耳听不到,A、B项错误;声既可以传递信息,又可以传递能量,故C项正确, D项错误。,5.(2018吉林,7,2分)小明正在家里学习,窗外传来吉他

20、声,他关上窗户,这是在 控制噪 声;吉他声是由琴弦的 产生的。,答案 传播过程中 振动,解析 小明关上窗户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6.(2018江西,4,2分)英语考试时,考生听到的英语听力材料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人耳中; 为了不影响考试,要求监考老师尽量不要走动发出声音,这是从 处减弱噪声。,答案 空气 声源,解析 考场上的听力材料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中的;监考老师尽量不要走动发出声音 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7.(2017湖北黄冈,8,2分)学校在“512”汶川大地震纪念日举行防震逃生演练,同学们听到广 播中的警报声迅速离开教室,说明声波可以传递 (选填“信息”或

21、“能量”),声波是 通过 传到同学们的耳朵中。,答案 信息 空气(填“气体”、“介质”也给分),解析 声波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学生们从听到的声音中可以判断出警报信息;广播的声音是 通过空气传到人耳中的。,8.(2016广西南宁,16,2分)2016年5月29日,南宁市获评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市区里,大量 的树木可以在 减弱噪声(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从而使 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安静。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 产生的。,答案 传播过程中 振动,解析 在市区里,种植大量树木,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噪声 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思路分析 减弱噪声

22、有三种途径:在声源处、在传播途中、在人耳处。市区里大量的树木可 以有效吸收和反射噪声,故属于在传播途中减弱噪声。,知识归纳 从物理学角度讲,乐音是发声体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发声体无规则振动 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讲,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都属于噪声。,教师专用题组 考点一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2018山西,12,3分)如图所示,号称“天下第一鼓”的山西威风锣鼓队正在表演。当队员用手 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时,鼓声就消失了,其主要原因是 ( ) A.手不能传播声音 B.手吸收了声波 C.手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D.手把声音反射回去了,答案 C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

23、则发声停止,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使其停 止振动,鼓声就消失了,故正确选项为C。,2.(2018河北,15,2分)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 A.洗澡水的温度约为70 B.一部手机的质量约为1 kg C.普通居民楼每层高约为5 m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 m/s,答案 D 洗澡水的温度约为40 ,故A错误;一部普通手机的质量为100150 g,故B错误;普通 居民楼每层高约为3 m,故C错误;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 m/s,故D正确。,3.(2016辽宁沈阳,1,2分)声音无处不在,下列关于声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公园里,游客听见鸟的鸣叫声,说明空气可

24、以传播声音 B.音乐厅内,观众能够辨别美妙的钢琴声,是依据音调的不同 C.闹市中,人们关紧门窗,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运动场上,同学们的呐喊声越大,声音传播的速度越大,答案 A 游客听见鸟的鸣叫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A项正确;观众能够辨别美妙的钢琴声,是 依据音色不同来辨别的,B选项错误;闹市中,人们关闭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项错 误;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及温度有关,与声音的响度无关,D项错误。故选A。,4.(2015贵州遵义,21,3分)广场舞(俗称坝坝舞)风靡各地,在广场上,跳舞的人在音箱中传出的音 乐声中翩翩起舞,对此,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音乐声由音箱中发声体振

25、动产生的 B.音乐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 C.音乐声对某些人来说可能是噪声 D.将音量调大是提高声音的音调,答案 D 音乐声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声音通过空气传入人耳,从环保角度讲,只要对人的 生活、工作、学习产生影响的声音都是噪声,将音量调大是增加了响度,故不正确的是D。,5.(2014山西,12,3分)2014年5月第十七届科博会在北京召开,中外多款智能机器人齐亮相,如图 是幼教机器人正和小朋友比赛背唐诗,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机器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B.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能区分机器人和小朋友的声音主要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D.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26、3108 m/s,答案 C 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A选项错;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B选项错; 区分不同的发声体的主要依据是音色不同,C选项正确;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 m/s, D选项错。,6.(2018福建A,17,2分)宋词解语花上元中写到“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其中 “箫鼓喧”是由于发声体的 产生的,“满路飘香麝”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 。,答案 振动 无规则运动,解析 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和分子热运动知识。实验探究证明声音是由发声体的振动产生 的。“箫鼓喧”是箫内空气柱的振动和鼓面振动产生的。“满路飘香麝”是由于分子的热 运动,麝香分子在空气中不停地做无规

27、则的运动。,7.(2018山西,39,2分)小亮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创作了一部科幻小小说太空漫游记。小 说中有这样的描写:小明和小亮驾驶“女娲号”飞船漫游在太空,突然听到空中传来“隆隆” 的雷声,之后又看见闪电四射。哇!太空真美啊!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指出这段文字中的一处 科学性错误及判断依据。错误之处: ;判断依据: (开放性试题,答案合理即可)。,答案 听到空中传来的雷声 真空不能传声,解析 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因此在太空不可能听到传来的雷声。,考点二 乐音的特性,1.(2018上海,3,2分)男高音女高音中的“高”指的是 (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以上均不正确,答

28、案 A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音色是指声音的特征;男高音女高音中 的“高”是指音调高,选择A。,2.(2018天津,1,3分)生活中常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 “低”是指声音的 (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答案 A “引吭高歌”意为放开嗓子大声唱歌;“低声细语”意为小声说话,故两个成语中 的“高”“低”是指响度大小,故选择A。,3.(2018吉林长春,1,2分)图书馆内禁止“大声喧哗”,其中“大声”是指声音的 ( ) A.响度大 B.音调高 C.音色好 D.速度大,答案 A 声音的大小叫作声音的响度,故“大声”是指声音响度大,本题

29、选择A。,4.(2017上海,2,2分)新“七不规范”中,“言语不喧哗”提醒大家要控制声音的 (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答案 A “言语不喧哗”指不要大声说话,提醒大家要控制声音的响度。,5.(2017甘肃兰州,4,3分)关于音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音调的高低只与发声体的长度有关 B.“闻其声便知其人”判断的依据就是音调 C.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无关 D.音调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答案 D “闻其声便知其人”判断的依据是音色,B错误;音调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 定,而发声体振动的频率与发声体的材料、长度、粗细等有关,A、C错误,D正确。,6.(2016

30、广东广州,2,3分)琴弦H比琴弦L每秒内振动次数多,推断此时H比L发出的声音 ( ) A.音调高 B.音调低 C.响度大 D.响度小,答案 A 本题考查的是声音的特性。每秒内振动次数指的是频率,故琴弦H振动的频率比琴 弦L振动的频率高,频率是影响音调的因素,A正确,B错误;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是振幅,题中未 提及,故不可推断,C、D不可选。,7.(2015山东德州,6,2分)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答案 A 观察四个图可知,相同时间内,甲、乙振动的次数相同,但波形

31、不同,故它们的音色不 同,音调相同。在相同时间内乙和丁振动的次数相同,但波形不同,故它们的音调相同,音色不 同;观察四个图声波的振动幅度可知,甲、乙、丙三个声波振幅相同,故它们的响度相同,丁的 振幅较小,响度较小。在相同的时间内丙的振动次数小于其他三个,故其音调最低,经以上分析 可知,选项A说法正确,B、C、D的说法错误。,8.(2014安徽,2,1分)各种管乐器在演奏时,乐音是管中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在进行管乐器的 演奏过程中,当用手指堵住管上不同位置的孔时,就改变了振动部分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了 所产生乐音的 。,答案 音调,解析 空气柱振动的频率跟空气柱的长短有关,手指堵住管上不同位置

32、的孔时,空气柱的长度 发生变化,发声的频率改变,音调改变。,考点三 噪声的控制及声的利用,1.(2018湖北黄冈,1,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震耳的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B.考场附近禁止鸣笛是为了阻断噪声传播 C.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D.微波炉是用声波来加热食品的,答案 A 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鼓声是由鼓面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禁止鸣笛是为了 防止噪声的产生,故B错误;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C错误;微波炉是利用微波使分子运动 加快,从而使物体的温度升高,故D错误。,2.(2018黑龙江齐齐哈尔,2,2分)在日常生活的物理现象中,有关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33、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考场外禁止汽车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分别用相同的力拨动吉他的两根粗细不同的弦可以改变响度 D.向人体内的结石发射超声波除去结石,是利用了超声波传递信息,答案 A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A项正确;考场外禁止汽车 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项错误;用相同的力拨动两根粗细不同的吉他弦,改变的是音调,C 项错误;超声波除去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超声波传递能量,D项错误。故选A。,3.(2017天津,1,3分)如图所示,纺纱工人工作时戴着防噪声的耳罩,这是为了 ( )A.防止噪声产生 B.监测噪声强弱 C.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D.减小噪声传

34、播速度,答案 C 戴耳罩阻止了声音进入耳朵,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选择C。,知识归纳 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在声源处;在人耳处;在传播途中。,4.(2017湖北武汉,10,3分)下列事例中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 A.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 B.利用超声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 C.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D.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答案 C 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利用超声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 的障碍物、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都是利用声传递信息;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是利用声传递能量。,5.(2015山东威海,2,2分)近年,全国各地掀起

35、跳广场舞的热潮。广场舞有益身心健康,但也影响 周围居民的生活。为避免给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干扰,下列措施合理有效的是 ( ) A.调节音响的音量,使声音的音调不要太高 B.居民关闭门窗,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C.在广场上安装噪声监测装置,以阻断噪声的传播 D.晚八点半以后停止跳广场舞,以防止噪声的产生,答案 D 调节音响的音量,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但不能改变音调,A项错误;居民关闭门窗,是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B项错误;在广场上安装噪声监测装置,只能监 测噪声的强弱,不能阻断噪声的传播,C项错误;晚八点半以后停止跳广场舞,可以防止噪声的产 生,D项正确。,6.(2014北京

36、,11,2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玻璃不能传播声音 B.用不同种乐器演奏同一乐曲,这几种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相同 C.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不同 D.在靠近居民区的高架路旁,设置隔音墙是为了减小噪声对居民区的影响,答案 D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故A错误。每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有各自的音 色,因此即使是演奏同一乐曲,也可以通过音色来判断不同的乐器,故B错误。用大小不同的力 敲击同一音叉,音叉的振动幅度不同,导致声音的响度不同,故C错误。减小噪声危害的方法有: 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故D正确

37、。,考点一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三年模拟,1.(2018四川成都外国语学校一模,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发声时不一定在振动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课堂上能听到老师的讲课声,说明空气能够传声 D.市区内某些路段“禁止鸣笛”,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答案 C 物体发声时一定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A选项错误;“震耳欲聋”说明声音 的响度非常大,B选项错误;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课堂上能听到老师的讲课声,说明空气能够传 声,C选项正确;市区内某些路段“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选项错误。故选C。,知识归纳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

38、在振动; 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 有关;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2.(2018广西北部湾四市一模,5)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物体振动得越快,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C.街头设置的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噪声 D.利用“B超”进行体检,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答案 A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A正确;物体振动得越快,产生声音的音调越高,B错误;街 头的噪声监测仪可以监测噪声的大小,但不能减弱噪

39、声,C错误;利用“B超”进行体检,说明声 波可以传递信息,D错误。,3.(2017辽宁抚顺质量检测,4)关于图中的声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发声的音叉使水花四溅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B.乙图: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产生的声音的音调越高 C.丙图:声呐能探测到鱼群,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 D.丁图:公路两旁安装隔音板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答案 A 水花四溅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A项正确;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产生的声音的 音调越低,B项错误;声呐能探测到鱼群,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C项错误;公路两旁的隔音板是在 传播途中减弱噪声,D项错误。,4.(2016安徽淮北一模,11)下面关于

40、声现象的配对中,错误的是 ( ) A.“闻其声,知其人”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 B.“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次声波传播很远 C.“隔墙有耳”固体也能传声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答案 B 因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所以能“闻其声,知其 人”,故A不符合题意。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此为回声现象,与次声波无关,故B符合题意。隔墙 有耳,墙是固体,说明固体也能传声,故C不符合题意。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 量,故D不符合题意。,5.(2018安徽合肥安庆名校联考,1)如图所示,美国航天局拟在2020年推出“低音爆”“宁静” 超音速客机。这里的“低音爆”“

41、宁静”是指飞机飞行时发动机产生声音的 (选填 声音的基本特征)较低。,答案 响度,解析 当飞机速度超过音速时,引起空气剧烈震动,将会带来音爆,噪音较大,低音爆就是要降 低声音的响度,使得飞机飞行时相对宁静。,6.(2017辽宁抚顺质量检测,13)击鼓传花是大家熟悉的游戏,游戏的人是通过鼓响来判断是否 停止传花。这说明鼓声能 ;人们听到的鼓声是由鼓面 而产生的,通过 传到游戏的人耳中。,答案 传递信息 振动 空气,解析 通过鼓响来判断是否停止传花,说明鼓声能传递信息;鼓面振动产生了声音,鼓声以空气 为介质传到了人耳中。,考点二 乐音的特性,1.(2018天津东丽一模,1)如图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

42、棉花,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 端开口的塑料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上下推拉“活塞”,可以改变声 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答案 A 上下推拉活塞,可以改变管内空气柱的长度,空气柱越长,振动得越慢,音调越低,反 之音调越高,故选择A。,2.(2018吉林长春南关一模,2)当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男声演唱 时,小明和小亮齐声说:“是刘欢在演唱!”他们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不同演员声音的 (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声速不同,答案 C 因为不同的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小明和小亮是根据音色判断演员是刘

43、欢。故选择C。,3.(2017吉林东北师范大学附中模拟,2)上课时,老师听不清楚后排一位同学的发言,走近这位同 学后就听清楚了。这主要是因为老师走近这位同学后接收到该同学声音的 ( ) A.音调变高 B.音调变低 C.响度变大 D.响度变小,答案 C “听不清楚”是因为老师接收到的声音的响度太小了,“听清楚了”是因为老师 接收到的声音的响度变大了,故选择C。,4.(2016四川内江模拟,13)萍萍帮妈妈涮洗餐具,演奏出锅、碗、筷、勺的“交响曲”,响声是 由于餐具的 产生的,根据声音的 可以判断出是锅还是碗发出的响声。,答案 振动 音色,解析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响声是餐具的振动产生的;音

44、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我们能根据声音的音色判断出是锅 还是碗发出的响声。,5.(2016安徽淮北一模,3)南美洲热带雨林中有一种鸟能抓住一根木棍打击树干发出有节奏的 声音,可谓是鸟界的“打击乐高手”。这声音是由树干的 产生的,人们能区分鸟叫声 和树干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 不同。,答案 振动 音色,解析 鸟抓住木棍击打树干发出有节奏的声音,这声音是由树干的振动产生的。不同的发声 体,通常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人们能区分出鸟叫声和树干发出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音色 来判断的。,6.(2018广东肇庆四中一模,8)“不敢高声语,恐惊天

45、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大。月宫里的嫦娥不会听到你说话的声音,是因 为 中不能传声。“嫦娥一号”卫星在绕月轨道上向地面传回最后一段语音:“经过 一年的太空遨游,我的任务已经结束”这段语音是通过 传回地球的。,答案 响度 真空 电磁波,解析 “高声语”是指大声说话,“高”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月亮上是真空,声音无法传播, 所以“月宫里的嫦娥不会听到你说话的声音”;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嫦娥一号”卫星 发送的语音信号是通过电磁波传回地球的。,考点三 噪声的控制及声的利用,1.(2018广西桂平一模,3)在图所示的几幅交通标志牌中,能明显表示用于环境保

46、护的是 ( ),答案 C A为禁止骑行标志;B为限重标志,车辆最大质量不能超过20 t;C为禁止鸣笛标志,可 以减少噪声污染;D标志意为距离西山还有20 km。故正确选项为C。,2.(2018广东汕头濠江模拟,1)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工程专业的两名学生Seth Robertson和Viet Tran研究制造的声波灭火装置,如图所示,为消防灭火技术提供了一种新思路。这台低音频发 声灭火装置,通过发出3060赫兹的低频音波,能够在短短数秒之内扑灭火焰,尽管这项发明并 非属于“高精尖”的前沿科技,但是它的现实意义或许更大一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低音频发声灭火装置发出的是次声波 B.低音频发声灭

47、火装置利用的是其发声的响度大 C.声波可以灭火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D.低音频发声灭火装置是高科技产品,发声不需要振动,答案 C 频率低于20 Hz的声叫作次声波,低音频发声灭火装置发出的3060赫兹的低频音 波不是次声波,A项错误;声波本身也是一种压力波,在特定的频率它能够将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从而达到灭火效果,B项错误;声波可以灭火,说明它具有能量,C项正确;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 的,D项错误。故选C。,3.(2016江苏昆山二模,2)2015年1月,科学家在南极洲发现一个陨石凹坑,形状如圆形平底锅,如 图所示。小明在圆心A点大喊一声,经过6 s听到回声。设空气中声速为340 m/s,圆形凹坑的

48、直 径为 ( )A.510 m B.1 020 m C.2 040 m D.4 080 m,答案 C 声音从发出到到达凹坑壁的时间:t= =3 s,从圆心A点到凹坑壁的距离(半径):r=vt= 340 m/s3 s=1 020 m,圆形凹坑的直径:d=2r=21 020 m=2 040 m。,思路分析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 m/s,从发出声音到听到回声的这段时间内,声音传播 的距离是圆心A点到凹坑壁的距离(半径)的2倍。,易错警示 A点到凹坑壁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圆形凹坑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粗心的同学读题 不仔细会把半径当成直径。,4.(2017湖北黄冈质量监测,8)次声波武器是发射频

49、率低于20 Hz 的大功率声波武器(如图)。次 声波是由发声体 产生的。“器官型”次声波武器发射的声波能引起人体器官的共 振,导致器官变形、移位、甚至破裂,从而达到杀伤敌人的目的,这是利用次声波可以传递 。,答案 振动 能量,解析 次声波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发声体振动频率低于20 Hz。“器官型”次声波武器发 射的声波能引起人体器官的共振,导致器官变形、移位、甚至破裂,说明次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知识归纳 超声波,频率高于20 000 Hz,人耳听不到。 次声波,频率低于20 Hz,人耳听不到。 可听声波,频率范围为20 Hz20 000 Hz,人耳能听到。,5.(2018江苏昆山二模,13)一款品牌汽车,它的发动机工作时超低的噪音是人们青睐它的重要 原因,噪音是机器 而产生的;车内装有先进的倒车雷达测距系统,这个系统是利用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工作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试题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