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心理的起源与实质,第一节 动物心理的发生与发展,一、心理的发生 1、反映:任何生命的起源都是物质进化的结果。心理现象也不例外同样是物质进化的产物。物质普遍具有反映这一特性。反映是物质相互作用留下的痕迹,反映是任何物质形态固有的特性。,2、反映的形式,1)无机物的反映形式:机械物理化学的 2)生物的反映形式:感应性是生物以自己的活动或状态的变化对外界的影响作出反应,以维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 。 3) 心理的反映形式:在暂时神经联系基础上对信号刺激进行的反映活动。,3、心理的反映形式的特点,1) 对刺激的信号意义作出反映 2) 与生物本能不同,它是逐渐发展而成 3) 随着神经系统的完善而不断
2、提高其水平,二、动物心理发展阶段,1、感觉阶段:特点为对信号刺激物的个别属性形成反应。腔肠动物对刺激还末形成稳定的反应,因此还没有感觉。直到环节动物建立了条件反射才标志着心理反应的产生。 2、知觉阶段:有了神经管,可对事物整体属性进入反应。并且有了许多习得行为 3、思维萌芽阶段:对刺激进行概括,有更多有目的性习得行为、简单言语行为,三、人类心理的起源,动物心理发展受生物学规律支配,人还有社会因素: 劳动:手与皮层、制造使用工具与思维想象力发展、集体劳动与自我意识 语言:促进意识、自我意识、抽象思维产生,拓宽认识范围,四、人类心理本质,心理是脑的机能的依据 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源泉 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五、意识的基本特征,1、觉知性:言语加工、意识与无意识可转化 2、能动性:选择反映、揭示本质、目的计划性 3、社会制约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六、自我意识,一、 自我意识概念 定义:个体对自己及与他人关系的意识 结构: 1、自我认知、自我情感、自我意志 2、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 3、现实自我、理想自我、投射自我,二、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途径,1、通过认识他人来认识自我 2、通过分析自己的活动结果来认识自我 3、通过自我观察来认识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