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心理化基础疗法精要.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536662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化基础疗法精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心理化基础疗法精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心理化基础疗法精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心理化基础疗法精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心理化基础疗法精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心理化基础疗法作者:李孟潮 时间:2013 年 4 月 25 日 来源: 边缘人格障碍的心理动力学疗法标签: Fonagy FONAGY MBT 心理化心理化基础疗法安馨按:心理化功能的缺乏是导致人际关系出现困境的原因。而从客体关系的角度来讲,内在的心理冲突外化为人际困难。与心理化功能缺乏密切相关的来访者-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对其从心理化功能角度解析以及治疗,是我关注的内容。同时,心理化功能和共情,和肯定化技术之间有着什么样的联系也是我期冀了解的。心理化基础疗法(mentalization-based therapy)由 Fonagy 等人于1990 年代后期发明,曾经以“ 精神分析式部分住院

2、治疗” ,完成其治疗手册化和随机对照实验后,改名为心理化基础疗法。MBT 的治疗目标在于提高患者的心理化功能(mentalization )。心理化功能是指人具有考虑自己和别人的心理状态的能力,能够意识到自己和别人的心理状态是相互独立而又互相影响的。治疗包括了提升心理化功能,包容患者的缺陷,利用移情,保持心理的亲近感,处理当前心理状态等成分。一、基础理论MBT 的基础理论有三个基本概念:精神相等(psychic equivalence),伪装模式(pretend mode),心理化(mentalization).这三个概念分别代表了婴儿心理发育过程中依次出现的三种心理模式。在精神相等模式中,人

3、类会把外在事物和内在体验对等起来,体验不到它们的区别。在伪装模式中,人们会把外在事物和心理状态完全拆开,而体验不到它们的连续性,某些心理状态会和其他心理部分分离开。在精神相等模式中,体验变得太具有真实性,把人淹没。而在伪装模式中,体验又变得太不真实,是分离和孤立的。在前者,人被情绪淹没,体验太多,患者体验到自身(self)的碎片感;而在后者,又体验得太少,自身变的僵化,固着于幻觉性的稳定性中,缺乏意义、联系、对话和灵活性。对这两种模式的整合产生了心理化模式,这种模式中思维和感受能够被体验为表象,内在和外在的现实能够被看作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有所分离的,而不是要么把它们两者完全对等,要么把它们两者

4、完全分离。心理化功能要求人们能够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欲望、行为、情绪等各种心理状态的意义,能够区分心理事件,反思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这种能力在婴儿生活的头几年获得,需要在安全的照养关系的背景下获得。心理化模式的出现要求婴儿的父母能够提供完全的依附关系,以及交互性的过渡空间。(Fonagy, Target, Gergely, & jurist, 2002)心理化能力及其依附背景是自身结构的基础,只有在和父母的镜像化的、交互主体性的互动中,婴儿才有机会“观察” 到自己,从而形成并认识到内在状态,开始符号表象化过程。(Gergely & Watson, 1999)婴儿会把照养者内化形成自身表象,如果照

5、养者充满了愤怒、仇恨和恐惧,婴儿内化了照养者这些部分后形成的就是一个“异化自身”(alien self)。(Fonagy & Target, 2000)异化自身会遭到自身结构的排斥,因为它是迫害性的,在此排斥、外化异化自身的过程中,对婴儿来说,会体验到外在世界是迫害性的,因为异化自身是被体验为在外的。异化自身的存在,让自我结构不稳定,加上童年创伤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成年后的边缘人格障碍。(说得有些简单,且不清晰。)边缘人格障碍的核心问题在于心理化功能的缺损,从而导致认知和情绪功能的缺乏。(边缘人格障碍的核心问题在于心理化功能的缺损。核心问题我以为是自体感的碎裂。核心症状是心理化功能缺损。)边缘

6、人格障碍者需要通过行动来修补心理化功能,创造幻觉性的自我凝聚感。“把自己看作是有意象的个体。觉察自己的内心状态,对于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有动能的个体是关键的。如果你的内心无法提供这种感觉,那么就必须从物理的世界需找这种感觉,这样就产生了混乱。”看到前面那段话想起心理化工作坊 内容,自我连贯感断裂,自我认同解体。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为了意识到自己是有动能的个体,于是借助外部物理空间-行动所能够达成的空间感来创造幻觉性的自我凝聚感。何等痛苦。行动是保护脆弱的自身免于遭受内在的持续攻击和迫害的方法。患者必须把这种羞辱感和威胁外化,从而形成对外在客体的攻击性,否则自杀就是他所能选择的拯救自身的方式。异化自

7、身被投射向外,认为是别人的一部分。对别人的攻击表达了患者对重新组织自身结构的希望。当外在人际关系发生变动尤其是分离情境发生时,异化自身回转到自身结构中,再次威胁到自身结构的稳定性。(Bateman et al, 2004)(想象一下,分离情境指的是什么?是异化自身无处附着吧。)二、治疗方法MBT 的心理治疗 设置是每周两次,一次 50 分钟的个体治疗,一次90 分钟的集体治疗。在 MBT 的治疗模式中,要求治疗师保持更多的开放性和合作性。治疗师必须变成患者需要他变成的样子,即成为异化自身的运载工具,同时,治疗师必须保持自身的清晰性和稳定性,在此两者之间保持平衡,Fonagy 和 Bateman

8、 称之为治疗师的心理化姿态。(治疗师必须变成患者要他变成的样子,这得多难啊。治疗师内在得有多强大,才能够接受这样的狂风骤雨。)(Bateman & Fonagy, 2003)治疗师通过自问心理化指向的问题保持治疗的焦点在心理化功能,这些问题往往是,“为什么现在患者说这件事情? ”,“为什么患者如此行事?”, “ 我做了什么事情,可以用来解释患者现在的状态?”,“为什么我现在会有这样的感受?”,“ 最近治疗关系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可以来解释现在的状态?”等。这种技术贯穿整个治疗过程。在集体治疗中,治疗师鼓励患者们考虑自己和其他人的心理状态及动机。治疗师不是要和患者去追寻复杂的无意识动机,而是运用“百

9、姓心理学”(folk psychology ),帮助患者们来理解日常生活中的人际沟通。研究者们相信,即便对专业临床心理学家来说,治疗中也是主要在运用百姓心理学而不是科学心理学。(Allen & Fonagy, 2002)MBT 注重的是当下的心理过程,而不是现在和过去的心理内容。当下的情绪在人际关系的情境中被标定、识别和探索。治疗师需要及时对自己的反移情进行同样的心理化过程,而不是把反移情付诸行动。治疗师不能预先假设边缘人格障碍的患者具有处理冲突,通过口头语言表达情绪,使用比喻,克制行动以及反思的能力,但是治疗师往往会被边缘人格障碍者的智力迷惑,在没有建立依附关系前对他们的能力作出错误的评估。

10、一旦依附系统被激活,患者的心理化能力就表现出恶化的特质。所以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师要注意留心患者的心理缺陷。和 TFP 把移情解释作为治疗焦点不同的是,MBT 并不一开始就集中力量解释移情,其理念是认为患者必须先和治疗师建立起安全的依附关系,然后才会出现异化自身的投射, Fonagy 等认为,对移情的解释相当于让患者能够理解另外一个人的观点,移情的解释是根据患者的焦虑程度逐步进行的,过早的、直接的移情解释会让患者退回到伪装模式中。这和 TFP 一开始就对正、负移情进行解释的风格不同。MBT 工作的焦点和主要工具不是移情关系,而是保持心理亲近性(retaining mental closeness)

11、。保持心理亲近性通过准确的呈现患者的情绪和内在表象,而避免谈论和患者的信念、期望、情感无关的事件来完成。MBT 治疗开始的主要任务是稳定情绪的表达,通过识别和表达情绪达到控制情绪和冲动性的目的。治疗师要能够区分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并且能够把这种区别向患者说明。属于治疗师自己的情绪不能归结给患者,并作如此解释。这会重复患者的创伤过程,即把照养者的体验内化为异己自身。MBT 反对把治疗 聚焦 于过去,认为这会让患者进入精神相等或伪装模式中,混淆过去和现在的区别,没有带来治疗的益处相反有很大的风险,故治疗的对话是强调当下此时此地的事件,而仅仅是关注过去对现在的影响。如果患者不断的回忆过去,治疗师要把患者从过去拉回现在。MBT 认为解释的过程才是治疗的核心,而解释的内容是什么或者支持的风格都不是治疗的核心所在,对于边缘人格障碍者来说,治疗师过早的、卖弄聪明的解释会诱发其伪装模式,从而开始“假治疗” 。外在的解释的内容只不过是工具而已,而内在的解释的过程才是治疗真正的价值所在。心理化,按照 Fonagy 的说法,综合了其他术语如共情,领悟,观察自我,内视(introspection)所描述的生理-心理过程。研究者们认为心理化是所有有效心理治疗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心理健康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