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班主任工作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策略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1、课题提出的背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曾提出这样的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这说明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心理健康也成了不容忽视的问题,这对教育工作来说就更为重要了。我做了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深知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性。目前的中小学生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交往的对象多为成人,在这种不协调的交往中,孩子常常是在“以自己为中心”的“顺境”下生活的,因此,学生普遍存在着较任性、固执、依赖性强的特点。当他们进入一个新的集体中后,在集体中的位置已改变,但仍然以自我为中心去与人交往,因而在与他人交往中常常是惟我独尊,不能善解人意;遇到困难不能
2、克服,也不想克服,缺乏自信心,从而致使不能也不会与人正常交往。在与他人接触中常出现过重的恐惧感,过强的防范心理,其结果是封闭自己。在校期间,教师是学生理想的目标、公正的代表;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教师如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感到失望,会有一种压抑感,产生消极情绪,导致师生关系淡漠。这种以学生失败而告终的交往还会在学生与他人交往中迁移、淡化,加重人际交往的焦虑感。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干预和解决,后果将不堪设想, 那么班主任应该用什么方法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呢?如何改革班主任工作方法,提高班主任工作质量和效益,以适应新形势、新情况呢?基于以上的考虑,我校课题研究
3、小组确定了班主任工作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策略这一课题。经过一年的努力,已按计划完成了实验研究任务,现申请结题。二、相关概念的界定1、心理健康: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宪章中指出,健康是指“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一种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体弱而已” 。在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上心理健康被定义为“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认为(立足于把)心理健康(定义为)是一种生活适应良好的状态。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形容词义,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情况良好,而且与社会(环境)关系和谐。二
4、是动词义,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2、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运用多种途径和手段,从个体心理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师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对教师、学生个体心理素质的各个方面进行积极的教育和辅导,进而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调节心理机能,开发心理潜能,促进学校主体整体素质提高的教育,它包括积极心理的教育和消极心理的预防两种形式。心理健康教育有两层含义:一是对全体教师、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其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二是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教师、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
5、,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 3、整合性:整合的英文对应词汇是 Integrate,具有“综合、合并、一体化”的解释。整合性,是指事物之间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所形成的一种系统有序的性状,是事物之间建立在兼容基础上的壮大和最优的状况。4、班主任工作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指在日常班级管理与教学工作中,班主任能有意识、有目的地运用心理辅导方法、内容,对全班学生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有效地解决学生中的一系列心理问题,从而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三、研究的基本概况1、研究的主要思路从基础理论研究入手,充分认识和把握普通中学心理健康教
6、育在学校整体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理清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各育及学生整体发展间的密切关系,坚持在实践中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渗透到学校的其它各育中去,积极探索并努力构建具有整合性的普通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操作模式与策略,并建立相关的保障机制、管理机制和评价体系,探寻营造有利学生心理发展的良好环境,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开创未来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学生心理潜能,提高学生自我心理修养的方法、途径及其操作策略,注重实践个案的积累和分析,丰富与提升本课题研究的内涵及整体效益。2、研究的主要方法 文献研究法:本课题研究将借助于相关的文献资料,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心育论、学校心理教育全书、学校心育
7、系统协同构建的理论与实践等教育部文件及重点专著,从中探索关于普通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性的相关内涵及原理。 行动研究法:即由与问题有关的所有人员共同参与研究和实践,对问题情境进行全程干预,并在此实践活动中找到有关理论依据和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法。在本课题的研究中,心理健康是涉及到学校中以人为主体的研究,教师和学生都是行动的主体和参与者,因此他们同时也都是研究者,而且就心理健康研究本身而言,纯理论的研究有其统率指导和上位引领的作用,但是它并不能完全取代实践行动,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现要从实践行动中来,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也要在实践行动中进行。 经验总结法: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注意不断提升和积累普通中学心理健
8、康教育整合性研究中的实践操作经验,以更好地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性的一般规律即操作要义。 个案研究法: 对普通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各育整合过程中的典型案例(成功的或失败的)进行搜集与整理,通过一些典型案例的剖析、积累和进行实践追踪探讨,探索学生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成因,矫治的途径、方法和效果等,以更好地取得研究的实效。 调查法:采用问卷调查、座谈调查等方法,了解并掌握普通高中学生的心理现状,据此编写出针对性较强、内容丰富、先后排列有序的普通高中心理健康学科课程的校本教材。三、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1成立课题小组。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网络,提供有力的组织支持和人员保障。此阶段确立了各年段的试点班、选择具
9、有一定研究意识,热爱班主任工作的德育领导及班主任老师为实施人员,试点班级为实验基地。课题负责人 课题组成员:2、课题理论依据人本主义理论;现代德育的思想;行为主义理论;认知理论。 3、设计课题总框架:(1)确定研究的基本思路、内涵及目的:研究的基本思路: 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一线教师的合作,用一年的时间,深入探讨班主任在工作中如何有效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教育工作者、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形成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对策。以集体活动为切入点,教会学生运用心理保健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提高心理素质。研究内涵界定:本课题探索的班主任实施对象是初中生,由于这一年龄
10、阶段的学生心理的可变性与可塑性、过渡性与动荡性等特点,因此只要班主任有的放矢地加以正确地引导、扶持、帮助和教育,他们的心态是可以调整与提高的。本课题探索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身份,是在校内外心理学老师(家)指导下的中学班主任,因此我们把课题的深度界定为发展性心理教育和心理辅导的应用研究,作为心理辅导的课题来说,这一内涵的界定具有普及性质,但是作为班主任角色与心理教师角色的一体化来说,这一内涵的界定具有探索性质。研究的目的:在校内外心理学老师(家)的指导下,班主任掌握心理教育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将教师角色、班级管理者角色和心理辅导员角色溶为一体,分阶段分年级实施心理辅导:初一二年级辅导内容侧重于适
11、应环境,学法指导,学习策略训练,行为习惯和人际交往辅导等;初三年级主要是个性、自我标价、性心理教育和休闲辅导;(2)明确研究的原则心理健康教育对象全体与个别相结合的原则:以班级集体教育和个别辅导相结合,全员参与和个别化对待相结合,通过活动课、学科渗透和个别咨询相结合的教育途径,使全体学生都能受到行之有效的教育,又使个别学生的各种特殊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发展、预防及矫治三结合的原则: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既要预防和矫治各种异常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和恶化,更要帮助学生充分发挥心理潜能,使学生的心理功能达到最佳状态。心理健康教育保障系统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相结合的原则,构建切实可行的心理健
12、康教育操作模式。心理健康教育师生关系 益友式原则。由于班主任角色与心理辅导员角色需要体现在一个人身上,因此,班主任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3)确定研究的内容班主任角色理论探析教师角色、班主任即班级管理者角色、心理辅导者角色;班级心理生态环境构建的要素分析;班主任心理健康水平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班主任人本化班级管理模式研究;学习辅导、人际交往辅导、个性辅导、情绪辅导、家庭辅导等个案研究;开掘学科活动中的心理教育资源;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开展主题班会活动。(4)确定研究的方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调查法。4组织骨干,强化培训。要搞好学生
13、心理健康教育,没有一支观念新、业务精的心理教育师资队伍是难以胜任这项工作的。作为教师重要的是要转变观念,要认识到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既要懂得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又要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和修养,避免因教育不当或自身的心理问题给学生造成心理障碍。教师还要加强心理教育方面业务知识的学习和培训,要学习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有关理论,还要掌握学科渗透、活动渗透的方法,学会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的基本技巧。为此,我校注重组织好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队伍。校长经常参加市有关心理教育的各类研讨活动,并推荐青年教师参加市里的心理教育培训,奖励参加心理咨询师考试,如卞晓梅已经取得全国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唐
14、良富老师取得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通过以上一系列措施,逐步形成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队伍。我校同时还抓好全体教师心理教育知识的普及和培训。组织教师学习心理教育理论,组织教师研究学生心理问题,特别注意对典型学生、突出事例的研究,探索个案处理的办法。如请校外专家老师到学校作心理学报告,对教师开展心理学知识的培训,使每一位教师都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以利正确对学生进行指导,避免或减少教育中的失误。校长经常在全校教师大会上讲解心理教育的有关理论和个案分析。增强了全校教师开展心理教育的意识,普及了心理教育的有关知识。从而培养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心理辅导技能和心理训练方法的教师队伍
15、。(二)2011 年 11 月2013 年 8 月为中期研究阶段。重点任务是:a 班主任通过实践,有意识地在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探寻新途径。b 各实验老师大胆实践,积累经验,互相交流。c 为实验班全面铺开阶段。本阶段在详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做好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工作,认真筛选提炼方案实施过程中的有效因素,有目的开展各种形式的研讨活动,初步构建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第一阶段:(2011 年 11 月-2012 年 6 月)进一步加强师资培养,增强班主任在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班主任在工作中能否有效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关键在于班
16、主任。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该建立在教师人格的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没有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的人格方面的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工作。只有人格能够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然而,长期以来,不少教师缺乏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甚至个别教师自己也存在着心理缺陷。因此,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建立心理辅导教师骨干队伍,切实转变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请进来,走出去,开拓全校教师的视野。a邀请专家作报告。我们先后邀请了市教科所的领导、专家来校作心理健康
17、教育专题报告,向教师介绍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理论和学校心理辅导的途径、方法等知识,以达到全员培训,人人提高的目的。b专职心理辅导教师外出参加专业培训,培养心理骨干教师。我校专职心理辅导教师参加各种心理辅导中心举办的辅导员资格培训和中心组织的各种公开课、观摩课和研讨课等活动。并多次赴外地参加心理辅导骨干教师培训班,或者利用网络视频学习北京师大许燕教授、博导,华中师大江光荣教授,金一贵理事长,福师大叶一舵教授、程利国教授、王东宇副教授、程灵副教授等所作的报告,接受专业的心理知识技能培训。C、班主任积极参加市教科所组织的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培训,积极参加全国心理咨询师的考试,我校每年都委派班主
18、任积极参加培训,提高心育意识。广宣传、深学习,增强全校教师的心育资本。我们运用育心简报、启迪外刊、黑板报、各种会议等大力宣传心理健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对心理健康教育广阔、灿烂的前景进行反复的宣传,并有计划地组织全校教师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的的相关理论,吸收外地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成果,有目的、有计划地给全校教师充电。为了进一步提高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动性和科学性,我校征订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大众心理学、心理学复印报刊资料等杂志,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交流,共同探讨班主任工作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除此之外,教师们还认真学习了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关于加强中小学
19、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为深入贯彻党和国家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针,切实做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抓苗头、树典型,让全校教师品尝心理健康教育的甘果。学校领导和课题组在大力宣传、培训的基础上,密切注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动态。如发现有的教师在分析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认识到在学科教学中有必要也有可能实施方法教育,于是鼓励他们进行学科科学方法指导的系列研究。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了科学方法以后,发挥了学习的自主性、自为性、独立性、创造性,切实地发挥了主体作用,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我校每月举办一次教师讲座,介绍自己在教育教学和教科研工作实践中,对心理健康教育作用、途径的认识和体会。如我
20、校名师伯秀丽老师,优秀班主任曲金秀老师、周爱君老师多次做有关班主任工作的经验介绍。通过系统学习,全员培训,使教师基本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理与方法。并对自己的角色进行很好的定位。班主任是教师、班级管理者、心理辅导者三种角色的集合。班主任与教师的个性品质,有较多相似之处,与心理辅导员则有一定的差异。在现实生活中,同一个班主任对应着同一个群体,如何恰到好处地扮演每种角色,做到解决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呢?在实际工作中,常遇到管理者与心理辅导员的角色冲突问题。比如,有些班主任遇到班里某个学生违犯校规的事情,常常出于维护班级名誉,给予较严厉的批评,但这样可能忽视了心理问题的疏导。其实,角色冲突的矛盾隐含着角
21、色互补的统一。认真分析角色冲突的原因,理论上还是德育与心理教育的着眼点和方法论问题。德育旨在塑造完美的品德,心理教育则旨在塑造完美的人格;德育是一个道德内化的过程,心理教育则是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德育的核心是人生观问题,心理教育的核心则是发展问题。继教师角色和管理者角色之后又提出一个心理辅导员角色,就是要为解决学生的发展问题找到一个科学的解决途径。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实际上就是解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发展性问题。第二阶段(2012 年 7 月-2013 年 12 月)班主任工作中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班级是学校工作的基本单位,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在班主任工
22、作中,以往只重视规章制度的“刚”性管理,而忽视师生间心理沟通的“柔”性管理,这就直接影响学生对健康情感现状的认识与原因分析从调查来看,学生在情感方面的现状表现在: 在适应性方面:45.18%的学生在新的环境中(比如转到新学校),总是担心会遇到不顺心的事或交不到好朋友;21.44%的学生在新的环境中(比如转到新学校),经常担心会遇到不顺心的事或交不到好朋友;17.41%的学生在新的环境中(比如转到新学校),时有担心会遇到不顺心的事或交不到好朋友;11.65%的学生在新的环境中(比如转到新学校),偶尔担心会遇到不顺心的事或交不到好朋友;5.90%的学生在新的环境中(比如转到新学校),不担心会遇到不
23、顺心的事或交不到好朋友。 在控制情绪方面:21.87%的学生聚精会神地欣赏音乐时,如果有人在旁高谈阔论总是会感到恼怒;22.30%的学生聚精会神地欣赏音乐时,如果有人在旁高谈阔论经常会感到恼怒; 29.06%的学生聚精会神地欣赏音乐时,如果有人在旁高谈阔论时有会感到恼怒;19.71%的学生聚精会神地欣赏音乐时,如果有人在旁高谈阔论偶尔会感到恼怒;7.63%的学生聚精会神地欣赏音乐时,如果有人在旁高谈阔论不会感到恼怒。 在情绪稳定方面:31.51%的学生认为季节气候的变化总是不影响自己的情绪;28.63%的学生认为季节气候的变化经常不影响自己的情绪;24.32%的学生认为季节气候的变化时有不影响
24、自己的情绪;11.08%的学生认为季节气候的变化偶尔不影响自己的情绪;5.61%的学生认为季节气候的变化影响自己的情绪。 在情绪调控方面:6.33%的学生总是感到很多事情不称心,无端发火;10.50%的学生经常感到很多事情不称心,无端发火;34.10%的学生时有感到很多事情不称心,无端发火;37.99%的学生偶尔感到很多事情不称心,无端发火;11.51%的学生没有感到很多事情不称心,无端发火。 在异性交往方面:37.84%的学生总是认为异性同学之间也可以结下深厚的友谊;26.19%的学生经常认为异性同学之间也可以结下深厚的友谊;20.86%的学生时有认为异性同学之间也可以结下深厚的友谊;10.
25、07%的学生偶尔认为异性同学之间也可以结下深厚的友谊;5.32%的学生不认为异性同学之间也可以结下深厚的友谊。 在抑郁情绪方面:6.62%的学生总是感到现实生活中没有什么事情能引起自己的乐趣,郁郁寡欢;8.35%的学生经常感到现实生活中没有什么事情能引起自己的乐趣,郁郁寡欢;19.71%的学生时有感到现实生活中没有什么事情能引起自己的乐趣,郁郁寡欢;29.35%的学生偶尔感到现实生活中没有什么事情能引起自己的乐趣,郁郁寡欢;36.26%的学生没有感到现实生活中没有什么事情能引起自己的乐趣,郁郁寡欢。学生在情感方面存在的现状的原因:一是适应能力较差,有 45.18%的学生在新的环境中(比如转到新
26、学校) ,总是担心会遇到不顺心的事或交不到好朋友;二是学生个性发展中的一些缺陷容易导致不良情绪,如胆小怕事、优柔寡断、内倾退缩、敏感多疑等个性特征的人容易出现不良情绪,有 6.62%的学生总是感到现实生活中没有什么事情能引起自己的乐趣,郁郁寡欢;8.35%的学生经常感到现实生活中没有什么事情能引起自己的乐趣,郁郁寡欢;三是高中学生较之初中生,认识问题较全面、理智,而且高级情感,如道德感、理智感等社会情感迅速发展,因此,对男女同学的交往问题,大多数学生能有正确的认识,有 37.84%的学生总是认为异性同学之间也可以结下深厚的友谊。 3、学生对意志品质方面现状的认识与原因分析从调查来看,学生在意志
27、品质上的现状表现在: 在受挫反应方面:10.65%的学生一遇挫折,总是心灰意冷,丧失信心;15.97%的学生一遇挫折,经常心灰意冷,丧失信心;32.81%的学生一遇挫折,时有心灰意冷,丧失信心;30.50%的学生一遇挫折,偶尔心灰意冷,丧失信心;9.93%的学生一遇挫折,没有心灰意冷,丧失信心。 在坚韧性方面:19.28%的学生长跑训练中,当遇到生理反应,快要跑不动时,总是能紧咬牙关,坚持到底;17.99%的学生经常能紧咬牙关,坚持到底;25.90%的学生时有能紧咬牙关,坚持到底;22.59%的学生长跑训练中,偶尔能紧咬牙关,坚持到底;13.96%的学生不能紧咬牙关,坚持到底。 在自觉性方面:
28、18.71%的学生不管是什么事情,只要对它不感兴趣,做起来积极性总是不高;23.45%的学生不管是什么事情,只要对它不感兴趣,做起来积极性经常不高;29.35%的学生不管是什么事情,只要对它不感兴趣,做起来积极性时有不高;19.86%的学生不管是什么事情,只要对它不感兴趣,做起来积极性偶尔不高;8.06%的学生不管是什么事情,虽然对它不感兴趣,做起来积极性也高。 在自制性方面:34.96%的学生总是可以长时间做一件重要但枯燥无味的事情;32.09%的学生经常可以长时间做一件重要但枯燥无味的事情;18.85%的学生时有可以长时间做一件重要但枯燥无味的事情;10.50%的学生偶尔可以长时间做一件重
29、要但枯燥无味的事情;5.04%的学生不可以长时间做一件重要但枯燥无味的事情。 在克服困难方面:10.50%的学生遇到困难时,总是希望别人帮自己拿主意;16.83%的学生遇到困难时,经常希望别人帮自己拿主意;29.93%的学生遇到困难时,时有希望别人帮自己拿主意;24.03%的学生遇到困难时,偶尔希望别人帮自己拿主意;19.57%的学生遇到困难时,不希望别人帮自己拿主意。 在果断性方面:6.62%的学生做事总是说干就干,决不拖延或让它落空;8.92%的学生做事经常说干就干,决不拖延或让它落空;18.42%的学生做事时有说干就干,决不拖延或让它落空;19.14%的学生做事偶尔说干就干,决不拖延或让
30、它落空;47.05%的学生做事不是说干就干,而是拖延或让它落空。学生在意志品质方面存在的现状的原因:从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的意志品质水平较高,但是也存在部分学生意志品质水平低,究其原因,一是家长对子女过多的宠爱,使得学生缺乏意志力,挫折容忍力低,遇到困难和挫折,很容易出现不良的情绪反映,有 10.65%的学生一遇挫折,总是心灰意冷,丧失信心;15.97%的学生一遇挫折,经常心灰意冷,丧失信心;22.59%的学生长跑训练中,偶尔能紧咬牙关,坚持到底;13.96%的学生不能紧咬牙关,坚持到底;二是独生子女长期听从师长教导,独立判断少,果断性差,有 10.50%的学生遇到困难时,总是希望别人帮自
31、己拿主意;16.83%的学生遇到困难时,经常希望别人帮自己拿主意。47.05%的学生做事不是说干就干,而是拖延或让它落空。最后一点可能是学生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4、学生对人际适应方面现状的认识与原因分析从调查来看,学生在人际适应方面的现状表现在: 在交往技能方面:6.04%的学生总是不加思索就随便发表意见;7.48%的学生经常不加思索就随便发表意见;33.67%的学生时有不加思索就随便发表意见;35.68%的学生偶尔不加思索就随便发表意见;17.41%的学生没有不加思索就随便发表意见。 在交往技能方面:8.92%的学生总是指出别人的不足,要求他们去改进;12.66%的学生经常指出别人的不足,
32、要求他们去改进;28.63%的学生时有指出别人的不足,要求他们去改进;34.39%的学生偶尔指出别人的不足,要求他们去改进;15.40%的学生不指出别人的不足,要求他们去改进。 在交往技能方面:27.05%的学生发觉自己无意中做错了事或伤害了别人,总是很快地承认错误或作出道歉;23.31%的学生经常很快地承认错误或作出道歉;25.76%的学生时有很快地承认错误或作出道歉;13.81%的学生偶尔很快地承认错误或作出道歉;8.78%的学生不会很快地承认错误或作出道歉。 在乐群性方面:有闲暇时,13.67%的学生总是喜欢一个人呆着,而不想去跟别人聊天;15.68%的学生经常喜欢一个人呆着,而不想去跟
33、别人聊天;26.76%的学生时有喜欢一个人呆着,而不想去跟别人聊天;25.04%的学生偶尔喜欢一个人呆着,而不想去跟别人聊天;18.71%的学生不喜欢一个人呆着,而想去跟别人聊天。 在沟通能力方面:6.33%的学生看见陌生人总是觉得无话可说;8.20%的学生看见陌生人经常觉得无话可说;22.16%的学生看见陌生人时有觉得无话可说;31.37%的学生看见陌生人偶尔觉得无话可说;31.94%的学生看见陌生人不觉得无话可说。 在表达能力方面:48.92%的学生总是不喜欢在大庭广众面前讲话;11.22%的学生经常不喜欢在大庭广众面前讲话;13.81%的学生时有不喜欢在大庭广众面前讲话;11.08%的学
34、生偶尔不喜欢在大庭广众面前讲话;13.81%的学生喜欢在大庭广众面前讲话。学生在人际适应方面存在的现状的原因:一是学生十分重视友谊,这是高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归属动机和交友动机所决定的,有 18.71%的学生不喜欢一个人呆着,而想去跟别人聊天;二是学生的交往能力有待提高,48.92%的学生总是不喜欢在大庭广众面前讲话;33.67%的学生时有不加思索就随便发表意见。第二、班主任在工作中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1、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心理辅导活动课重在针对实验班中存在的共性心理问题或心理困惑,在互相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坚持以活动为基础,引发学生的主观感受和体验,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
35、,帮助他们克服障碍,调整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目前,本课题组已确定了各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有计划地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内容。选择学生最关心、最需要、最感兴趣、最感到困惑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只有从学生身边的小事情、小问题入手,学生才会产生共鸣;只有从学生最感兴趣、最关心的热点问题入手,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只有从学生感到困惑的问题入手,学生才会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如:针对学生刚来到新集体,会处于彼此封闭,彼此戒备的紧张状态,就容易导致烦恼、焦躁、压抑等情绪,思维与想象都会受到影响。我们设计了相识、相知活动课,让学生学会与人交往
36、的方法,培养并增强学生与人交往的信心与能力,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根据人人都需要心理帮助,人人都可以从心理上帮助别人,心理帮助比其他任何帮助都可贵。我们设计了互助式心理辅导在班级中的运用活动课,满足学生的心理性需要,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格,从而达到助人自助的最终目标。班主任在开展心理活动课时要注意以下三点:首先,班主任设计的活动一定要有针对性,即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哪些心理品质,设计什么样的活动作为载体来培养学生,班主任要心中有数。其次,在班集体中,通常比较容易引起班主任关注的是少数表现优异及表现较差的学生,作为大多数的普通学生往往因为不需要特别“操心”而被班主任所忽视。从心理健康的要求考虑,这
37、种忽视是不能允许的。事实上,国内外都有研究证明,表面平静老实的普通学生在心理健康上更容易产生问题。所有的学生都需要班主任的注意和关怀。要使每一个学生感受到班级生活的愉快、和谐,使每一个学生体会到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使每一个学生体验到学习生活的宽松、积极。最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要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但决不是为活动而活动,不是毫无目的的活动,而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充分体验,充分感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获得的心理体验和感悟程度。2、学校开展各类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与讲座自实施课题研究以来,我校在心理教育中心一直秉承“教育为本、预防为主”
38、理念,在坚持以日常心理课程、素质拓展、心理测评、专题报告、咨询辅导等常规形式,大力开展各类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推进我校心理教育工作。每年 5 月为心理教育主题活动月,作为营造校园积极心理环境的标志性活动之一,学生受益匪浅。例如,中学生正处于心理机能迅速发展的时期,因此心理健康度中学生来说,更是学业成就、快乐生活的基础。认识、悦纳和发展自我是关乎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因此学校决定开展 “悦纳自我快乐人生”心理健康主题活动, 课题组成员有针对性的设计了“同舟共济”、“人椅”、“齐眉棍”、“生死电网”、“信任之旅”等游戏。在每一项游戏活动中,同学们都感悟颇深,这些活动不但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也
39、培养了她们协调配合、团结合作、敢于创新的能力,同时还增强了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同学纷纷把参与活动成功后获得的笑脸贴到了班级正能量收集榜上,并且在心灵寄语的展板上写下了自己的感悟,在感悟中体现出他们的真情流露、团结友爱、相互信任真正达到了认识自我,悦纳自我的目的。此次活动的成功展开,不仅帮助了我校七年级学生真正做到悦纳自我、保持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树立在学习生活中的自信心,是我校开展自信教育的一个体现,活动的成功激励着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会再接再厉,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把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向新的高潮。再如“走出心灵孤岛 打开心灵窗户”主题心理活动,以“爱”的团团抱、心语传话筒和心理普查调查
40、问卷的形式展开。“爱的团团抱”是指在班级内同学之间相互鼓励与拥抱,让同学们对自己坦诚,对身边的人坦诚,释放心情,敞开胸怀,以会心的微笑给同学以诚挚的拥抱;“心语传话筒”是通过小小纸片,记录并传递同学们彼此之间的真情,一声“感谢”,一份“祝福”,一语“道歉”,最简单的朴实语句,代表的是最真诚的心里话,之后心理委员按地址把信件分别送到对方手中,消除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猜疑、警惕,冷漠与隔离;心理普查调查问卷从“对自身的深入了解”、“社会适应能力”、“心理适应能力”和“自身焦虑情况”等方面进行调查,从而了解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及学生的社会适应和心理适应能力等5 月份里,学校围绕心理健康月主题先后做了很多活
41、动。即将毕业的九年级学生进行了“放飞梦想”活动,他们将毕业梦想写在纸飞机上,再集体放飞,随着“飞机”的滑翔,缓解考前焦虑和考场紧张情绪,激发学生们在冲刺阶段奋力一搏和满腔斗志直面考试的信心,也增强了对母校的感情。大课间手语操感恩的心:培养孩子们感恩意识,学会做一个关心他人的人。“生命之花”心愿墙活动,让每个学生制作一张心愿卡,写下对同学、老师、父母等的真心话,以心愿墙的形式布置专栏。“阳光校园”活动则是捕捉学生在校园里的笑脸,贴在校园宣传墙上和各班宣传展板上。“寻找快乐的钥匙”活动,旨在通过师生互动促进学生们心理健康,营造温暖健康的校园氛围,通过游戏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有
42、助于同学们敞开心扉,营造健康、和谐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可以得到教育、启发,学会调节情绪的方法,从而树立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促使学校形成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的氛围。 “沐浴阳光、心花怒放”为主题的活动,让学生以图片的形式呈现笑脸、色彩、景物、作业、创意、礼仪、课间活动等,进行“阳光男孩,气质女生”评比,让每一位同学都感受到感觉。总之,每类活动的开展我们做到有计划,有实施方案,有总结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心理教育主题班会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班集体心理健康品质形成的重要渠道。通过心理教育主题班会这种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能充分发挥主题班会的育人功能。我校要求班主任每周开展一次主题班会,如
43、我的中国梦、走向文明、告别陋习、抵制校园暴力、珍惜时间珍爱青春、做精彩的我等。4、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在校期间,主要是在学科课堂上。每一位教师都应当把课堂教学作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阵地,利用好学科活动中的心理教育资源,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我们认为,各学科中都包含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都蕴藏有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学中,教师要吃透教材,做到“三抓”:一抓对教材本身蕴涵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进行恰倒好处的挖掘;二抓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自觉渗透心理健康的思想;三抓学生心理素质情感的激励和培养。教
44、师做到将三者有机结合,积极渗透,不要牵强附会、生搬硬套。例如数学教学中要进行分散思维训练,语文课教学中要进行合理想象、情感方面的训练,体育教学中要进行意志品格的训练等。只要根据教材明确了心育目标,就一定能抓住时机,发挥教材作用,达到心育的目的。所以,我们要求每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要严格要求自己,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所教学科的内容,尽可能地开发学科活动资源,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5、个案研究个案研究对个案对象来说,促进了学生个体的发展,对教育者来说,促进了教师的发展,对学校来说,促进了学校的发展。个案辅导的实施过程中,确定个案辅导对象是第一步,全面、客观、真实地搜集相关资料是基础,聚焦问题
45、、正确分析诊断是前提,提出实施辅导方案,寻找错误认知是突破口,充分挖掘当事人自身潜能是关键,建立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是保障。每个班几乎都有几个令班主任头疼的“问题学生”。他们或长期承受着学习的挫折,对学习失去兴趣而放弃学习;或由于学习挫折所带来一系列心理行为问题,如:自卑感严重,上课不遵守课堂纪律,撒谎,随便拿同学东西,打架斗殴,异性交往过密,网络痴迷等。班主任对这些学生付出的情感和投入的精力最多,当往往结果却收获甚微。我们采用将班主任分成若干个案整理研究小组,每班选出 12 例需要特殊关注的学生作为个案研究对象,班主任之间共同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共同交流辅导感受,共同制定解决难题的方案,最后将辅
46、导过程的体会和整理出的辅导个案进行总结交流。对这些“特殊学生”进行长时间的、不间断的追踪辅导与研究不仅是必要的,也是有行之有效的。6、班主任人本化班级管理班级体作为一个有着一定规章制度的严密群体,班主任可以利用这一群体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1)建立自主合作的管理模式。在班级常规管理中,班主任必须想方设法构建学生自我管理体制,为学生设置多种岗位,让每个学生有机会上岗“施政”,有服务同学、锻炼自己、表现自己、提高自己的机会。如:建立各管理小组,明确各小组成员的岗位责任制;设立小班主任、小老师岗位,实行“一日班长轮值制”-每天由一位同学担任“值日班长”,在小班主任的指导监督下,处理班里的日常,发
47、现问题及时向小班主任汇报。这种形式多样、人人参与、各司其职的自主合作管理机制,使学生逐步学会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从而提高自主意识。(2)在处理学生间的矛盾时,着重学生深层心理的分析。在处理学生的矛盾时,不能简单地告诉学生对与错就行了,要多问一个为什么?你当时是怎么想的?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让学生在自悟中慢慢使心理素质得到发展。7、在环境布置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环境资源的教育功能是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如精心布置教室。在教室里可设立“光荣榜”、“评比栏”、“作品展”、“个人之最”、“图书角”、“自然角”、“悄悄话信箱”、“名人名言”、“师生沟通本”等,做到艺术性与教育性融为一
48、体,既美化环境又熏陶学生。要充分发挥班级教室后面黑板报的作用,把黑板报办成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舆论宣传阵地,既能锻炼学生又能教育学生。(三)2014 年 1 月2014 年 5 月为后期研究阶段。重点任务是:课题总结和申请成果鉴定。本阶段在实验实践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归纳出共性的东西作为制定班主任工作常规的依据,进而在面上试行。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认识路线,使经验上升为理论,在成果物化的实践研究中不断完善班主任开展心理教育有效途径的构建,进而指导具体实践,提高教育效益。1、整理个案与心理活动课、主题班会教案,并装订成册,以便推广交流。2、编写班主任工作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专辑。3、收集
49、信息,广泛讨论,总结体验,形成理论,撰写结题报告。4、推广研究成果。教师在成果推广的过程中,将成果中的原理和方法与自己的工作实际相结合,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研究,这种研究会使原有成果更容易得到发展。三、实验成效通过整整一年的实践与研究,我校班主任工作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收到了预期的效果。本课题研究过程中实验班主任全员参与,先后撰写了大量的论文和个案研究,学校通过营建学校健康的、和谐的心理环境,促进班主任人格化,班主任队伍整体心理素质有很大提高,表现在班主任个体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90以上班主任认为心理辅导对班主任工作有积极推动作用,认为班主任实施心理辅导完全有可能,认为在实施心理辅导过程中,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了提高。班主任实施心理辅导注意用和蔼可亲的态度处理或协助处理师生、生生、教师与家长、学生与家长等各类人际关系,因人而异采用不同的心理辅导方法,尽可能多地给予学生各类帮助。班主任们工作目标是明确的,心情是愉快的,在学生中产生了较强的亲和力,与班级学生建立起了朋友般的新型师生关系。研究表明班主任实施心理辅导很有必要而且具有可行性,班主任可以成为“心理医生“。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