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 生物学基础,第一节 遗传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遗传因素是心理发展的基础,遗传因素在个体身上体现为遗传素质; 遗传素质在精子和卵子结合的一刹那就已经决定了,它是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和自然条件; 人类的许多行为是由遗传构造、生理成熟和神经功能支配的;,一、研究遗传影响力的方法,评价遗传对行为影响的两种主要策略: 选择性育种(selective breeding) 家谱研究(family study),选择性育种,老鼠走迷宫试验(Tryon,1940),家谱研究,家谱研究一般采用两种方法: 双胞胎研究(twin study) 收养研究(adoption study),记
2、忆力,神经质,外向性,学业成绩(青少年),职业兴趣 (青少年),加工速度,文字推理,一般智力,空间推理,同卵,异卵,记忆力,神经质,职业兴趣 (青少年),记忆力,神经质,记忆力,神经质,记忆力,职业兴趣 (青少年),神经质,记忆力,外向性,职业兴趣 (青少年),神经质,记忆力,空间推理,外向性,职业兴趣 (青少年),神经质,记忆力,学业成绩(青少年),空间推理,外向性,职业兴趣 (青少年),神经质,记忆力,加工速度,学业成绩(青少年),空间推理,外向性,职业兴趣 (青少年),神经质,记忆力,文字推理,加工速度,学业成绩(青少年),空间推理,外向性,职业兴趣 (青少年),神经质,记忆力,一般智力
3、,文字推理,加工速度,学业成绩(青少年),空间推理,外向性,职业兴趣 (青少年),神经质,记忆力,图2.3 双生子在几个人格特征和认知能力上的组内相关研究,一般智力,文字推理,加工速度,学业成绩(青少年),空间推理,外向性,职业兴趣 (青少年),神经质,记忆力,双胞胎研究,二、遗传对气质、人格的影响,(一)气质遗传的可能性 气质这个词隐含着行为的个别差异有生物的基础,并且这个基础是会遗传且稳定的(Bates,1987;Buss & Plomin,1984)。 从幼儿期初期开始,活动量、注意的需求,易怒及社交能力等气质,同卵双胞胎的相似性都高于异卵双胞胎的相似性(Braungart et al.
4、,1992)。 不同背景的婴儿从生命的最初几天开始,就已显露出不同的气质特征。(Freedman,1979),(二)人格遗传的可能性研究 行为遗传学的研究让我们看到遗传对某些人格特征的影响力。 内向性/外向性(introversion/extraversion)就是一个受遗传影响更大的特质。 另外一个可能受影响的特质则为同理心(empathic concern),为了进一步说明遗传对成人人格的影响力,Loehlin(1985)研究了不同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之间多项人格特质的平均相关(见表2.1)。,表2.1 三种不同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人格特质的相似性,注:此处人格特质的相关是指多项人格特质的平均
5、相关,三、遗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任何一种基因缺陷,对神经、精神、病理性行为障碍等的发生都可能是危险因子。 遗传可能使个体获得了某些心理和行为特征的遗传潜质或易感性,但只有在极大压力的生活事件下才可能真正的引发问题。 近期对神经系统微观研究也证明了遗传因素与某些心理和行为异常的关系 主要是来自家谱研究:研究者计算各种疾病“一致率”(concordance rate)的资料 对精神分裂症的双胞胎研究发现,同卵平均一致率为0.46,异卵双胞胎的平均一致率为0.14表明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会遗传的疾病。,四、遗传与环境互动的特征,遗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心理和行为的发展潜质,但发展的结果却是遗传与环境互动、
6、环境作用于遗传的结果。斯卡尔等人(Scarr & McCartney, 1983)提出了一种解释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理论。被动的互动(passive genotype/environment interactions) 唤起性的互动(evocative genotype/environment interactions) 主动的互动(active genotype/environment interaction),第二节 胎儿的发育,一个个体从受精卵开始究竟是如何发展的?,一、胎儿的身体生长发育,当女性卵巢排出的卵子在通过输卵管到子宫的过程中遇到男性的精子而受精的那一刻起,新的个体就出现了
7、。 从受精卵形成到出生,要经历270天左右,其间,受精卵经过不断的自我复制,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变化过程:胚种期胚胎期胎儿期,受精卵(第1天),雌原核和雄原核靠近,二核融合开始分裂(卵裂),2细胞期,4细胞期,桑椹胚(第3天),胚泡(第4天),受精卵着床大约在受精后六天,受精卵开始着床,这时受精卵附着在子宫内膜上,并为其发育成胎儿而吸收所需的各种养分。,胚胎发育的第三阶段:植入,四周,五周,六周,七周,九周,十二周,二十六周,二十八周,胚胎期图示,即将出生的胎儿,二、胎儿正常发育的条件,(一)致畸因子 致畸因子指所有的能对胎儿造成损坏的因子。 致畸因子:直接的伤害或是间接的; 还取决于致畸因子
8、的剂量、遗传特征、暴露于致畸因子时间。 (二)母亲的其它因素 母亲的疾病 母亲的营养 母亲的情绪压力,第三节 新生儿的发展,本节我们将主要探讨与新生儿分娩有关的一些问题、新生儿的能力以及婴儿出生后家庭中发生的一些变化。,一、分娩过程,婴儿娩出的过程,二、可能的并发症,(一)缺氧虽然新生儿在缺氧条件下的存活时间可能超过大孩子和成人,然而一旦呼吸延迟3、4分钟以上,将可能造成永久性的大脑损伤。(二)早产(三)低重儿,早产儿来到这个世界中,面临着很多生存危胁。然而,也有研究表明,很多早产儿只要有细致的、专门的照顾,便可以健康地存活下来,并且正常地发展。,世界上最轻的婴儿,出生时还不足一个空易拉罐的重
9、量。,三、新生儿,新生儿已经为生活作了很好的准备,他们的视觉和听觉足以观察到周围发生的事情,并且对这些感觉信息作出适应性的反应。 出生不久的婴儿就已经能够学习,甚至可能记住一些经历,特别是一些生动的经历。 新生儿天生的反射技能和一些可预期的行为模式或日常生活模式也能帮助他们很好地适应生活。,(一)新生儿的反射,反射是天生的对特定刺激形式作出的自动反应。反射作用是新生儿最明显的有组织的行为方式。 就像呼吸和吞咽一样,新生儿的一些反射作用对生存极具价值。 眨眼反射能在强光下保护婴儿的眼睛;吸吮反射可以使婴儿摄取营养物质等。,图示:新生儿颈部套着游泳圈,浮在恒温水中挥舞着小手小脚,游得好不得意。,(
10、二)新生儿的状态,新生儿表现出一些可预知的、有规律的、组织化的日常行为模式,这些模式有利于他们的健康发展。 从早到晚,新生儿要经历6种不同的觉醒状态,或者说是睡眠与清醒的程度。,睡眠,啼哭,在出生后的头几周,婴儿哭泣的独特的声音“信号”可以帮助父母在较远的地方辨认宝宝的位置。,(三)新生儿行为评估,美国医生Apgar设计了一种快速测定新生儿机体是否正常的量表。 另一个广泛使用的评估新生儿的工具是T贝瑞布拉赞滕(TBerry Brazelton)的新生儿行为评价量表(neonatal behavioral assessment,NBAS)。,表2.8 阿普加量表,阿普加量表,三、亲子关系的过渡,(一)家庭体系的改变 如果父亲和母亲在照顾婴儿的分工上有显著的不同,分娩之后婚姻满意度就会极度下降,这对亲子关系具有极大的负面影响。 相反,如果父母亲能共同承担起照顾婴儿的责任,他们的婚姻就会变得更加快乐,对婴儿也会更加敏感。,(二)对父母角色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