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什么是心理障碍_什么是心理疾病.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536340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什么是心理障碍_什么是心理疾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什么是心理障碍_什么是心理疾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什么是心理障碍_什么是心理疾病.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什么是心理障碍_什么是心理疾病.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什么是心理障碍_什么是心理疾病.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什么是心理障碍_什么是心理疾病人们在遭受挫折、蒙受屈辱或紧张和焦虑的情绪,长期不能消除时,就会造成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祖国医学早在 2000 多年前就已认识到情感波动过于激烈,可引起人体的阴阳失调,气血不和,脏腑功能紊乱,正气耗损,易受外邪侵入而导致各种疾病。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恐伤肾”等。当然,偶尔遇到严重挫折或是亲人突然死亡等事件后,情绪与生理上的负担会逐渐消除,身体也会很快恢复到正常状态,并不一定造成心理疾病。因为恐惧、担忧、悲伤、喜悦等情绪的波动是短暂的,生理上产生的反应也是短暂的,身体内有惊人的稳定性,能应付各种复杂、紧张的生活环境。在高度紧张之后,最好有一段相应的舒缓状态,

2、休息几天就会安全无事的。否则,使应激紧张状态持续下去,就比较容易引起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一旦发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应如何正确对待呢?在人们的心目中,对心理疾病普遍存在两种错误认识,一个是对心理疾病过分地害怕和恐惧。另一个是认为心理疾病“可耻”,让人厌恶。正是这两种认识会使心理疾病越来越严重。因此,要治愈心理疾病,必须克服这两种错误的心理。(1)要相信心理疾病是可以治好的,不必害怕和恐惧。尽管造成心理疾病的原因比较复杂,疗程比较长,效果比较缓慢,但治疗心理疾病比治疗生理疾病也有有利的方面。如心理疾病通常不容易危害人们的生命,而且大部分都可以不用吃药、不用打针就能治好。得了心理疾病,只要善于了解

3、自己,增强治愈的信心,懂得一些有关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掌握和运用一些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和技术,那么迟早会治好的。(2)要相信心理疾病是可以预防的。心理疾病主要是由于在生活当中,一些不良的适应成了习惯所造成的,而先天遗传的心理疾病则非常少。因此,当我们掌握了足够的有关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和方法后,完全可以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增进心理健康。在日常生活中,如按照下列的方法去做就可以防治心理疾病与心理障碍。遇到不称心的事,要心胸开阔,豁达大度,遇事冷静,从而保持愉快、开朗、平稳的心境。积极参加文娱、体育活动,培养多种业余爱好,丰富生活情趣,用各种办法转移注意力,从发怒的人或事上转到高兴的事物上去,松弛紧

4、张的精神,使情绪得到稳定。扩大社会交往,结识良师益友,这样可以通过朋友的启发、忠告、劝说和帮助,使情绪变稳,减轻心理冲突。这是积极的消除心理障碍的方法。学会自我调整情绪的方法。遇到挫折和精神刺激,要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当怒气涌向心头时,要默念“生气是自我惩罚,烦恼是和自己过不去”的警言,或听听音乐,作深呼吸等转移注意力,求得情绪上的缓冲。正确认识疾病。体弱多病容易焦虑烦躁、忧心忡忡,甚至怀疑病入膏肓。这种心理不仅不利于治病,反而会加速疾病的发展。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强意志是中老年人与疾病做斗争的最宝贵的心理状态。(3)要认识到每个人都有可能患心理疾病。任何人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等条件下,都可能会有某

5、种程度的失常的表现,可能得心理疾病,只是在某些行为偏差上,有程度不同的分别罢了。况且所谓“失常” ,还有健康与不健康的不同。因此,任何人都不必为自己“幸免”心理疾病而庆幸。(4)患有心理疾病并不可耻,不能歧视或鄙视心理疾病患者。心理正常的人,对心理失常的人不应讥笑、讽刺、厌恶、疏远。否则,心理失常的人就会形成自卑、讳疾忌医,怕人家说他有病的心态,不愿向别人倾诉他们心中的积郁、烦恼、苦闷,而且对别人戒备、怀疑、恐惧,这就会使病态加重。每个心理健康的人除了要保持心理健康,防止发生心理疾病以外,还有义务帮助已经心理失常的人,使他们早日恢复健康。人的一生, “不如意常八九”,总有失意与困惑的时候。事业

6、的挫折、家庭的矛盾、人际关系的冲突等都是经常会碰到的,如不注意调剂疏泄,会导致内心矛盾的冲突,使自己陷入郁恐、焦虑、悲痛等心理困境之中,对身心健康危害极大。此时,外界的帮助固然重要,关键还是自我解救,因而应学会一些心理困境自救法。 回避法俗话说惹不起咱躲得起, “躲”也就是回避,虽简单但有实效。当某些人和事、某些场合使你郁郁不乐,或即将火冒三丈,体验到内心矛盾冲突时,应及时回避,不在导致心理困境的地方驻足,以免“触景生情”,找一安静处,静默十分钟,或听听音乐、散散步,都可分散注意力,淡忘烦恼,使内心趋于平静。自勉法自勉就是以积极的信念暗示自己,努力挖掘自己的优点与长处,而不是无意中把悲观沮丧、

7、挫折感放大,只有在不幸与失败中奋起的人才能最终成大器。如贝多芬在双耳失聪,女友离他而去的残酷情况下,没有趴下,而是用心灵激情的迸发,留下不朽的乐章。在很多情况下,自勉能驱散忧郁、克服怯懦,使自己恢复乐观与自信。 自我安慰法所谓“想开点” 就是自慰法,为自己找一种“ 合理”的解释, “自圆其说”。例如“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虽是一种精神胜利法,但总比懊恼、沮丧强。也有许多事,换一个角度看,不难发现其中的积极因素,正所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失之东偶,收之桑榆”。但自慰总有些自欺欺人,常用也会防碍对社会的适应。 宣泄法国外某工厂一房子里,怒气冲冲的工作,对着橡胶塑的“经理”,拳打脚踢,破口大

8、骂。这不是疯子发狂,也不是演戏,而是时下颇为流行的渲泄疗法。渲泄有助于调理大脑皮质功能,对心理紊乱、压抑感、反抗、破坏心理等治愈率颇高。可以在适当地方大叫一番,痛哭一场,或是适当地发脾气,都可以渲泄内心的郁积,摆脱恶劣的心境。当然,渲泄应该是适度,可以让对接受为前提。 倾诉法心中的忿闷、悲伤等也可以向亲友,甚至是不相识的人倾吐,相信对方在理解你此时的心境后会及时给予你善意的劝慰;也可以把心中的郁积通过记日记、写作等诉诸文字,在“一吐为快” 后,可以排解出心中的忿闷,尽快走出心理的困境。 升华法把负性心理激起的能量引导到对社会、对已都有利的方面,确实难能可贵。如司马迁遭宫刑而著史记 ,居里夫人在

9、丈夫横遭车祸的不幸后,用努力工作克制自己和悲痛,完成了镭的提取,这跟一个人修养、觉悟密切相关,而且更需一颗奋发向上的心。生活节奏过快,大脑神经常被绷得紧紧的,不敢有半点儿松懈,生怕自己松懈时,会被别人超过。但无谓的精神过度紧张不但于事无补,反而容易使人在紧张中作出错误的决定。因此,应避免过度紧张,下面介绍几招锦囊妙计帮你摆脱紧张。1、改掉乱发脾气的习惯。如果你感到自己想要发脾气,要尽量克制一会,并用抑制下来的精力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如清洁居室,或者打球、散步,以平息自己的怒气。2、谦让。你可以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但应该静静地去做,切记不要和别人一争高低。3、为他人做些事情。如果你感到紧张、

10、烦恼时,试一试为他人做些事情,你会发现,这种使人紧张、烦恼的情绪会转化为精力,让你有一种做好事的愉快感。4、一次做一件事。在繁忙的情况下,最可靠的办法就是先做最迫切的事,把全部精力投入其中,一次只做一件,把其余的事暂时搁到一边。5、对别人要宽容。有些人对别人期望太高,当达不到他的期望时,便感到灰心、失望。因此,切记不要过分苛求别人的行为,而应发现其优点,并协助其发扬优点。6、给别人超过自己的机会。竞争是有感染性的,你给别人超过自己的机会,是不会妨碍你的前进,而且,你还会在别人的带动下不断地前进。7、使自己变得“有用”。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认为自己被人看不起。实际上,这不过是自己的想像,是自己而不是别人看不起你,也许别人正渴望你有突出的表现。因此,你要主动一些,而不要等着别人向你提出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心理健康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