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浅谈幼儿说谎行为的成因及对策陈杏媚一、问题的提出说谎往往被人们视为一种恶劣的品质问题。但对于幼儿来说, “说谎 ”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现就幼儿说谎行为的成因及对策做出探讨。二、幼儿说谎行为的概念及成因根据心理因素来分析,幼儿说谎大致可分为无意说谎和有意说谎两大类。(一)无意说谎的概念及成因1.无意说谎的概念从幼儿认知和心理理论能力发展的特点来看,3 岁幼儿已有说谎的经验,4 岁幼儿开始出现策略性说谎,但这一时期幼儿的说谎行为基本上都是无意识的、不自觉的,属于无意说谎,常表现为满足愿望的心理、理解性心理错觉和自信心的萌动等。2.无意说谎的成因(1)满足愿望的心
2、理幼儿有时会把幻想、愿望与现实混合在一起。他们为了满足某种理需要,常常无意识地和不自觉地“说谎” ,这与品德行为无关。如一幼儿在电视上看到海边的孩子玩得非常开心,就在幼儿园和小朋友绘形绘色地说自己在大海边玩得多么开心,形成一种“ 美丽的谎言” 。(2)理解性心理错觉幼儿常因认识不足和理解错误产生心理错觉,用想象的2情节代替记忆不确切的情节。于是便出现了“说谎” 现象。例如,有的幼儿在园里做了错事,老师教育说:“你做错事是不对的,以后注意改了,就同样是好孩子。 ”幼儿听到“ 好孩子”这样词语,往往会把它当成“表扬” ,回家就高 兴地报告给爸爸妈妈,说:“老师今天表 扬我了,说我是好孩子!” 这种
3、情况就是由于幼儿缺乏经验而产生的理解性心理错觉。又如,有的幼儿不理解某些概念的真正内涵,往往不自觉地“说谎” 。有的幼儿在家看过爸爸妈妈和朋友打扑克、下象棋,就对老师说:“ 我会打扑克,也会下象棋。 ”其实,他只不 过是会模仿大人的样子,并不理解这类活动的真正含义。(3)自信心的萌动幼儿由于理解问题的简单化和不善于分辨想象与现实,往往不切实际地说“ 大话” ,夸“海口”。例如,在运 动会前挑选小运动员时,教师问:“ 我们班谁跑得最快?” 结果全班幼儿都争着举手说:“我跑得最快! ”从另一角度来 说,这不但是孩子无意说谎,同时,还是幼儿自信心的萌动时期。(二)有意说谎的概念及成因1.有意说谎的概
4、念有意说谎是指说谎者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有意编织谎言,并做出相应的行为。2.有意说谎的成因(1)取悦家长,虚夸成绩幼儿有时想取悦家长却没有实际成绩,往往会出现有意说谎现象。例如,有个幼儿在老师指导大家剪五星的过程中,留下一颗红五星放进口袋里,回家后向妈妈夸耀:“妈妈,我今天得了一颗小红星。 ”妈妈说:“ 得了小 红星不是贴在好孩3子专栏里吗?”这孩子又 说:“ 老师叫我拿回来 让爸爸妈妈看的。 ”幼儿的这类说谎 ,属于有意编造事实骗人,是幼儿说谎现象中错误性质较为严重的一种,多发生在五岁以上的幼儿身上。这类错误的产生,多与成人的教育不发有关。(2)谎造优越感,满足虚荣心幼儿有时也会谎造优越感,以满
5、足自己的虚荣心。这类说谎在幼儿中是多见的,如见别人有一件好玩具,便谎说自己家中那件更好;见别人的爸爸是一个警察,也谎说自己的爸爸是个警察,还捉住了很多大坏蛋其产生的原因也是常与家庭教育不当有关。如有的家长为使孩子“幸福” ,过多地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人为滋长了孩子过强的优越感。但不论物质还是精神追求,都是无穷无尽的,一旦某一方面比不上别人,孩子便可能以说谎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3)开脱责任,逃避惩罚幼儿的这类说谎,往往是恐惧心理所致,而滥施惩罚就是造成幼儿产生恐惧心理从而导致说谎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有的家长怕孩子变坏,常常不问清事由就训斥责备孩子;有的家长受传统思想影响,认为“棍棒之下出孝子”
6、,动辄打骂;有的家长性格粗暴,孩子稍有不当之处就呵斥打骂。这些错误的家庭教育,都容易造成孩子的恐惧心理。孩子做错了事或有行为过失时,为了开脱责任,逃避家长、教师的惩罚或打骂,便有意说谎。这类说谎在表现方式上有三种:一是只承认一部分错误,极力减轻错误的力量。例如,为争夺玩具,路路打了玲玲。当老师来处理时,路路却只承认轻轻推了玲玲一下,而否认打了玲玲。二是全部否认错误,极力表白不是自己的犯错误。4例如,扬扬在家,本来是他找玩具时打碎了桌子上的茶具,但却硬说不是自己打碎的。三是嫁祸于人。例如,三个孩子在滑梯上玩,其中一个故意推人,推人者不仅否认是自己所为,还一口咬定是另一个孩子推的。当然,也有嫁祸于
7、物的,如找东西吃打破了杯子,不敢承认,便说是小猫打破的。(4)成人说谎,殃及幼儿有些幼儿说谎,往往与成人的影响有关。特别是幼儿家长的说谎行为,常是造成幼儿说谎的直接原因。成人对幼儿说的话不兑现,也往往被幼儿视为“骗人” 。父母和教师是幼儿心目中的权威人物,如果在孩子面前说了谎,就会使孩子产生“ 说谎 不 为错” 的错觉 ,起码为他们的 说谎骗壮了胆。例如:在老师带领幼儿布置室内环境时,看到孩子们很积极,老师高兴地说:“下一节我们搞评小红花活动,看哪些小朋友最能干!”可是,老 师只是一时高兴说说而已,下一切却在室外组织起了游戏活动。这使很多孩子认为老师在“骗人” 。老师的行为是无意的,但的确又是
8、在“骗人” ,这不能不影响到孩子。三、幼儿说谎行为的对策(一)无意说谎行为的对策1.正确引导,不应责备幼儿无意说谎时,他们往往分不清自己的想像与现实之间的界限,把自己希望得到的东西当做已经得到的东西,以假当真, “信口雌黄 ”。这种“说谎”实质上是幼儿想像的反映,是幼儿在表达某种愿望,并没有故意要“ 欺骗” 别人的意思。所以,遇到幼儿以假当真的情况,家长不要过分担心,也不5要过分指责,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将会越来越少。从另一个角度说,这种“说谎” 也是幼儿想象力 发展比较好的一种表现。2.正确对待,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幼儿的无意说谎,往往与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有关。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是随着年龄的
9、增长迅速发展的,幼儿口语表达很多情况下是在模仿成人口语中习得。在模仿中,成人使用的许多词语,幼儿似懂非懂。这样,幼儿说话就难免出现词不达意的现象。有时,听见年幼的孩子说些不正确的话,那是因为他们无法辨别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有时甚至搞不清“大 ”“小”和“ 多”“少” 的概念,于是就常用错这些形容词。面对幼儿这样的“ 谎言” ,一般不应视为说谎 ,当然,更不能看作是“ 品德不良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 长,词汇的丰富,这种现象会逐渐消失的。(二)有意说谎行为的对策1.成人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作用幼儿以模仿为主,成人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孩子,在孩子面前不能轻易许愿,不能让孩子觉得成人言而无信,从
10、而使他们产生“说谎 不为过” 的错误心理。如果成人真的是有事不能履行对孩子的诺言,那么就要及时的跟孩子解释原因并道歉,以挽回不良的影响。2.采取正面的提问方式与孩子交流其实,很多孩子说谎是由于家长为孩子提供了说谎的语言环境,因此,家长不该给孩子说谎的理由。如有的家长在6接孩子放学时,常问:“今天你能干吗?”“老师表扬你没有?”由于家长对自己所问的问题没办法得到及时的求证,就给孩子说谎制造了良机。因此,家长们不要提一些不着边际的问题,应采取正面的提问方式与孩子交流,且所提问题应能急于得到证实为宜。如,家里可以问孩子:“你今天在幼儿园表现怎么样?”3.不要用过于严厉的方式来惩罚孩子的说谎行为有人说
11、, 孩子说谎 是家长“逼”出来的。这种说法并不过分。有些家长不尊重孩子的人格, 经常用 强制压服甚至体罚的办法教育孩子,孩子便产生一种消极防御的心理, 为了逃避家长的斥责, 有了 错误不敢说。因此, 家长要不但能听得进去令人愉快的真话, 也应该听得进 去令人伤心的真话。当孩子犯错误时, 不要采取高压手段来对付孩子, 应鼓励孩子承认并改正错误, 耐心地向他们讲明道理, 使孩子知道错在哪里, 该怎样做才对。没有了孩子惧怕挨打的“ 因”, 也就没有了掩饰错误而说谎的“果”, 这样孩子才会 讲真话。4.给孩子营造一个诚实表达事情的气氛幼儿在做错事后,很担心被成人责备,这时,成人应保持冷静,不应责骂孩子
12、。要帮助孩子分析导致错误的原因,让孩子明白错在哪里,并给孩子反思和改正的机会。对一些非原则性的错误,还可以表示谅解和宽容。孩子改正了错误,应给予肯定。在这种氛围中,孩子才能把自己的错误坦白地告诉家长或老师,而不会发展到用说谎来逃避惩罚的程度。如果幼儿说谎了,作为父母的不要对他进行恐吓或者利诱,比如对幼儿说如果再说谎就把他赶出家门,或者向幼儿承诺只要说出真话就不责骂他,如果幼儿承认错误,也是一种诚7实的表现,那作为父母的就应该对幼儿的这种诚实行为给予肯定。而不是要一味地批评,应该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尽量满足幼儿合理的愿望,不过同时一定要坚持不懈地告诉他什么是对的,什么是坚决不允许的,更不能让
13、幼儿在说谎中得到好处。5.及时表扬孩子的诚实行为,教育孩子要勇于正视、承认自己的错误说谎是幼儿心理发育不成熟的表现,它往往是一时的行为,并不能全面反映孩子的品性,通过不断地制止和纠正,幼儿完全可以成为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当孩子有意识地“说谎” 时 ,一定要重 视 。我们最应该关心的不是谎言本身,而是谎言背后的含义,找出孩子说谎的动机;最应该做的不是批评和责罚,而是向孩子说明道理,使孩子懂得为什么不应该说谎。幼儿偶尔的说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永远失去了诚实,只有做父母的端正了自己的态度和行为,能以宽广的胸怀原谅幼儿的过错,才能让幼儿在说谎后勇于承认错误,并纠正错误。6.借助文学作品,帮助幼儿克服说谎
14、的心理不管在幼儿园还是在家里,幼儿最喜欢听故事。狼来了、长鼻子、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诚实的列宁等等优秀的文学作品,讲的都是为什么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怎样做一个诚实的孩子,让我们的孩子多听这方面的故事,自己去体会故事的含义,在日常生活中以这些为榜样来约束自己。幼儿说谎的原因很多,性质也各不相同,对孩子“说谎”的行为,成人应给他们更多一点理解、更多一些爱心和耐心,不要轻易认为孩子“ 定性” 。只有做出正确的判断,才能有利8于进一步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对孩子的积极行为要给以重视,如果孩子的积极行为得到了关注,那么谎言便会逐渐消失。我们既要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也要对孩子进行诚实教育。如果一个国家不重视诚实,这个社会将来会多么可怕!对于孩子,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教育、帮助他们,必须让幼儿增加自我认识,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总之,我觉得对待孩子最好的方法是:首先,要蹲下身子和孩子沟通,了解他说谎的真正原因,然后,再进行相应的教育,同时,也要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