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申请评审书申报基地名称: 学 科 门 类: 所 在 部 门: (盖 章)申 请 日 期: 年 月东华大学科研处制二六年九月2填 表 说 明填写申请评审书前,请仔细阅读东华大学人文社科重点基地建设管理办法。1、申请评审书所列内容必须实事求是地逐项填写,数据要有原始凭据,文字表达要明确严谨。2、学科门类按下述一级学科名称填写:管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逻辑学;宗教学;语言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艺术学;历史学;考古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新闻学与传播学;图书文献情报学;教育学;统计学;(21)心理学;(22)国际问题研究;(23)港澳台问题研究;(
2、24)综合研究。其中,二、三级学科名称,按国家技术监督局学科分类与代码(/13745-92)中的学科名称填写。3、组成类型包括:独立设置的研究院(所)或研究中心;与高校外机构合办的研究院(所)或研究中心。4、研究活动类型包括:综合研究;侧重基础研究;侧重应用研究或侧重咨询服务。5、初级人员包括:初级和初级。其中,初级指具有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未评定任职资格的在编教师和其他技术职务人员;初级指具有技术员任职资格或大专、中专毕业学历,未评定任职资格的在编教师和其他技术职务人员。6、本表 31,每个申报基地的科研机构至少填写 2 个研究方向即:表311 和表 312,最多可填写 3 个研究方向,
3、即增加一个表 313,研究方向之三。7、本表各栏除特别规定外,一律不得自行加行、加页,否则按废表不予受理。8、本表所列经费单位,一律为万元。9、申报单位将申请评审书填写的各项内容,由有关领导签字并有关部门盖章后,用 A4 纸复印装订为:申报材料之一申请评审书(并按实际页码填写目录),按通知要求如期报送。10、所有材料中,凡涉及论文和成果的,都须附上相关证明材料(复印件即可)如论文所在杂志的封面、版权页;著作的封面、版权页;研究报告的部门采用证明等。各种证明附件材料用 A4 纸复印,按本表各栏顺序装订整齐,附在申请表后。3申请材料之一目录重点研究基地申请评审书()表 1、基本数据()表 2、学术
4、队伍()21 校内人员中学术带头人及主要学术骨干简况()2校外(国外)人员中主要学术骨干简况()23 校内人员中主要学术带头人情况(1)()241 校内人员中主要学术带头人情况(2) ()表 3、科学研究()311 研究方向之一()312 研究方向之二()313 研究方向之三()321 申报机构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322 校内人员作为第一负责人承担的在研重点项目()33 校内人员作为第一署名人相关性科研成果情况()331 校内、校外人员 200年以来代表性研究成果目录清单()3321 学术专著、译著和其他著作类成果 ()3322 学术论文类成果 ()3323 研究报告类成果 ()333 申报
5、机构近三年以来代表性获奖成果 ()表 4、学术交流()41 申报机构近三年以来主要学术交流情况()表 5、人才培养()51 申报机构现有学科、专业点及培养研究生情况 ()表 6、物质条件()61 办公条件 ()62 图书资料情况 ()表 7、管理工作()71 学校学术委员会推荐意见 ()72 专家评审意见 ()73 申报机构的历史沿革、研究基础及建设全国一流研究基地的计划设想()41、基本数据申请研究基地机构名称 英文名称隶属学科门类 隶属二级学科(或 相关一级学科)隶属三级学(相关一级学科)相关三级学科(或相关一级学科)组成类型 研究活动类型成立时间 年 月 重新组建时间 年 月负责人 1
6、姓名职务职 称 年 龄三级学科特长办公室电话 家庭电话E-mail 地址负责人 2 姓名 职务职 称 年 龄三级学科特长办公室电话 家庭电话E-mail 地址负责人 3 姓名 职务职 称 年 龄三级学科特长办公室电话 家庭电话E-mail 地址顾问或名誉负责人姓名职务职称年龄三级或二级学科特长子机构名称 负责人 职务 职称 年龄 三级学科学术特长注:1.申报综合学科重点研究基地,最多可以填写三个相关一级学科。2.超过 60 岁的学者一般不再担任申报机构负责人,可担任顾问或名誉职务。3.申报机构一般不应从校外聘任顾问或名誉负责人填报。4.本表不得加行、加页。52、学术队伍职称/学位人数合计 教授
7、 副教授 讲师 助教初级 硕士 博士合计56 60 岁51 55 岁46 50 岁41 45 岁36 40 岁31 35 岁年龄结构30 岁及以下2-1研究机构聘任的校内人员情况子机构名称及人数622 校内人员中主要学术骨干简况(按研究方向顺序填写)序号 研究方向 姓名出生年月获博士学位年月专业技术职务已招研究生数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1415161718723 校外(国外)兼职人员中主要学术骨干简况(按研究方向顺序填写)研究方向 姓名 出生年月 职称 学位 工作单位(国别、机构)8241 校内人员中主要学术带头人情况(之一,可加表)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职务
8、教育背景学历、学位(学校、系科、毕业时间)外语语种及水平 出国经历国家/单位/目的 /起止时间自近三年以来与研究基地有关的代表性科研成果序号 成果名称出版、发表、提交(鉴定)单位,时间,获奖名称、等级署名次序1234代表性论文、专著和研究报告5注:1.本表每一申报机构不少于 3 人填写,最多 6 人填写。(可以自行加表)2每人填写一份(包括续页)。每项成果须报送成果首页和版权页复印件。(论文必须有杂志封面、目录和文章首页,如果是专著必须有专著封面、目录和版权页)3本表不得加行、加页。922(续)序号 课题名称 项目来源批准经费计划完成时间12作为第一负责人承担的在研项目3入学年月毕业年月 研究
9、方向 人数 获学位数 指导博士研究生情况授课学年 课程名称 学时 授课对象本科生以上主讲课程注:科研处会根据上表中提交的项目情况进行核查,以科研处核查确认的项目和经费为准。本表及各栏均不得加行、加页。103、科学研究31 申报重点研究基地的主要研究方向、特色和意义311 研究方向之一名称:主要学术带头人姓名:所在博士点名称硕士点 1名称硕士点 2名称硕士点3 名称本研究方向的特色、学术地位、作用和意义(1000 字)11312 研究方向之二名称:主要学术带头人姓名:所在博士点名称硕士点 1名称硕士点 2名称硕士点3 名称本研究方向的特色、学术地位、作用和意义(1000 字)1231研究方向之三
10、名称:主要学术带头人姓名:所在博士点名称硕士点 1名称硕士点 2名称硕士点3 名称本研究方向的特色、学术地位、作用和意义(1000 字)如果需要添加研究方向,请自行加页。1332 申报机构承担科研项目情况321 研究人员作为项目第一负责人近三年以来科研项目及经费统计(校外兼职的请注明)经费合计 年度经费经费课题承担课题数金额 比例 四年平均经费20 年经费20 年经费20 年经费 20 年经费合计 100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金其他部委社科基金省市区社科基金国际合作项目经费与港澳台合作研究项目经费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经费学校社科项目经费外资项目经费其他项目经费321 研究人员作为项目第一负责人
11、近三年以来四年人均经费: 万元注:1.本表项目第一负责人必须是申报机构聘任的校内研究人员。2.以上项目根据科研处核查的项目和经费为准14322 研究人员目前作为第一负责人承担的在研重点项目(最多填 15 项)(校外兼职的请注明)序号 课题名称 项目来源 承担人批准经费计划完成时间12345678校内研究人员91011121314兼职研究人员15注:本表项目第一负责人必须是申报机构聘任的校内研究人员。本表不得自行加行、加页。1533 研究人员作为第一署名人近三年以来相关性科研成果情况(校外兼职的请注明)331 校内人员作为第一署名人成果统计数据出版著作 专著: 部译著: 部 其他著作: 部发表论
12、文 合计: 篇其中国内刊物: 篇 其中国外刊物: 篇咨询报告 提交有关部门: 份其中政府采纳: 份其中企事业采纳: 份近三年以来校内人员人均发表著作、论文: 部、篇/人332 校内人员作为第一署名人获奖情况统计数据奖励等级获奖级别合计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其他合计国家级校内人员作为第一署名人获 奖情况省部级333 校内人员近三年以来人均研究咨询报告被采纳数: 份/人注:1。本表所填写的各类研究成果,必须是被聘任专兼职人员作为第一署名人取得的与申报基地研究方向相关的研究成果。2本表所填写的各类研究成果数,必须在附件中按校内人员和兼职人员分别报送:出版著作一览表;发表论文一览表;提交有关部门研
13、究咨询报告一览表。一览表的内容包括:第一署名人著者姓名,单位,著作、论文或研究报告题目,出版、发表或提交单位,时间。研究咨询报告采纳证明。3“国家级”奖:指以中央(国务院)名义颁发的社科(科技)优秀成果奖,获奖证书一般应有国务院国徽章。4“省部级”奖:指以中央(国务院)各部门和省市自治区名义颁发的社科优秀成果奖,获奖证书一般应有省部级政府国徽章。包括各类全国性基金奖,如霍英东科研优秀成果奖,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以及孙冶方研究基金会、吴玉章研究基金会、陶行知研究基金会颁发的社科优秀成果奖。16332 研究人员近三年以来代表性研究成果目录清单(校外兼职的请注明)3321 学术专著、译著和其他著作
14、类成果(最多填写 15 项)序号 著作名称 第一作者 出版单位 出版日期1234567891011121314专职研究人员15注:本表所填写的每项代表性著作须同时报送成果首页和版权页复印件。本表不得加行、加页。173322 学术论文类成果(最多填写 15 项)(校外兼职的请注明)序号 论文名称 第一作者 发表刊物 发表日期1234567891011121314校内研究人员15注:本表所填写的每项论文须同时报送刊物目录页和版权页复印件。本表不得加行、加页。183323 研究报告类成果(最多填写 10 项)(校外兼职的请注明)序号 研究报告名称 第一作者 采纳单位 采纳日期123456789专职研
15、究人员10注:本表 10 行,不得加行。本表所填写的研究咨询报告,须同时提交采纳单位证明复印件。19333 申报机构近三年以来代表性获奖成果(最多填写 10 项)(校外兼职的请注明)序号 获奖成果名称成果形式第一作者 奖励名称奖励等级123456789专职研究人员10注:本表 10 行,不得加行。本表所填写的每项代表性获奖成果须为专兼职研究人员作为第一作者取得的获奖成果,须同时报送奖励证书复印件。204学术交流41 申报机构近三年以来主要学术交流情况411 举办学术研讨会情况类别 学术研讨会名称 时间 参加人数1234国内主要学术会议5参加人数学术研讨会名称 时间国内 国外1234国际主要学术
16、会议5412 国际合作交流情况(人次)类别 长期学术交流(6 个月以上) 短期学术交流(1 个月以上)派出来华413 申报机构学术刊物情况刊物名称 创刊日期 发行量 是否实行匿名审稿制注:1。举办国内学术会议须同时报送会议通知复印件2国际学术会议情况须同时报送会议外事批件和会议通知复印件3派出和来华国际学术交流情况须同时报送外事批件复印件4实行匿名审稿制的刊物须报送有关文件5本表不得加行、加页。215、人才培养51 申报机构现有学科、专业点及培养研究生情况学位授予级别学科、专业名称及批次毕业研究生数在读研究生数硕士博士52 申报机构设置的重点学科及培养博士生情况:级别 重点学科名称、批准部门、
17、评定时间毕业人数在读人数国家级省部级53 申报机构主要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培养研究生情况学术带头人与学术骨干培养博士生 培养硕士生研究方向姓名 职称是否博导毕业人数在学人数毕业人数在学人数226、物质条件61 办公条件机构办公地址专用电话(号码)专用传真(号码)电子邮件(地址)电子网页(地址)办公室面积(m2) 间数 校内专兼职人员用房面积、间数校外专兼职人员用房面积、间数 其他机构资料室间数、面积(m2 )62 图书资料情况藏书量(册) 报刊拥有量(种)数量单位 中文图书 外文图书 中文报刊 外文报刊学校图书馆机构资料室刊物名称 册数 订阅起止时间机构资料室长期定购的主要专业中文期刊刊物名称 册数 订阅起止时间机构资料室长期定购的主要专业外文期刊注:本表可以加行、加页。237、管理工作7-1 学院学术委员会推荐意见: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签章):年 月 日247专家评审意见25267申报机构的历史沿革、研究基础及建设全国一流研究基地的计划设想(2000 字)申报机构负责人(签字): (公章)注:本页可以加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