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ppt

上传人:涵涵文库 文档编号:5533661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2.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江苏理工学院思政部 秦苏滨 2015年6月,遵循道德发展规律 促进高校师德建设,遵循道德发展规律 促进高校师德建设, 解读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 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一、意见出台的背景及基础性的问题 二、意见的主要内容 三、意见的几个特点 四、对意见的两点思考,一、意见出台的背景 (一) 意见出台的背景,1.2011年颁布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 2013年初开始进行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 制专项研究 3. 2014年教师节习近平发表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的讲话后意见出台,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 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一、爱国守法

2、二、敬业爱生三、教书育人四、严谨治学五、服务社会六、为人师表,2014年9月9日 习近平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 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2014年9月29 日,(二)基础性的问题,1.人为什么要有道德?2.教师为什么要有师德?,(二)基础性的问题,1.人为什么要有道德?美国著名伦理学家弗兰克梯利在伦理学 概论中写道:道德规范的目的在于使个 人和社会的生活成为可能,道德行为具有 促进个人和社会利益的倾向。,(二),“道” 指道路,后引申为原则、规范、 规律、道理等,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 或人们必须遵循的社会行为的准则、规 矩、规范。“德” 指遵循这种“道”,通”得”。“

3、德者,得也,得事宜也” “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道德是指一定的社会为了 调整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依 靠舆论力量和内心驱使来支持 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指一定的社会为了调整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依靠舆论力量和内心驱使来支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指一定的社会为了调整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依靠舆论力量和内心驱使来支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二)基础性的问题,2. 教师为什么要有师德?教师道德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师者,人之模范也”。

4、,二、 意见的主要内容 (一)深刻认识新时期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原则 和要求 (三)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主要举措 (四)充分激发高校教师加强师德建设的自觉性 (五)切实明确高校师德建设工作的责任主体,二、意见的主要内容,(一)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 重要性: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 紧迫性:遏制少数教师道德失范,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孔庆东,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季广茂 “做回畜生”,中大博导被指虐待学生,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经济学家 杨帆与逃课女学生 发生肢体冲突,

5、中国政法大学男生课堂上砍死教授程春明,学生正从张教授身上跨过去,学生正从张教授身上跨过去,(二)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 长效机制的原则和要求,1. 基本原则2. 工作要求,1. 基本原则是“四个坚持”,坚持价值引领导向性 坚持师德为上立足点 坚持以人为本主体性 坚持改进创新实效性,1. 基本原则是“四个坚持”,价值引领: 用正确的价值标准 去引导人们的价值 判断。,中国沈阳方圆大厦,坐落在阿联酋迪拜的棕榈人工岛上 亚特兰蒂斯饭店,2. 工作要求,充分尊重高校教师主体地位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 政策保障、制度规范、法律约束相衔接工作机制: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三)建立健

6、全高校师德建设 长效机制的主要举措,教育、宣传、考核、监督、激励、惩处,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主要举措,1.创新师德教育,引导教师树立崇高理想 2.加强师德宣传,培育重德养德良好风尚 3.健全师德考核,促进教师提高自身修养 4.强化师德监督,有效防止师德失范行为 5.注重师德激励,引导教师提升精神境界 6.严格师德惩处,发挥制度规范约束作用,社会学习论 观察学习是指通过观察榜样示范而进行的学习。 班杜拉认为,即人的一切社会学行为都是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通过对他人示范行为及其结果的观察学习而得以形成的。,师德禁行行为“红七条”: 1.损害国家利益,损害学生和学校合法权益的行为 2.在教育

7、教学活动中有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 3.在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篡改侵吞他人学术成果、违规使用科研经费以及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 4.影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兼职兼薪行为; 5.在招生、考试、学生推优、保研等工作中徇私舞弊 6.索要或收受学生及家长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等财物; 7.对学生实施性骚扰或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红七条”能否筑起师德底线?,大学教师上课煽动分裂以分裂国家罪判处无期徒刑,辽宁日报致信全国高校教师: 别在课堂上抹黑中国 2014.11.14,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决不允许抹黑社会主义的言论在大学课堂出现,方向明确,吉林大学副校长王冠军涉嫌受贿被立案侦查

8、,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宁弄虚作假 套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金被依法批捕,重庆大学教授刘洪彪抄袭论文已被学校免去担任的所有职务,博导“诱奸”学生,厦门大学博导“诱奸” 女学生,被开除党籍 撤销教师资格,北大副教授与女留学生发生关系被开除出教师队伍,四川美术学院退休副教授王小箭 在餐厅骚扰女学生,被禁止参加任何教学、科研和学术活动,降低其退休待遇,道德品质的构成要素: 道德认识、道德情感、 道德信念、道德意志、 道德行为。,(四)充分激发高校教师 加强师德建设的自觉性,1. 调动教师道德建设自主性重内省、重慎独,在细微处见师德,在日常中守师德,养成师德自律习惯。通过自主学习,自我改进,将师德规范转化为

9、稳定的内在信念和行为品质。2. 健全教师主体权益保障机制,坚持慎独 自省自重,检查与不检查,课堂上下,领导在与不在,校园内外,一个样,(五)切实明确高校 师德建设工作的责任主体,高校是师德建设的责任主体主要负责人是师德建设的 第一责任人,三、意见的几个特点,(一)尊重教师的主体精神(二)重视促进主体性生成的因素(三)创设道德提升的外部条件,三、意见的几个特点,(一)尊重教师的主体精神,三、意见的几个特点,(二)重视促进主体性生成的因素,三、意见的几个特点,(三)创设道德提升的外部条件,四、对意见的两点思考,(一)高校应在推进师德建设的同时加强学校的道德建设(二)恰当使用奖励和惩罚手段,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避罚服从取向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普遍原则取向阶段,科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道德发展理论,四、对意见的两点思考,(一)高校应在推进师德建设的同时加强学校的道德建设,四、对意见的两点思考,(二)恰当使用奖励和惩罚手段,四、对意见的两点思考,(二)恰当使用奖励和惩罚手段,爱因斯坦:,仅凭知识和技巧并不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幸福和尊严。只有按道德行事,才能赋予生活以美和尊严。,1,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